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法制

大學生法制

發布時間: 2021-01-10 06:57:47

㈠ 當代大學生存在哪些法制觀念淡薄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的問題只要有四個方面:

1、法律知識缺乏。當前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主要有兩 個途徑,一是課程學習。目前除法律專業學生外,其他專業的 學生主要通過《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獲得法律的認知;二是 接受媒體宣傳。媒體的法律宣傳是多數非法律專業大學生學 習法律知識的直接途徑。這兩個途徑獲得的法律知識量有 限,系統性不強,難以較好地樹立法律思維與觀念。

2、權利意識較差。權利意識就是意識到自己有與生俱來 的作為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包括經濟權利、政治權利、社會權 利、生態權利;並清晰的懂得權利的正當性、可行性和界限 性,勇於維護自己的權利,同時尊重和維護國家、集體和他人 的合法權利。當前大學生由於長期以來以被管理者的角色定 位自己,無論是在學習生活還是在工作就業方面,大都不願 也不敢很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自己的合法權利受到了侵 害,聽之任之,自認倒霉。

3、法治信心和追求不強。由於受到社會、家庭的片面影 響,有的大學生對法治存在誤解,認為法治也不能從根本上 解決種種社會弊病,認為「人治和法治沒什麼區別」,不能樹 立正確的法律價值觀,將法治單純地視為 一種「工具」,更有個別大學生認為在中國「權就應該大於 法」,遇到事情,喜歡私了、忍讓,認為抗爭不能產生什麼實際 效果,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4、守法意識淡薄。守法是建設法治社會的一個重要要 求。現在不少大學生認為遵守法律是對個性的約束,限制了 人身自由,敢於違反法律就是敢於突破陳規陋習,敢於挑戰 世俗。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率不減,其根源是大學生守法 意識淡薄。

㈡ 大學生建設法制社會應做些什麼

大學生應該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回與法律實踐,培養答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㈢ 大學生加強法制觀念的重要性

大學生加強法制觀念的重要性有以下兩點:

1、大學生肩負時代使命,在促進社會民主和文明法治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生接受法律教育,樹立法治觀念,不僅有利於傳承和弘揚法律精神,而且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大學生是參與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在具備自身過硬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牢固的法律知識。這樣一來大學生既能在市場交易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又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經濟活動,更好地適應和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3)大學生法制擴展閱讀

當代大學生法治觀念培育路徑:

國外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展開比較早,也比較嚴格,對我國的法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法治教育在法治觀念養成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基於教育角度,建議通過以下路徑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

一、「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樹立。

首先,加強大學生對法治運行基本理論與實務的理解。一方面增加大學生法律知識教育;另一方面,大學生法治教育應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運行理論與實務於一體,幫助大學生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其次,加強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方式的訓練。大學生法治思維教育注重以下三個維度的培養:以規則意識為核心、以合法性意識為基礎的思維;以權利意識為中心、以責任意識為條件的思維;以程序意識為重點、以證據意識為依託的思維。

最後,改革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評估方式。針對現實問題,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評估方式應作出合理的調整,鞏固「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目標和理念。

二、「三個並重」教育機制的構建。

首先,創新靈活性、多樣化並重的法治教育模式。多樣化的法治教育模式需要拓展法治教育的方法和渠道。法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時事熱點,運用多媒體或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學習興趣,幫助大學生更快理解法治理論知識。

其次,遵循科學性、層次性並重的法治教育規律。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實效性取決於教育內容的科學性以及大學生這一主體的接納性,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設置上要探討這兩者間的關系,將二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

法治教育是從簡單的普法教育逐漸向深層次的思維訓練、行為養成過渡的,具有循序漸進的規律。不僅要在大學的各個階段根據大學生不同的特徵和需求適時調整法治教育目標和內容,而且還應加強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的聯動與配合。

最後,建構互動性、參與性並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為了更好地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習慣,高校理應從「教師中心論」的舊模式轉變為堅持「大學生主體性」原則的新模式。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

