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考研
『壹』 北大現當代文學考研書目有哪位前輩知道
這是2009年的。
招生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 (050106) 人數:16
研究方向 01.現代文學
02.當代文學
03.民間文版學
04.新聞與媒體研權究
05.文學創作與研究
考試科目 本專業考試科目③中國現當代文學試卷中包括現代文學、當代文學、民間文學、新聞與媒體研究、文學創作與研究五部分,考生根據報考方向選做。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選一門
3 615中國現當代文學
4 844現當代文學專業基礎
它沒有指定教材和參考書目。
一般:文學史教材為《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程思和,《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
不過看它的考試內容這幾本書是不夠的。
『貳』 北大現當代文學考研科目
(050106)中國現當代文學
(101)政治
(201)英語(202)俄語(203)日語(210)法語(211)德語
(624)中國現當代文學
(467)現當代文學專業基礎
『叄』 求北大中文系現當代文學考研參考書目
中文系考研大多數是大綜合,中文系核心7門課程,文藝學,語言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現當代文學史,古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
文藝學也叫文學概論,現在全國最流行的是童慶炳版,滬寧一帶有個別學校會參考胡有清的《文藝學論綱》,如南京大學。
語言學,幾乎都是葉蜚聲的這一本,還沒有看到那個學校不是用的這一版的,畢竟語言學出成果太難。
古代漢語,王力版4本,幾乎也是全國都採用的書,極個別文科頂尖學校會參考本校教授的書,例如四川大學,以及南京大學的高小方版,廣州那塊採用的是郭錫良版,陝師大的胡安順版,蘭賓漢版等等,古文知名教授幾乎都是王力的學生。
現代漢語,黃伯榮2本,所有大學全部採用的教材,在滬寧(上海南京)也有學校採用胡裕樹版本的,以及最新出來的,邵敬敏版本。
現當代文學史,容易出成果書也很多。首先北大採用的《中國文學三十年》錢理群。還有川大,陝西師大的朱棟瀮版。南大的洪子誠版,丁帆版。復旦大學的陳思和版。
古代文學史,袁行霈這版用的最廣,也有個別文科強校用自己老師的。除此之外還有游國恩版,這個版本出版年代早許多說法都變了,但是還是有學校傾向於這個版本,畢竟以前很流行。
外國文學,只有兩個版本似乎,鄭克魯版和朱維之版,2者差別不大,朱版淺顯,鄭版全面系統。推薦鄭克魯。
『肆』 北京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生考試歷年真題
親 你就算加多少分都不會得到歷年真題的~
一般真題都是要自己去論壇里買的,便宜的也要幾十塊錢~
如果想要的話去考研論壇里發個帖子,有些考上的好心的學長學姐們可能會給你的~~
好運~~
『伍』 考北大中國現當代文學考研有希望嗎
畢業以後能幹啥呢?進報社?當自由撰稿人?或者作家?還是要有一個職業規劃的,就算辛辛苦苦考進去,畢業以後幹啥要想清楚。
『陸』 現當代文學考研北師大、復旦、北大哪個相對好考一點
文學,北大和北師大似乎更強勢。
無論是北京還是外地,北大和北師大的認可度都是很高的,當然了,如果想在上海就業的話,還是考慮復旦。
北大出題范圍是最廣的,要衡量自己的實力。
如果現當代文學畢業是為了當老師,北師大和華東師大競爭力會更強。
『柒』 北大現當代文學考研考什麼
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捌』 北大中文考研書目
你好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考研基本參考書目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褚斌傑《中國文學史綱要》
游國恩《中國文學史》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段寶林《民間文學教程》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
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考研基本參考書目(現代文學方向)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學習指導》
溫儒敏《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
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段寶林《民間文學教程》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考研基本參考書目(當代文學方向)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張鍾、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概觀》
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主潮》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學習指導》
溫儒敏《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段寶林《民間文學教程》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北京大學中國民間文學專業考研基本參考書目
