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余斌老師南京大學

余斌老師南京大學

發布時間: 2025-04-23 15:17:16

1. 文藝學考研,哪個學校好

「粵派」院校
中山大學——歷史悠久 人才薈萃
推薦理由
中山大學校園環境優美,歷史悠久,曾有許多著名學者在中文系任教,如魯迅、郭沫若、傅斯年、郁達夫、成仿吾、顧頡剛、鍾敬文、趙元任,是一所不可忽視的南方中文院校。其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為省級重點學科,該系著名導師如民俗學的劉昭瑞、鄧啟耀,文藝學的高小康、王坤,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施其生、李煒,漢語言文字學的李中生、伍華,中國古典文獻學的黃仕忠、楊權,中國古代文學的康保成、張海鷗,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吳定宇、林崗,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艾曉明、宋素鳳,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宋俊華、劉曉春等都很有名氣。
報考難度
2008年中山大學中文系各專業報考、錄取、統考、免試比例為:民俗學24∶4∶3∶1,文藝學45∶10∶4∶6,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3∶11∶5∶6,漢語言文字學80∶10∶8∶2,中國古典文獻學14∶5∶4∶1,中國古代文學120∶14∶7∶7,中國現當代文學98∶15∶8∶7,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47∶2∶2∶0。2009年中山大學中文系擬招72人,並有新增非物質遺產文化學特色專業,專業考試內容包括戲曲與民俗。
廈門大學——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推薦理由
廈門大學中文系已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了,魯迅、林語堂、洪琛、施蟄存等著名作家學者都曾在此執教,這使廈門大學具有深厚的文學根基。現在也有一批優秀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朱水涌、林丹婭、高波,古代文學的王玫、吳在慶、鄭尚憲,戲劇戲曲學的陳世雄、周寧、鄭尚憲,藝術學(相當於「文藝學」)的易中天、黃鳴奮、巫漢祥、彭兆榮,漢語言文字學的李如龍、蘇新春、李國正,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王諾、周寧、黃鳴奮、朱水涌。
報考難度
2008年各專業報考數與錄取數的比例為:文藝學71∶10,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98∶25,漢語言文字學40∶11,中國古代文學121∶18,中國現當代文學134∶14,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6∶6,藝術學15∶6,戲劇戲曲學16∶2。2009年中文系所有專業擬招收80人。報考廈門大學中文專業研究生,所有的專業都要考語言文學基礎,另外一門專業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考語言學,其餘專業考文學理論與文學評論寫作。
「魯派」院校
山東大學——氣有浩然 學無止境
推薦理由
山東大學有著良好的治學傳統,素以治學嚴謹、學風純朴和人才輩出享譽海內外。中文系師資力量雄厚:古代文學有在百家講壇上為我們講解《聊齋》的馬瑞芳、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副會長王洲明;語言學有在現代漢語詞彙領域獨擋一面的葛本儀;在方言研究領域,錢曾怡和張樹錚也都是重量級的專家;文藝學有陳炎、馬龍潛等。
報考難度
山東大學文學類研究生報考競爭比較激烈。一是保研名額較多,二是在山東省內很有號召力,如魯東大學、聊城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煙台大學等高校的學生也會考慮報考。2007年的中文系專業錄取分數線是343分,也有極個別專業稍有不同。
2008年山東大學中文專業統考、推免比例為:史哲研究院的漢語言文字學2∶3,中國古典文獻學3∶3;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7∶3,傳播學6∶5,漢語言文字學11∶3,新聞學5∶7,中國古代文學8∶6,中國現當代文學10∶7;文藝學研究中心12∶6。
2009年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計劃招生89人,文史哲研究院文學方向的專業共招收42人,文藝美學研究中心計劃招收21人,推免率為42%。
山東師范大學——弘德明志 博學篤行
推薦理由
山東師范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校園環境優美,學術氣氛濃厚,中文專業實力較強,學科設置全面。中文專業的碩士點有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下設詞彙學理論與詞彙規范化、語言規劃與應用兩個方向)和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下設漢語語法學、漢語詞彙學、方言和音韻學、漢字學4個方向)。其他的諸如中國古代文獻學、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專業也都招收碩士研究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師大的研究生為全公費。
報考難度
2008年山東師范大學中文各專業的招生人數及分數線如下:中國古代文學30人、360分;文藝學29人、350分;中國現當代文學42人、353分;漢語言文字學22人、372分;應用語言學3人、372分;比較文學1人、360分;課程與教學論14人、305分;電影學19人、355分。每個專業的推免生都是1人,且最後的錄取人數都超過了計劃數。2009年文學院計劃招收171人,含推免生14人,比率為8%。
「鄂派」院校
武漢大學——自強弘毅 求是拓新
推薦理由
武漢大學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校園環境優美,櫻花節令人神往,被稱為全國最美的校園。武漢大學還擁有豐富的藏書資源,可以滿足同學們的求知需求。
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1893年張之洞在自強學堂設置的「漢文門」,歷史悠久。經過一代代學人的精心打造,成就了武漢大學良好的學術氛圍和學術品格。院內學科分布合理,漢語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等專業的學術力量雄厚。涌現出一批知名學者,如陸耀東、易竹賢、陳美蘭、孫黨伯、鄭遠漢、宗福邦、楊合鳴等。現有大批中青年知名學者,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報考難度
2008年武漢大學報考、錄取、推免比例為:文藝學107∶25∶1,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55∶20∶4,漢語言文字學76∶11∶0,中國古典文獻學17∶1∶0,中國古代文學90∶8∶2,中國現當代文學165∶39∶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55∶10∶2,國學與漢學26∶7∶0。
2009年文學院計劃招生110人,推免比例與2008年的12%基本持平,並新增寫作理論與實踐、對外漢語教學兩個專業。
華中師范大學——求實創新 立德樹人
推薦理由