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樹立起「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行為准則。

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做好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法律的良好風尚;高校對於大學生的規范效果將會起到最為明顯的作用,高校應當加強誠信教育,建立制度規范,通過社團活動、科創活動、教學活動鼓勵大學生守法用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制和引導,讓大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目標。

㈣ 結合實際談談,當代大學生為什麼要樹立法制精神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功與否,就取決於對新一代接班人法律意識水 平。「青年的素質,關系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 只有當大學生成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形成了排除外在強制的對法治的認 知、歸屬和信賴的內心自覺時,社會主義法治才有了堅實的社會心理基礎,才有了社會主體的主體性精神,中國的社會秩序才會有廉價卻能自律抵禦違法犯罪的 精神控制器。
一、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內容和現實意義。
1、自覺守法意識。 自覺守法是法治的重要標志和歸宿,創製法律的直接目的也是法律的普遍服從。 守法還是違法取決於大學生對法律的內心信服的程度,當他們有信奉法律的心理時,即使個人需要與法律規范發生沖突,源自其心靈深處對法律至上權威的深切認同,內在地驅動著他們自覺地遵守法律。因此,培植當代大學生守法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把自覺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的規范性和自律性注入大學生的意識里,達到大學生自覺自願服從法律、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目的。
2、嚴格執法意識 。 即嚴格適法和執行法律的意識。通過強調公正執法的重要性,培植起當代大學生 積極捍衛法律權威和尊嚴的意識,使當代大學生能夠在現實的法律生活中,嚴格 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而在具體的執法活動中,能夠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正確地處理各種社會矛盾,把法律當作唯一的 是非標准和行為准則。
3、訴求法律保護意識。 即各種合法權利的法律保護意識。西賽羅在《論法律》中說,羅馬人自孩提時便 受到如此教育:一個人要求助於正義,就去訴諸法律。因此,我們應該教導大學 生摒棄避訟、厭訟、懼訟的心理,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參與訴訟,樹立正義觀念, 主動追求正當的法律程序,保障法律權利的正確實現,通過參加訴訟活動,監督司法公正。
4、法律監督意識。 依法行使監督權既是現代法治的要求,也是行使公民權利的表現,法律監督意 識 法制、在大學的法律意識培育中,我們應該把督法意識、守法意識與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結合起來,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憲法至上觀念和主人翁觀念,使他們親近 依賴法治,最終實現法律意識的飛躍,形成強有力的法治信仰。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由於有某些社會風氣、傳統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大學生法律素質方面存 在如下缺失:
1、法律知識不足或對法律一知半解,沒有正確的法律觀念。當代大學生從中小學政治理論課中了解了一些法律基本概念,知道了一些比較貼 近生活的法律規范,比如《憲法》、《義務教育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而 對其他法律的了解不多。就其對法律的了解深度來說.他們也是一知半解,純粹 靠死記硬背,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掌握法律的理論和精神實質。要他們 在現實生活中按正確的法律意識去處理矛盾時,他們又表現出「知」「行」脫節, 知法而不能守法、用法。
2、法律工具主義價值取向嚴重。 在對法律的社會效用的理解上,絕大部分大學生把法律理解為對人的行為的約 束,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用以統治社會使人臣服的工具或手段,是統治階級意 志的玩偶。現代社會的法治,也是國家尤其是司法機關用以嚴懲犯罪、制裁違法 的有力手段。這種工具主義價值取向,使大學生們在內心深處認為他們的遵紀守 法行為只是迫於國家和學校的強制,而偷偷進行的違法違紀行為只要沒有被學校 或司法機關抓住證據就是與強制力對抗的「偉大勝利」。有了這種錯誤思想,在大學生的心理底層,形成了對正確的現代法律意識教化的潛意識抵制。
3、強調權利,忽視義務、責任。大學生一般對我國法律規定的權利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對於經常遇到的權利 內容已基本上有了正確的認識,並強烈要求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卻消極迴避個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責任。經常把自己的人身自由權利、人格尊嚴權利、物質 幫助權利、受教育權利、戀愛自由權利、參與社會活動權利等等放到了自己擁有 的首要位置上,要求國家、社會、他人為其實現權利和自身價值提供條件並加以 保障,而在行使權利、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卻不考慮是否侵害了他人權利, 是否對國家、社會造成危害,甚至根本不清楚自己應承擔哪些法律義務,權利與 義務發生了嚴重的偏差,責任心不強。
4、法律意識淡薄,崇尚權力,對法治沒有信心。當代大學生由於過分追求書本知識,法律意識十分淡薄,沒有法律的思維習慣, 一切強調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性和自我發展,看問題往往主觀偏激,缺乏足夠 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故常常發生因一時沖動而不計後果的現象,導致違法和犯罪 行為的發生。相當一部分學生還從個別現象中得出了「權大於法」的結論,對法 治缺乏信心,認為法治建設是政府的事情,因而那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視讀書為日後追求名利地位和享受的「階梯」。‍
從平時的媒體報告和資料顯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令人堪憂。缺乏法律意識主要會帶來兩大方面的危害:對自己的危害,對他人的危害,抑或兩者兼備。因此,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刻不容緩。

