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
① 當代大學生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以下幾點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古希臘哲學家說,知識即美德.我國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青春時光,人生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為學之要貴在勤奮、貴在鑽研、貴在有恆.魯迅先生說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學生時代,「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要勤於學習、敏於求知,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既要專攻博覽,又要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
二是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這就是我們的用人標准為什麼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因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得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踏踏實實修好公德、私德,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們付出的辛勞才能結出果實.面對世界的深刻復雜變化,面對信息時代各種思潮的相互激盪,面對紛繁多變、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學業、情感、職業選擇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時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經歷.關鍵是要學會思考、善於分析、正確抉擇,做到穩重自持、從容自信、堅定自勵.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了這把總鑰匙,再來看看社會萬象、人生歷程,一切是非、正誤、主次,一切真假、善惡、美醜,自然就洞若觀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確判斷、作出正確選擇.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篤實,扎扎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人說:「聖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聖人.」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干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成功的背後,永遠是艱辛努力.青年要把艱苦環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准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順利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懷疑動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堅守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成就自己的寶貴人生.
② 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1、愛國意識。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是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精神力量。
高校應在教學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通過教學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注入學生心靈。積極培育大學生理性平和、穩健務實的心態,引導大學生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把自己的理想與祖國需要聯系起來,把個人夢與中國夢聯系起來。
讓大學生明白只有理性愛國才是真正愛國,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思想政治課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例如,帶領大學生深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教學,利用歷史事件、傳統節日教學,開設愛國專題講座,利用網路傳播愛國思想等。
2、敬業意識。敬業是公民的基本職業要求,也是愛國意識在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高度的敬業意識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要手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大學生,需要注重培養以下幾種敬業意識。一是樂業意識。只有樂業才能敬業,也只有兢兢業業干好本職工作,才能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二是進取意識。
只有抱持積極進取的心態,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三是承受意識。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承受力,即使最初對工作非常熱愛,也可能僅僅保持三分鍾的熱情。
四是大局意識。應堅持個人夢服從國家夢,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實現個人夢。高校應創新敬業意識培養方法,組織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社會、深入實際,在實踐中磨煉敬業意識。
3、誠信意識。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穩。
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立人之本。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高校應幫助大學生樹立誠信道德觀。可以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網上誠信教學。
建立大學生誠信評價體系,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老師評議等方式記錄學生的誠信狀況,並將其與評優、貸款、就業推薦等掛鉤。應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教師應加強道德修養,做誠信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做到身正為范。
4、友善意識。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一些人不善與人相處,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不友善的行為。
友善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用心引領。教師必須具備熱愛學生的品質,以教師的愛培養學生的愛,使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認同、模仿愛的行為,自覺地友善待人。高校應創造環境,讓大學生結成夥伴、彼此走近,在夥伴間認識自我、認識他人,友好合作。
(2)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擴展閱讀:
核心價值觀是組織文化的核心。組織的領導者和全體員工對企業的運作活動、組織及其員工行為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大小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是各層員工廣泛接受的、佔主導地位的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相對性的自身絕對性,所以它又是不可改變性與不可發展性的。
「一個企業本質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則。它既不能被混淆於特定企業文化或經營實務,也不可以向企業的財務收益和短期目標妥協。
③ 如何培育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需要學習儒釋道三教的聖賢教育。 推薦參考
大安法師:當我們人生遇到種種選擇的三岔路口的時候,我們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欲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不要自己胡思亂想,一定要向聖人討教,向善知識討教。《涅槃經》里也說:「願作心師,不師於心」。意思是,不要把這個感覺系統的心作為自己的老師,而一定要控制住它,要作心師。因為凡夫難以憑借自己心意識的思維推理,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一定要學習經典。就好像我們寫書法,你不可能拿起筆就寫自己的東西,如果這樣,十有八九是會失敗的。首先要臨摹。臨摹就是把自己腦海當中的字形、筆畫全都放棄,字帖怎麼寫,就循規蹈矩地去模仿。臨摹得越像,就越有進步。在這過程中,對字的感覺以及審美價值觀就建立起來了。我們做人也是要通過學習聖人的經典,建立一套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所謂的正知正見。不要自己瞎琢磨,走到一半,不行又回頭。
現在社會上都在追求財富、權力,以此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知道這些東西,是你的福報。命中有,自然會有,命中沒有,你打破頭也沒有,這是因果的法則。通過學習佛法,你就可以了解因果輪回,了解生命的本質和萬物運行的規律,了解諸法的空性;就能找尋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也能開拓一種無我的胸懷,情商也會提高。做人做事就不只考慮自己,也會考慮周邊的人。孝養父母,幫助同學,努力學習,盡到自己相應的社會責任。以平常心做事,萬事隨緣,活在當下。同時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事業,鍥而不舍地努力,再注意福德智慧的修習,就能萬事順緣,吉祥如意。當代大學生出生、成長在我國改革開放時期,具有濃郁的現代意識,思想活躍敏銳,求知慾強,刻苦耐勞,有許多良好的品性。然而生長在這個市場與科技為主幹的現代社會,面臨著越來越強的競爭壓力,內心的焦慮、迷茫以及程度不同的失落也嚴重存在。大學生心理障礙乃至自殺事件,呈上升趨勢。所以,當代大學生以佛法來調適心理,健全人格,甚為必需。茲略述四點,聊備當代大學生參考:
1、相信因果報應。一個人命運的窮通貴賤,不是偶然的,中間貫穿著善惡對應回報的因果鏈。布施得財富報,放生得健康長壽報,嗔恚得相貌醜陋報等,所以對自己的命運要有正確的觀念。命中沒有福祿,費盡心機也得不到,命中有的好處,你不想要也不行,這叫「求之不可得,卻之不可免」。這樣,人生觀便會達觀,逆來順受即是知天,進德修業始名立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命運便會向好的方面轉化。
2、對世間現象要有空慧的正見。了知世間一切都是緣生法,並無實體,緣聚則有,緣散即空,如夢如幻。由業力感招的世相,多有逼惱。如是吾人處世,隨緣任運,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無適無莫,則無往而不受益。
3、由智慧生起積極的人生態度,完善自己,服務社會。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得全方位提升自己的道德與智慧素質,以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作為自己做人的准則,力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在現行教育體制下,注重自我教育,要有特立獨行的精神,對物慾、私慾要理性化,不可膨脹。淡然處之,心平氣和,反而能獲得應得的需求。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我們何不做一個君子呢?樂天知命、少欲知足,又能夠面對社會積極進取,使自己成為服務社會的優秀人才。
④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理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社會主內義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容。它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基本內容。它把我們黨倡導的基本理論、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系統凝煉地整合在一起,集社會主義價值理念之大成,決定著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文化性質和方向。
⑤ 如何踐行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針。我們大學生只有自己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風尚,才能健康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之人。
首先,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的信念。大學期間,同學們都面臨著一系列人生課題,如人生目標的確立,知識才能的豐富,發展方向的確定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科學的理想信念來引導。我們要把個人的奮鬥志向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聯系在一起,把個人今天的學習進步和祖國明天的繁榮昌盛緊緊聯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結出豐碩的成長成才之果。
其次,我們要做忠誠的愛國者,時刻不忘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份子。維護國家利益,維護祖國統一,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無論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報效祖國,都要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努力學習,掌握報效祖國的本領。
再者,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確立積極進去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在實踐中不斷地創造人生的價值,賦予人生與眾不同的意義。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發展和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大學生們一生影響很大。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知榮辱講道德的人。我們大學生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努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最後,我們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並且要增強法律意思,做一個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總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是一個人加強修養、完善自我的過程。