段寶林《民間文學教程》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
王娟《民俗學概論》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考研基本參考書目
樂黛雲《比較文學原理新編》
楊乃喬《比較文學概論》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
胡經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
王岳川、胡經之《文藝學美學方法論》
張少康《中國文學批評理論史》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
郁龍余、孟昭毅《東方文學史》
北京大學文藝學專業考研基本參考書目(文藝學方向)
董學文《文學原理》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
胡經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
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
王岳川、胡經之《文藝學美學方法論》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
董學文《馬克思主義文論教程》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段寶林《民間文學教程》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
北京大學文藝學專業考研基本參考書目(文藝美學方向)
胡經之《文藝美學》
王岳川、胡經之《文藝學美學方法論》
董學文《文學原理》
董學文《西方文學理論史》
胡經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藝理論名著教程》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
段寶林《民間文學教程》
鄭克魯《外國文學
『玖』 求北京大學研究生考試的現當代文學專業參考書目
文學類一般不列參考書。
首先我的經驗是,搜集相關信息,為考研做好准備,這些信息是:
一、招生專業目錄
專業目錄是考生報考的依據,也是全部復習計劃的依據。由於近幾年高校改革力度加大,專業調整頻繁,專業名稱也多有變化,廣大考生需要格外注意,免得早就瞅準的專業突然改名更姓,不知去向了。考研教育.網提醒大家,招生專業目錄一般在每年7、8月份公布,考生應及時與招生單位聯系,索取或購買目錄,最終確定自己的報考方向。
二、公共課考試內容與題型
這里的公共課指全國統考的科目,包括政治、英語(或俄語、日語)和數學。這些科目的考試知識點和考試要求在每年六七月份出版的各科考試大綱上有詳細規定。根據考研教育.網多年的總結,日語、俄語、數學等科目的大綱一般變動不大,因此可以參照前一年的大綱;而對於一些變動較大的科目,則必須以新大綱為准進行復習。
三、專業課考試內容與題型
公共課有大綱,或早或晚總還能明確復習范圍,但專業課卻基本上沒有什麼書面的復習綱要可以提供給考生(有關政策禁止招生單位給考生劃定考試范圍),需要自己去多方打聽。因為專業課涉及的往往不止一門課程,教科書也有多本,復習量極大。例如某著名高校的新聞學院,多年來中國新聞史方面有一段時期的內容全部不考,而每年都有一些不了解信息的考生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背誦這數百頁內容。
四、錄取調劑信息
對於考分很高或很低的考生而言,錄取調劑信息可能用處不大,但對於那些分數剛剛達線、處於錄取邊緣的人來講,如果提前一天知曉某個招生單位的調劑信息,情況或許就有改觀。
以上四類信息,你要盡力搜集,要是搜集方法和渠道不知道的話,你可以參考《新手入門指導:多樣化渠道搜集考研信息》這樣爭取給自己考研加分!
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所幫助!
『拾』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考研相關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考研復習一、 中國古代文學:1、題型:a 原文標點、釋字 15% b 名詞解釋(約5個) 25% c 論述題:四個方向各出一題,選做二題,本方向題必選 2*30% 2、參考書:應看兩套以上教材,以相對照。如: a 游國恩等五人《中國文學史》 b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c 馬積高、黃鈞《中國古代文學史》 d 褚斌傑、袁行霈、李修生《中國文學史綱要》3、方法:a 著眼於"史",對各種文體、文藝思潮、文學流派的發展、某種藝術表現手法的成熟過程以及與此相關的作家作品,都要一一整理出清晰脈絡。 b 盡量多背些原文,以為答題論據。c 答題時,不必與北大老師的觀點一致,只須自圓其說、持之有據即可。 二、 古代文學專業基礎:本試卷皆是問答題,間或有名詞解釋,內容包括三門課程:1、 中國通史: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2、 古代文論: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通史》 諶兆麟《中國古代文論概要》3、現當代文學: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張鍾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上述書目,僅供參考,皆可用各校教材代替。 