南開大學侯傑老師
Ⅰ 范長江的故事
一九三八年初,成都的革命報人王達祚、杜浮生等,受設在漢口的由周恩來領導、范長江負責的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總會委託,發起和籌備了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成都分會。
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成都分會是一個由地下黨領導的新聞文化統一戰線組織,也是當時成都新聞界最活躍的抗日救亡團體。范長江極為關注成都的青年新聞記者學會。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日,在漢口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上,范長江會見了成都分會的代表、《新民報》記者鄧名芳。鄧名芳向范長江遞交了大會提案;一、呼籲政府,鞏固團結,動員民眾,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取締違反抗戰、破壞團結之一切言論和行為,將抗戰進行到底。二、改善新聞檢查制度,呼籲扶持抗戰愛國言論、放寬這方面的檢查,慎選新聞檢查人員,給救亡宣傳予以便利。三、加強各地分會的聯系,籌辦統一的通訊社和刊物。
一九三九年五月,范長江為了加強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總會和成都分會的聯系,專程由重慶趕往成都指導成都分會的工作。當時成都分會的王達非、孫文石、蘇幼農、游元亮等創辦了《時事新刊》,范長江甚為關注,指示他領導的國新社向該刊發一些特約廣告、專電、專論,使《時事新刊》版面活躍,成為一張抗日態度鮮明的報紙。由於報紙的消息來得快、來得多,比較吸引讀者,發行量很快上升到一萬份以上,這在當時的成都是很可觀的。
范長江由重慶去成都路過內江時,找到以小學教師身份作掩護的地下黨內江縣委書記聞化魚,在桂湖街梅英家中聚會,商討在內江成立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內江分會事宜。梅英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會員,適逢「文協」內江辦事處負責人劉石夷(後任內江市政協副主席)來此,而范長江又是該協會全國理事,目標完全一致,因此無話不談。范長江首先介紹參會者加入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並以他們為骨幹,成立了「青記」內江分會,一致推舉聞化魚擔任常務理事。並仿於右任的字體,刻制了「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內江分會」的木製吊牌,醒目地掛在沱江中學(現內江二中)校門口,特別引人注目,進一步激發了內江民眾的抗日激情。後陸續加入「青記」內江分會的還有吳天古、廖友桃、周文成、肖晴天等。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新聞文化戰線先鋒戰士的作用,在夏衍創辦的《救亡日報》、王達非任社長的《工商導報》等進步報刊上,均有「青記」內江分會會員的文章。
Ⅱ 侯傑獲獎情況
《紫禁城下之盟——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作為《不平等條約書系》之一,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此榮譽在1994年頒發。
1994年,侯傑的《晚清早期改良派的思想特徵》一文獲得了首屆全國青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家提名獎。
《中國民眾宗教意識》一書在1997年分別獲得第二屆全國青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專家提名獎以及山西省優秀圖書二等獎。同時,在1995年,此書還榮獲華北十五省市優秀圖書獎。
1997年,侯傑的《留日學生黃興與中國現代化》一文,在日本《留日百周年紀念大會文集》徵文比賽中榮獲二等獎。
1999年,侯傑獲得南開大學優秀教師二等獎。
(2)南開大學侯傑老師擴展閱讀
侯傑(劉德華飾),被視為兄 弟的副官曹蠻(謝霆鋒飾)出賣,妻子顏夕(范冰冰飾)離去女兒身亡,仇恨令他痛不欲生。期間結識了久居少林廚房、卻對佛學領悟甚高的煮飯僧悟道(成龍飾),並與少林寺三位少僧凈能(吳京飾)、凈海(余少群飾)、凈空(釋延能飾)化敵為友。大徹大悟後出家為僧,並帶領僧人,對付出賣自己的曹蠻及其手下索降圖(熊欣欣飾),誓死保護戰火中的災民及少林寺。最後因為勸曹蠻「回頭是岸」以及救他,而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