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
Ⅰ 急求一份1500字大學生閱讀取向調查報告
大學生閱讀取向調查報告
前言
調查目的: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之一,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食糧,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眾所周知,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僅限於課本知識的提高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提高我們自身的素養、拓展知識面,增加課外閱讀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我們十二年的寒窗苦讀換來了一張大學通行證,十二載書山攀登贏得了人生的半塊虎符,這就是莘莘學子走過的求學之路。那麼走進大學校門的大學生們的讀書現狀又是如何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在本校園內做了一份調查,並對調查結果做了簡單的分析和研究。通過了解本校大學生課外閱讀取向的情況,探索如何做出正確的課外閱讀選擇,從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有針對性的給予指導與幫助,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從中獲取知識、受到熏陶。為此我們展開了這次調查。
調查范圍:本校區全部學生
調查方式: 採用書面問卷調查的方式,隨機的對全校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
調查途徑: 首先通過本班同學、朋友、社團中的學長學姐發放一部分調查問卷,但人數不夠而且男女比例不協調,隨後在教學樓下發放調查問卷。
樣本數: 問卷總共110份,收回106份,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94.34%其中大一34人、大二22人、大三25人、大四19人,男生56人、女生44人。
調查項目:對課外閱讀的感興趣程度、進行課外閱讀的理由、課外閱讀書籍的類型選擇、課外閱讀的方式、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的多少。
調查統計與分析
一、數據統計
總共從四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分別是(一)全部學生、(二)大一到大四年級、(三)男女生,有七個問題。
1、(一) 就全部學生而言,大部分學生不討厭閱讀,只有5%和3%的人分別選擇了不喜歡和很不喜歡閱讀。很喜歡閱讀的學生佔到了20%,而更多的人選擇了喜歡和一般,都是36%
(二) 大一到大四情況則有所不同
很喜歡 喜歡 一般 不喜歡 很不喜歡
大一 24% 33% 33% 3% 6%
大二 5% 41% 45% 5%
大三 28% 28% 24% 12% 4%
大四 11% 42% 42%
由表格可看出,大一與大三情況相似,而大二與大四情況相似,但大四更突出,幾乎都不討厭課外閱讀,但很喜歡的人數比例是最少的,較為集中與平均的學生為喜歡和一般。
(三)男女生情況大體情況類似,但女生似乎更喜歡課外閱讀,很喜歡的女生是25%、男生是13%,相對的男生有11%的人不喜歡閱讀,而女生只有4%
2、對於閱讀理由的統計,由於部分是多選,無法轉化為百分比,只能進行數據比較,以下兩題以同樣方式。
(一) 大部分人是因為感興趣而進行課外閱讀,有54人選擇,接下來是對學習有幫助(28)、提高自身素質(31)、打發無聊時間(35),只有4個人是由老師或家長要 求,或者6個人有其他原因。
(二) 由於抽查的各年級人數不同,相對較難比較,但從數據可粗略看出與整體情況基本一致,出入不大。
(三) 男女生也基本如此,但有一項拉開了差距,22個男生選擇了打發無聊時間這項理由,而女生只有10人。
3、(一) 對於課外書的類型選擇更加多樣化,人數差距也相應的較小一些。由多到少排列為:休閑娛樂類報紙雜志(39)、網路流行小說(35)、文學名著(34)、世界暢銷小說(29)、科普類讀物(21)、教學輔導書籍(19)、現代詩歌散文(11)、其它(3)
(二) 四個年級的數據比較而言,其中超過半數的只有大一的網路流行小說;其次,大一和大四看休閑娛樂類報紙雜志的人較多,大二的學生文學名著看的人多,都將近一半;科普類讀物、教學輔導書籍從大一到大四逐漸增多,而世界暢銷小說則是遞減。
(三) 再比較男女生的數據,差別並不明顯。但女生看科普類讀物的人數比男生少了十多人,同樣的,男生看文學名著的人數比女生也少了十多人,其它數據則基本接近。
4、(一) 紙質閱讀(53)、上網閱讀(21)、手機閱讀(23)、無所謂哪種方便就哪種(29)
很明顯能看出,大部分人仍傾向於紙質閱讀。
(二) 逐一比較各年級數據,大一的學生仍然傾向於紙質閱讀,但與整體情況不同的是,上網閱讀和手機閱讀中明顯更喜歡手機閱讀,只有一人選擇了上網閱讀。大二與整體情況基本一致。而大三則是紙質閱讀與上網閱讀的人數相同。大四的學生除了大多數的人喜歡紙質閱讀外,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閱讀方式,只有兩人選擇了無所謂哪種方便就哪種。
(三) 男女生情況基本與整體一致。
5、課外閱讀的時間肯定是衡量課外閱讀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 (一)
從這張柱形圖中可以很明顯得看出所有學生不是在1小時以下,就是1-3小時,超過3小時的不到10%
1小時以下 1-3小時 3-5小時 5小時以上
大一 44% 44% 9% 3%
大二 36% 50% 5%
大三 44% 44% 4% 4%
大四 58% 37% 5%
(二)
從表中看出,大四看書時間最少。
(三)
1小時以下 1-3小時 3-5小時 5小時以上
男生 35% 39% 4% 2%
