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的大學老師能做嗎
『壹』 大學里的勞務派遣工作穩定嗎
會有不穩定性,因為勞務派遣,臨聘等,都是不太穩定的。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說開除你,但是有遇到變故,或者有招到更合適的編制老師,你的工作又不太出色,那麼你這邊的合同就不會再續簽了。
『貳』 大學輔導員能幹一輩子嗎【大學輔導員是事業編制嗎】
大學輔導員可以長久幹下去。大學輔導員屬於行政事業編制,只要你想要長久的做下去,那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如果你足夠努力,工作認真負責的話,可以升任學院領導甚至是校領導,雖然做輔導員確實是有些辛苦的,尤其是剛開始肯定是不適應,但是只要做好了,未來的很有發展的。
大學輔導員是從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學校管理人員。學校是很多上班族非常嚮往的工作場所,尤其是大學輔導員十分受畢業生青睞。
2016年12月7日之後,輔導員的地位被抬到了空前,非常多的政策支持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推進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項博士計劃」、「職稱專門通道」等都開始向輔導員傾斜,拓展了輔導員的職業空間,加上高校有寒暑假,平台高、校園環境好,構建了輔導員的職業優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輔導員確實是個非常穩定的工作:
第一、工作體面,待遇好。大學輔導員雖然不算傳統意義上的教師,但畢竟在學校工作,平時和人談論起來也是非常體面的,依賴工作穩定,環境好,很少會發生惡性競爭。只要沒有重大過錯,基本不會有失業風險。
第二、薪資待遇很不錯,雖然工資可能沒有授課老師掙得多,但是基本也能達到6000左右,每月還有豐厚的獎金、五險一金以及各種節假日的補貼福利,生活很有保障。
第三、輔導員的假期比較多,除了寒暑假外,平時的小長假可能都要比中小學教師放的時間更長一些。
第四、工作強度小。輔導員不用上課,平時的工作都比較輕松,比如學生檔案的管理整理,請假銷假、通知學校安排,確定評獎評優資格查出勤等等,看似瑣碎繁雜,但是非常簡單,平時還有班幹部幫忙,工作壓力並不是很大。
第五、有良好的晉升通道。輔導員平時的工作類似於行政崗位,可以說對學校里的事情都了如指掌,如果想更進一步,很有優勢。而很多人也會把輔導員當作升職的跳板,只要實力足夠強,那麼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第六、更好找對象。現在年輕人談戀愛、結婚,除了彼此的感情因素外,工作也逐漸成為雙方衡量未來發展的重要標准。而且對於女生來說,大學輔導員的工作還是非常不錯的,相比其他一些工作會更加穩定,也更容易被接受,社會認可度非常高。
輔導員分類。
第一類是正式事業編制專業技術崗位的輔導員。此類輔導員需要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有筆試、面試等環節。一般情況,部委所屬的高校,都是高校自主招聘,自己出題,自己走招聘流程。特殊情況由地方政府組織統一事業單位招考。例如,昆明學院,隸屬於昆明市政府,昆明學院招聘考試由昆明市政府統一組織。昆明理工大學雖然隸屬於教育廳,但是有自主招聘權,所以昆明理工大學的事業編制招聘是自主招聘。
第二類是合同制輔導員。合同制輔導員在公立高校也稱為預聘制輔導員,與高校簽訂勞動合同,也算高校的人,不是勞務派遣。教育部要求輔導員和學生的比例00,那麼配置不足怎麼辦?有的高校採用合同制的輔導員。例如,雲南民族大學2020年招聘輔導員採用預聘制方式。
第三類是編制外輔導員。
即使是編外形式,也分為三種情況:
(1一種編外可以參照事業編制待遇(如參照在編待遇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
主要是碩士層次學歷聘用在輔導員、管理崗、實驗崗(含一部分博士學歷聘用在教學科研崗),以備案制人事代理,參照在編人才派遣聘用方式為主。
