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上課跳舞視頻
① 廣西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1、黎樺老師,植物漫談。這個是自然類的選修課~具有強大的科普性!!強推。當時上她的課,真的非常有趣,上課的課件都是老師自己做的,並且課程結束的時候會發給學生(這點非常難得啊),老師上課非常有激情~為了認植物,還專門給我們帶植物樣本,力求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很有趣。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植物的熱愛,對課程的負責~強推植物漫談~平常在群上還經常分享植物文章給同學們,也熱心解答同學們的問題,棒棒的好老師!!
② 大學生對老師上課建議有哪些
大學生對老師上課建議如下:
1、採取多樣形式和學生互動(提問,分組討論等),這樣能督促學生積極學習,相信效果比較好。
2、老師上課時盡量花點時間,帶著我們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
3、老師授課的方式非常適合我們,他根據本課程知內識結構的特點,重容點突出,層次分明。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例題使知識更條理化。但授課速度有點快,來不及記錄。
4、希望老師上課能夠多關注一下我們很多老師上課,其實都是自顧自的上課,然後把教學內容完成之後,他就走了,其實我覺得這樣的話,其實學生根本學不到抬頭東西,所以還是跟同學之間要有個互動,有個互動的過程,這樣會更加有激情一些的。
5、最好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如果能有高中老師的激情和耐心就更好。
③ 為什麼大學的老師上課沒人聽
大學老師上課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一、吹牛逼型
這類老師上課還是有人聽的,但還是分為兩類學生:一類聽得津津有味,鬨笑連天,把上課老師的吹牛逼激情再次推向高潮;另一類睡得賊香,打雷也弄不醒的那種,夢口水流了一地。
在大學,吹牛逼的老師一般是這樣上課的:
走進教室,(以前是拿講儀,現在是拿課件,其實有沒有講儀和課件都是一樣的)只要把自己要講的課題寫在黑板上或展示在屏幕上,如果學生有教材的就拿出來,沒有教材的就拿出筆記本,然後講述自己要講的什麼課題和什麼內容,再然後由講課內容引出的一些牛逼故事和傳說,越說越起勁,越說越離題萬里!當然,這種課也不枯燥,反正學生也當作打發上課時的無聊時光。老師呢,牛逼吹得響,上課感覺時光也過得快,反正是混時間拿工資嘛。
一頓牛逼吹過之後,一看時間,噢,卧槽,要下課了!然後書歸正傳,把要考試的重點叫學生勾一下,這節課就這么快過去了,師生皆大歡喜。你看這牛逼吹的,好不好?
二、照本宣科型
這類老師比較敬業,也很辛苦,老老實實上課,認認真真備課。
像這類老師,是很努力的,每節課都按部就班,一絲不苟,該抄筆記的要抄筆記,該畫重點的要畫重點,讓學生認真聽課,認真寫筆記。他們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也要求學生努力看書背書,就像教中小學生一樣。不過,這類老師的課一般比較枯燥,學生不大喜歡聽,有逃課的,有睡覺的。但一般老師都不作強求,只是考試的時候,老師就要看人來打分了,那些平時不努力的很容易著掛科補考。
三、學者大師型
這類老師就比較牛逼了。
這類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學貫中西,知識結構自成一體,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思想。在上課的時候,能緊緊俘獲學生的心,理論套一套的,而且能旁徵博引,把深奧枯燥的理論也講得生動有趣,語言也幽默風趣,而且是口吐蓮花,使學生很喜歡聽他的課。一般這類老師講課,不需要學生記筆記,只要學生感興趣聽就行了,然後從中得到知識和領會深刻的道理。最近在網上正紅的戴建業教授,就屬於這一類的很牛逼的大學教師。他講古詩詞,人們都喜歡聽。
比如說,像易中天老師給大學生講三國的話,可能學生喜歡聽的比較多。能把枯燥的 歷史 講得生動也算他老兄有很高水平了。再比如,一位教授講外國文學中的普希金的詩的時候,如果他要照本宣科的話,我估計聽他課的學生是很少很少的。但如果他把普希金的詩和他有趣的生活軼事結合起來講的話,然後教授再把語言搞幽默風趣一點,學生多半是喜歡聽的。當然,學者大師型的教師在民國初期一大把一大把的,比如李大釗、陳獨秀、章世釗、周樹人、陳寅恪、劉文典、胡適、林玉堂等等舉不勝舉。但如今學者大師的總數量,還是有點疲軟。