華中師范大學已有百年歷史,它以其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實力居於全國高校中文院系前列。現有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文學文獻學、中國民間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現代新聞學、傳播學和戲劇影視文學12個碩士點;三門國家級精品課程:邢福義教授主持的《現代漢語》、黃曼君教授主持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王先霈教授主持的《文藝學系列課程》。
報考難度
2008年華中師范大學院參加復試人數為204人,語言所參加人數為15人,錄取率為93%。文學院從2007年起實行公費改革,改公費制為獎學金制,對招收的研究生收費分為全額獎學金、半額獎學金、自籌三類。全額獎學金即以前所說的公費(8000元學費/年+每月生活補助),半額獎學金即學校、個人各承擔一半學費和一半生活補助,自籌即所有費用由學生個人承擔。2009年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計劃招生190人,語言研究所計劃招生18人,分數線仍以國家線為准。
「津派」院校
南開大學——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推薦理由
南開大學是周總理的母校,其中文系已有近80年的歷史。該系師資力量雄厚,聚集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如古代文學專業以韓柳研究著稱的孫昌武先生,文藝學專業的沈立言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主編《南開語言學刊》的馬慶株教授,現當代文學方向研究20世紀中國文學的李錫龍教授等。
南開大學歷史悠久、治學嚴謹,圖書館現有藏書341餘萬冊,其中中文圖書228萬冊(其中古籍線裝書30萬冊)。南大的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多數都留在了京津地區。
報考難度
從2008年的報考錄取率來看,競爭最激烈的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報考錄取比例為82∶6;其次是漢語言文字學,比例為33∶3;第三是古代文學,比例為110∶14。2009年南開大學文學院擬招生人數為74人,其中推免生佔10%。
「蜀派」院校
四川大學——嚴謹「蜀學」 有容乃大
推薦理由
四川大學人文氛圍濃郁、校園環境幽靜怡人,是讀書治學的聖地。四川大學中文系(現在屬於文學與新聞學院)擁有比四川大學還要長遠的歷史淵源,經由朱光潛、劉大傑、潘重規、楊明照等著名學者的歷代努力,形成了踏實、嚴謹的「蜀學」學風。
漢語史和古典文獻學學科群是中文系優勢學科,比較文學專業有曹順慶等名師,還有教育部重點支持的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以及漢語言文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學院還匯集了項楚(敦煌學、古典文獻學),曹順慶(比較文學),羅國威(文選學、古籍整理),王小路(比較文學、文化批評),周裕鍇(唐宋文學)等一大批海內外知名的學者。此外,四川大學擁有西南地區藏書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還收藏了大量的珍貴線裝古籍和抗戰時期圖書、建國前報刊等。
報考難度
四川大學研究生考試中文系、新聞系一起劃線,英語分數偏高,成為很多考生報考的最大障礙。2006年錄取分數線為350分,英語專科線56分;2007年初試錄取線為345分,英語專科線為55分。
2008年四川大學中文類專業競爭激烈,各專業報考人數、錄取人數、推免人數分別為:中國古代文學166∶27∶3,中國現當代文學147∶27∶3,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145∶30∶4,文藝與傳媒42∶7∶0,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43∶34∶2。其他專業錄取比例則相對要大一些,各位考生在報考時要慎重選擇。
「吳越」派院校
南京大學——歷史悠久 自強明德
推薦理由
南京大學中文系是南京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學學術力量最強的系科之一。80餘年來,一批國學大師和著名學者如黃侃、吳梅、汪辟疆、陳中凡、楊晦、唐圭璋、呂叔湘、陳白塵、陳瘦竹、程千帆等先後在此任教。目前,南京大學中文系也是名師雲集,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有葉子銘、丁帆、朱壽桐、王彬彬、許志英等;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有周勛初、莫礪鋒、張伯偉、曹虹等;漢語言文字學專業有魯國堯、李開、柳士鎮、汪維輝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有楊正潤、余斌、唐建清、葉瀟等;戲劇戲曲學專業有董健、吳新雷、俞為民等;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的理論語言學領軍全國,是全國南北兩大陣營的南方重鎮所在,社會語言學近年來異軍突起,在全國乃至世界影響都很大。文藝學專業也正在承擔一些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頗具發展潛力。
報考難度
近年來,南京大學的研究生報考一直都很火爆,2008年各專業報名、錄取、免試比例分別為:文藝學61∶14∶5,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23∶11∶4,漢語言文字學71∶11∶3,中國古典文獻學41∶8∶4,中國古代文學179∶18∶6,中國現當代文學127∶17∶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92∶10∶4,戲劇戲曲學20∶9∶3,電影學18∶3∶1。
需要注意的是,南京大學文學院各專業的考試科目實行大綜合,即所有語言、文學都要考文學綜合(含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和語言及論文寫作(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及論文寫作)。
浙江大學——國有成均 在浙之濱
推薦理由
浙江大學中文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等4個學科為浙江省重點學科。各學科的導師學者也都在本領域做出了成績,如漢語言文字學的黃金貴、方一新,中國古典文獻學的沈文倬、崔富章,中國古代文學的徐朔方、吳熊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陳堅、吳秀明,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吳笛、殷企平,文藝學的王元驤、徐岱等。
報考難度
因為地域和師資的關系,2008年浙大一些專業的報錄比例都比較高,中國現當代文學達到了149∶15,其餘各專業分別為:文藝學28∶7,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51∶3,漢語言文字學94∶11,中國古典文獻學29∶10,中國古代文學112∶1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51∶5。
需要注意的是,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4個專業的專業課考試科目一樣,都是中外文學史、文學評論與寫作。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3個專業的專業課考試科目一樣,都是文史基礎、漢語與文獻。