這種形式在工資和晉升方面和事業編制一樣,很多人不懂這種編外,這種編外和大眾理解的那種編外不一樣;
(2二種編外待遇比事業編制要少(如普通人才派遣和勞務派遣)
主要是碩士層次(含少量本科層次)學歷聘用在管理崗上,以勞務派遣方式為主。
勞務派遣形式才是大眾認為的那種「編外」待遇差,人屬於勞務派遣公司。說白了身份不屬於學校,屬於勞務派遣公司。
(3三種編外待遇是高於事業編制(如編外協議工資制)
主要是博士學歷聘用在教學科研崗上,以採用編外「協議工資制」為主。
這種形式編外雖然待遇比事業編制高,但是有考核要求,不是鐵飯碗,會有壓力。
第四類是「研究生」輔導員。這是很多學校用的一個土政策,輔導員的配置不足的時候,把本科畢業的應屆生保送研究生,簽訂做輔導員的協議,該學生「半工半讀」,有課上課,沒課情況下就做輔導員。這種情況是保本專業的研究生。我的一位研究生同學就是這種類型的輔導員,後面這位同學研究生畢業通過事業編制考試,成為了第一類輔導員。
綜上所述,輔導員種類很多,想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選擇考事業編輔導員。
二、接下來了解事業編輔導員的上升通道。
教育部已經有文件明確的說明,輔導員具有雙重身份,既是管理人員,又是思政老師。所以輔導員的上升通道,既可以走職務晉升,也可以走職稱晉升,例如,從普通的輔導員晉升為某個科室的負責人,科長,如果足夠優秀可以晉升為團委書記、黨委副書記、書記。或者再到學校其他機關部門擔任處級幹部,這些都是可能的上升的職務晉升通道,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第二個上升通道,職稱晉升。考取編制輔導員後,碩士先定為助教,滿三年可以聘講師,這個根據每個學校具體的評審與聘任的實施方案而定。
職稱晉升我前面講了可以去評講師、副教授、教授。但你必須滿足哪些條件呢?必須要有科研成果的支持,科研成果包括去發科研的論文,去申請一些科研項目,要知道現在的論文其實是很難發表的,特別是核心期刊,如果不是副教授以上的職稱,或者博士學歷,你的論文基本很難被核心刊物錄用。若要去申請輔導員的一些思政課題,不管是省級的,還是教育部的一那也需要你的學歷的支撐。否則你的申報書寫上去很難立項。這也從側面表明,碩士學歷輔導員繼續讀博很重要。
然而,在高校最重要的競爭力就是你的學歷和科研能力,這些會決定你的收入水平,因此很多碩士輔導員一直有一個讀博的夢想,有的博士輔導員想轉教學崗。讀博和轉教學崗的難度很大,碩士入職再讀博屬於曲線救國,這種情況你就要做好長期准備。
如果沒有了解過輔導員的具體工作,那麼我想告訴你,當你面對具體的工作時,很多人會承受不了事務性工作和對學生的責任雙線高壓狀態。另外,轉崗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譬如有服務期,必須在某個崗位干滿多少年,不然要賠違約金,學歷達到博士。工作以後想要讀博就有很多限制,報名時學校就需要出具同意書,所以這還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還得排隊。當然也有的說實在等不到學校的同意書,我們私下去考博,一旦考上了,你只能選擇工作或者辭職讀博。大部分人但凡面對這道選擇題,最終都選擇辭職賠錢讀博。
所以我想說,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的情況下,一步到位,盡量地升學歷,然後再考慮找高校相關的工作也未嘗不可。
我這位一直當輔導員的同學,他已經入了職事業編輔導員,碩士學歷,由於家庭條件困難,女朋友等著他結婚,應屆畢業沒有繼續讀博,選擇先就業,現在正在准備去讀博士。現在博士難度也越來越大,申請審核制要求你有科研論文,你才有機會考取博士。博士的畢業條件也很高,需要發核心期刊才能畢業!因此,一入高校想上進,科學研究避不開,想晉升職稱,想升職職務,想提高學歷,管好學生同時也得搞科研,壓力也不小。
三、想當高校編制內輔導員到底要不要先讀博士呢?
很明顯,目前情況碩士就有機會參加高校事業編輔導員考試,但往往有985211高校的輔導員要求博士學歷。你想到一個什麼級別的學校工作,決定了你是否一定要先讀博,如果想去985211的大學去當輔導員的話啊,建議先讀博士。其次,還得結合自身家庭情況允不允許,家庭情況困難的同學建議碩士畢業先工作,像我這位同學一樣入職後再去讀,只不過會比直接讀博士辛苦得多。
四、輔導員要博士學歷,會不會造成人才的浪費?
