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廣州中醫葯大學張西安教授

廣州中醫葯大學張西安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4-24 00:47:14

㈠ 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的學院導師簡介

賴新生,男,1955年9 月出生,福建武平縣人,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針灸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生命科學部評委,國家級教育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專家,全國高等醫葯院校針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針灸學會腦病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針法灸法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針灸學會副會長,廣州中醫葯針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中醫研究院安徽經脈臟腑相關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上海針灸經絡研究中心兼職教授,香港針灸學會名譽會長客座教授,加拿大中醫師公會客座教授,國家科技部「973」計劃項目專項專家,《中國臨床康復》《廣州中醫葯大學學報》《新中醫》編委。
賴教授長期從事中醫針灸的教學、科研、醫療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各種傳統針刺補瀉手法;謹審針灸適應症,強調辨證施針並護正氣於施治;重視子午流注針法,率先倡導子午流注灸法;擅長針灸治療哮喘和腦病。既熟諳中醫經典的精髓,又熟悉神經生物學和免疫學基礎理論並掌握相關的先進科學實驗技術手段和方法,長期從事針灸機理研究,對於中風及其相關疾病的研究以及針灸治療智力障礙型腦病的神經生物學、免疫學機理有較豐富的積累和經驗;對針刺治療血管性痴呆的療效與智力結構、智力因子的分析以及與大腦學習、記憶調節關系的神經分子生物學機制的研究有較深造詣;率先在國內開展針灸治療過敏性疾病的臨床機理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廳局、校級科研課題共十餘項,他主持的「針刺治療弱智兒童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國家中醫葯科技進步三等獎。「針灸治療I型變態反應疾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國家中醫葯科技進步三等獎、省中醫葯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顳部穴位治療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的臨床實驗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陽虛模型微量元素與助陽方葯調節作用」獲省中醫葯科技進步二等獎,「微循環與部分中老年病症關系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針灸治療血管性痴呆的臨床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針刺對腦缺血後神經元損傷副作用的研究」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賴教授承擔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教育部骨幹教師課題及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主編《嶺南針灸經驗集》、《針灸時間治療學概論》、《三針療法》、《實用中醫新方新葯手冊》、《常見病的針灸治療》、《實用針灸腦病學》《針灸處方學》等書,副主編或參編全國規劃教材等多部。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指導培養博、碩士生共72人。多次應邀赴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講學及作學術交流。曾獲廣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首屆新南方優秀教師獎,千百十工程優秀指導老師,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醫葯科技工作者,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柴鐵劬,男,1964年出生,河南省鄭州市人,教授,針灸博士,屬針灸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文獻委員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廣東省高教廳「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對象。1986年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1998年在廣州中醫葯大學獲針灸專業博士學位,師從著名針灸學家靳瑞教授。1991年後曾在新加坡、日本、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香港、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具有廣泛的海外影響。
從事中醫針灸教學、臨床、科研工作二十多年,系統進行了針灸學專業全部專業課的教學,教學生動,知識廣博,治學嚴謹,作風扎實,在國內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主要從事針灸學、中西醫結合康復等課程的教學和門診工作,擅長以針灸治療成人抑鬱症、兒童多動症等行為異常類疾病,腦癱等兒童腦病,致力於中西醫多種手段在康復臨床領域的應用。重視古典針刺手法在臨床的應用,認為針、灸、葯三者應密切結合,不可偏廢,繼承重於創新。喜書畫、擅篆刻、涉獵廣泛,強調研究生培養應專業與人文素養並重,修身重於研術,靜心漸悟,厚積薄發。已培養多屆針灸臨床專業研究生。
