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

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

發布時間: 2025-04-24 03:27:58

❶ 蔣昌建的老師是王什麼

蔣昌建

木版

蔣昌建於1965年出生於廈門。1984年至1988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獲學士學位。1993年隨復旦大學隊獲得首屆國際大學生辯論賽冠軍,獲得「最佳辯手」稱號。同年,我獲得了碩士學位。2001年至2005年,成為《楊瀾訪談錄》總策劃。現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教授

目錄

人物個人介紹

人的生命

我從來不想從高處掉下來。

我不記得我過去的輝煌。

辯論創造了文化人物簡歷的個人介紹。

人的生命

我從來不想從高處掉下來。

我不記得我過去的輝煌。

辯論創造一種文化。

展開這一段的傳記注釋。

個人介紹

蔣昌建個人資料照片

[1]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教授,上海市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社區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

人的生命

1965年出生於廈門。1984-1988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本科學歷;1988-1990年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團委書記;1990-1993年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研究生;1993年隨復旦大學隊參加第一屆國際大學生辯論賽,獲「最佳辯手」稱號。同年,我獲得了碩士學位。1993-1997年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博士,1998-1999年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後,2000.10-2000.11比利時自由大學政治學系訪問學者,2001-2005年專訪總策劃楊瀾,2010年被評為教授,2010年受上海速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邀請,參加2011年營銷峰會。2011年9月23日,我受谷歌中國代理商天擎科技有限公司邀請,作為主持人參加「匯聚引領贏未來——2011谷歌中國創新營銷理論」活動。我是2012年央視新聞頻道《聚焦兩會》節目的特約評論員。今天,我是主持老師,蔣昌建復旦大學副教授。

【2】辯論可能一生只有一次,但做人是永恆的。藝術是一個廣闊的空間,我們只在它有限的一角飛過。1993年8月29日,新華社發自新加坡:今天下午,上海復旦大學隊在這里舉行的首屆國際(中國)大學生辯論賽中獲勝。復旦大學的蔣昌建被評為本次辯論賽的「最佳辯手」。[3]在「人性本善」辯論賽當天,復旦大學隊用「反對」回應台灣省大學隊。在精彩的自由辯論結束後,復旦隊第四場辯論蔣昌建以一種策略的方式發表了慷慨的演講,以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要用它們來尋找光明」作為結束語,被評論為「如同烏雲引發的雷電,將整個辯論升華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價值觀層面,可謂波瀾壯闊」。評委、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稱贊復旦大學團隊配合默契,東拼西湊,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體現了「整體的行動力意識」。新加坡《聯合早報》這樣評價「最佳辯手」蔣昌建:言辭犀利,反應迅速。「我總是用『我代表復旦大學,代表前進中的中國』來鼓勵自己。我想讓新加坡人民和評委們看到,在中國,在一所中國的大學里,有這樣一個學生,感受到了漢語的美好和中國學生的知識水平。」賽後,28歲的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三年級學生蔣昌建這樣說道。我們出發去蔣昌建的那一天,正是八月熒屏上上演「2000年全國大學辯論」的時候。在網路聊天室里,有網友失望地回憶著「激動人心的1993」,難以忘懷新加坡首屆國際大學生辯論賽辯手們曾經的輝煌:「尤其是那個蔣昌建,那時候我們模仿他的演講和表情,夢想著有一天我們也能像他一樣氣勢磅礴。他影響了我們一整群人。」七年過去了。以前我的一些隊友成為了央視的節目主持人,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他們也提到了「我生於辯論」。當年的經歷,至今還是我身上的光。那麼,曾經最漂亮的「最佳辯手」蔣昌建在哪裡呢?

