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年大學老師
1. 國學大師饒宗頤的介紹。
饒宗頤
饒宗頤 ,1917年生,字固庵,號選堂,廣東潮州人。幼耽文藝,18歲續成其父所著《潮州藝文志》,刊於《嶺南學報》。以後歷任無錫國專、廣東文理學院、華南大學等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學,並先後從事研究於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任職教授。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及系主任。饒教授於1962年獲法國漢學儒蓮獎,1982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後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榮譽講座教授。1993年為上海復旦大學顧問教授。饒教授學術范圍廣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東古史、藝術史、音樂、詞學等,均有專著,出版書40種,學術論文過三百篇。藝術方面於繪畫、書法造詣尤深。繪畫方面,擅山水畫,寫生及於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人物畫取法白畫之白描畫法,於李龍眠、仇十洲、陳老蓮諸家之外,開一新路,影響頗大。書法方面,植根於文字,而行草書則融入明末諸家豪縱韻趣,錄書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長,自成一格。(摘自《饒宗頤書畫》之簡歷)
饒宗頤,父親饒鍔,為潮州大學者,著作甚富。
饒宗頤,幼承家學,未冠整理其父遺著「潮州藝文志」,於一九三七年刊登「嶺南學報」,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應中山大學之聘任廣東通志館專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協助葉恭綽編「全清詞鈔」。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無錫國專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頭華南大學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總編纂。
饒教授於一九四九年遷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歷任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高級講師及教授職。一九六二年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發「漢學儒蓮獎」。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作學術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國國立科學中心研究敦煌寫卷。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應新加坡大學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間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教授。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間於一九七四年,為法國遠東學院院士。
一九七八年退休後,又於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國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擔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高級研究員;期間於一九八二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復獲香港中文大學授予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銜。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擔任澳門大學客座教授。一九九二年起被復旦大學聘為顧問教授。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國華僑崇聖大學中華文化學術研究院院長。
饒教授有關東南亞華僑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馬華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記」兩種及發表了多篇論文:「新加坡古地名辯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蘇門答臘北部發現漢錢古物」「蒲甘國史零拾」「論述中緬文化關系」「論述中越文化關系」等,為華僑史研究增添了珍貴的資料,又曾於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稱的檢討-蒲羅中問題商議」與許雲樵教授,陳育崧先生展開了為期九個月的論戰,引起學術界的密切關注。
饒教授是學富五車,著作等身的學者。他知識淵博,精通多種外語。六十多年來,孜孜不倦,在文學,語言學,古文字學,敦煌學,宗教學及華僑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除了專著六十多種外,尚有發表在世界各大學術期刊及各大書刊上的論文,短文和雜文約有四百篇。饒教授為國際漢學界及海內海外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 做了多年老師,黃磊卻最終從北京電影學院離職,他離職後有什麼新的動向
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黃磊在微博上發出,他已經向北京的電影學院辭去了教師的職位。
其實黃磊他的身份是有很多的,他做過教師,監制,導演,演員,歌手等等,黃磊,他是在北京的電影學院裡面的一名老師,這個應該大家都知道,在九零年考進了北京的電影學院,之後四年的時間里,黃磊又再次考進了北電的研究所,在去讀碩士的時候,黃磊同時也去擔任了一名助教。
可以從這一點兒看出,黃磊在今年5月份兒發出的微博上確認已經表示啦,他以後會特別專心地准備著麥田大學,而黃磊的好朋友是中央里的音樂學院的一名碩士生叫做王弢 他在下面留言,說到麥田,大學一定要給他留一個席位。所以說,黃磊最終還是從北京的電影學院離職啦,他離職後的新的動向,就是自己去開一所學校,希望他成功哦!