女生 32% 55% 7% 5%
很明顯女生看書的時間比男生多。
6、如果說上一題是從客觀角度調查閱讀情況,那麼這最後一題就是從主觀角度出發。
(一) 認為自己的閱讀量
從這張餅圖很容易看出一般人認為自己閱讀量為一般。
(二)
很多 比較多 一般 比較少 很少
大一 3% 26% 35% 26% 9%
大二 5% 27% 59% 9%
大三 12% 12% 44% 20% 12%
大四 16% 74% 5% 5%
(三)
很多 比較多 一般 比較少 很少
男生 5% 16% 52% 18% 9%
女生 2% 27% 48 16% 5%
男女情況基本一樣。
二、總結分析
1、 閱讀興趣不足
大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沒有太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雖然不能完全說不喜歡課外閱讀,但也是興致缺缺的表現,或者說大部分人幾乎沒有課外閱讀的意識,原因可以是很多方面的,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我們實行的是一種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過去十二年的學習生涯被老師和家長們用上課、作業和補課全都占滿了,自由時間少之又少,所以根本很難培養出課外閱讀的興趣。而現在到了大學,我們一下子多了很多很多的課余時間由我們自由支配,一下子解放的我們會選擇盡情地去玩,很難靜下心來去進行閱讀。即使我們的老師或家長這時要求我們多讀些課外書籍增加知識,但這時已很難受控制的我們也聽不進意見,甚至可能會對課外閱讀更加反感。自認為解放的我們更願意玩游戲、聚餐、出遊。
但也有好的一面,從大一到大四閱讀的興趣也有所增加,這其實也是我們成長的一種表現,對學習的重新認識讓我們願意去自覺地閱讀對我們有用的書籍,開始為我們自己的將來做准備。
2、 閱讀類型多樣性,更傾向於休閑娛樂
那些選擇休閑娛樂類報紙雜志的同學我相信他們應該是處於一種隨便看看的狀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閱讀相關的報紙雜志,也有可能是出於追隨潮流的目的看一些最新的資訊,那甚至不能真正的稱為閱讀興趣。
除此之外,網路流行小說也成為我們課外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學生本來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更何況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網路文學呢,一個又一個的小說網站就是最好的證明。女生的言情小說、男生的玄幻小說,除了內容吸引我們外更有著其獨特的優勢,你可以隨自己的興趣隨意得選擇,網路上無窮無盡的各種書總能找到你所喜歡的,幾分鍾就能搞定,不但方便而且便宜,幾乎不用花多少錢。同時那些很多小說都是連載的,更加吸引人,也讓很多的學生深深的著迷。
接下來的一些文學名著、世界流行小說、科普類讀物和教學輔導書籍則更加文學性、專業性一些,也更接近於課外閱讀的本質,一旦養成這種良好的閱讀選擇,是我們人生的一筆財富。
3、閱讀方式不一而足
傳統的紙質閱讀仍是我們的首選,這很令人感到欣慰,畢竟閱讀是需要慢慢地品味,慢慢地琢磨,囫圇吞棗地閱讀不會有任何收獲,還不如不讀,除了浪費時間、精力又能得到什麼呢?在我們慢慢翻頁的同時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也是閱讀的趣味之一。
但這個時代畢竟是在進步,網路、數字化也在快速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手機閱讀和上網閱讀也正在逐漸地替代紙質閱讀,尤其是為我們學生所接受。特別是手機閱讀,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幾乎人手一部手機,那使得閱讀變得極其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4、閱讀量不夠
平均每天3小時以下的課外閱讀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閱讀是提高自己素質的最好方法,但那需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堅持不懈地閱讀,如何只是一時興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怎麼可能有收獲。而第一點中學生們閱讀興趣不夠可能就直接導致了我們的閱讀量遠遠不夠。
三、結論與建議
首先,面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引導,學校方面責無旁貸,學校應該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引導他們明確讀書的目的,實現課外閱讀的多樣化、合理化,真正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從中獲取知識,受到熏陶,提高素質。
圖書館是學生讀書的最佳場所。圖書館是書的海洋,知識的殿堂,同時也是提升修養、陶冶情操的重要場所。因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圖書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開放性功能。為了讓學生在圖書館中的閱讀收獲最大,學校應該不斷豐富圖書館的書目種類,增加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嚴格圖書館的借閱制度。使學生在這里得到詩意的棲居,從書籍中汲取營養,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
