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數據
『壹』 求大學生就業難一些現狀數據
三成未找到工作、五成缺社會經驗、七成期望值過高
(圖為各專業就業率圖表由陸瑩製作)
編者按:大學生就業難是近年來困擾我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特別是2006年,我國應屆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就業形勢更顯嚴峻。近日,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發布了「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該報告對今年大學生就業狀況作了詳實分析,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今日本報刊出有關報道,請讀者朋友垂注。
此次問卷調查以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人員共向全國近百所高校大學本科畢業生發放調查問卷4000份,回收率為86.88%。該調查對44位服務於不同類型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以及具體部門的負責人所進行的訪談結果,與大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基本吻合。
缺乏社會經驗制約就業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52.14%的大學生將「缺乏社會經驗」視為最困擾就業的主要因素。另有24.14%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有19.86%的學生認為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為頭痛的問題。
而從用人單位對各種能力的要求來看,要求最多的是環境適應能力,高達65.9%,其次是人際交往能力(56.8%),然後依次是自我表達能力、專業能力和外語能力。用人單位表示,大學生與其他的就業群體相比,缺乏工作經驗是其明顯的劣勢。
此外在接受訪談的單位中,有59.1%的用人單位認為當前大學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單位明確提出,課程設置不合理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一個制約因素。
近三成單位有性別傾向
據調查顯示,男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比例為55.71%,而女性畢業生該比例則為41.08%。可見,求職者的性別對於求職成功與否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而且也有27.3%用人單位也表示進行人員招聘時有性別傾向,有72.7%的單位認為在招聘時沒有性別傾向,但會考慮到工作性質、崗位要求來招收不同的性別。
除性別因素外,地區差異是影響就業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數據顯示,東部地區高校「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學生比例為62.43%,中部地區高校「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學生比例為47.88%,西部地區高校這類學生比例為41.73%,東北地區比例為43.39%。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四個地區的就業狀況呈梯狀分布,表明大學生總體就業水平與大學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種相關性。
薪酬要求日趨理性
薪酬一直被比喻為大學生就業理性程度的「風向標」。而這次的調查顯示,大學生大多已走出開價虛高的誤區,有6成以上(66.1%)的學生將月收入定位於1000—2000元之間。在大學生對收入要求日趨合理的同時,有1.58%的大學生提出了「零工資」,這折射出大學生對個人發展機會的極度渴望、對自己能力和職業前景的復雜心態以及面對就業窘境的無奈。
報告中顯示,有77.3%的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存在期望值過高的情形,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其中,在就業地區的選擇方面,大學生「重東部,輕西部」、「重大城市,輕中小城市和農村」的想法仍沒有得到明顯改觀。
「托熟人」成求職主要途徑
特定的社會關系網路影響整個用人環境的公正、公平,但就個體而言,它仍不失為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本次調查結果就顯示,有41.61%的學生認為通過家庭和個人關系、托熟人是求職最有效的求職途徑;來自大城市的學生中,比例更高達51.29%。
對於此次調查,出席報告會的有關專家給予了充分肯定。民盟中央秘書長高拴平認為,該調查報告系統、深入、詳實、可信,是他近幾年看到的較好的一篇研究報告。
同時,他就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提出了三點意見:第一,政府要提高政策有效性,完善調控體系。另外,政府部門應建立健全的就業信息網路和檢測、預警系統,制定鼓勵大學生就業的有效政策,引導大學生合理流動。第二,大學生自身要轉變觀念,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第三,要面向市場,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和促進高校的教育改革,進行高校學科建設及專業結構的合理調整。高校應把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作為轉變辦學理念的長期工作,樹立新的質量觀,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靈活專業方向的要求,不斷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大學生。
『貳』 大學生就業相關數據
網上很多都是虛構的數據 要去掉百分比之後才是你要的答案 所以不要輕信很多的回數據 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能答力和素質。現在的大學生 已經不稀罕了 所以只有提高自己,適應這個變化萬千的社會,才能控制那個不變的點——變化。不要問這種問題了,除了就業指導中心的內部資料,沒有人會給你一個准確的數字。
『叄』 大學生就業方面的統計數據
由於每年公務員由各省市獨立招考,相關數據作為自己市的內部資料,並不向中央上報,因此,國家統計機關和民間統計機構均無法做出統計。國企更是連相關省市都無法做出統計,更不要說全國了,不好意思,愛莫能助。
『肆』 大學生就業調查數據