2. 建築學考研,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怎麼樣

還可以吧。 建大是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現在也是「老八校」中最版好考的。
最好權的專業是建築學,城市規劃,建大學生在國際大學生設計競賽和論文評比中先後 7 次名列前茅,獲得 10 余項獎勵。學校有六大王牌專業:包括建築學,城市規劃,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土木工程,運輸工程(總圖工程),冶金工程,所以你考這個學校是相當好的。。就業也相當的好,不過這個專業比較難考。努力吧。

3. 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研究方向

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現當代小說研究是中心的傳統強項,主要聚焦於小說的理論建設、創作成就、風格流派以及外來影響和對傳統的繼承與革新。該領域以丁帆教授為學術領頭人,通過深化和拓展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疆域,出版了一系列重要專著,如《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等,這些成果獲得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推薦,並榮獲多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丁帆教授新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世紀中國鄉土小說轉型研究」,該項目已啟動。

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與社團流派研究是中心科研的傳統強項之一。學術骨幹王彬彬教授的專著《文壇三戶:金庸·王朔·余秋雨》對當代文藝和文化思潮進行了深入考察,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學術骨幹王愛松教授關注文藝思潮與小說敘事的關系,出版有專著《當代作家的文化立場與敘事藝術》。許志英教授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主潮》出版後受到學術界好評。沈衛威教授致力於現代文學思潮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探討文化保守主義與現代中國人文主義思潮的關系。