其次,學生是閱讀活動的主體,所以在讀書的選擇、讀書的方式上直接決定著讀書的效果。作為當代大學生,無論是立足自己的發展,還是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都應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讀書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要從那些毫無意義的網路游戲、休閑娛樂中解放出來,就會擁有更多的讀書時間。因為網路只是虛擬空間,它給人帶來的快樂畢竟是短暫的,只有讀書帶給人的才是終身的享受;而人沉溺於休閑娛樂中久了,也容易玩物喪志,只有讀書終能啟迪人的心志,使人變得高尚。
未來社會需要的不單單是具有專業理論知識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較強的綜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麼就讀什麼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進死胡同。風物長宜放眼量。要克服功利性目的,那麼可選擇的閱讀范圍就會廣闊得多,人生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再次,要培養廣泛興趣,不斷完善閱讀結構。「讀書就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這是告訴我們讀書要博採眾長。而在調查結果中顯示,我校大學生的課外閱讀呈現出了重專業輕素質、重消遣輕理論、重「暢銷」輕經典的傾向,這樣的閱讀傾向和閱讀結構不利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不斷完善閱讀結構,專業理論書籍要閱讀,經典名著更要閱讀,因為能成為經典的名著,濃縮了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和語言,它讓我們走進高尚,遠離低俗。休閑娛樂不是不可以閱讀,但決不能讓休閑娛樂左右我們的價值取向。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壞」。因此,我們讀書既要廣泛又要精選,既要博採又要專攻,使閱讀跟得上時代的節拍,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Ⅱ 大學生讀書狀況調查實踐報告怎麼寫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大學生來說,旅遊已經成為一種頗為流行的開闊視野的方式,然而,讀萬卷書反而變得不易。
調查對象及方法:通過網上發布問卷調查的形式,藉助新浪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問卷鏈接,擴大問卷調查范圍,面向各省高校學生進行調查。將通過填寫得到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並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現出來。
調查內容:從大學生閱讀時間、閱讀習慣、閱讀領域以及大學生活等方面進行調查。具體內容見附在本文最後的調查問卷。
Ⅲ 關於大學生讀書現狀調查問卷的調查報告怎樣寫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據調查顯示班裡有2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童話故事,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科普書,2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漫畫書,28%的人的課外讀物是作文,1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它類的書。我還了解40%的家長偶爾帶孩子上書店,5%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去書店。讀書時間調查顯示4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內,3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20%的同學在兩個小時左右,10%的同學在3個小時左右。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發現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極少,這全怪家長嗎?不。這也怪大部分同學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極多。在讀書方法統計當中,有10%的人寫讀後感,20%的人做筆記積累,5%的人畫圈點讀,65%的人不做標記!可見同學們對讀書不是很重視,只是讀一兩遍就行了,沒有做任何標記,我覺得應該多做些標記,才能更加明白、理解這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才有所記憶。我還查了家長對讀書的重視情況,其中重視幫孩子閱讀的有25%,偶爾督促孩子閱讀的有20%,有孩子自己決定的有55%。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了解到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覺得家長應該多抽時間去幫助孩子閱讀。
從上面這些統計中,我知道了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還希望同學們盡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並能做上筆記。我還要呼籲各位家
Ⅳ 關於大學生課外讀書情況的調查報告範文
http://wenku..com/view/05ef865077232f60ddcca182.html