主持國家科技部子課題二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針灸對腦癱幼鼠神經幹細胞的分化與增殖研究》一項、《針灸治療兒童多動症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等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課題二項、校級課題二項,參加省部級科研課題二項。主持《靳三針療法》等國家及省中醫葯管理局繼續教育項目四項,《靳三針治療兒童腦病的臨床應用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廣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廣州中醫葯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任國家級教材主編一部,副主編二部,主編《兒童多動症》《火針》《針灸門診系列叢書》等專著十多部,公開發表論文二十多篇。 庄禮興,男,廣東省普寧市人,1955年10月出生。教授,主任醫師,針灸推拿專業博士生導師,針灸推拿學學術帶頭人。現任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中醫葯研究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臨床康復》雜志編輯,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葯院校規劃教材《針灸治療學》編委,
庄禮興教授長期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長期致力於針灸臨床的建設與發展,在針灸臨床上積累有豐富的經驗。他主要致力針灸治療腦病的研究,臨床上治療中風、癲癇、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有獨到的見解,對難治性癲癇的中西醫、針灸治療有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在國內得到推廣應用。擅長於埋線療法、補瀉手法治療難治性腦病,收到了良好的療效。開展穴位敷貼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小兒支氣管炎等疾病。對針灸戒毒、針灸治療男性不育症也有深入的研究,療效頗佳。
庄禮興教授主要致力於針灸臨床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及完成的科研課題有: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1項;主持的「穴位埋葯線治療癲癇全面性發作」、「 改良天灸止喘貼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省科技計劃項目 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各級課題6項。主編《中風病治療與護理》、《中醫食療》、《中醫家庭保健按摩》、《 食療本草》等著作6部,參編有《針灸治療學》、《針灸學、推拿學》、《現代中醫內科急症治療學》、《嶺南針灸經驗集》、《現代中醫臨床基本技能》等教材及著作10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指導博士生23人,碩士生17人。
長期從事研究生、七年制、本科、各類留學生等不同專業各層次的《針灸治療學》、《神經病學》教學,曾到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地講演,教學效果良好,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曾獲2006學校新南方優秀教師獎。對研究生的帶教能夠因材施教,有很好的研究生帶教經驗。參加編寫及錄制的「《中國針灸學》大型系列錄像教材」獲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針灸聯合會(WFAS)和美國針灸學會(AAA)聯合頒發的金獎。 李萬瑤教授:女,廣東五華縣人,1954年10月生。屬中醫學科中針灸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副院長,針灸原理研究室教授。中國針灸學會針灸臨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葯學會針刀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養蜂學會蜂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養蜂學會蜂療專業副秘書長、常務理事。1982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1985年畢業於南京中醫學院針灸專業碩士研究生。80年代末曾到日本旭川醫科大學合作研究針灸鎮痛的作用一年多,探討針灸在麻醉領域的鎮痛作用。基本掌握英語、日語,可以進行交流。
長期致力於中醫針灸學的教學、科研、醫療工作。主講過經絡學、腧穴學、針灸治療學、刺法灸法學、中醫針灸專業英語等課程。參加講授了實驗針灸學、針灸各家學說、針灸醫經選、理療學等課程。主持了針刀臨床應用及蜜蜂與人類健康的選修課程,能因材施教,教學評估優秀。堅持中醫臨床針灸治療,擅長於用針灸及蜂針治療各種痛證及痿證、風濕病,總結了耳穴防治近視、針灸治療閉經、針刺輔助麻醉的鎮痛效量,蜂針治療規律,蜂針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病等,有良好的醫德醫風。
曾主持了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研課題「外用皮膚局麻中葯制劑的研製」;廣東省中醫管理局的課題「蜂針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主持完成了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的製作「經外奇穴的定位及臨床應用」,榮獲2001年度優秀中醫葯電視教材評比一等獎。現主持有廣東省中醫葯局課題「蜂針治療痹證診療技術的規范化研究」,善於對特種針灸方法的研究,主持了多期國家中醫葯繼續教育項目「蜂醫學的臨床應用研究」學習班。主持完成廣州中醫葯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實驗針灸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主編了《現代針灸臨床集驗》、《中醫食療保健》、《蜂針療法》、《現代穴位療法大全》等,參編《針灸治療老年病》、《針灸推拿學》、《刺法灸法學導讀》等書。先後發表論文數十篇。多次參加國內外中醫、針灸學的學術交流,受到好評。已指導過碩士、博士研究生數十名,熱心於研究生培養工作,關心研究生的成長。主張謙虛謹慎,學習進取,互幫互學、治病救人。 許能貴,男,安徽來安縣人,1964年8月生,醫學博士,研究員,針灸推拿學科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州中醫葯大學科技處處長、針灸推拿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兼任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針灸學會副會長,廣東省針灸學會經絡研究、實驗針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針刺研究》、《新中醫》雜志編委。