我們大學生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⑥ 結合實際談談當代大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為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著重落實在行動上,我認為,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精神,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儲備好將來報效祖國的本領。其次要樹立服務的理念,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種習慣,使其成為一種人生的態度,通過參加各類志願服務工作等平台,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再次要勇於擔當社會責任,英雄集體的行為詮釋著青年對社會的責任,我們肩上負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和義務。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我們以後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把握未來方向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大勢,正確認識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與支流,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
二是我們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在現階段,全社會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共同理想,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們要強化理想信念學習,深刻理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於當代中國進步與發展的深遠意義,自覺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把這個共同理想化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並堅定地為之努力奮斗。
三是我們要學習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我們應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激發愛國熱情,使我們一方面以開放的心態,虛心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長處,另一方面樹立堅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四是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我們道德實踐的評判標准,引導我們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分美醜。榮辱觀是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只有知榮明恥,明辨善惡美醜,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我們應該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基本道德規范。
⑦ 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演講稿怎麼寫
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觀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看,社會主義社會是以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為基 礎形成的,它反對資本主義社會,但不否定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要超越資本主 義社會。社會主義的現實追求要高於資本主義,即在人的政治解放基礎上,追 求人在經濟與社會領域的解放、獨立與自由。社會主義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 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完全可以與資本主義社會共享現代社會形成過程中所 創造的最基本的核心價值,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等。社會主義社會所要 做的就是賦予這些核心價值以更加真實而豐富的內涵。 針對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局限性和制度的不合理性,社會主義社會最核心 價值就是要使得創造財富的人享有財富,從而從根本上結束自有人類社會以來財富的創造與財富的佔有之間的分離。從勞動出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 系,強調民主、自由與平等是勞動者的民主、自由與平等。但是,這種核心價值 並不否定個體自主與獨立的意義,相反,強調這個個體自主與獨立應該充分 落實於創造財富的勞動者身上。 綜上,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應該從勞動者的立場出發,以實現人的全面 發展為出發點,積極吸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的成果,在公共利益與個體權利 的平衡框架內,確立社會主義的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從而豐富和完善社 會主義價值體系。 二 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應該是當代人類社會核心價值、馬克思主義核心價 值與中國社會文化基本價值的有機統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個核心價值觀,不僅符合馬克思 主義的根本精神,而且具有很強的現代意識。在中國文化中,由於人定位於天 地之間,所以,中國文化也將為這個價值觀提供獨特的文化資源。 第二、以和為貴,追求社會的和諧。在中國文化中,「和」,不論作為一種 原則,還是作為一種狀態,都是人生和社會的共同追求。在西方文化中,「和」 既有審美的一面,也有信仰的一面。作為一種信仰,其內在的追求是法則、秩 序與和平。所以,強調人、自然、社會的多重和諧應該是中國核心價值的重要 內容。 第三、以法為基,維護公民的權利。在現代社會,法是公共意志的產物,保 障著權利,約束著權力,從而有效地調節著國家與社會、國家與個人、社會與 個人以及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公民的自由與平等自由在法治的條件下才 能得以實現。所以,法治應該是社會的基本、國家的基本、人們生活的基本。 第四、以公為善,保障公民當家作主。「以公為善」的價值理念,即強調人 民當家作主的前提是認同公共利益,維護公共利益和增進公共利益;而人民 當家作主就是通過多重渠道來維護和發展公共利益與人民幸福。 第五、以勞為美,尊重勞動的價值。社會主義社會以勞動為出發點,力求 實現創造財富的勞動者成為財富的實際享有者。為此,不論國家,還是社會, 都必須尊重勞動,保障勞動的成果,並讓勞動者充分享有勞動者的成果。 第六、以家為安,實現安居樂業。中國是一個大國,也是一個有很強家庭 觀念的國家。家庭,對於個人是一個安全的港灣,對大國,是國泰民安的基礎。 所以,我們應該強調家庭的價值,強調倫理在現實社會中的意義。
⑧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當具備怎樣的核心價值觀
以國家興旺為己復任,以人民制幸福為宗旨,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非凡的業績。行行出狀元,不僅僅指的是專業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比如2010世博會的志願者先進個人,就是在極其平凡的崗位上實現不平凡的業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