Ⅳ 為什麼寫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報告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據調查顯示班裡有2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童話故事,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科普書,2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漫畫書,28%的人的課外讀物是作文,1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它類的書。我還了解40%的家長偶爾帶孩子上書店,5%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去書店。讀書時間調查顯示4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內,3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20%的同學在兩個小時左右,10%的同學在3個小時左右。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發現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極少,這全怪家長嗎?不。這也怪大部分同學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極多。在讀書方法統計當中,有10%的人寫讀後感,20%的人做筆記積累,5%的人畫圈點讀,65%的人不做標記!可見同學們對讀書不是很重視,只是讀一兩遍就行了,沒有做任何標記,我覺得應該多做些標記,才能更加明白、理解這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才有所記憶。我還查了家長對讀書的重視情況,其中重視幫孩子閱讀的有25%,偶爾督促孩子閱讀的有20%,有孩子自己決定的有55%。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了解到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覺得家長應該多抽時間去幫助孩子閱讀。從上面這些統計中,我知道了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還希望同學們盡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並能做上筆記。我還要呼籲各位家
Ⅵ 跪求!一份關於大學生課余時間閱讀的問卷調查報告
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已呈大眾化趨勢,大學生的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思想狀態已日趨多元化。為了了解我校目前學生的業餘生活狀況,摸清他們的思想現狀,便於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對學生業餘生活的引導。
本次調查提綱共涉及了學生的消費現狀、學生戀愛現狀、學生在校時間的分配和學生現有校園文化生活等四個項目。問卷採取無記名的方法,調查結果比較真實地反映了當前學生的業餘生活狀況,也反映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為我們今後如何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對校園業餘生活的需求,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和對學生業餘生活的引導和思想教育提供了依據和參考。
一、調查結果
(二)戀愛方面
根據調查顯示,我校學生的戀愛現象較為普遍,在學校里成雙成對的情侶也幾乎隨處可見,從回收的調查問卷中顯示大學生對戀愛的認可程度也非常之高,達75.53%,而且大學生在選擇自己戀人上已趨多元化,不只是以貌取人了,更看中對方的人品、學習成績、家庭背景,綜合考慮的人占調查總數的70.21%,這也說明當代的大學生已日趨理智。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同學的戀愛目的是正確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著某種問題,特別是男生,有個別同學戀愛是為了追風,也有絕少數是為了金錢,而女生中這種思想基本沒有。從對戀愛與學習的問題上看,超過半數的同學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能較為妥善地處理時間上的分配;從對戀愛中兩人所談論的話題和對戀愛的結果來看,大部分人對將來不抱多大希望(佔63.78%),所以在平時交談中也很少涉及到將來兩人的打算。
(三)校園文化現狀方面
從調查結果顯示,現有校園文化生活遠遠不能滿足同學的需求,有88%的同學認為學校的業餘生活不夠豐富;雖然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在豐富同學的業餘生活,如大力發展學生社團,以社團活動帶動校園文化,而調查結果表明,有73%的同學認為參加學校社團和學校的一些活動,對豐富校園生活,培養興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社團和活動不夠實力,涉及面不廣,活動質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純粹是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
(四)在校時間分配方面
