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壹』 當代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當代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戀愛觀,我在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范圍內開展了「當代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對會計學院的100名同學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8份,回收率為98%。一、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現狀現狀一:進入大學,大學生渴望戀愛調查結果表明,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支持率高達83.2%,中立比例為9.3%;對待失戀問題上有55%的人表示會十分悲傷,希望再找到一個戀愛對象,而有22.5%的人卻表示對愛情看透,無所謂,不想再找。處在青春期年齡階段的大學生剛剛從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中解脫出來,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及家長過於嚴格的管束,生活相對輕松自在;而此時的他們又正值「心理斷乳」時期,渴求社會與他人的理解,常有一種莫名的惆悵和孤獨,渴望一種心靈的慰藉;再加之會長時間遠離家鄉或父母親人等因素,內心更是十分空虛寂寞,故想找人陪伴。即使是要飽受相思之苦的異地戀,也有63%的人表示可以考慮;而58%的學生認為「沒有愛情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 66.4%的學生在「戀愛是否影響學習」的問題上選擇了「不影響」:可見同學們渴望愛情來臨的心理還是很急切的。現狀二:當代大學生對戀愛目的不明,且對自己找什麼樣的人戀愛沒有規劃調查結果表明,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學生,對「為什麼要談戀愛」,不明原因的佔了大多數,佔到總調查人數的67%,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為什麼要談戀愛不能給出合適恰當的理由。而在剩餘的33%學生中,即使自己知道自己戀愛理由的學生,給出的理由也難以令人滿意。除了想擺脫孤獨與寂寞等這樣的托詞,還有部分學生還給出了之所以要戀愛是因為怕同學笑話,為了充面子等這樣的解釋。對戀愛對象有無確定標准時,76%的同學選擇了「順其自然」,而對於「是否要將自己大學期間的這份愛情延續到天長地久」更是很少有人考慮。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自己的戀愛抱著隨遇而安的心裡,只是內心的渴望與追尋使然,對於自己為什麼要找戀愛對象,找什麼樣的戀愛對象並沒有什麼想法與要求,只是覺得自己大了,應該找一個人來談一場戀愛,不問它的期限有多長,更何談將來的婚姻與家庭。現狀三:男女大學生要求在戀愛中地位平等調查結果表明,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學生,在「戀愛中男女消費應大致相當」一項上支持率高達63.2%,只有27%的學生認為男方應該付出的更多。從這一項上看,當代大學生的觀點和思想正在逐步轉變,女性變得更加獨立好強,在生活中處處要求平等,即使在消費上也希望擺脫男方的束縛,自力更生。在男女雙方吵架時選擇女方應先認錯的比例與男方應先認錯的比例幾乎各佔到50%。現代的大學生幾乎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都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皇帝,習慣了來自別人更多的呵護與關愛,因此導致了很多當代大學生不能忍別人之氣,不具備化干戈為玉帛的精神。而對待「如果感覺到對方變心是否會分手」的問題時,95.4%的同學——幾乎所有同學都表示不可以忍受,無論對方多麼優秀,無論自己有多麼喜歡對方,都必須分手:由此可見,在當代大學生的愛情面前,任何人都是不享有特權的,人人平等。二、實施對策及建議建議一:國家應進一步完善有關大學生戀愛及婚姻問題的法律法規條文戀愛觀的形成離不開當今社會的影響,社會及政府應該為當代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並幫助,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國家和政府可以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條文,更有利於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與婚姻,積極促進當代大學生正確戀愛觀的形成,讓他們在愛情和婚姻面前不再盲目追尋,也不再畏縮不前。建議二:學校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戀愛心理的健康教育某種程度上講,戀愛觀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只有加強教育和管理,才能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愛情,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並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將來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接班人。