長期從事中醫針灸的科研、臨床和教學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科研方面一直從事針灸治療腦血管疾病的機理研究,尤其對針灸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及其後遺症作用機制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率先開展針刺對腦缺血後大腦功能重組和腦可塑性促進作用的研究,為臨床針灸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奠定堅實的基礎。獨立主持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國家「九五」攀登計劃預選項目「經絡的研究」子課題1項(副組長)、教育部博士點科研基金1項、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研基金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1項,參與研究國家和省部級科研10餘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編寫或參與編寫學術專著8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5項,獲國家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在臨床方面擅長運用針灸葯物結合治療中風、痴呆、面癱、各種痛證及其它內科疑難雜症,熟練應用傳統和現代針灸手法治療疾病,取得良好的療效;在教學方面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主講過《針灸治療學》、《針灸學》、《實驗針灸學》、《針灸基礎與臨床》等課程,為國內外培養了一批合格的針灸專業人才。由於工作業績突出,先後榮獲省傑出青年中醫、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省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和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對象。
該導師治學嚴謹,作風扎實,師德高尚,業績突出,在國內外同行中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多次應邀出席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
該導師現已指導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餘名。 張宏,男, 籍貫廣東省大埔縣,1960年7月出生,醫學博士,教授,針灸推拿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針灸學會針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香港大學中醫(針灸)研究生課程校外評審專家、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廣州中醫葯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新中醫》編委。
自1982年畢業於福建中醫學院中醫醫療本科至今,已從事中醫針灸教學、臨床、科研已25年,其間獲得針灸學碩士學位、針灸推拿學博士學位。有著基層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經驗和大學教學、科研工作經歷,具有堅實的中醫針灸理論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張宏教授為廣東省精品課程——《針灸學》課程負責人,主講《針灸學》、《刺法灸法學》課程,注重因才施教,理論聯系實際,治學嚴謹、求真務實,主持和參與了各級教學研究課題10項,在專業建設、課程優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獲得大學教學成果獎3項。在臨床醫療上,重視經絡辨證,擅長針葯結合治療五官疾病、頸肩腰腿痛、消化系統疾病、老年病以及針灸防治亞健康。
主持和參與各級科研課題15項,在針灸治療視神經萎縮、針灸防治亞健康和應激損傷、針灸延緩衰老和防治衰老相關疾病及針刺手法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並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獲得廣東省中醫葯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25篇。培養博士研究生15人、已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12人、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5人。 倫新,男,海南省海口市人,1964年11月4日出生。現任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針灸基礎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醫葯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耳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授,針灸推拿學碩士生導師。