貧乏的校園文化導致學生對課余時間的分配也十分不協調。在調查的學生當中課余時間中沒有參加社團活動的佔51%,這表明有一半的同學沒有參加到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去。而在課余同學花在學習、看書上的時間也很少,其中一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少於1小時的佔了24%,而花在上網和其他娛樂項目上的時間遠遠超過花在學習和看書上的時間。
二、問題與思考
(一)大學生消費結果趨向多元化,有些同學片面追求高消費、貪圖享受、趕時髦,有的同學經常成雙成對地出入麥當勞、肯德基,與老鄉經常出入飯店、酒家,不惜花大筆的電話費、上網費、娛樂費。根據調查和日常的觀察,在一些同學中還存在著盲目攀比、擺闊追風,有的同學認為自己沒有更多的錢買時尚的服裝而缺乏自信心,覺得低人一等。還有一個問題非常值得考慮,調查結果顯示很少有同學想過自己勤工儉學,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為自己創收,或是有部分同學想到過但並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中去。
(二)學業與戀愛都深深地吸引著當代的大學生,他們也想在人生的坐標上尋找著兩者的結合點,大部分學生都有美好的願望,既想學業有成,又想戀愛成功,一樣都不想放棄。但實際上往往事與願違,一談起戀愛來,就把學業拋在腦後,尤其是感情出現波折的時候,更是心猿意馬。同時在他們失戀的時候,不能冷靜的面對,在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同時產生了失望心理和報復心理,以至於產生一些過激的行為。
(三)現有的校園文化氛圍,不能滿足同學的日常需要,這也是校園的學生業余活動的場所不能滿足學校發展所造成的。在學校里學生的業餘生活很單一,除了能去去圖書館、閱覽室,大部分還是選擇去網吧,學校周圍的一些娛樂場所也比較低檔,這些因素導致學生感覺業餘生活單調、乏味。
(四)學生的學習目的性不強。從調查的結果顯示,現在不少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這樣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必然缺乏內在的驅動力,而處於被動、消極狀態。另有一部分學生不能說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沒有追求的理想,但他們的學習目的是為了謀得一份好職業。這樣的追求目標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更缺乏崇高的理想,因而所產生的內在驅動力往往是有限的,特別當他們遇上困難時,往往會知難而退。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就不會強烈和持久。從短期來講,我校學生不明確每個時段自己所需完成的學習任務,沒有競爭的緊迫感,等到畢業時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且反過來還責怪學校。
三、建議和措施
(一)面對校園內大學生消費狀況的新變化和出現的新問題,經過分析和研究,認為當前必須重視和加強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觀的正確引導,應當把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和引導,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中,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第一,在大學生中適時加強勤儉自強消費理論觀的正確引導;第二,為培養和形成正確的消費觀營造良好的環境,多開辟一些體現大學生活動特點的消費場所、場地和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引導;第三,重視全社會消費觀的正確引導,使家庭、學校和社會良好的育人大環境和小環境相統一。
(二)根據大學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點,針對學生戀愛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擬提出以下幾點教育與管理措施:第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加強戀愛觀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通過教育,不僅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要幫助他們確立科學的戀愛觀;第二,加強對學生戀愛道德、性道德的教育,教育學生以純潔的動機、高尚的情操、充實的心靈和文明的行為對待愛情,用道德准則妥善處理戀愛中出現的各種矛盾與關系,從思想上糾正學生在戀愛問題及性問題上存在的模糊認識和錯誤觀念;第三,結合校風校紀建設,嚴格處理學生因戀愛違紀行為,對在學生戀愛中出現的言語不文明行為,對戀愛晚歸、不歸等違紀現象,要即時記載和及早教育處理,以防「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三)加大校園文化生活設施、場所的建設力度,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業餘生活設施、場所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按當前學生的現狀及現有的校園文化設施,加大設施、場所的建設已迫在眉捷。但在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及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建學生所想設施,建學生所需場所,以做到建一個場所,滿足一部分同學的需求,不建形式上的活動設施。