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是培養人的社會組織,承載著非凡的社會使命。學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學校的教育與引導,學校應不遺餘力的做好各項工作。學校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更要教會學生如何生活,如何走向社會。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關乎於中國當代家庭的走向,關乎到全民的幸福指數,是整個社會的大問題,因此培養在校大學生健康向上的戀愛心理是當代大學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建議三:從大學生自身做起,正確看待愛情並處理好愛情與學習的關系當代大學生要從自身做起,端正戀愛動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隨著西方思想的湧入,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變得前所未有的開放與活躍,因此也導致了他們中的部分人由於好奇與不考慮後果而做出了遺憾終生的錯事。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把持住自己,嚴格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按章辦事,依法做人,需要做到的不僅僅是不違背法律法規條文的要求,更應該不違背道德和倫理底線的要求。而當代大學生還應該懂得是:愛不僅僅是擁有,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對自身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愛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礎上的心靈溝通,因此當代大學生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義務、事業和性愛的有機結合。 望採納謝謝
『貳』 大學生的婚戀觀及戀愛現狀調查分析
大學生的戀愛觀
大學生戀愛現狀與戀愛觀調研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婚戀觀也發生著改變,而戀愛問題已經成為大學生最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在高校,大學生戀愛幾乎成為了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其普遍性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和個體原因。但大學生往往在戀愛心理的發展要滯後於生理的成長,在戀愛方面往往遇到挫折,進而導致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大學生進行適當的戀愛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念,是高校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生、戀愛觀、教育
調研背景及意義
調研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多元文化的交織,人們的婚戀觀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而大學也不再是安寧的「象牙塔」,社會婚戀觀的多元化沖擊著大學校園的莘莘學子,青春年少的大學生心智逐漸成熟,在社會環境的渲染下,在大學期間談戀愛成為了大學生的「必修課」。
高校自由,開放的整體環境為大學生談戀愛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多同學在大學中都有過戀愛經歷。
與中國傳統的道德觀相比,「90後」大學生對於愛情、婚姻有著自己獨立的見解,希望按照自己的心願尋找到自己的終身伴侶。然而,當代大學生戀愛心理的發展要滯後於生理發展,大部分學生還不能夠深入理解戀愛和婚姻,這就使得大學生的戀愛像不成熟的青果一樣,青翠誘人但卻苦澀。一些大學生因為失戀或者無法追求到心儀的對象,產生了厭學、人際交往困難、個人情緒容易焦慮失落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應該更加關注大學生的戀愛情況,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幫助戀愛受困的同學走出戀愛的困境。
天津大學在大學生戀愛觀培養上走在了全國高校的前列,廣泛開展了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友聯誼活動,比如「玫瑰園」「單身派對」等。同時在第二課堂開設「戀愛課」,幫助同學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避免因為戀愛引發心理疾病。
調研意義
太雷班第五小組於2017年10月4日正式成立,隨後本次調研活動也正式啟動。選擇這一主題主要是因為:第一,隨著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人民思想文化也發生著變化,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戀愛問題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熱點話題之一;第二,大學生往往沒有過成熟的戀愛經驗,在戀愛過程中難免經歷到打擊和挫折,致使無法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念,促使他們在戀愛過程中走得更遠有著重要意義;第三,對天津大學在校大學生提取樣本,收集調研數據,有助於為天津大學未來在塑造大學生戀愛觀方面提供數據支持和可行性建議。