啟蒙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是中心新開拓的學術空間。該方向整合戲劇影視研究所與現當代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力量,通過中外啟蒙研究資料整理、匯編與介紹,從現代啟蒙文化的視角研究現當代文學現象與作家作品。董健教授從80年代以來致力於啟蒙思潮論與百年文學的關系研究,張光芒教授多年來致力於現代啟蒙思潮與百年中國文學關系的研究,均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現當代戲劇史研究是中心對文學諸種體裁研究的互補性和全面性的體現。該方向注重20世紀中國文學與戲劇以及電影電視的相互影響研究。董健教授在中國現當代戲劇史及戲劇作家等領域成果卓著,出版有《戲劇藝術十五講》、《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等著作。中心全力進行的「系統工程」包括中國現當代戲劇史料整理、中國現當代戲劇史論的系統研究以及開拓中國現當代戲劇史研究舞台藝術研究,這些項目將把中國現當代戲劇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是中心成立以來新開拓的學術空間。汪應果教授已從事台灣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劉俊教授為骨乾的該方向研究人員在白先勇研究、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研究、香港作家和期刊研究、北美華文文學研究、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學術骨幹余斌教授出版有《張愛玲傳》、《午後的歲月》、《文人與文壇》等著作。

文學傳媒研究是中心近年來新設的研究方向之一。黃發有教授通過考察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文學期刊、文學副刊、文學出版、文學教育等,為學術科研帶來了新的學術增長點。他主持的項目包括「媒介文化與當代文學生態」、「新時期文學的傳播接受史」,並著有《媒體製造》、《文學季風——中國當代文學觀察》等專著。