總而言之,當一個大學教師是不難的,難的是要讓你的課學生喜歡聽。還有就是搞學術研究也很難。其次才是晉升職稱。
有的確實是浪費時間,我就以自己的大學經歷為例子。吐槽一下部分老師。
想起以前的一些專業課,老師上課就跟定點定時打卡一樣,感覺念完PPT就算完事。有一次講邏輯把自己都繞暈了[捂臉]但是作為學生又不敢質疑,所以有的實在不懂就網路。
其實不只是我有這樣的感受,之前某位up發表了《大學:大不了自己學》視頻中也吐槽過。真的就念PPT不解釋概念。
這一點,評論裡面有網友也有很多有共鳴的, 最 搞笑 的是上課放視頻,視頻里的老師也在念PPT。 [我想靜靜]直接一個「好傢伙」脫口而出。
然後有人道出了真相,歸根結底還是考核問題。
其實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清楚地記得大學里有個老師提到他經常凌晨還要在那裡做論文,為什麼用「做」這個字,因為一篇論文不是光憑空寫一寫就可以,還要很多實踐報告。 所以真的不怪一些大學老師為什麼不研究教法,那麼累誰還有時間。
這不得不提一下我們那位心理專業課老師,想想就無語,天天在講台上講她孩子和老公的事情。每次記著筆記,她一開口說「我們家……」,同學就心照不宣直接拿出手機刷消息了,因為真的不感興趣。
好像基本都會有這樣一位老師出現[淚奔]
其實大學裡面大部分老師還是很專業,比較負責的。我記得我們的現當代文學的老師每次上課總是補充講解很多名人故事,而且在講重點知識和稗官野史之間總是能做到很好的轉換。課堂一松一馳,一點也不累,最喜歡就是上他的課。
還有很多網友也評論到一些不可錯過的好老師。
那為什麼大學老師負責的情況下,學生還是不聽呢?
因為手機誘惑力太大了,多少人上課都被牢牢捆綁住,特別是普通大學的學生。
這一條是針對學霸的,由於我是在普通大學,暫時感受不到。[泣不成聲]
其實上課聽不聽,無論哪個學段,什麼時候都是師生雙方的事情。 大學本來就不是很初高中那樣被老師「按」著學的,有相對的自由空間,至於怎麼看待這種自由度。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說:
一是學生方面,有一些學生考上大學後,以為完成任務了,可以高枕無憂了,反正好與不好,老師和學校都給畢業,拿個畢業文憑就可以了,甚至這些人來讀大學只是為了鍍鍍金,然後拿個高學歷回去,就可以憑借父輩的權勢,找個好單位工作。另一些人上大學後極度的放縱自己,自甘墮落。更有一些本來就蒙得上大學,水平達不到。因此這些人都容易對老師上的課不感興趣,甚至討厭。
二是老師本身的問題,大學本身的知識比較深奧,老師講的多,再加上學生缺少參與的機會,老師上課的時候講話單一枯燥乏味,沒有能把深奧的問題變成有趣的東西來講解,不引發學生興趣,故而很難得到學生的喜愛。
大學老師上課沒人聽,這太離譜了!大學課堂是正常的,大學老師上課都很認真,大學生都在認真聽講、努力學習;當然也有極個別老師上課不認真,少部分學生沒有認真上課,有多方面原因!
一說到教育,網民都喜歡「以點帶面、以偏概全」,主要目的是「博眼球,賺流量」,這不是對待教育的「理性態度」,對教育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比如:某一個老師出現「師德問題」,某一個學生「墜樓」等,馬上轉化為對教師群體的攻擊;少部分大學生不上課,就轉化為「大學老師上課沒人聽」等。
一、大學課堂教育很正常
如果大學老師上課真的沒人聽,大學就該解散了,孩子們也不用參加高考了,這顯然是極其荒謬的!實際上,中國大學的課堂教育很正常,絕大部分大學生都在認真聽講、認真學習!中國大學的整體水平逐年提高,取得成績有目共睹;中國大學培養的大學生,適應了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大國工匠、院士、行業精英、基層工程師等,都是中國大學培養的人才。
二、大學老師在認真上課
絕大部分大學老師都在認真上課,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大學老師上課不認真!教育部和各高校有一系列的制度來約束大學老師的課堂教學,教育部規定:教授和副教授必須給本科生上課,各個高校都要執行,這是大學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各高校對於本科教學都有一些列政策,包括本科生評課,各級領導聽課,教學專家組、督導組抽查備課文件、考試文件、教學記錄等!