調研概述
太雷班第五小組以調查問捲入手,最終確定分別從大學生戀愛現狀和戀愛觀兩個維度進行問卷的設計,採用了網上問卷與線下調研相結合的方式,涵蓋了本科、碩士、博士群體,其中主要面向本科生群體。針對調研得到的數據,我們採用描述性統計的方法,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並採用結構分析法了解學生們的戀愛觀和戀愛現狀。同時在數據調研的基礎上採用了深度訪談的方式,分別面向學校機關部門負責人、學工幹部及心理中心教師、戀愛課教師、研究生導師、在讀學生等五個群體進行訪談,進而深度了解他們對於大學生戀愛觀的看法。
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正確的戀愛觀,還在10月27日舉辦了一次線下「學霸情侶」分享會,邀請在大學期間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兩對情侶現身說法,向低年級的同學傳遞戀愛、學習的秘籍,以幫助低年級同學能夠在愛情、學業雙豐收的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為了更好地對我們的公眾號和戀愛理念進行宣傳,我們於11月3日在新校區舉辦「最對對」情侶游戲活動,通過一起答題、一起運動、測試默契度等方式促進情侶之間相互交流。
數據調研
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調查在廣泛參考相關文獻後,共設計21道問題。總體可以分為3個類別,分別為被調查者基本情況信息,被調查者戀愛現狀,被調查者戀愛觀念。
個人基本情況分析
參加本次調查的男女比例較為均衡,其中男生529人,占總數的45%,女生647人,占總數55%。調查樣本的年級分布也比較合理,高年級經歷戀愛的經驗要多於低年級學生,因此在獲取調查樣本時傾向於向大四年級以及研究生群體做調研,獲取他們的數據。其中大一年級250人,大二年級128人,大三年級111人,大四年級321人,碩士生319人,博士生47人。獨生子女是影響學生群體的重要劃分類別,其中694人是獨生子女的,占總數的59%,剩餘482人不是獨生子女,占總數的41%。
目前的戀愛狀態
根據數據調研情況,共有31%的同學正處於戀愛中,其餘同學仍處於單身狀態。在處於戀愛狀態的同學中,總數的13%是異地戀。可以看出,目前處於戀愛狀態的學生仍是少數,大部分同學沒有處於戀愛狀態。而處於戀愛狀態中還有一部分是異地戀,經受著相當的考驗。
戀愛經歷情況
我們發現,有過一次戀愛經歷的人數最多,而經歷過4次及以上戀愛經歷的人數最少,值得關注的是,沒有一次戀愛經歷的人數達到了265人,占總人數的27%。通過交叉分析,我們進一步得到,隨著年級的升高,有過戀愛經歷的人數會增加,戀愛的次數也會逐漸增多,這與我們的常識相符。
而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戀愛經歷的缺乏使得他們更需要被幫助樹立正確戀愛觀,他們年紀較小,心智還不成熟,對於戀愛中的許多問題還無法處理好。
男女生戀愛經歷呈現不同的分布。在調研人群中,沒有戀愛經歷的男生人數較少,有過一次戀愛經歷的男生人數最多。在調研人群的女生中,沒有戀愛就經歷或者只有一次戀愛經歷的女生占總數的60%,整體呈現戀愛次數較少的特徵。
戀愛動機
戀愛動機是產生戀愛行動的內部動力,由戀愛需要而引起,並直接指向戀愛目標。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天津大學學生的談戀愛的目的比較單純,65%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戀愛單純是由於遇上了對的人戀愛感覺的吸引驅動自己去戀愛。17%的同學期望在大學通過找個伴兒,相互促進各自的成長。盲目戀愛、對戀愛出於好奇的態度、受到父母親人的壓力而戀愛,其他的戀愛目的相對屬於小眾群體,只佔到了總數的18%,不過如果放到調研樣本的絕對數目來看,這一類群體的絕對數目還是不容忽視的。
不同年級的同學談戀愛的原因相對不同。整體而言,個人認為因為愛情的原因而談戀愛占據了大部分。對於大一年級的同學,28%的同學認為因為不知道原因就開始談戀愛,這些同學年紀較小,對於談戀愛相對迷茫。大二年級中42%的同學想要在大學中找個伴,希望能夠共同度過大學生活,避免大學學業生活的寂寞和枯燥。
大學生談戀愛的好處、壞處
大學生談戀愛究竟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關於這個問題,調研數據顯示,同學們還是認為談戀愛會帶來益處的人數要多一些。其中833名同學認為「找到伴侶」是大學生談戀愛的好處,佔到總人數的85%。其餘「減輕心理壓力」「消除寂寞」等均有過半人數認同是大學生談戀愛所帶來的好處。
相比於大學生談戀愛的益處,326名同學認為大學生談戀愛的壞處是分散精力。往往兩個人進行戀愛,就需要拿出時間來共同經歷一些事情,這樣就難免會佔用一部分其他的時間。
另外,還有觀點認為談戀愛會影響自己和其他異性的正常相處(愛情的排他性)。只不過,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多。整體而言,同學們對於校園戀愛還是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愛情重要性
我們調研對於愛情、友情、學業、親情、金錢五種不同因素的得分排序,排列在第一位的因素將給予5分,排在第二位的給予4分,以此類推。最終,親情因素得到了最高4.55分,其中有858名同學將親情因素選在第一位,表明大學生還是更加註重親情因素。整體而言,愛情排在第三位,整體獲得了2.91分。