4. 南京大學文學院的科研機構

設立宗旨
在中國歷史上,漢文化曾給周邊國家和民族以很大影響。今天,人們將歷史上以漢字為書寫工具的國家和地區,稱之為「漢文化區」。她不僅包括中國,同時也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後者又被稱作「域外漢文化」。域外漢籍是域外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域外文人用漢字書寫的有關政治、道德、歷史、宗教、語言、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著作,也包含少量流傳海外但在國內已失傳的文獻。其重要性,已引起國際學術界的極大關注,近年來的發展尤為迅猛。但國內一直未有從事這一研究領域的專門機構,難以系統、持續地展開。有鑒於此,南京大學於2000年2月成立了域外漢籍研究所,以推動這一新興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域外漢籍研究所以域外特別是日本、韓國、越南所藏漢籍為中心,致力於東亞漢文化的整體研究,這一研究對東亞的文化建設顯然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全球化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更具有以學術為紐帶,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消除隔閡、增進理解的意義。
域外漢籍研究所推崇嚴謹朴實,力黜虛誕浮華;嚮往學思並進,鄙棄事禮相絕;主張多方取徑,避免固執偏狹。總之,即倡導並實踐以文獻學為基礎的綜合研究。
研究計畫
1、 期刊系列:每年在中華書局出版一輯《域外漢籍研究集刊》,字數在40萬以上。目前已出版第一輯(2005年)、第二輯(2006年)。
2、 資料系列:有計劃地出版「域外漢籍資料叢書」,目前已出版《朝鮮時代書目叢刊》(9冊,中華書局2004年版),在今後三年中出版以下資料集:(1)域外中國文學評論資料集(韓國卷),約150萬字;(2)日本十五至十九世紀宋詩研究資料集,包括蘇軾、黃庭堅、惠洪、陸游等,約600萬字;(3)朝鮮時代杜甫研究資料集,約60萬字;(4)日本江戶時代《世說新語》注釋集成,約50萬字;(5)日本詩文評匯編(漢文卷),約120萬字。以上資料總字數近1000萬字,由中華書局出版。
3、 研究系列:出版「域外漢籍研究叢書」,近年擬出版以下十二種:(1)《清代詩話東傳之研究》;(2)《朝鮮時代漢文學典範研究》;(3)《古逸書回傳之研究》;(4)《纂注杜詩澤風堂批解研究》;(5)《朝鮮時代漢文化啟蒙教育研究》;(6)《越南漢喃古籍的文獻學研究》;(7)《域外所藏稀見唐宋文獻之實證性研究》;(8)《越南漢喃避諱字研究》;(9)《杜詩在韓國的傳播及影響》;(10)《東亞漢籍交流研究法舉例》;(11)《日本漢詩論稿》;(12)《宋人撰述流傳麗鮮考》等。 設立宗旨
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和中國傳統美學的現代闡釋,努力推動現代人文科學方法與美學研究的結合,從美學維度推動現代中國文化建設和發展。
科研項目
「985創新地區項目」
「漢語言文學與民族認同」之子課題:民族認同概念研究(周憲)
中國少數民族審美認同機制研究(王傑)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從現代到後現代(周憲)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人的文藝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當代形態研究(王傑)
當代文學變體和形式創新問題研究(趙憲章)
意境的哲學基礎——從王弼到慧能的美學考查(李昌舒)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基地重大項目
文藝美學的學科定位與發展趨勢研究(王傑)
江蘇省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基本問題研究(王傑)
十一五規劃國家級教材
研究型大學文學專業系列教材(周憲主編)
審美人類學概論(王傑主編)
學術活動
不定期組織多學科學者就美學和當代中國藝術中的重要現象進行研討和對話。美學研究所成立一年來,已於北京大學張世英教授、美國匹斯堡大學許倬雲院士、德國弗賴堡大學邁茲教授合作進行過三次研討,研討會記錄稿陸續發表。 簡介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成立於2003年6月27日,為國內首家社會語言學實驗室。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是應用社會科學的實驗方法進行語言研究的機構。國外比較著名的社會語言學實驗室有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社會語言學實驗室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社會語言學實驗室。南京大學社會語言學實驗室的特點是將語言學研究與本科教學相結合,為有志於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本科生提供盡早投入科研實踐的機會。南大社會語實驗室的研究重點為語言變異、語言變化,以及社會現實中的語言和交際問題。
研究項目
南京城區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實驗室項目)
南京防疫宣傳效果調查研究(實驗室項目)
《言語社區理論研究》,社科基金預研項目,徐大明
《本土漢語與域外漢語協調策略研究》,江蘇省社科規劃項目,郭熙
《字母詞規范研究》,國家語委十五規劃項目,郭熙
《南京方言語音資料庫》,社會科學院項目,顧黔
《江淮官話與吳語邊界的調查研究》,中美合作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顧黔
《進行中的變化:包頭言語社區15年後的再調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徐大明
《包頭語言社區歷時口語語料庫建設》,實驗室項目
《一個中國鄉村親屬稱謂的變異機制》,付義榮
《廣西壯族聚居區多語、多方言現象研究》,楊玉國
《方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郭駿
《音譯詞的文化考察》,張娟
《白領階層的語言變異》,劉英
《包頭言語社區語言變異研究》,祝曉宏
《鹽城方言入聲字變異現象研究》,任競春
《關於南京大學學生對PTH及PTH水平測試態度的調研》,丁令德
《重慶方言重疊式研究》,周艷
《南通地區普通話使用情況調查》,管娟娟
《言語交際中的性別差異研究》,陳婷婷 《全清詞》是原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現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下達的國家級大型重點古籍整理項目。項目要求參照前人編纂《全唐詩》、《全宋詞》的做法,將清代300年的詞作搜羅齊備,按一定體例匯集編纂,整理校點,然後出版成書,成為有清一代詞的大型總集,為學術界研究這一薄弱環節提供方便。由於清代距現在時間很近,資料分散且基本上未經有效整理,所以難度非常大。
1982年,該項目下達南京大學,隨即成立了《全清詞》編纂研究室,從1982年至1989年,展開了一系列工作,並主要進行了「順康卷」的編纂。「順康卷」幾經曲折,最後於2002年5月由中華書局出版,凡20冊,850萬字。
《全清詞》擬分5卷,即「順康卷」、「雍乾卷」、「嘉道卷」、「咸同卷」、「光宣卷」。「順康卷」以下各卷的編纂現正在進行中。 南京大學明清文學研究所成立於1999年1月。主要工作內容,一是常規性地招收和培養博士、碩士生;二是培養或引進有關人才,使得中文系在明清文學研究方面的某些薄弱環節盡快得到彌補;三是在開展傳統研究的同時,積極發展新的方向,從不同方面,全方位地同國際學術界對話;四是從事《全清詞》的編纂。
2000年5月,明清文學研究所成功地主辦了 「明清文學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內外專家學者60餘人參加會議,引起了積極的反響。會議論文集《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已於2002年10月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
