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考博分數線
㈠ 中科院碩士考清華博士難考嗎
考博士本就難,更何況是清華大學的,只要有本事,是真才實學,獲得導師青睞就行。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誕生於1911年,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因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嘗試人才的本地培養,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北京清華園原址。
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C9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麻省理工學院低碳能源大學聯盟成員,中管副部級建制。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餘名院士從這里走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深切影響著中國近現代發展進程,為社會繁榮、國家富強作出了廣闊遼遠、歷久彌新的重要貢獻,一如清華園工字廳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㈡ 2011 年清華大學「少數民族高層骨幹人才計劃」研究生,難考嗎多少分要求具備哪些能力
相對來說,清華的研究生是最難考的,所以清華少干計劃很難考上,清華大學的少版干計劃每年都權招不滿,因為他們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實際點來說,考清華少乾的同學必須要像清華統招的學生一樣有實力和競爭力才能考上,分數的問題你可以自己去清華的主頁上查,具備的能力就很廣泛了,首先,面試中的英語口語部分你要過硬,還有你自己的專業知識要過硬,這些和別的學校的面試考察的能力都差不多,只是在難度上會加大很多,還有一點,清華的專業課很難,一般單科過線都很難,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你現在開始往那個方向刻苦努力,也是可以成功的,加油!
㈢ 清華大學考博分數線
在50-60之間
㈣ 清華博士只招學碩嗎
不可能,清華大學考博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都可以報考。
下面是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網內容:
清華大學考博要求和其他學校差不多,即使同等學力人員(沒有碩士研究生學歷)也可以考博,更別說已經具備碩士學位的人員了,所以清華大學考博只招生學術型碩士實屬無稽之談。
㈤ 考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難不難
是這樣的,這是相對的,也要看你跟什麼比較吧,關鍵是你報考什麼專業 ,可以參考官網,官網有研究生博士生的一下政策要求,當然也有題庫 ,你可以下載做一下,感受一下,對你來說是什麼難度系數,如果差不多可以選擇拼一下,如果太難了,建議重新做選擇。可以參考研究生招生考試網,裡面的院校信息,什麼都有。
㈥ 清華大學博士很難考的上嗎
是這樣的,這是相對的,也要看你跟什麼比較吧,關鍵是你報考什麼專業 ,可以參考官網,官網有研究生博士生的一下政策要求,當然也有題庫 ,你可以下載做一下,感受一下,對你來說是什麼難度系數,如果差不多可以選擇拼一下,如果太難了,建議重新做選擇。可以參考研究生招生考試網,裡面的院校信息,什麼都有。
關於清華的導師:清華大學 2018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實行 「 申請―審核―考核」制,符合《清華大學 2018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報考條件的申請人提交相關材料,依據考生申請材料的綜合評價結果確定差額綜合考核名單,經綜合考核後擇優推薦擬錄取。強軍計劃、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論文博士等採取相同的辦法同時進行。考博在聯系導師以後,如果導師對你滿意,基本會盡量把考試范圍和考試重點提前給你畫出來的,當然,如果有的導師今年不參與命題或者對你不太感冒,基本就不會劃重點了,大多會說「歡迎報考」「回去根據參考書好好准備一下」之類的話。
清華的直博:清華現在在進行博士招生改革,慢慢地會轉向本科直博+碩士申請這兩種模式,現在清華的2013年的改革說明已經出來了,電機系除了本科直博和碩士申請這兩種方式,另外還會繼續在3月份的博士招生考試里招一小部分博士生.也就這么說吧,你作為碩士在讀,你可以通過網上提交申請材料,在九月份進行網上申請,清華通過對申請者材料的審核篩選,確認復試名單.如果材料通過了,那麼就可以參加清華組織的筆試面試,通過了就可以去清華讀博了;如果你在九月份的申請沒能通過,那麼你仍然可以再報名參加翌年三月份的考試,相當於給你兩次機會吧.不過我疑問的是,你既然哈工大直博,那麼你應該是不能中途跳出而獲得碩士學位的吧.
㈦ 清華考博的分數線是多少
清華的博士是不公布分數線的,一般能不能考上,主要還是看和博導那邊聯系得如何。
清華大學治學嚴謹,有著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清華大學傳承「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養了11萬余名學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的治學大師、興業英才和治國棟梁。他們中有竺可楨、高士其、姜立夫、段學復、張子高、楊石先、葉企蓀、周培源、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梁思成、楊廷寶、錢偉長、吳仲華、洪深、曹禺、金岳霖、王力、陳岱孫、錢鍾書、費孝通、吳晗、周光召、林宗棠等。此外,馬寅初、陳寅恪、熊慶來、華羅庚、茅以升、吳有訓、錢學森、張光斗等是清華的進修生和資助生,美籍學者楊振寧、李政道、林家翹是清華校友。在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勛章」的23位功勛中,有14位是清華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近25%為清華大學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