㈤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

平時多看看法律方面的電視節目比如法治進行時、大家說法等等。

㈥ 如何提升當代大學生法制觀念

一、構建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 高等學校如果想要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高度,首先就要提高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用法律手段來解決現實問
題,將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社會生活當中。因此, 基本的法律知識與法律素養是當代大學生立足社會所不可或缺
的基本條件。高等學校應該在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方案中,明確 法制常識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學校可以考慮從新生入
學教育開始,統籌課堂教學、網路教學、社會實踐、案例分 析、課外活動等多個環節,分層次地確立各階段法制教育目 標。高校要重視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師隊伍以及輔導員隊伍建
設,將法制教育全面滲透到學生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當 中。完善制度管理機制,以法制的角度制訂和執行高等學校的
各項規章制度,構建與完善法制教育創新體系。要加強法制教 育系統研究,講求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的系統性、實用性和針
對性,使之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科研討論以及校園文 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主要是指將法律基礎課作為
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不 斷進行改革和探索。教學中注意解決好教材內容與立法現實脫
節的矛盾,適時補充最新的法律內容。有些任課老師單純地認 為講授法律基礎就是講授法律條文,錯誤地誤導學生認為學習
法律基礎課程只需要死記硬背法律條文即可。以上錯誤的教育 教學觀念很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信仰,最終將導致學生無
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我們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更 加側重於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的培養。要在教學手段上盡
可能地做到生動、多樣,除了常規的課堂教學以外,可以積極 地推行視頻教學、案例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 興趣,最終形成完善的法律意識。
二、完善法制社團建設、豐富法制實踐活動、加強法制常 識培訓 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制意
識以及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 力。在課堂教學內容上,不僅要闡述法律基本的理論、傳授法
律的基本知識,更要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典型案例講解法律條 文,對法制案件進行深入地分析。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第二課
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案件 教育,以達到充實、豐富以及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結果。各高
校團委可以通過法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以及對法律知識感興 趣的同學組建大學生法制社團,結合高校學生工作實際內容定
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實踐活動。法律基礎課教師可以結合教 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庭審觀摩、開展「模擬法庭」等活動來
增強學生對法律的感性認識。只有不斷地參加法制實踐,才能 使學生了解自己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最終在遇到困難時學 會主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法制意識的培養應該多多鼓勵大學生們積極參與到社會實 踐當中去。在法律基礎課的授課過程中,可以要求同學們利用
寒暑假社會實踐撰寫法制意識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或法制論文, 從而使其提高自己運用法律理論、分析現實問題、解決實際困
難的能力。法律的運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大到一個國家的根 本制度,小到日常生活當中的鄰里糾紛,幾乎所有問題都可以
用法律來解決。因此,高校也要提倡依法治校,要主動引導學 生依據法律條文、運用法律武器來處理自己遇到的問題,化解
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各種矛 盾,最終達到學生運用法律進行自治的境界。根據學校實際,
還可以和當地的相關媒體、法制欄目組建立一定的聯系,簽訂 合作協議建立穩定的實踐活動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實 踐活動。
三、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法制意識教育模式 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只是單方面通過高校的努力
是遠遠不夠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的理論,因此,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政府相關職能
部門要加強立法、公正司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在掃除某 些重要領域法律空白的基礎之上,要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以增強 大學生對法律的信任度。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加
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力度,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 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今
天,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給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營造一 個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是防止他們形成犯罪心理基
家庭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場所,其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使大學生形成守法意識。現階段,我國主要家庭的基本結構是寶塔
型,也就是所謂的「4-2-1」形式。而這些獨生子女從小自我 意識的不斷膨脹、被過分地保護,形成法制意識淡薄、缺乏自
我保護能力等基本問題。某些農村家庭、單親家庭、再婚家庭 又進一步導致青少年的自卑感增強、心理失衡,使其產生法制
意識不平衡現象,最終導致一些大學生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 路。這就需要家長在關注孩子物質生活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對
孩子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質的培養,要不斷關注大學生思想動 態。通過從小對孩子灌輸正確的法制意識與法制觀念,來樹立
他們的守法意識,最終提高大學生的法制意識。 綜上所述,只有在不斷地構建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發揮 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完善法制社團建設、豐富法制
實踐活動、加強法制常識培訓,最終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 位一體的法制意識教育模式,才能使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不 斷提高,最終全面推動依法治國總方針的實現。