單就愛情因素而言,只有84名同學選擇將愛情放在了第一位。分別有348、300、288名同學將愛情列在了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分布較為平均。整體而言,同學們相對於愛情,更加重視親情和學業,這和學生所處於學習的環境有著重要的相關性。
校園愛情面臨的問題
校園愛情純真,但是被考驗的因素也很多。調研數據顯示,723名學生認為「畢業後各奔東西,不能在一起」是困擾校園愛情最大的問題。每當到了畢業的時候,很多情侶在畢業或者畢業之後的一年中就分手了,因為地域的差異、學業與工作的差異等等,雙方沒能夠很好地經營畢業後的戀愛關系,最終導致分手。另外,488名學生認為「面臨現實的各種經濟壓力」是困擾校園愛情的難題。戀愛是需要經營的,在生活中看場電影、為對方買些小禮物,這些都是需要額外的支出,可能處於戀愛關系中的男生,需要承擔一部分女朋友的經濟支出。除此之外,也有314名學生認為「學業繁忙,聚少離多」給校園愛情帶來危機,283名學生認為「家庭文化差異過大」會給校園愛情帶來困境。
戀人之間最佳的花銷方式
情侶之間需要通過相互送禮物、共同出去娛樂、一共吃飯等方式來促進相互間的感情。這也就引發了戀人之間哪種花銷方式更佳的問題。基於傳統觀念,50%的同學認為男生負擔需要多一點。同時由於西方文化的傳入,家庭經濟條件的發展,還有36%的同學認為AA制更佳符合。
戀愛與婚姻的關系
戀愛的目標和完美歸宿,理論上是走進婚姻的殿堂,調研數據顯示,36%的同學認為,戀愛應以結婚為前提,這樣的觀念是比較傳統的戀愛觀念。正確的戀愛觀也是宣揚希望戀愛是要走向婚姻關系的,但是現實中,由於種種原因,很多情侶無法走進婚姻中。當代大學生思想較為開放,不再像過去一樣閉塞,已經出現了「不婚」「不育」不輕易確認婚姻關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因此大學生婚姻觀逐漸隨之淡化,很多大學生認為,如果談戀愛可以結婚固然很好,如果最終兩個人沒有能夠走進婚姻殿堂,仍然能夠被人所接受。
希望學校採取的行動
除了進行封閉式問題之外,我們還設置了開放式提問。在回答希望學校採取的行動這一問題中,超過50%的同學答道希望學校設置相關的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同時還有一些同學提到,需要設立更多的情侶交往的地點,可以幫助情侶之間加深感情。
大學生戀愛的特點
經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在大學校園這一特殊環境成長的當代大學生,相比於其他的戀愛,還有其獨特的戀愛特點。
浪漫性
大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和追求,同時身處簡單純凈的大學校園中,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具有更多的夢幻色彩,期望理想中的愛情。
可是他們對承擔實際生活困難的能力、責任等條件重視不足。這也是當代大學生戀愛難以經受考驗、容易變動的主要原因。
易變性
當代大學生社會閱歷相對比較淺,加上正處於青春萌動期,因此,大學生的戀愛大多是沖動型的,往往通過短暫交往就會確定戀愛關系。然而戀愛的浪漫性使得大多數有些同學不善於處理戀愛中的糾葛、矛盾,情侶雙方的感情波動較大,容易分分合合,變化無常。而一些不健康的戀愛觀念,比如「不求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這樣的思想觀念,也彌漫於大學生群體中,使得大學生戀愛容易因為外界因素而產生變化。
意見與建議
為了更加全面地獲取大學生戀愛觀,我們分別面向學校機關負責人、輔導員及心理中心教師、戀愛課教師、研究生導師、學生五個群體進行了深度訪談,了解他們對於大學期間談戀愛的看法、學校在促進學生擴大交友范圍的有效舉措、學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戀愛觀的有效做法。
01
學校機關負責人
學校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戀愛觀的重要陣地,而戀愛觀教育是學校在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對學校機關負責人進行采訪,能夠深入了解學校機關目前對於學生戀愛的看法和做法,為未來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校團委書記呂靜
呂書記從戀愛的四個基本要素(男女雙方、平等關系、共同理想、責任)入手,談了她對大學生戀愛觀的看法。首先,兩個人的關系是建立在平等關繫上的,是戀愛的基礎,不能有人高高在上,否則就會出現問題。缺乏個人獨立性、缺少經濟基礎的戀愛,由於一個人要依附另一個人,這樣往往導致沒有好的結果。其次是兩個人要有共同的價值觀,雙方對於未來、對於處理事情的態度,共同的價值觀決定了兩個人戀愛的遠度。面對戀愛和婚姻,不能有落差,要懂得用心來經營。
研究生綜合辦公室主任盧錚松
盧主任從研究生院的角度簡要談了對於研究生戀愛的看法,並提出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的第一責任人,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術發展,也要關心學生的個人發展,而戀愛就是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一點。他還提出,現在的青年學生更加自信,既是來源於國家的自信,也是來源於個人的自信,因此當代大學生在尋找對象時,更加註重精神上的交流,而自我展現出的面貌也是自信的一面。
02
學工幹部及心理健康中心教師
尚潔
(校團委副書記、經管學部團委書記)
尚老師對畢業季後因為距離等因素導致情侶分手的現象做出了分析,他認為打敗愛情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距離,而是雙方的態度,因為距離的差異、文化的差異等等會給情侶之間帶來很多挫折,但是情侶的態度才是決定是否能夠繼續走下去的關鍵因素。