87年畢業後長期主講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針灸學》、《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等主幹課程,每年教學任務約350課時和招收研究生2-3名,曾赴東南亞等地講學和應診。堅持在第一附院針灸科從事臨床工作,具有豐富的理論水平和臨床經驗,主要以針葯治療腦病和免疫性疾病的臨床及實驗為研究方向,部份證實了針刺療法對VD患者的智能及活動功能的康復作用,探討了針刺治療的效果及其對免疫抑製作用的機理。主持部、省、校級課題各1項,參加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主編參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葯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5部,主編醫學專著7部,第一作者發表醫學科研論文17篇,教學論文11篇,合著論文10篇。 張正,女,博士,副教授。1972年1月出生於哈爾濱市, 1994年畢業於黑龍江中醫學院針灸推拿專業,獲學士學位,1994-1997年於廣州中醫葯大學攻讀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6月獲得針灸推拿學博士學位。現任廣州中醫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廣東省中醫葯學會基礎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二批校級培養對象。
主要從事針刺治療腦病的機理研究,近幾年主持了省科委課題「電針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腦組織血管再生機制的研究」1項,以及「針刺對腦缺血保護作用的突觸蛋白質組學研究」等廳局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3項,獲得校級科技成果進步二等獎1項。在《中國臨床康復》、《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篇。參與編寫了《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現代研究——基礎與臨床》和《中醫臨床診斷全書》論著2部,參與編寫研究生及七年制教材《中西醫結合診斷學》和全國中醫葯院校協編教材《細胞生物學》,協助指導針灸推拿學博士研究生1名。 張全明,男,生於1964年10月,甘肅天水人。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醫學博士;中醫針灸推拿專業碩士生導師。師從中國著名針灸學家靳瑞教授、鄭魁山教授;靳三針、鄭氏傳統針法學術傳人。現任針灸臨床教研室主任,鄭氏針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副主席。曾多次應邀到香港、新加坡、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講學。
主要研究方向為針灸治療腦源性疾病的研究;傳統針刺補瀉手法研究;在學術上師承廣州中醫葯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靳瑞教授;致力於靳三針治療兒童腦病的臨床及實驗研究,運用靳三針治療小兒弱智、腦性癱瘓、兒童語言障礙、神經性耳聾、孤獨症、兒童行為及情緒障礙、學習無能症、中風偏癱等各種腦源性疾病。繼承了鄭氏家傳針法及鄭魁山教授臨床治療疑難病症的經驗,運用傳統的熱補涼瀉針法,治療五官科疾病、中風偏癱、風寒濕痹、各種頑固性疼痛、震顫麻痹症等疑難病症,效果顯著。
主持完成國家衛生部招標課題「耳針治療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肌炎的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省衛生廳醫學科技成果獎。共同完成「靳三針治療腦病的系列研究」獲廣州中醫葯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主持完成「針刺治療兒童語言障礙的臨床研究」獲浙江省寧波市科學技術進步優秀獎;浙江省中醫葯科技創新三等獎。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主編或參編著作九部。 余瑾,男,35歲,籍貫:廣東鬱南,出生:1972年11月;現任廣州中醫葯大學針推學院康復醫學教研室 副主任、世界中醫葯聯合會中醫心理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理事、廣東中醫葯學會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理事秘書長,副教授,醫學博士,針灸推拿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
長期從事針灸推拿學科中西醫結合康復方向和康復治療學專業的醫教研工作,在傳統中醫學基礎上深入進修現代康復醫學,致力於發展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各種疾病,擅長應用以中醫康復為主體的綜合康復技術,突出針灸經絡、精神心理、傳統體育運動、睡眠起居、飲食葯膳等全面康復特色,在身心疾病、老年疾病和睡眠障礙等方面成果較突出。發表論文10餘篇,參與編寫出版有關論著5部;招收碩士研究生數名,在國內中醫康復界具有一定學識地位和影響力。對外學術交流活躍,多次應邀做為主講嘉賓參與境外中醫養生類學術講座。 李敏,女,貴州省貴陽人,1974年7月出生,現任人文社科學院研究生英語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醫學博士,針灸推拿學科碩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中醫針灸專業教學、科研、臨床工作。研究方向為針灸治療腦血管疾病的機理研究,尤其是針刺治療血管性痴呆的學習記憶調節神經生物學機制的研究。主持校級課題一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排名第四),省自然科學基金兩項(排名第二),另外參加多項校級教學課題。在《中國針灸》、《中華中醫葯雜志》、《廣州中醫葯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參與《針灸腦病治療學》等專著編寫(編委)。在教學方面擅長運用英語講授中醫理論尤其是針灸推拿學,擔任博士生、碩士生和七年制學生中醫英語主講教師,此外還擔任國外留學生的針灸推拿學課堂講授和臨床帶教工作。
該導師治學嚴謹,作風扎實,師德高尚,具有中醫和英語復合知識結構,雙語教學經驗豐富。

