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朱為宏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4-24 02:47:30
⑴ 2023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新當選院士簡介
2023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新當選的十位院士分別是:
常俊標: 男,漢族,1963年10月生,河南滑縣人,中共黨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常俊標在化學合成和抗病毒葯物研究上有所建樹,尤其在利用病毒復制特性設計出能原位激活的核苷類葯物,阿茲夫定便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現任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正校級),抗病毒性傳染病創新葯物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
陳春英: 女,納米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和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雙院士。陳春英專注於納米材料生物效應與安全性評價,研究領域包括納米蛋白冠分析、納米材料體內行為檢測等,曾主導建立首個納米技術國際標准。
彭慧勝: 1976年生,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主任,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開發出多種新型纖維狀器件,應用於能源、信息等領域解決難題。
卿鳳翎: 從事有機氟化學和含氟材料研究,首次實現氧化氟烷基化反應,為有機分子引入三氟甲基和三氟甲硫基,推動了相關國際研究,發展高性能有機氟材料滿足國家戰略需求。
唐智勇: 主攻納米功能材料在環境和能源領域的應用,自組裝功能納米材料研究有重大突破,提出超粒子光學活性調控策略,對催化有重要影響。
熊仁根: 1961年生,東南大學教授,國內分子基鐵電材料研究的先驅,通過有序-無序結構相變研究推動了新型鐵電體的發現和開發。
葉國安: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致力於錒系元化學與核燃料後處理工藝,解決了一系列關鍵難題,為我國核燃料處理技術做出了貢獻。
游書力: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領域包括不對稱催化和綠色化學,創新性提出了「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概念,發展了多個新反應方法。
鄭南峰: 廈門大學教授,研究方向涉及能源材料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尤其是在催化和生物領域,尤其注重貴金屬納米晶和多級納米材料的研究。
朱為宏: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領域包括精細化工和有機光致變色材料,注重染料穩定性強化與產業化應用,已實現多個產品的商業化。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