現在研究生已經擴招。研究生擴招意味著研究生的含金量有所減低,再加上現在社會的內卷現象,普通用人單位都要招研究生。那麼作為高校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高學歷集中的地方。招聘的條件他也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不斷的提高,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另外一方面,輔導員是一個管理者,更是一個服務者,是大學生思想引領的人生導師。需要有比較高的政治素養和能力水平。
五、輔導員還有其他困境。
在高校思政與學生工作不斷加碼的大背景下,輔導員的壓力同樣前所未有,每天有處理不完的表格與材料,有的學校要求輔導員24小時住校,手機24小時不能關機,學生在校出現緊急情況必須第一時間趕到,尤其在疫情期間,面對無窮無盡的打卡、統計和報表,很多輔導員都處在崩潰的邊緣。高校輔導員繁瑣的工作、持續的壓力與並不高的待遇,選擇考輔導員崗位也一定要慎重考慮。
六、想成為輔導員,我們要怎麼做呢?
首先各個高校會發布招聘信息,高校的官方網站人事處;
其次,高校輔導員有學歷及專業、政治面貌、類似經歷的要求。
之前說過,大部分高校碩士研究生學歷就可以了,那麼專業有沒有限制呢?這個就看學校的需求了,有的沒有限制,也有的學校會有要求。
一般哪些專業會吃香呢?思政,心理學,教育學,哲學。考輔導員還有一個規定門檻,就是黨員身份以及學生幹部經歷,畢竟實踐工作中要體現思想引領和基本的學生活動組織能力,所以這些是必須的。因此有當輔導員的想法,要想辦法在學校期間爭取入黨,爭取擔任學生幹部。
七、選擇輔導員崗位要注意的事項
第一、盡量選擇研究生輔導員,因為導師承擔了很多管理責任,工作壓力相比本科要好一點。
第二、盡可能選擇離家近的高校,能很大程度緩解住房的經濟壓力與生活環境的落差,極大地提升了工作的幸福感。
第三,優先選擇理工類教學院,績效工資二次分配很可能會高於文科教學院。
『叄』 教師招聘形式都有哪些
教師招聘形式有:編制、合同制、勞務派遣、人事代理、聘用制。
一、編制
編制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 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銀行編制以及公益性崗位。教師招聘為事業編制。
二、合同制
這類教師沒有編制,而且永遠不會入編。教師的工資,參照在編教師發放,也不影響職稱評定,但五險一金是按企業險繳納,而不是事業單位保險,目前來看,這一點主要是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額度相差較大。除此之外,合同制教師的穩定性也還可以,如果不出現重大教學事故,基本不存在被解聘的風險。
三、勞務派遣
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
四、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服務中心,按照國家有關人事政策法規要求,接受單位或個人委託,在其服務項目范圍內,為多種所有制經濟尤其是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及各類人才提供人事檔案管理、職稱評定、社會養老保險金收繳、出國政審等全方位服務,是實現人員使用與人事關系管理分離的一項人事改革新舉措。
五、聘用制
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確定事業單位與職工基本人事關系的一種用人制度,即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本單位的身份屬性通過與單位簽訂聘用合同確定。事業單位傳統的用人制度是職工一旦被調入或分配到其單位,就終身成為該單位的職工。
『肆』 浙江大學 勞務派遣人員 待遇 怎麼樣
建議看下這個抄文章:八九不離十差不多情況
http://www.19lou.com/forum-1878-thread-19201363107143332-1-1.html
錢多錢少先不說,派遣工會越來越沒自信。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沒有任何幫助。
『伍』 教師有無編制的區別
區別還是很大的,簡單點說,就是一個是臨時工,一個是正式工。教師屬於全額事業編,其工資待遇由政府財政撥款,目前事業編和公務員一樣,逢進必考,所以只有獲得了教師資格證,並且通過了事業單位統一考試,那麼這樣的老師就是在編教師,這樣的教師擁有事業編身份,也就是在編的意思。
而非在編的,僅僅是學校僱傭的而已,在政府機關中,這類不在編,但屬於僱傭的,我們常稱之為臨時工,其實不在編老師也差不多如此。當然這個臨時工的稱呼是相對在編老師來說的,並不一定真的「臨時」,只是沒有編制而已。
至於區別,肯定大了。首先是繳納的保險險種不同、基數也不同。其次工資待遇也不同,在編教師的工資比不在編的工資高,但是工作量基本一樣,甚至不在編的工作量還要大一些。第三,晉升不同。在編老師可以晉升,而不在編老師只能看著,因為你沒編制。就像總不能讓一個不是公務員的人去當局長吧?