三、少部分大學生不上課的原因
少部分大學生不認真學習、上課不認真聽,原因是多方面,既與課程及學校有關,也與學生的態度和目標有關!
1、與課程的性質有關
大學的課程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包括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又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因此課程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大學實行學分制,必須課的學分不能替代,選修課的學分可以替代,因此必修課比選修課重要,專業選修課比公共選修課重要!因此大學生不認真聽講的課程主要是一些選修課,尤其是公共選修課,或者是大四的專業選修課!
2、與學校有關
重點大學要求嚴、校風嚴謹、學風好,學生都很努力,上課都很認真;而差學校,正好相反!一般來講,重點大學比普通大學要好得多,這也是孩子們要努力考上重點大學的原因之一!
3、與大學生的態度和目標有關
一些大學生上學的目標就是「混文憑」,對待學習的態度是「考試及格即可、獲得學分就好」,而大學的課程考試及格相對比較容易,平時不努力學習、不認真聽講,考試前突擊一下也可以過關。
總結:課堂教學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各個高校有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大學老師認真上課、大學生認真聽課,大學的要求會越來越嚴格,因此不存在「大學老師上課沒人聽」的情況!
有部分剛進入大學的學生認為,十二年寒窗苦讀,終於熬出頭了,已進入大學的天堂了,可以鬆口氣歇一歇了。
在大學里,課堂上不聽課的學生是一種懈怠的表現,根本沒意識到畢業後就業的危機感,反正已進入了大學,備考時的緊張現在該放鬆了。另外一種表現就是在填寫志願時發生了「專業調劑」,原本喜歡報讀的專業沒報上而調到了其它專業,所以上課時就不愛聽老師講課。再一種情況就是被大學錄取時,分數剛好超線,勉強被錄取,高中時的學習基本功又不怎麼扎實,剛涉獵到大學課程,對大學老師上課的模式不適應,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想聽課了。再列舉一種情況,學生有滿足情緒,認為進入大學就是學習的頂峰了,課程也沒高中時的多,把專業課學好,平常修一下學分,到時考個60分就萬事大吉。
從最近幾年大學生情況來看,部分學生的「三觀」發生了改變,傾向於享樂主義;說嚴重點就是花著父母的辛苦錢一心想弄張文憑而已,怪不得近年來的職場,大學生求職屢遭失敗,這和他們掌握的知識能力有關。因此,考上大學不易,還望當代的學子們發憤讀書,用知識來迎接自己美好的明天。
我曾經去師范大學招聘畢業生並遇到過這樣位學生,她告訴我大學時,某科老師的課從來不聽。因為大家都知道此老師上課就是拿他自己的書讀,考試反正大家都過。從開始上課一直讀到下課。所以同學們一上課就睡覺,一覺睡醒往往老師正好讀停,也就下課了。
這個要分學校、課程和年級,教書十幾年我可以談一下我的看法。一般名校的學生相對普通高校來說,聽課人數要多一些,就像越是富人越努力越是窮越懶惰一樣的道理。特別是像985學校,學生一般進學校都有很遠大志向,出國或者讀研,即使畢業找工作也是找知名企業,另外老師的水平也非常高,有一流的老師和一流的學生課堂氣氛學風當然非常好,聽課的自然就多。
我們學校是一個普通的211,一般大一的學生聽課很認真,大二大三慢慢聽課的人就少了。低年級學生聽課大部分是靠學生的態度,高年級學生聽課要靠老師的水平,教得好自然聽課的就多。我經常和學生說,老師上課是為了減輕學生自己看書的痛苦,如果你聽了老師的課再看書更痛苦,那說明老師課講得很糟糕。
另外,和課程有關系,像數學類的課程特別是到高年級聽課的不多,以前講數學物理方程課程,數學物理方程比高數難很多,講課是一個挑戰,學生學起來非常吃力,經常需要一邊上課一邊鼓勵學生。
因為現在大學有的教師上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教學內容陳舊,二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落後,三是教師個人的知識水平和素養不高。這些問題就導致教師上課吸引力不強,學生不願意聽課的現象。
我是大學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高校課堂有學生不聽課現在非常普遍,越是一般高校、高職高專情況越嚴重,究其原因是學苗的問題,985、211這樣的高校學生素質好,即使不聽課堂上講的內容,但也不說話睡覺玩手機,而是看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高考錄取分數很低的高職高專學生則自由的很,吃東西、聊天、睡覺、玩手機就是他們上課的主要活動。盡管高校教務部門和督導人員給任課教師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通報批評、扣罰績效工資,但因為整改方向南轅北轍,只要求教師不要求學生,因而學生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原因就是問題出在學生身上而板子打在教師屁股上,問題當然得不到解決。