三、 綜合考試1、 題型:選擇、填空。2、 本試卷考題極為瑣碎,內容涉及中文系各門課程,其實就是知識點的考察。所以復習重點也就僅在於背知識點。北京大學中文系課程分為三大塊:a 漢語:語言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b 文學: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學、古代文論、西方美學史c 文獻:目錄、版本、校勘、檢索 建議書目:潘樹廣《古典文學文獻及其檢索》對於古代文學考生來說,復習的主要精力應放在"文學"一塊上,這一塊的題目占試卷的主要部分。 北大古代文學書目及復習提要北大古代文學書目及復習提要一、古代文學史書目:中國文學史(四卷) 袁行霈 高教版中國文學史(三卷) 章培恆 駱玉明 復旦版 中國文學史(四冊) 游國恩、王起、蕭滌非 人文版中國文學史綱要(四冊) 褚斌傑、袁行霈、李修生 北大版大網路叢書----中國文學卷 所列四本文學教材可彼此參照使用,以便拾遺補缺。對於古代文學史來說,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點突出,點、線、面結合,得出文學演變的軌跡,方為關鍵。至於藝術特色、文學流派、文體發展、文藝思潮等等,皆不可有所偏頗。袁本較全面,資料詳實,且以描述性語言貫之,脈絡分明章本時發小論,觀點鮮明,論之有據,為評論性文學史袁本與章本正好互為補充,推薦為重點教材。游本雖政治、階級觀點有時過直露(如對宮體詩),然畢竟是當日數位古代文學研究的大家領銜編寫的,又長期作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水平,許多方面影響以後文學史的編寫,不可偏廢。褚斌傑、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綱要》本雖為電大教材,但畢竟是三位的專著,簡略有餘而也時有可觀之處。如果學有餘力,建議看一下《大網路---中國文學卷》,作為工具書,條目清楚,案例分明,且包攬無余,對於每個時期的文學既有總論,對於作家、作品又頗有定論。正好與文學史教材參照使用,跳出大文學的圈子,從細處考之,不至於萬一碰上偏題,無從下手。另論之需有據,對於答題體系大方面掌握後,還是多讀原著吧,以便做論述題時不只空空其談。 二。、古代文藝理論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張少康主編的《中國古代文論作品選》郭紹虞 《歷代文論選》對於古代文論,感覺還是從兩本文論選入手較好,先讀原著,再看分析,一目瞭然。至於三本教材,以為張本作為個人專著,似乎有些瑣碎,且大量用白話譯文,讀來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話運之,雖有神韻,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適於自學教材。倒是王本在行文上要好一些,且有復旦新版本,粗略翻過,體例上也很清晰,推為首選。 三、中國通史 翦伯贊《中國史綱要》張傳璽《中國古代史綱》樊樹志《國史概要》對於通史也是既要小處不漏,還得大流通暢。三本中,張本適合自學,畢竟為教材,且有課後題參照;翦本作為個人專著,盛名之下,其實倒沒有多少史趣,不過多年來作為推薦教材,畢竟也得看看;倒是樊本頗具趣味,文筆、選材都具可觀之處,也難怪作為高校教材上市後竟入暢銷書前列。 四、現當代文學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洪子誠、張鍾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對於古代文學方向,現當代的出題似乎有些問題,從前三年的考題可見一斑,2000年是考查了現代的茅盾的《子夜》和當代的新歷史小說;2001年則考了一個大題:從一兩位現當代作家、作品論述古代文化之影響;2002年則考了最沒意思的一題:文學研究會的產生時間、發起人及論點種種,全成了考背書匠的了。反正就泛泛地看幾遍這幾本教材,對於大多數古代文學的學子來說,現當代實在沒多大意思,沒的辦法,中國的考試嘛,熬吧。 五、 綜合考試: 1、漢語:語言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現代漢語(黃伯榮) 古代漢語(王力) 中華書局語言學概論 (葉蜚聲、徐通鏘) 北大版 2、文學: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學、古代文論、西方美學史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伊格爾頓,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郭宏安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至於文藝概論,一般的通用教材都可,外國文學似乎近來考察較少,尤其2002年基本沒有,當然還得看,不怕一萬,還怕萬一呢。 3、通史、文獻張傳璽的《歷史文獻教程》 北大版潘樹廣《古典文學文獻及其檢索》如果潘本難找的話,隨便哪本《古典文獻學》皆可通用。對於古代文學考生來說,其實大綜合最容易了,因為專業一、二已經包括大半內容,且去年以來大綜合又恢復以前形式,以填空、選擇為主,只有古代漢語方面有一題知識問答,一題譯文。其他方面也以重點為考察點,大略看看即可,從2002年的古代文學考生的大綜合考分即可看出有多容易,最高95,80以上的也有近10名。 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言,本不足道,希望拋磚引玉,對同道有所幫助,則幸甚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