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教育學教授
Ⅰ 東南大學教授禹東川博士的簡介
禹東川,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擔任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創新人才教育研究學會大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神經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籌)秘書長、國際復雜醫學工程研究會主任,國際期刊Neuroscience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的副編輯,東南大學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學術任職。主持包括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項目20餘項,申請發明專利10餘項,發表SCI論文30餘篇。
主要研究方向:Android/IOS系統開發、嵌入式系統、可穿戴智能硬體、圖像處理、大數據分析、雲伺服器設計、腦機介面、神經生理計算、智能交互技術
Ⅱ 東南大學教授禹東川博士簡介
禹東川博士,男,1978 年生人,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
紀優秀專人才,教育部兒童屬發展與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復雜醫學工程研
究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創新人才教育研究學
會大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神經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籌)秘
書長,國際期刊Neuroscience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副編輯等學術任職。
Ⅲ 廖世承的人物簡介
1. 1915年,廖世承從北京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
2. 1919年,他在美國布朗大學獲得了哲學博士和教育心理學博士的雙重學位。
3. 1909年,廖世承進入南洋公學,1912年考入清華學校高等科,並在1915年完成了學業。
4. 在美國深造期間,廖世承獲得了曼寧優獎生(James Manning Scholarship)的榮譽,並被選為全國科學會的名譽委員,同時獲得了Sigma Xi Keg榮譽。
5. 回國後,他成為了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的教授,以其在中等教育領域的專長而聞名。
6. 廖世承致力於教育科學的實驗研究,並參與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心理實驗室之一——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心理實驗室。
7. 他與陳鶴琴共同進行了心理學實驗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編寫了《智力測驗法》一書,書中列出了35種實驗方法。
8. 廖世承是南京師范學校倡導教育學科學化改革中聘請的著名教師之一,與孟憲承、陳鶴琴、俞子夷、徐養秋、程其保等人齊名。
9. 1917年開始籌備的南高師附中,在1919年建成第一院,1921年建成第二院,並歸教育科領導。
10. 到了東南大學附中時期,學校投入了大量資金,廖世承擔任主任,配備了頂尖的設備和教師,成為了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
11. 曾在東南大學附中任教的知名教師包括羅家倫、張其昀、胡煥庸、雷宗運、舒新城、鄒秉文等人。
12. 這所學校培養了眾多傑出人才,其中包括劉曉、巴金(李堯棠)、胡風(張光人)、屈伯川、周鴻經、徐克勤、周同慶、李國鼎、余傳韜等。
Ⅳ 東南大學物理系的課程與教學論導師有幾個人啊
東南大學物理系的「課程與教學論」領域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學術團隊,主要由教授和副教授構成。其中,教授級別的學者包括錢鋒、解希順和熊宏齊三位老師,他們在學術研究與教學方面均具有深厚造詣。副教授則由周雨青、戴玉蓉、張玉萍、谷雲曦、林桂粉和彭毅六位老師擔任,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中同樣表現出色。
錢鋒教授在物理學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改革方面有著獨到見解,其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指導的學生也屢獲佳績。解希順教授專注於物理學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他的著作在國內外教育學界享有盛譽。熊宏齊教授則致力於物理學教育技術的創新,推動了現代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周雨青副教授以其扎實的教學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她在物理實驗教學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戴玉蓉副教授則在物理教育理論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她的多篇論文被廣泛引用。張玉萍副教授則專注於物理學課程體系的優化,為提高教學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谷雲曦副教授在物理教學評價方面有著獨到的研究成果,她的方法被多家教育機構採用。林桂粉副教授則在物理學教育心理學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她的理論成果為物理學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彭毅副教授則在物理教學資源開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為課程資源的豐富與優化做出了貢獻。
這支團隊不僅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豐碩成果,還在教學實踐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為東南大學物理系的學術發展和教學質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