㈦ 大學生建設法制社會應做些什麼

大學生應該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內律實踐,容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㈧ 大學生如何增強法制意思

帶頭學習法律,才能做知法、守法的公民。進行廣泛宣傳,通過板報牆報網路等普及法律常識。
公民法律素養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准之一。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律素養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們的法制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所謂素養,是指人們在經常修習和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知識的內化和融合,它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具備一定的知識並不等於具有相應的素養。只有通過內化和融合,並真正對思想意識、思維方式、處事原則、行為習慣等產生影響,才能上升為某種素養。重視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過大學法律教育,使大學生擁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較強的法治文明意識,這對於提高全體國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對於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動我國法制進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必須看到法律教育內化為法律素養的諸多制約因素一是功利性極強的就業至上評價體系。高校擴招後,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加,一些高校為給非法律專業學生擠出更多時間應付各種有利於就業的資格證考試,主動降低包括法律在內的其他軟素質課程的教學與考查標准,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對於法律專業學生的法律教育,由於將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條文的解讀和案例分析上,忽視對個人法律素養起綜合性、潛質性作用的哲學、史學、文學和自然科學等課程和知識的學習,相當一部分法律專業的學生雖然十分熟悉各種法律條文和案例,但法律素養不高。二是泡沫化明顯的法律專業重復建設。近年來,受高校擴招、合並和人才市場需求拉動等多方面影響,法學教育泡沫化傾向相當明顯,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師資力量薄弱。一些所謂的法學專家從未參加過法律實踐,對現實法制缺乏感性認識。這些學校本來法學淵源不深,加上法學教師素質不全面,無法引導學生將所學法學知識內化為深厚的法學素養。三是現實社會尚不健全的法制環境。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主法制建設尚待進一步健全,法律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嚴肅性較差,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和特權觀念還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存在。大學生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成型成熟期,對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強、反應周期短,嚴肅性較差的現實社會法制環境對他們還相當薄弱的法律素養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顯。 基於此,提高大學生法律素養的主要途徑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歸重在素養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門必須努力破除就業至上的評價體制,要科學定位就業與學業、知識與素養的關系,重建就業與學業並重、學業優先,知識與素養並舉、素養優先的評價體系。高校不可隨波逐流,應堅持獨立的學術精神和辦學理念,消除學術泡沫,始終將素質教育擺在首位,高度重視包括法律在內的各種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內容的安排上,要更加註重與哲學、史學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學科知識的融合,更加註重從人類社會文明發展規律的層面來解讀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將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則融化在大學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中,內化為一種素養。 其次,法律文明要對行為習慣起到培育作用。知識內化為素養要經歷一個不斷積累、逐漸形成行為習慣,由自在轉變為自覺的過程。因此,提高法律素養要重視法律文明建設,大力加強法制宣傳,注意借鑒世界先進的法治文明成果和優良的法的傳統,努力營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圍,促進法律知識與法治文明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促使當代大學生養成包含法律素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再次,法律環境要形成無所不在的外部約束。法律素養的形成並不是封閉的、單向的,而是開放的、互動式的。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形成與整個社會的法律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為此,一要努力優化法律環境,有法必依,切實維護法律尊嚴;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運行,真正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屈服於特權,努力消除司法腐敗。以此,讓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許可權內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約束。