(四)做好導學工作。高職院校的學生相對於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缺乏一定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加強對我校學生的學習指導十分必要,而且要從新生入學開始抓,形式要多種。良好學習動機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以就業為導向,及時給學生講清楚當前的就業形勢和高職的培養目標,灌輸在當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從進入校門開始就有一種緊迫感;在當前主要強調職業資格證書和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如作為經貿學生如果擁有了外銷員、報關員資格證書的話,在就業的時候就要比一般同學容易的多),同時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和交流,本學期經貿每個月每個班級組織一次主題班會(二月份主題是誠信、文明、安全,三月份是職業資格考試與英語學習),讓部分同學上台談方法、說體會,這項活動效果很好;要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學期在經貿分院開展了「讓我們清晨動起來」活動,重點是抓學生的早鍛煉和英語早讀,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要加強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我校這樣一些對理論學習有畏難情緒的學生在實訓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知識的不足,反過來促進理論學習的深入。
一~引言: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的質量。學生作為社會的一類特殊群體,也不例外。而對於大學生。現在的大學生不會象以前那樣每天都要在題海中度過了,大學的課程沒有象高中那樣多,所以大學生的業餘生活也會變得豐富起來了。那麼現在的大學生的業餘生活他們是怎樣安排的呢。在這里我做了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法:本次調查採用的是以發E-mail的形式進行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我們從調查中了解到如今的大學生在生活中大多數是在玩中度過,在雙休日30%的人不是在在睡覺就是玩,只有20%的人學習。對於現在的大學生活有70%的人認為不滿意,有20%的人認為無所謂,10%的人認為無聊。學校的社團是為了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可是才有30%的人參與在其中。上網是現在年輕人比較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有50%的人用電腦是為了娛樂,也有一小部分用在學習方面。通過這次的調查讓我們知道如今的大學生不僅僅是為了上大學而上大學了,他們覺得讀大學只是每個人應該經過了一小短歷程,以後的事以後再說。而如今的大學生都還沒有賺錢了能力都是花父母的錢,現在很多大學生都過著奢侈的生活。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一般的大學生對於現在的大學生都不滿意。
四、結論
如《誰動了我的乳酪》里說的那樣: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當你超越了自己,你就會感到輕松自在。 希望大學生們認清我們所要的是什麼。
從調查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習方面:大多數人周末安排的學習時間很少 喜歡看一些課外書籍 學習動力不大。生活方面: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活很無聊 在閑余時間多去上網、遊玩 而且幾乎沒有運動時間。理想與目標方面:多數人只在乎畢業而不為以後的就業做充分的准備,為讀書而讀書沒有明確的目標、理想。高中三年的孜孜以求換來了大學的一紙通知書,邁入那傳說中的天堂,開始了新的生活,在自由而寬松的環境里,我們該怎麼掌握我們的業餘生活。
對於大學業餘生活,歷來都會出現兩種聲音:一種觀點認為大學生擁有自己的個性空間,享有健康、豐富的生活。社會兼職、社團活動、寢室夜話無不構成了大學生業餘生活的美麗篇章;另一種觀點則抱怨大學業餘生活的無聊和單調,教室--餐廳--寢室,幾乎每天都是三點一線的生活。通過調查,我校的大學生還是有比較多的業余活動時間。54%同學對於自己目前的業余活動狀態感覺滿意,有23%的同學希望自己的業余活動能更加豐富。那麼同學們是如何運用這些時間的呢?47%的同學選擇利用大部分的業余活動時間進行學習文化知識、25%左右的同學選擇利用業余活動進行自我娛樂放鬆、11%的同學選擇參加各項社會活動(包括學生會工作、社團工作、社會實踐等)、還有少量同學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兼職、勤工儉學等。
網路,作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大學生的生活中當然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大部分同學經常上網,且每天的上網時間不一:34%在0.5~1小時,28%左右在1~2,25%在2~3,大概12%的在3小時以上。上網主要目的:11%專業課需要,34%查閱資料、瀏覽新聞等,21%選擇聊天交友,將近34%的選擇玩網路游戲。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網路游戲逐步普及與泛化,作為主力網民之一的大學生群體,是網路游戲的重要參與群體。