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

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

發布時間: 2025-04-25 16:15:16

❶ 哪些一本大學有考古專業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個考古學系,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為標志的近代考古學傳入我國。勇開風氣之先的北京大學,1922年即在國學門(後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馬衡先生為主任的考古學研究室,外聘羅振玉、伯希和等為考古學通信導師。1934年,馬衡先生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改由胡適先生兼任考古學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學由於日本侵華而南遷8年之後返京,成立了以向達先生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為導師,開始招收考古研究生。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的積極支持下,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正式設立,蘇秉琦先生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請鄭振鐸、裴文中、夏鼐、林耀華、郭寶鈞諸先生為兼任教授。1983年7月11日,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會議決定,考古專業從歷史系分出而獨立建立考古系,任命宿白先生為第一任系主任,這是考古學系歷史上的又一里程碑。1988年,嚴文明任系主任,考古學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高校重點學科。同年設立博物館學專業,並開始招生。1992年,李伯謙任系主任,考古系與歷史系共同建立的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開始工作。 1998年北京大學與國家文物局聯合辦學成立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李伯謙出任第一任院長。2000年,高崇文任第二任院長。考古系現設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兩個專業,本科生設立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古代建築四個研究方向,有舊石器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漢唐考古、博物館學四個教研室和陶瓷考古研究所、第四紀年代學測定實驗室、技術室、文物保護實驗室、圖書資料室等教學科研機構,並在國內建有遼寧營口金牛山、內蒙古呼和浩特大窯、湖北天門石河鎮、山西曲沃曲村、北京房山琉璃河和四川忠縣甘井溝6處考古教學實習基地。師資力量舊石器時代考古教研室黃蘊平教授(北京大學1984年歷史學碩士)。·曾授課程: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動物考古。·代表論著:《內蒙古朱開溝遺址獸骨的鑒定與研究》(《考古學報》1996年4期)。《南京人化石地點·動物化石》(《南京人化石地點1993—1994年》,文物出版社,1996年)。·學術專長:中國舊石器考古、動物考古。王幼平教授(北京大學1983年歷史學學士,1986年歷史學碩士,1994年歷史學博士)。·曾授課程:中國舊石器考古、國外舊石器考古研究。·代表論著:《更新世環境與中國南方舊石器文化的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中國早期原始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及其成因》(《國學研究》第三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舊石器時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學術專長:中國舊石器考古、國外舊石器考古。何嘉寧講師(北京醫科大學1994年理學學士,北京大學1997年歷史學碩士,2000年歷史學博士)。·曾授課程:人體骨骼鑒定。·代表論著:《金牛山人牙齒化石的初步研究》(《人類學學報》2000年第3期)。·學術特長:舊石器考古、古人類學。

❷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基本介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源於1952年文化部與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設立的歷史系考古專業。蘇秉琦先生擔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請了鄭振鐸、裴文中、夏鼐、林耀華、郭寶鈞等為兼任教授。


1983年,北京大學決定從歷史系分出設立獨立的考古系,宿白先生為首任系主任,標志著考古學系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嚴文明繼任系主任,1988年,考古學被國家教委認定為全國高校重點學科。同年,博物館學專業開始招生。1992年,李伯謙任系主任,考古系與歷史系合作建立了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


1998年,北京大學與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國家文物局聯合辦學,成立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李伯謙出任首任院長。2000年,高崇文成為第二任院長。考古文博學院現設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兩個專業,本科生設有四個研究方向,包括舊石器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漢唐考古、博物館學等。


學院現有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12人,講師9人,另有2名客座教授和2名兼職教授。每年向海內外招收本科生30-40人,碩士研究生15-20人,博士研究生8-10人左右,外國留學生、進修生10人左右。學院還定期接收進修生、進修教師、訪問學者等,現共有不同層次的學生200餘人。


至目前為止,考古學系已培養各類畢業生約1500人,接納了來自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進修生、本科生、研究生近200名,將中國考古學推向了世界舞台。學院積極邀請國際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教師多次外出參加學術會議、訪問、講學、合作研究,同時也派出留學生、進修生進行國際合作研究。90年代以來,學院還先後召開兩次國際學術會議,促進了學科建設與國際交流。


綜上所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考古學與博物館學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促進了學科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考古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2)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個考古學系,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 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為標志的近代考古學傳入我國。勇開風氣之先的北京大學,1922年即在國學門(後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馬衡先生為主任的考古學研究室,外聘羅振玉、伯希和等為考古學通信導師。 1934年,馬衡先生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改由胡適先生兼任考古學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學由於日本侵華而南遷8年之後返京,成立了以向達先生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為導師,開始招收考古研究生。

❸ 考古學家誰知道有誰

中國現當代考古學家包括以下幾位傑出代表:
1. 嚴文明:出生於1932年,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他專注於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和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
2. 裴文中:既是史前考古學家也是古生物學家,河北豐南人。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37年獲得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裴文中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1929年參與周口店的發掘與研究,發現了北京猿人的第一個頭蓋骨,為周口店是古人類遺址提供了重要證據。
3. 梁思永:中國現代考古學家,梁啟超的次子,廣東新會人。1948年成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8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4. 李濟:人類學家、中國現代考古學家,被譽為「中國考古學之父」。他主要研究殷墟陶器和青銅器,並發表了多部著作。
5. 賈蘭坡:中國著名的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第四紀地質學家。他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6. 夏鼐:考古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他是新中國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導者和組織者,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7. 蘇秉琦:中國現代考古學家,河北高陽人。1934年畢業於北平師范大學歷史系。他曾任職於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建國後擔任過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等職務。
8. 俞偉超:考古學家,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研究生畢業。他曾擔任北大歷史系、考古系的教職,後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
9. 李仰松:1932年生,陝西臨潼人,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他在史前考古學特別是民族考古學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

熱點內容
北京中醫葯大學楊雨教授 發布:2025-04-25 22:22:26 瀏覽:417
四川大學專業要求 發布:2025-04-25 22:19:50 瀏覽:161
安徽大學研究生夏令營 發布:2025-04-25 22:19:35 瀏覽:875
大學生創新的好項目 發布:2025-04-25 22:12:37 瀏覽:894
北京中醫葯大學研究生導師團 發布:2025-04-25 22:10:55 瀏覽:760
西區大學城 發布:2025-04-25 22:10:55 瀏覽:743
2014年海南大學計算機系錄取名單 發布:2025-04-25 21:49:22 瀏覽:55
湘潭大學黨史專業 發布:2025-04-25 21:40:50 瀏覽:970
大學生補碼 發布:2025-04-25 21:36:16 瀏覽:421
退役大學生學費減免 發布:2025-04-25 21:20:38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