3. 霍軍的人物簡評
第一、勤奮攻讀,多才多藝
霍軍已從教30年。1981年師專畢業,服從國家分配,回到條件艱苦的草原小城阿克塞縣工作。教書之餘,他廣泛涉獵,學習勤奮。好讀書,興趣廣泛,對寫作、書法、音樂、體操都有很濃的興趣。自然科學、哲學、歷史、藝術、經濟等方面的名著、報刊,他都有興趣大面積涉獵,諸子百家、歷史典籍,西方人文名著如羅傑斯、弗洛姆等人的著作,古今中外文學精品,包括金庸武俠,《讀書》、《天涯》等著名刊物,他都看作研讀對象,為此積累了大量知識,是公認博學多才的老師。因此他的語文課視野寬闊,知識豐厚,理解透徹,聯想廣泛,思維品質高,思想含量大,深受歷屆學生好評。
第二,平視學生,真情教書 他引導學生寫作隨筆作文,用大量評語和同學們交換感悟和體驗。他組織詩歌朗誦會、話劇表演和辯論會。他讓全體同學按學號輪流課前朗讀美文,堅持多年。 霍老師主張按照學生特點發掘潛力,多元引導,平等對待學生。他提倡「接納所有的學生,接納學生的所有」。他在課堂上展示真面目,與學生真誠交流思想。他認為語言是愛的力量。他精讀大量文學歷史哲學典籍,其語文課視野寬闊,知識豐厚,重視基礎,講解透闢,聯想廣泛,語文味道足,思維品質高,思想含量大,深受歷屆學生好評。他的語文課注重揣摩字詞,廣征博引,注重趣味,巧於開展師生互動,關注社會現實,貼近學生心靈,注重人文內涵。酒泉中學歷屆高中學生給他的評教分都是同年級最高的,評教語言往往熱情洋溢。2006年,霍老師一度生病住院三個月,所任課的高二(13)班、14班的學生在學校組織的評教活動中熱烈呼喚霍老師的回歸,在網路上也發表了不少熱情贊揚。
2009年至2011年,霍老師任教十五班,他的教學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關注學生的成長更勝於關注他們的成才,他時刻注重捍衛學生的人格尊嚴,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他用大量時間認真評閱學生隨筆,組織詩歌朗誦會、話劇表演和辯論會。他喜歡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討論、爭辯中深化思維。他大膽讓學生登上講台,認真組織小組學習討論,充分展現自我。他認為語文課的根本就是培育敢於表達、善於表達、樂於表達的一代新公民。他讓學生在早讀課上每課一練,讓全體同學按學號輪流課前朗讀美文,堅持了兩年多。他精選中外經典電影,和學生同看同評論。他和學生一起開博客,隨性寫作。他的學生認為,霍老師才華橫溢,學識淵博,卻又能深入理解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最大限度寬容學生,是學生的良師,更是學生們的好朋友。
他的論文《我們與差生》因為深入闡述了師生平等和諧的新型關系,思想深刻,感情真摯,充滿教育哲學的思辨,在網路上發表後,引起廣泛共鳴。
從教之初,他系統學習教育改革家於漪、魏書生的經驗,迅速吸形成課題解析導入法、板書優化設計法、課前預習指導法、課堂提問設計法、讀——學——再讀揣摩文意法等科學的語文課教法。琢磨出了倒讀串接文意法、「寫了什麼——如何寫的——為何這樣寫」三層面解讀法、結合接受美學思想的自我導讀法、細節揣摩法等閱讀訓練方法。他制訂語文預習條規,多年堅持開展課前佳作五分鍾鑒賞、鋼筆書法練習、課後教學反思等活動。
1999年,他的公開課獲酒泉市教育局達標創優課,2004年11月,觀摩課《我願意是急流》奪得甘肅省課堂大賽高中組第一名,榮獲一等獎。他多次為本校、本地區各校教師做示範課。2005年在酒泉中學省級示範校復評驗收時,其觀摩課獲得全省專家高度贊揚,譽為整個活動中全省最佳課。
第三,注重寫作,促進成長