網路游戲是一把「雙刃劍」,網路世界中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可能會對大學生的成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發展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必須關注網路游戲對大學生現實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教育對策。多數大學生在網游世界的行為方式與價值傾向同現實生活存在差異,網路游戲中容易表現出更多的功利、暴力傾向,對朋友更難信守道義。根據大學生網路游戲報告顯示,約有半數參與網游的大學生會區分網游世界與現實生活,1/4的學生不區分網游世界與現實生活。這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這些學生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觀念參與網路游戲,另一種情況是大學生把網路游戲中的價值觀念和暴力傾向帶入現實生活。網路游戲參與者認為網游對自己生活的很多方面產生了影響,對學業成績(網游沉迷者普遍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自我評價偏低)、生活作息、身心健康與經濟狀況的影響多表現為負面的,而在思維方式和人際交往方面的影響多認為是積極的。40%左右的同學對於學校組織的一些業余活動不感興趣。一大部分的同學對學校組織的活動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參加甚至無視。因為很多同學讀大學只是為了能畢業,對畢業之外的事情不在乎,不參與,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大學的許多活動不但能拓寬你的視野、增漲你的知識、還能增加你的綜合能力。百利而無一害。
大部分同學認為業余活動的好壞會對自己將來的就業產生影響。在理想的業余活動調查中,34%的同學認為學習是關鍵,26%的同學認為參加社會工作鍛煉自己最重要,23%的同學認為應該強身健體,12%認為應該放鬆娛樂,4%左右的同學說不清。雖然大部分的同學們都已經認識到了大學生活的重要性,但真正意識到自己需要改進生活方式、付出行動的又有多少人呢?
我們認為,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以學習為主 、一專多能 、廣交人際、發揮特長、改正缺點 、完善自我。
能夠按照自己的計劃與安排做事 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多參加課外實踐活動 、積累經驗 ,為找工作打基礎 ,多學課外知識以備用 。而不是為自己找借口認為這所學校不適合自己、沒有學習動力。不能繼續沒有明確目標且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了 。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情況調查問卷
您好,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當前課余時間利用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特製作此份問卷,便於更好的分析與研究。在此佔用您兩分鍾時間,希望您如實填寫,謝謝您的合作!
1.性別( )
A. 男 B.女
2.你所在的年級( )
A. 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所在的學院是 ( )
A. 能源學院 B.土木學院 C機電學院 D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E計算機學院 F化學化工學院 G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H物理學院 I生命科學學院 J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 K人文學院 L外國語學院 M法學院 N教育學院 O商學院 P藝術學院 Q體育學院 R管理學院 S瀟湘學院
4.您的課余時間一般會用在哪些方面( )【多選】
A. 學習 B參加各種團體學生會工作活動 C網路娛樂 D做兼職 E談戀愛 F體育運動 G同學老鄉聚會聚餐活動 H閱讀課外籍
5.您覺得您的課余時間充裕嗎?( )
A. 很充裕 B.充裕 C 一般,還可以 D課余時間不夠
6您在宿舍通常主要幹些什麼?( )【多選】
A、看電影 B、網上沖浪 C、玩電子游戲
D、 卧談會 E、學習 F、小睡休憩 G其它
7.您平均每天花多少寶貴的時間玩電腦和上網?( )
A. 1小時以下 B. 1-3小時 C.3-5小時 D.5小時以上
8.您平均每周參加體育運動鍛煉多少次?( )
A.1-2次 B. 2-5次 C. 5次以上 D. 幾乎沒有
9.您平均每天通常學習多長時間(除正常上課外)( )
A. 一小時以下 B.1~3小時 C.3~5小時 D.5小時以上
10.您平均每天兼職的時間( )
A. 一小時以下 B.1~3小時 C.3~5小時 D.5小時以上 E. 沒有當兼職
11.您認為大學生出去找兼職的目的是( )
A.為養活自己 B.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
C. 鍛煉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D.開闊眼界
12..您覺得娛樂和運動占您的課余時間比重( )
A. 不足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一半以上
13.您對您的課余時間利用滿意度如何?( )
A 很滿意 B滿意 C一般 D不滿意
14.您對您未來的課余時間利用有無信心,憧憬如何?( )
A非常有,特別憧憬B有,比較憧憬 C沒有,但憧憬D沒有,不憧憬
15.您對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建議?
Ⅶ "大學生讀書情況調查"開題報告
簡簡單單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