❷ 蔣昌建辯論賽創造了一種文化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蔣昌建是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他的教學風格獨特,不僅上課不看講稿,還喜歡在教室中走動,有時甚至會坐到桌子上講課。蔣昌建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才華並非完全屬於個人,而是集體智慧的凝聚,甚至包括整個復旦教育體制的力量。他提醒學生們,如果僅僅因為對他的名聲感興趣而選擇他的課程,可能會錯過真正好的學習機會。他鼓勵學生們將自己想要學習和追求的目標與復旦的教育資源相結合,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成就。蔣昌建強調,辯論賽的意義在於創造一個大膽討論問題和表現自我的文化氛圍,長期以來這種文化可能被壓抑。在市場經濟社會中,語言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大膽討論問題和表現自我是社會開放性的體現。



對於辯論賽的風光不再,蔣昌建並沒有感到失望。他認為辯論賽的意義不在於比賽本身,而在於創造了一個大膽討論問題和表現自我的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往往不主張多發言,而是「訥言敏行」,但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人們需要通過語言在人力資源市場中推銷自己。這種文化強調語言的實用性,鼓勵人們大膽討論問題和表現自我,是社會開放性的體現。蔣昌建強調,辯論賽創造的文化氛圍對於社會的開放性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不僅僅是比賽結果的展示。



蔣昌建的教學理念和對辯論賽的評價,體現了他對於教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他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充分發掘自身潛能。對於辯論賽的價值,他強調的是創造的文化氛圍,而非僅僅關注比賽結果。蔣昌建認為,這種文化對於培養開放、創新的社會氛圍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蔣昌建看來,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激發學生潛能、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的過程。辯論賽作為一個平台,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還能夠培養他們大膽討論問題和表現自我的能力。這種文化對於促進社會開放、激發個體潛能具有積極意義。因此,蔣昌建強調,辯論賽的意義不在於比賽本身,而在於它創造的文化氛圍對於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的作用。



綜上所述,蔣昌建的教學理念和對辯論賽的評價,體現了他對於教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他強調的是教育過程中激發學生潛能、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以及辯論賽對於創造文化氛圍、促進社會開放的積極影響。通過這樣的教學和評價,蔣昌建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啟示,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大膽表達,為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2)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擴展閱讀

蔣昌建,1965年生於廈門。1984-1988 安徽師范大學畢業,獲本科學位,1993年隨復旦大學隊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折桂,獲「最佳辯論員」稱號。同年,獲碩士學位。2001-2005 成為《楊瀾訪談錄》總策劃。現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教授。

❸ 蔣昌建身高

蔣昌建身高170厘米。
1、蔣昌建1965年9月25日生於福建省廈門市,身高170厘米,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是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副教授,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後,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
2、2001年,擔任陽光衛視訪談類節目《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從而正式進入電視行業工作。2005年,結束了在《楊瀾訪談錄》的策劃工作。2007年,擔任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海外選拔賽的評委。2010年,主持「中國信託業峰會」。2012年,擔任CCTV-13兩會特別節目《聚焦兩會》的特約評論員。2013年12月,以主持人身份加盟江蘇衛視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2015年,作為固定嘉賓參加東方衛視自然探索類紀實真人秀節目《跟著貝爾去冒險》。2017年,擔任安徽衛視國學益智節目《少年國學派》辯論環節的主持人。2018年1月,主持江蘇衛視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

熱點內容
大學生常用社交app 發布:2025-04-24 10:51:07 瀏覽:544
南京大學曾洋老師 發布:2025-04-24 10:38:44 瀏覽:361
武漢大學研究生道路橋梁專業 發布:2025-04-24 10:30:16 瀏覽:404
大學生當兵的補助 發布:2025-04-24 10:25:07 瀏覽:812
2006年大學開學時間 發布:2025-04-24 10:22:54 瀏覽:136
大連海事大學研究生qq群 發布:2025-04-24 10:19:33 瀏覽:932
大學宿舍馬桶 發布:2025-04-24 10:15:13 瀏覽:260
針灸研究生導師排名 發布:2025-04-24 10:13:35 瀏覽:438
大連海事大學蔣教授 發布:2025-04-24 09:56:12 瀏覽:755
廣西大學副教授退休工資 發布:2025-04-24 09:26:46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