霍老師提倡學生寫日記。堅持讓學生寫隨筆,鼓勵學生批判性地思考。他認為隨筆寫作是培養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徑。他通過教學形成了「作文活動」訓練系列,討論——寫作——互批三位一體,將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他為自己學生編輯隨筆集兩本。九七年五一節,他輔導高三(5)班同學參加地區青年文藝獲演講二等獎。九九屆有三名學生在全國性大型文學刊物《天涯》上發表了作文。各屆學生在各類報刊發表詩文數十篇。2000年,他獨自承擔了省級課題《作文活動研究》,已接近結題。2000年,他在陝西師范大學接受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期間,所撰寫的《隨筆寫作訓練之我見》的結業答辯論文獲得專家一致好評。2005年,他牽頭和高一語文教師承擔了地級課題《隨筆寫作訓練》。2008年,他主持的《自由寫作實踐——隨筆寫作訓練研究》的課題被甘肅省教育廳驗收通過,並獲優秀課題獎勵,2010年又獲得酒泉市第十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
第四、發展自己,求為名師
多年來,霍老師在《讀書》、《中國青年報》等報刊發表文藝類文章。1994年在國家最重要、最著名的社科類核心雜志《讀書》上發表兩千字的文藝評論《怎樣介入》。1998年,雜文獲《甘肅廣播電視報》二等獎。其論文《庸常生活的悲劇》《閱讀教學的三個層面》《有「我」的閱讀教學》、《現象學對寫作教學的啟示》《無我的世界》《給自己的生活重新命名》《牆上的斑點——一個通往精神自由天地的通道》《早就電影大師的老師們》在《名作欣賞》《中國教師報》等專業報刊發表。
霍老師認為中學語文教師自當是地方文化的守衛者、創造者。多年來,一直積極為酒泉文化建設獻言獻策。他撰寫的《酒泉賦》列為《光明日報》「百城賦」專欄第二十位,為酒泉市贏得了榮譽。他應邀擔任酒泉市新城區、東城區歷史文化名人一條街、肅州環城文化帶等文化建設專家。為酒泉新城區、酒泉中學、西涼王陵古跡、西漢酒泉勝跡、富康家世界園林等處撰寫碑誌銘文多篇,刻石勒銘,如《西涼王陵碑誌》《霍去病西征賦》《酒泉新城區建設碑誌》《酒泉中學碑誌》。2005年,他參與「西漢酒泉勝跡」(即原泉湖公園)主題公園文化建設,主筆撰寫了《西漢酒泉勝跡導游》一書,同時撰寫了《肅州區導游詞》。凡此,展現了地方名師和文化專家的風采。他擔任酒泉電視台《老霍談高考》系列電視訪談節目主持人,借電視媒體平台闡述人文教育觀念。他與酒泉人民廣播電台合作,在「文學星空」欄目擔任系列節目特邀嘉賓,向大眾傳授文學歷史知識。他同時擔任酒泉電視台拍攝的大型歷史地理文化專題片《大河西流》文化顧問。還是《酒泉日報》著名專欄「老霍談作文」「老霍時評」撰稿人。他在全國最大的博客網站如「博客中國」、「新浪博客」、「鳳凰博客」都開有個人專欄,文筆犀利,見解多樣,積極為國家社會文化建設建言獻策,影響巨大。2007年,他擔任了「酒泉在線」網站文化顧問。
從1988年至今,霍老師一直任《語文周報》、《未來作家》編緝,任甘肅教育書法協會會員。九二年至九七年,任學校「沙舟」文學社輔導教師,辦了手抄期刊《沙舟》。2004年初,創辦酒中「杏壇雅聚」師生書畫社並任社長。主持並參與酒泉市大型書畫展多次。
繼承酒泉中學傳統,做學者型的中學語文教師,做文化專家型的語文教師,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讓自己成為學校名師,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先鋒,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學校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重鎮,在語文教學中提高自己的學問、地位和做人境界,全面發展自己,進而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是霍老師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