這么說,你能明白了嗎?
區別不是一點點。通俗點,有編制就是吃財政飯,鐵飯碗,沒編制就是吃青春飯,臨時工。由於學校正式編制有限,而教學任務又分配不下去,因此聘請臨時教師在當下基層學校比較普遍。在招考成為正式教師之前,本人在一所中學做過兩年的臨時工。通過我兩年的親身經歷,談一談在編和不在編的區別。
1、首先是工資的差別:在編工資是不在編的2至3倍。
學校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學校沒有經費來源,聘請教師的工資,都是學校通過擠占辦公經費或其他渠道來解決的。因此工資差別很大,以我所在的陝西嵐皋為例,聘請教師多在2000元肆消至2500元之間。崗位都在教學一線,有的還要帶班主任,非常辛苦,而正式在編的基本都在4000元以上。
2、其次是福利的差別:不在編的福利取決於領導。
有的學校的領導比較開明,能夠充分體諒代課教師的辛苦,在發放福利時和在編教師一個標准,在編發什麼,代課老師就有什麼。而有的學校的領導比較精打細算,發放福利時乾脆把代課老師拋開,導致同工不同酬的差距更加明顯。有的代課老師,每逢學校發東西就躲得遠遠的,生怕看見了自己都尷尬。
3、第三是社會保障的區別:不在編的五險一金基本不買。
很多學校只管用人,至於五險一金從不過問。比如住房公積金,因為學校沒有給代課老師建立,買房時不能申請公積裂桐知金貸款。我現在的工作單位做的很人性化,首先聘用人員的五險一金必須買,為此單位拿出了很大一部分錢,不在編人員面臨就醫、買房、失業的時候,就多了一重保障。
4、第四是職級晉升的區別:不在編的沒有晉升機會。
能夠晉升的都是在編的財政供養人員,代課老師工作幹得再好,也沒有機會和渠道得到晉升。每年考核,教育局和人事局的花名冊里都不包含聘用人員,不在編的教師都是由學校來組織考核。有的幹得非常出色的,學校自主給他任命個什麼主任啊,但只能在校內承認,出了校門,什麼都不是。
目前各地教育界用工形式有九種:
一是當地政府編辦備案的編制內教師,也就是在編教師,工資由本地政府財政全額撥款發放,五險一金齊全,政府和個人各負擔部份交納。工資和補貼發放比較及時。職稱晉升則工資增加,保障性好。退休後按規定發放退休金,這就是所謂的鐵飯碗,不過這部分人年齡都大了,40歲以上了吧。
二是特崗教師,近幾年都有省教育廳統一考試錄用,分到各地學校,以三年為期,工資由省統籌,工資同編制內教師,五險一金都有。三年後一般納入本地教育系統,同教育局簽訂合同,工資由本地財政負擔,工資和職稱晉升與編制內教師相同。
三是本地教育局招考招聘教師,工資待遇同編制內教師,職稱晉升和也一樣。五險一金也有一定保障。
四是勞務派遣公司招考招聘教師。工資待遇高於編制內教師。
五是政府購買。工資和職稱晉升基本同教育局招考招聘。
六是公益性崗位。工資略低,保障性差。
七是政府合作招聘。工資高,有的甚至是編制內在崗位教師的二至三倍。合同一般三至五年。期滿後可續聘。
八是學校招聘。一般是學校向教育局申請,校聘縣(市)管,工資待遇和職稱晉升同編制內教師,一般工資由學校發放。
九是臨時工。工資低,待遇差,這部分老師最吃虧。
你看,這么多用工形式同時存在於當前教育系統。只有第一種在編,余者都不在編。但是,我估計,以後,教師編制可能會隨著第一種教師的退休而退出教育系統。教育界就再無編制這一說了。
你認為呢?