㈨ 大學生怎樣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

大學生怎樣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

第一,樹立依法治國的法律觀念。做到: 心中時刻以法律基礎為行為處事的准繩,不僅僅要求自己時刻遵守法律,並且做法律的監督者。在生活中關注法律的發布與實施,並就:存在的不足向法律部門及時提供意見。

第二,作為大學生,必須要求自己時刻遵守法律,不斷提高法律素養,切實增強費率意識,爭做守法模範,時時處處注意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還應該樹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重要指導思想,作為大學生,搞好學習的根本出發點在於在各項學習工作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時刻遵守法律、宣傳法律,把法律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尤其是向當地的老百姓和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年輕人講述法律的重要性,讓他們重視法律,遵守法律。

還要樹立公平正義的觀念。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是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首要目標。要求大學生必須維護法律,摒棄邪惡,弘揚正氣,剋制己欲,排出私利,堅持合理合法原則、公平公正原則、嚴守法律原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除此之外,我們大學生還應該樹立副大局的觀念。這是社會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當代大學生必須緊緊圍繞在黨和國家引導以及.開展的工作,全面正確學習和貫徹科學發展觀,致力於推進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努力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做貢獻。

第三,更應該樹立黨的正確領導。這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 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嚴格執法統一起來, 學會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和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相統一。

始終堅持正確的立場,始終做法律的維護者和護法模範。加強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的法律知識,多參加法律方面的公益活動,自覺維護法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彰顯大學生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9)大學生法制擴展閱讀:

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的必要性:

第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

第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這是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制建設的經驗,也是借鑒現代法治理論合理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第三,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人治」思想嚴重;另一方面,現實中拋棄法制觀念、違法亂紀容易導致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亂。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_培養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

熱點內容
上大學讓我懂得了如何生活作文 發布:2024-10-30 11:26:26 瀏覽:486
美國奧克蘭大學排名 發布:2024-10-30 11:22:55 瀏覽:320
廣西大學在職研究生英語碩士 發布:2024-10-30 11:10:22 瀏覽:397
青島大學教授胡勁松 發布:2024-10-30 11:00:25 瀏覽:684
武漢大學王權教授 發布:2024-10-30 10:59:07 瀏覽:579
一流大學教授工資待遇 發布:2024-10-30 10:54:34 瀏覽:984
澳洲博士生導師收費 發布:2024-10-30 10:32:00 瀏覽:234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贊助費 發布:2024-10-30 10:23:48 瀏覽:318
南開大學中文系考研 發布:2024-10-30 10:20:35 瀏覽:464
山東聊城被頂替上大學 發布:2024-10-30 10:13:22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