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教授講和諧社會

大學教授講和諧社會

發布時間: 2025-04-16 09:41:52

大學生怎樣看待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是什麼?

答: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些基本特徵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全面把握和體現。
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質就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努力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
其次,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
第三,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這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這是對多年來我國思想道德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建立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體系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誠信是人類社會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做人成事及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基本道德規范。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前提和基礎,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種信用經濟。如果破壞了信用關系,就會動搖市場經濟的基礎,帶來經濟和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要誠實守信。
第四,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我們黨提出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其著眼點就是要從政策上促進、從制度上保證整個社會的創造活力。
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
第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沒有和諧穩定的生態文明,就不可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要認真總結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出現的經驗教訓,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和全面發展。

❷ 趙寶煦的關於和諧的論述

2009年11月8日上午,第五屆北京論壇「世界政治變遷與文明的互動」分論壇上,北京大學政治學資深教授、中國政治學會顧問趙寶煦作了發言。銀白的頭發、銳利的目光、清晰的思路,以過耄耋之年的趙寶煦教授帶病與許多他的學生輩學者一起參加了「世界政治變遷與文明的互動」分論壇的討論,並發表了題為《「和為貴」與構建和諧世界》的學術演講。他指出,和諧社會是中國一致以來遵循的理念。「和為貴」首先產生於堯舜時期,後來的儒家、墨家、法家都倡導和諧社會,西方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也提出過類似的概念。在康有為的《大同書》中,他同樣認為和諧社會是一個理想社會。「和為貴,就是中庸之道,不走極端。《墨子·非攻》要求平等、和平的關系。因此和平不是一方面束手就擒、不抵抗的關系,而要實現正義、公平的和平。」
構建和諧社會這一重要任務之所以提出,是因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飛快發展,特別是經濟迅速起飛,這就不能不引起社會上一系列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最主要的是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力方面的失衡。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在急劇轉型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矛盾都會凸顯出來。這種現代化進程中的「危機」或「陣痛」,在各個發達國家現代化歷史上都曾發生過。這種失衡,如果處理不好,極易引起社會動盪和經濟倒退。當前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是非常及時的。但是不應該把和諧社會看成是一個十全十美而靜止不變的社會形態,好像一旦把這種社會構建成功,就可以世世代代一勞永逸了。這是古今中外對和諧社會這一概念的共同誤解。 事實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認識上的不斷更新,「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深化的命題,而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世界萬物都是在不斷克服矛盾中發展前進的,所以世界上也不存在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本身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克服對抗、擺平矛盾的過程。它是運動著的,不是靜止不動的。我們追求的和諧社會將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向前發展的生機勃勃的社會。它不可能平靜得如一潭死水。再一個問題是:和諧社會不可能一次構建成功。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逐漸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國經濟改革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軟著陸;政治機制,也是採取漸進性改革。而構建和諧社會,則更是如此。 「以和為貴是當今世界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課題,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基石。」
來自越南國立大學的一名學生用中文向趙教授提問構建和諧世界的可行性。趙寶煦教授表示,和諧世界最終是可能的,但不是一蹴而就。這是中國的理念,要追求到底。當用微笑面對全世界,我們會得到應有的回報。比如賴斯,中國過去認為中國是敵手,現在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因此總的趨勢是向前發展的。使我們所追求的,是雙贏,過程中可能存在妥協讓步。回顧古代史,沒有雙方不妥協就能達成協議。「我們要為和諧這個理念奮斗到底,和諧是中國人一直信守的觀念 。」

熱點內容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營養學考研 發布:2025-04-16 16:31:23 瀏覽:785
上海海事大學會計考研 發布:2025-04-16 16:19:34 瀏覽:308
美國春田大學排名 發布:2025-04-16 16:12:03 瀏覽:228
贛南醫學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4-16 16:10:20 瀏覽:146
南林的優秀本科生考研去向 發布:2025-04-16 16:07:39 瀏覽:348
武漢大學牛的教授 發布:2025-04-16 16:02:47 瀏覽:180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官網 發布:2025-04-16 15:53:17 瀏覽:575
昆明醫科大學口腔研究生考試 發布:2025-04-16 15:52:31 瀏覽:845
重慶理工大學復試名單 發布:2025-04-16 15:46:32 瀏覽:319
東南大學校訓形成時間 發布:2025-04-16 15:44:16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