程誠
(心理健康中心教師)
程誠老師作為一名心理咨詢教師,接待了很多來咨詢失戀而導致心理問題的學生。程老師認為,失戀往往不是單獨存在的,僅僅是失戀可能不會導致心理障礙,而在失戀的背後,往往還存在著家庭關系、學業壓力、宿舍關系等,這些復雜的關系交織在一起,通常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疾病,而失戀通常只是引發學生身心健康的一個導火索。在程老師看來,戀愛不是陽春白雪,需要學生去經歷、去體驗。同樣,面對失戀的情況,程老師給出了他的建議,生活不能夠停滯下來,生活中不僅僅只有戀愛這一件事,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面對失戀時故步自封、停滯不前。
03
「戀愛課」教師
天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劉曉純
劉教授認為戀愛是一件感性的事情,而他在感性中講述著理性的觀點,盡可能幫助更多大學生了解戀愛中的道德問題和法律問題,給大家敲響了警鍾,防止大學生因為戀愛問題而引起不必要的後果。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在戀愛中要懂得責任的問題,既包括行為義務,也包括法律義務和約定義務。大學生需要明確戀愛中的義務在對戀愛應該有著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履行戀愛中的責任。
04
研究生導師
研究生的年紀較大,心智相對比較成熟,相比於本科生對於戀愛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同時,一些博士研究生的年紀較大,有部分研究生也步入了婚姻中。研究生導師是負責研究生成長的第一責任人,研究生導師對於研究生戀愛的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天津財經大學副校長、天津大學經管學部教授劉金蘭
對於研究生來說,更重要的是正確處理學業和家庭的關系,畢竟研究生還是處於學習、科研壓力之中,需要合理地分配精力,否則很可能會導致主次不分,無法完成學業。導師作為研究生的指路人,有義務幫助研究生更好地處理學業和戀愛的關系,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05
學生
賈夏傑、王璐
王璐同學和賈夏傑同學作為優秀的學生代表,大學三年內,在學習與生活中互幫互助,最終雙雙保研清北,他們對戀愛觀有獨到的見解。當談到戀愛與學習的關系之時,賈夏傑說,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學習與戀愛,處理的不好,那麼就會是一種互相沖突的關系,但要是處理的好的話,就會變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叄』 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方案
不懂
『肆』 求一份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報告
1.你對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的基本看法是(單選)
C應正確引導(75%)
2.你認為,戀愛對學習(版單選)
D產生權的影響難以確定51%
3.你對不同民族大學生之間談戀愛的現象(單選)
A可以理解與認同
4.你認為事業和愛情哪個更重要?
C愛情和事業同樣重要
D沒想過
5.你選擇戀愛對象的主要標準是(單選)
D志同道合
6.你認為大學生談戀愛的動機是(單選)
A尋求精神寄託
7.你認為學校老師和領導對大學生談戀愛應持的態度是(單選)
D順其自然
8.你的初戀起始於(單選)
B高中
9.如果你想談戀愛,並且你有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單選)
B同校同學
10.你對戀愛的態度是(單選)
A共同努力、堅持到底
11.你會在上學時期戀愛嗎?
C看緣分
12.你對大學生戀愛有什麼建議和看法?
不要盲目的為了戀愛而戀愛.
『伍』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目的和意義
大學生活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深思一下,經歷了十幾年的刻苦學習,才有了今天進入大學繼續學習的機會是不易的!
我曾經有過這種想法就是「學了那麼多年,進入大學就該放鬆一下,好好地玩一玩」。可是後來發現,大學呀,真的不是一個用來玩的地方。
你要面臨著各種壓力,比如考試不能掛科吧、體育要及格吧、英語四六級還得考過吧!總之,大學裡面的學習全靠自覺!
都說談戀愛是很美的,特別是在大學裡面,更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呀!愛情這種情感,要用心投入,那麼大學里的我們該如何正確戀愛呢?小編就來說說我的意見吧!
九、愛她但別寵她
假如男生適當讓女生為自己做些事情,則女生越會愛這個男生。記住哦,你可以愛她,但絕對不能寵她,要適當給她們一些機會做一些幫助自己的事情,不論是學習和生活都一樣,女人天生願意為自己心愛的男人做事。很多時候男生一味為女生做事,反而女生會忽略該男生的,戀愛就是這樣,很奇妙吧?
十、沒錢一樣可以浪漫
雖然是大學生,雖然沒有工作,雖然生活補貼夠吃飯後所剩無幾,但是沒錢一樣可以浪漫。
有一點值得肯定的,就是每個女生都有浪漫的潛質,假如真的是一個太木訥的男生,確實是沒法吸引一個女生的。男生假如找到同樣心儀的女生,其實不用經常花錢帶她去外面高檔次的地方瀟灑。所以男生只要學會送送玫瑰和寫情書就好了,時不時製造一些浪漫的氣氛、給她一個驚喜就好了。不需要經常性地,只需要看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