㈡ 張全明個人簡介

安康市*的副*,張全明先生,是一位來自河南鎮平的漢族人士。他出生於1967年4月,自1990年7月起便投身於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道路上,張全明同志於1999年2月加入了中國*黨,展現了他對黨和國家事業的忠誠與擔當。
在教育背景方面,張全明先生擁有在職研究生學歷,這使得他在經濟管理領域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能力。他進一步提升自己,獲得了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高級經濟師的專業資格,這無疑為他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決策和領導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目前,張全明先生擔任安康市*的副*,同時是黨組成員,他的職務表明他在*決策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致力於推動安康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一位既有理論素養又有實踐經驗的領導者,他的工作無疑對安康市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2)廣州中醫葯大學張西安教授擴展閱讀
張全明,常用人名。主要介紹了內黃縣豆公鄉仁厚屯村黨支部*張全明,安康市*副*張全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全明和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張全明的生平和事跡。

㈢ 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學院導師簡介

廣州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匯聚了一批實力雄厚的導師團隊,他們各有所長,為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首先,賴新生教授,醫學博士,是傳統針刺和子午流注針灸領域的專家,專長於中風、智力障礙、血管性痴獃等疾病的治療。他主持多項科研項目,著作等身,發表論文逾百篇,國際交流活躍。

柴鐵劬教授,作為院長和針灸博士,長期致力於教學、臨床和科研,主攻針灸學和康復領域,強調古典手法與現代理念的融合,已培養出多批優秀的研究生。

庄禮興教授是針灸博士生導師,臨床經驗豐富,擅長埋線療法和穴位敷貼。他在腦病研究及針灸臨床方面成果顯著,主持國家級課題,曾獲優秀教師獎,教學經驗豐富。

李萬瑤教授作為副院長和針灸學博士生導師,熱衷於蜂針治療的研究,主持課題,編寫教材,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對教學工作投入熱情。

許能貴研究員,作為科技處處長和學科帶頭人,不僅在科研上有深厚造詣,還擔任多個學術組織職務,教學和臨床經驗豐富。

張宏教授作為針灸學科學術帶頭人,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發表50餘篇學術論文,培養了眾多研究生,對針灸治療和衰老防治領域有所建樹,著作豐碩。

傅傑英教授是針灸美容領域的專家,主編或參編學術著作,對針灸減肥和皮膚損美性疾病有獨到見解。

唐純志教授專注於針灸治病機理研究,主持廳局級課題,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尤其關注腦病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研究。

其他如倫新教授、袁青教授、張正副教授、張全明教授、余瑾副教授、王繼紅副教授、楊君軍副教授、易瑋副教授、李敏副教授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果,教學嚴謹,科研活躍,體現了良好的師德和復合的知識結構。

熱點內容
裝飾畫大學生 發布:2025-04-24 05:51:33 瀏覽:120
在職軍人能報考地方大學研究生么 發布:2025-04-24 05:50:50 瀏覽:746
第一批14所985大學名單 發布:2025-04-24 05:43:59 瀏覽:964
大學城實驗一中 發布:2025-04-24 05:19:45 瀏覽:23
大學生被傳教 發布:2025-04-24 04:59:47 瀏覽:549
西北工業大學考研2014 發布:2025-04-24 04:59:00 瀏覽:90
大學生夏季穿搭男 發布:2025-04-24 04:46:26 瀏覽:424
貴州大學博士畢業證 發布:2025-04-24 04:36:21 瀏覽:911
青島大學臨床在職博士 發布:2025-04-24 04:26:14 瀏覽:549
哈爾濱工程大學博士吧 發布:2025-04-24 04:09:42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