那麼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有沒有責任,當然有,教師隊伍里也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和濫竽充數的,學校只要對這些教師進行批評教育就可以了,不能一人得病全家吃葯。再回過頭來說學生,高考滿分750分,而高考成績150分的學生也能上大學,你讓這樣的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課,能不能聽懂是一方面,關鍵是這樣的學生能坐住板凳嗎?這就是很多高校課堂上老師講課沒人聽的主要原因,當然任課教師水平低,工作態度不認真的情況也是存在的,但這只是個別現象,大多數教師都是又責任心熱愛教育事業的。我倒覺得高校教務和督導部門,尤其是高職高專學校,外行管理內行,不尊重教師,不懂教育規律是出現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
我是一名普通二本高校的講師,我結合多年的觀察,談談我的思考。
上課沒人聽是不想學習的直接表現。不想學習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主觀的,另一種是客觀的。
不想學習的主觀原因主要是自我放縱很多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船到碼頭,車到站了」,應該放鬆了。殊不知,學習只能是越學越深,越學越難,哪有越來越容易的道理。
不想學習的客觀原因就是「跟不上」大學的教學模式跟高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1.大學的教學內容多,難度大,進度快
大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專業人才,講授專業所需要的各類知識和技能。與高中的基礎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沒有輔導,沒有大量的練習,絕大多數課程都沒有輔導書。很多時候需要學生自己感悟,自我提升。
大學的教學進度快,而且很少有單元輔導和復習課程。學生一旦落下進度,就很難跟上了。
2.大學的考核是過關式的,內容廣,綜合性強
大學的考試只要及格就可以畢業,不像高考那麼殘酷。這也導致了很多同學放鬆了對學習的要求。
大學的考試雖然不需要刷題,但知識體系要更復雜,考察的知識更廣,所以,要想達到畢業標准用高中的方法學習顯然不合適。
3.大學教師平均教學能力不如中學教師
大學教師中,尤其是專業課教師,幾乎沒有師范出身的,對教育規律,教學方法和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都明顯低於高中教師,所以,大學教師平均教學能力不如中學教師,課堂的吸引力不強。
④ 廣西大學有哪些有趣的老師
廣西大學在建校九十年歷史上可謂人才輩出,那我先來說說廣西大學歷史上還有現代出過的名人吧。
一、蔣欽揮
蔣欽揮是廣西全州人,1982年畢業於廣西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現任廣西日報社南國早報總編輯。他曾經先後在廣西電台、廣西日報、北海日報工作,歷任廣西日報駐桂林記者站的各種職位。有多篇新聞作品獲獎,此外,熱愛家鄉的他還整理了點校《全州歷史文化叢書》。
可以說西大輝煌的歷史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和動力啊!
⑤ 如何看待網路直播亂象
另一方面,還在於平台的監管不夠完善,想必如果平台在發現後能夠做封號處理,這樣的行徑也不會愈演愈烈。還有就是粉絲的不理智打賞,每天都有熊孩子拿自己父母倖幸苦苦的錢用來打賞主播的新聞,豪擲千金只為主播的一句感激。直播的受眾主要在80、90群體,我們應該理智看待直播,不要做不理智的迷粉。
綜上,國家加強立法,平台加強監管。我們做一名理智的粉絲。
⑥ 如何評價太原理工大學老師上課放錯視頻
太原理工大學老師沒有錯,因為視頻和該校老師無關。
2021年4月12日,山西太原理工紀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這件事,「這個視頻是2018年就已經在網路上散播的,一個某高中老師誤播的視頻,只是說不知道被誰誤發在我們理工大的貼吧上,並不是我們高校教師所為,目前發帖人已刪帖。」
既然太原理工已經辟謠了,那麼此事和該校的老師就沒有任何關系了。
此視頻被誤發到太原理工大學的貼吧上,我想應該是本校學生做的,大學老師很忙,除了要備課,還有其他教學任務、科研任務,根本沒有時間去學校貼吧上發一條淫穢視頻,來故意抹黑自己的聲譽。
太原理工大學的學生把2018年的視頻發到本校的貼吧上,他可能沒想到這個淫穢視頻會對學校造成很壞的影響,他這么做,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好奇的心理。
也許發視頻的學生因為某些原因對學校心存不滿,,所以他才會不計後果地將視頻發到網上。
以上內容參考:環球網-太原理工回應「教師上課放淫穢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