如果說找工作是一場戰役,需要畢業生付出相當大的心血和代價,那麼對於出身寒微的大專生們來說則無異於一場殘酷的近身肉搏戰。 我查閱了一些大專畢業生的就業統計數據,根據個人的經驗,認為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數據比較接近真實(許多部門的統計數據經常是相互矛盾且令人生疑的),該數據顯示:2001年有50%的專科生沒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國普通高校未就業的專科生未就業的共有34.8萬人,2003年,全國高校的大專畢業生的就業率跌破最低點,僅有30%暫時成功就業。 可見,在如此慘烈的戰役中,能僥倖存活的大專生還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兩年後還沒就業。遠的不說,以我所畢業的那個專科班為例,三十多個專科生,他(她)們絕大部分來自農村,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到現在只有三四個人的就業情況比較好,其他人多半暫時就業且不斷地換工作,生活也基本都處於糊口階段,掙的錢只夠自己日常開銷和租房費用,存的錢只夠再找份工作。在求職市場飽受令人寒心的冷遇,專科生畢業找工作的起點已經是相當的低,個人將來的發展自然很成問題。 我對大學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初衷和動機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對其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懷疑。本科注重的應該是培養理論型研究人才,而專科注重培養應用型的技術人才,這是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從人才的類型來看,這應該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平台,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位於塔尖,然後是專科生,高職生,中專生等則在下面,越往上走人數應該越少,社會普遍需要的是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因為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人才都來搞研究。從我國大專生招生人數與本科生招生人數所成比例來看,本科生和大專生比例嚴重失調,本科生和專科生的人數幾乎對等,而在其他很多國家,專科生的比例遠大於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國大專生的就業形勢怎麼樣呢?一個又一個例子說明,專科生就業率不僅不能與本科生相提並論,相反畢業就失業的大專生隨處可見。另外的一個既成事實是很多追求高學歷的人不是用來搞研究,而僅僅是為了增加找工作時的籌碼,這對國家的教育資源、人力資源都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還有一個更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在我國大學畢業生當中,專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區別?專家解釋大專生就業難的慣常說法就是,專科畢業生既缺乏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又缺乏熟練的專業技能。我不否認,但這只是現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問的是,什麼造成了專科生缺乏知識的深度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呢? 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不少大學都在不斷地擴招,卻並沒有認真考慮專科和本科的根本區別所在,在培養模式上專科往往只是本科專業在內容和學時上的簡單壓縮。很多大學里同專業專科生和本科生前兩年半開設的課程和教材完全一樣,平時也都是在一起上專業課和公共課,甚至考卷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畢業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門課程,時間上比專科生多學五個月。所謂的知識廣度就在這里吧,但知識深度值得懷疑,稍有學習常識的人都知道,五個月學三四門課程並不是件容易事。 在大學呆過的人也都知道,大學老師講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講,而串講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將課程中的重點(也是考試重點)挑出來講講,然後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時參加考試就行。可見,專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實並不大,但就是這短短的五個月,造成了本科生和專科生在找工作時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別!
『伍』 關於最新的大學生就業的數據
大學生就業情況相當的不好,只要有機會,有公司缺人,你一定要去試試,如果不去,很有可能會失去很大的機會!我就有親身的體驗!
『陸』 2017年大學生就業人數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是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了82萬人,畢業生總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到今回年9月1日,全國普答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實現就業的人數是351萬人,雖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萬人,但是仍有大約144萬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未能如期就業。(《北京晨報》2007年10月31日)
『柒』 那裡可以查到歷年大學生就業率,需要官方的統計數據
歷年大學生就業率查詢網址(查詢網址),在上面輸入大學生就業率即可查詢。回
(7)大學生就業數據擴展閱讀答
就業率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在業人員佔在業人員與待業人員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勞動力中,實際被利用的人員比重。一定時期在業人員越多或待業人員越少,則就業率就越高,反之越低。
計算和研究就業率,實質上是要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為了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同時抓住兩個環節: 第一,必須實現社會主義的充分就業。從微觀角度說,這是指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均能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並以此取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從宏觀角度說,是指既不存在閑置的生產資料,也不存在未被利用的勞動力資源。第二,必須最大限度地增加完全有效性就業。
『捌』 求今年大學生就業的詳細數據資料
這樣的數據得付費吧,不是一般的機構能搞定的。
『玖』 關於近幾年大學生就業率的數據
2001—2006應屆本來科畢業自生人數及就業率
年分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畢業生數(萬)
114
145
212
280
338
413
就業率(%)
80
80
75
73
72.6
72.6*
『拾』 哪裡有大學生就業率的數據,要比較權威的。。。
很多情況都是虛的,一般不要過信。因為就業率與學校招生掛鉤,所以學校會版想盡辦法讓同學把協議簽權了,創造注水的高就業率。假如你是高中生,要填志願的話,就業率實在是不值得參考,根據學校的聲譽,社會回饋程度都還有考慮價值。當然每個學校擅長的專業也要清楚。要了解就業率,有個參考網站可參考 http://learning.sohu.com/s2010/jiuyelanpishu/ http://www.studentboss.com/zhuanti/2011/2010j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