明清文學研究所由張宏生教授擔任所長。 古典文獻研究所成立於1983年,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整理研究機構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直屬研究所之一,以整理中國古代文獻、研究和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
本所在首任所長程千帆先生、第二任所長周勛初先生領導下,經過一批中青年學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獻的整理、考訂和理論闡發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並形成了將文獻學與文藝學相結合、賦予傳統的古典文獻研究以現代學術品質的嚴謹踏實的學科特色。本所在繼承朴實雄厚的學風的同時,又不斷開拓發展空間,如將古典文獻研究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進行古籍整理與研究,如加強海外漢學文獻與域外漢文學文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等,不斷尋找新的學術增長點。
本所具有較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較豐富的資料積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古籍整理與研究、古代典籍與文化、古典文學等,在中古文獻整理、三至十三世紀即魏晉南北朝至宋代文學研究、石刻與藝術文獻研究、佛道藏文獻研究、文獻學理論及實踐研究、域外漢籍研究等領域,尤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與專長。
本所1985年被批准為古典文獻學碩士學位授予點,1998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點,並與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共同構成南京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本所與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學科點緊密協作,承擔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與研究項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華大典·文學典》,其中的《宋代文學分典》以及由本所卞孝萱先生主編的《隋唐五代文學分典》已出版;程千帆先生主編的《全清詞》順康卷20冊也在南大百年校慶前面世;周勛初先生主編的《唐人軼事匯編》榮獲全國古籍整理圖書一等獎。以上幾項重大成果,受到學術界同仁的廣泛好評。
周勛初教授治學出入文史,所撰七卷本《周勛初文集》在新時期的傳統文史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卞孝萱教授有《劉禹錫年譜》、《元稹年譜》等十餘種專著,新近出版《唐人小說與政治》;徐有富教授與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高校古委會重點科研項目《校讎廣義》,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又有《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鄭樵評傳》等專著出版;程章燦教授在《劉克庄年譜》、《魏晉南北朝賦史》、《世族與六朝文學》等數種文學史研究專著外,於石刻文獻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學論叢》出版;曹虹教授有《陽湖文派研究》、《慧遠評傳》等著作,在散文史和佛藏文獻研究方面用力尤勤;嚴傑副教授著有《歐陽修年譜》,武秀成副教授著有《〈舊唐書〉辨證》,趙益副教授著有《丘處機》、《王霸義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等,徐雁平講師著有《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以中國文學史研究為中心》。
本所現有研究人員9人,其中教授4人(均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4人(均為碩士生導師),講師1人。本所已培養碩士27人,在讀碩士生22人;培養博士6人,在讀博士生14人。除基礎課程以外,每學期平均為本科生開設專題選修課2-3門,為碩士生及博士生開設專題選修課3-4門。本所編輯有學術集刊《古典文獻研究》,已出版6輯,出版「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專刊」20餘種。
本所現任所長為程章燦教授,名譽所長為周勛初教授。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的正式建立歷史並不長,其前身為中文系外國文學教研室。歐美文學、西方文學理論向為該學科教學與研究之重點,張月超、趙瑞蕻二先生在上述領域內的研究頗多建樹。八十年代,比較文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大陸出現,本教研室又是國內最早進入這一領域的單位之一。作為該學科帶頭人,錢林森的中法文學比較研究、楊正潤的傳記文學研究均居於國內領先水平,並有廣泛的影響。科研之外,該學科點亦素重本科生教學和研究生培養,迄今已培養出數十名碩士。1998年,該學科被批准為博士點,2000年被納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教研室現有在編教師5人,其中教授2人(均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3人,教研室主任為余斌副教授。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歐美文學研究、中外文學關系研究、西方文學和文化理論、傳記文學研究等。在教學與科研實踐中,該學科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其一,視野開闊,注重融匯新知,汲取其他學科之長,在多學科的邊緣交叉處尋求、開拓新的學術空間。其二,注重學問基本功夫,強調理論與實證的結合,力避該學科容易出現的空疏膚淺、大而無當的毛病。其三,重視學術的國際性,關注國外學術動態,重視國際交流。近年來已成功舉辦了兩次國際學術會議,並且主持著具有國際色彩的學術雜志《跨文化研究》。該學科點承擔了多項科研項目,如教育部項目「西方文學和文化理論」、「現代傳記文學史」等。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教授說說 發布:2025-04-23 20:55:55 瀏覽:745
有游泳專業的大學 發布:2025-04-23 20:48:26 瀏覽:412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4-23 20:48:22 瀏覽:303
北京理工大學金融研究生 發布:2025-04-23 20:40:18 瀏覽:477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宿舍 發布:2025-04-23 20:35:17 瀏覽:341
准博士參加導師飯局後 發布:2025-04-23 20:22:58 瀏覽:126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導師 發布:2025-04-23 19:59:46 瀏覽:346
建築能源專業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23 19:57:28 瀏覽:1000
花無缺大學貸上班時間 發布:2025-04-23 19:57:27 瀏覽:72
鄭州大學2016考研簡章 發布:2025-04-23 19:31:11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