為什麼在三、四、五線城市,會有那麼多人去考取教師、公務員?其實就是為了入編,進入體制內,從而端上「鐵飯碗」輪衡,吃上「財政飯」。
師范大學畢業後,只有考取教師資格證,重新參加人社局組織的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筆試、面試合格後,才能擁有「事業編制」,成為一名「正式教師」,勞動關系納入教育局統一管理,工資納入地方財政體系。
由於各地區各學校發展不平衡,有些學校在編師資缺乏,不得不自主僱傭一些外聘教師,即所謂的「不在編教師」,這些教師由於在「教育局」、「人社局」並不備案,因此,工資不納入地方財政,而完全由學校自主發放。
在同一所學校,在編教師與不在編教師,差距特別大,幾乎表現在各方面。
1.工作穩定性。
不在編教師,其實就是「臨時工」,學校可以隨時辭退。比如,某一學校,當年由於擴招學生,一線教師嚴重短缺,不得不臨時僱傭一些「外聘教師」。後來,教育部門與人社部門,大量招考教師,學校分配進許多「正式教師」充任一線。這樣一來,「外聘教師」無課可上,無職可安,自然而然便自動離職。
2.工資、待遇。
由於不在編教師工資、待遇是由學校自主負責,而很多學校本身經費缺乏,因此,這些「外聘教師」的工資、待遇都很差,幾乎只掙一些「課時費」,課少則錢少,無課則無錢。
3.社保。
不在編教師的社保,學校是不負責的,因此完全由個人向社保局交納。雖然從去年開始,在編教師的社保也由個人交納,但是交納基數是不一樣的。
4.晉職。
在學校內,無論是職稱職務,還是崗位職務,都與「外聘教師」無關,畢竟很多職務並不是單由學校評聘管理,還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門等等,而這些「外聘教師」、「不在編教師」在教育主管部門中是沒有任何備案的。
個人看法
如果想當老師的話還是建議通過人社局統一招聘的形式進入學校,因為在編和不在編真的區別很大,現在就說說我自己個人的經歷,我去年九月份才考上我老家附近學校的編制,但是之前的代課老師的經歷讓我很受傷,可能剛剛畢業對著教師的萬分憧憬,在武漢一所小學裡面當代課老師,自己當時也是經驗不足,管不住學生,然後課堂上很亂,我也向很多老師取經,包括查閱相關論文,如何管理課堂,如何吸引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等等,但是又一次校長聽完課後我直接被停課了,然後因為突然這樣自己在外面找工作的時間點也錯過了,也只能為另一位在職老師每天改改作業然後吸取他們的經驗,主要後面校長的談話讓我一輩子都記得,我建議你換一個職業,教師這個行業好像不適合你,後來可能也是被這句話傷到也自己通過努力進入了編制變成在職老師,自己的第一次公開課認真准備很久也是得到現在學校校長和同事的好評,雖然不足仍有很多,但是都覺得我個人素質還不錯,現在所教的班級期中考試也進步很大,所以最後的最後還是建議考一個!
『陸』 編外教師是鐵飯碗嗎
編外教師能幹一輩子。
只要不屬於編制內教師的其他教師,都是編外的。編制外教師從理論上而言不屬於「鐵飯碗」,但從實際來看,也是可以干一輩子的。編外教師可以一直續簽,如果不出現重大教學事故,基本不存在被解聘的風險。相對來說,穩定性弱於編制老師。
繼續在學校工作,直到考編成功。這是許多非編制教師們的選擇,也是他們要留在學校做非編制老師的原因。大城市考編壓力比較大,一些區縣每年招聘的編制老師數量很少,所以總有老師得做非編制老師。而學校的工作經驗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技能,另一方面還可以獲得教學工作經歷。
編外教師屬於勞務派遣類型,這種教師是和勞務派遣公司簽合同,被派遣到公立學校工作,他們和學校沒有任何關系。編外教師的「五險一金」所繳納的比例是沒有編內教師高的,甚至很多的編外老師只有「五險」,沒有「一金」。
勞務派遣教師是公立學校為了緩解師資緊張,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臨時性聘用的教師,教師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務合同,派遣合同到期後,要看學校是否還有需要,如果沒有需要,就不會再續簽合同了。
編外教師轉正
「擇優入編」,是一些學校針對本校或者本學區不在編教師的一種招聘政策,也是在變相給一些優秀的合同制教師入編機會。
在很多學校,都有不少的代課教師、人事代理教師等非編教師,採取「擇優入編」的方式,一方面是留住經驗足、能力強的優秀教師,另一方面也是在激勵教師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的消息,對於年齡超限、專業不對口、畢業年限長的考編人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只要努力提升自己,入編機制可待。
無論在編還是非編,將來的政策都更優待實力強的優秀教師,所以,提升自己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