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高強教授
① 一次erat手術-內鏡逆行性闌尾炎手術的記錄
九月中旬,我感到右下腹隱痛,以為慢性闌尾炎,心生抗拒手術留疤。於是預約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醫生開葯並安排CT檢查。病情好轉後,再次CT發現是糞石性闌尾炎,同時考慮婦科問題,預約了B超。因室友風險被隔離,未能及時B超,病情好轉後,決定找周平紅醫生做ERAT手術。
十一月,我感冒發燒後參加羽毛球比賽,嗓子不適。就診後確診慢性咽喉炎,開葯恢復。隨後闌尾炎症狀復發,搶周平紅醫生的特需門診,與醫生交談後決定住院手術。因生理期推遲至下周,需通過簡訊通知。期間做心電圖,手術安排在下周。
十二月初,因生理期問題,手術安排推遲,最終在十二月六日入院。完成入院手續,進行多項檢查,後於十二月六日開始喝瀉葯,等待手術。十二月七日出院,手術費用總計不到1萬元,醫保報銷大部分。
十二月八日起在家休息,情緒低落,工作期間調整狀態。手術後,闌尾恢復良好,偶爾輕微疼痛,開始進食固體食物,需細嚼慢咽。十二月十四日,提出離職,尋找新工作。十二月二十三日,感情狀態調整,不再卑微追求。
三個月後,成功入職新公司,離開傷心地,工作氛圍與薪資大幅提升。期間關注個人健康,避免飯後立即運動,規律飲食與適量運動有助於恢復。對於闌尾炎,採取規律飲食、適量運動與良好生活習慣,以預防症狀復發。
② 王群和丁建勇誰厲害
王群。
1、級別高:王群,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學科帶頭人,丁建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縱隔亞專科主任,王群比丁建勇級別高。
2、獎項多:王群擁有多樣科研成果,發表過18篇論文,獲得多種獎項,丁建勇的科研成果不如王群的多,所以王群厲害。
③ 上海心內科最好的專家
根據查詢有來醫生網顯示,上海心血管內科最好的專家有(推薦):
1、葛均波,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教授,醫學博士。擅長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首次開展全國首例高頻旋磨術、首例頸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腦缺血、首例經橈動脈門診冠狀動脈造影等。現任全球華人心臟保健網主席、國際心臟病大會顧問委員會委員。
2、陸國平,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營養與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基因干預治療等。現任中華醫學會動脈硬化冠心病學組委員、中華中醫葯學會絡病學會常務委員。
3、施海明,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的葯物治療及介入治療,尤其擅長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療。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心血管病分會委員。
心內科,即心血管內科,是各級醫院大內科為了診療心血管疾病而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治療的疾病包括心絞痛、高血壓、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齊、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④ 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的作者簡介
秦新裕,教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胃腸外科學組組長:上海醫學會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中山醫院普外科主任,復旦大學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長、外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5年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畢業,1981年上海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1988年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秦新裕教授目前還是美國外科醫師學會會員。擔任中華胃腸外科雜志、中國實乎侍用外科雜志、上海醫學、中國臨床醫學副主編,中華外科雜志、中華普通外科雜志、中華實驗外科雜志、中華消化雜志、中華消化外科雜志、外備姿科理論與實踐雜志、嶺南現代臨床外科雜志和臨床外科雜志等編委。1997年起擔任上海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職稱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兼外科一組組長,1999年起擔任國家醫葯監督管理局葯物評審委員(化學葯物組)。共發表論文280餘篇。主編有《外科手術並發症的預防和處理》,曾參加《實用外科學》、《現代外科學》、《胃腸動力學》等著作章節的編著。1995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996年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996年獲得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3年度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被列為上海市百名跨世紀醫學科技人才。秦新裕教授主要從事胃腸外科、幹細胞工程和糖尿病基因治療、胰島移植、手術後胃腸動力紊亂的研究。負責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211工程和重點學科項目、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項目、上海市科委重大和重點課題和上海市衛生局課題。另有上海市百人計劃、創新團隊基金和上海市百名跨世紀醫學科技人才基金等。
許劍民,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大腸癌診療中心副主任。衛生部大腸癌早診早治專家組成員,衛生部《結直腸癌診斷和歲滾吵治療標准》制定專家組成員,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以及大腸癌肝轉移學組和遺傳性大腸癌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委員,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大腸癌中心組成員。《中國癌症雜志》、《中華胃腸外科雜志》、《腫瘤研究與臨床雜志》和《消化腫瘤雜志》編委,《中華外科手術學雜志》特約編委。《BMC Cancer》、《中華外科雜志》和《中國臨床雜志》特約評審。200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和麻省大學進修,2004年11月前往法國HospitaI Arrlbroise Pare.Paris進修。
作為主要完成人獲2003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獲得2006年度上海市優秀發明成果三等獎。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0篇,SCI收錄6篇,影響因子累計23分,其中1篇發表在Anrlals of Surgery(1F=8,46)發表,中華級25篇。參與了10部教材和專著的寫作(包括全國統編教材外科學第6版)。全國論文比賽獲一等獎2次,全國外科會議獲優秀論文二等獎2次,三等獎2次。
第一完成人的課題有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重點課題、上海市經委重點課題、上海市科委面上課題和上海市衛生局課題。
主要研究方向:結直腸癌和肝轉移的診斷和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