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大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1-11 05:15:59

1. 大學生心理健康典型案例有哪些

極端案例

小林以當地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某重點高校,第一學期期末,回本來躊躇滿志准備獲答取獎學金的她未能如願。她的情緒從此一落千丈,變得鬱郁寡歡,無心學習,也無法處理好與同學的人際關系,還整夜失眠。最後不得不去醫院精神科檢查,結果診斷她是患了抑鬱症。

專家分析

據日前一項對大學生抑鬱症的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生抑鬱障礙疾患率為23.66%,據此推算,北京患有抑鬱症的大學生不少於10萬人。

在大學生中有抑鬱現象的比較多,究其主要原因,是由於自我價值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對自己進行了一些否定。一般這樣的學生情緒都比較低落、不穩定,不愛搭理人,做事情沒有興致,時間長了,容易造成心理情緒積聚,對學習、生活肯定會造成影響,嚴重的則會患上抑鬱症。如果沒有找到正常渠道發泄,可能會沉迷於一些自己覺得是正確的事物上面,比如網路。這就需要周圍的人群關注他們,給他們溫暖,生活中有這種情緒的大學生也要多和身邊的朋友談心、交流,釋放出自己的壓力,以緩解這些症狀,從而恢復到正常狀態。

2.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文章

當今大學生,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不是學習和就業,而是人際交往。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常常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以及主觀認知、情緒、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誤區,以至出現像自卑、孤獨、嫉妒、報復和異性交往等交際障礙,怎麼樣才能消除這方面的障礙而成為使你成為一個社交高手呢?筆者願在此略述幾點以供參詳!

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際交往的大敵。自卑的人悲觀、憂郁、孤僻、不敢與人交往,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性格內向,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這類人主要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過多的自我否定、消極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響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學生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出身低微、學習差等等。這種同學在學校中為數不少,這就加大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和學校教育的管理力度。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改正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學生採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讓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來源於社交中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其次,要引導學生採用「阿Q」精神勝利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會積極與人交往,增強自信,任何一個交際高手都不是天生的。

孤獨心理 孤獨是一種感到與世隔絕、無人與之進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單寂寞的心理狀態。孤獨者往往表現出萎靡不振,並產生不合群的悲哀,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交際和生活。這類學生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性格、過於自負和自尊、挫折。有句話說的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自尊、自負、自傲都會引起孤獨的產生;還有一種人比較容易孤獨,那就是「喜歡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矮子的人!」 怎麼樣才能夠改變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把自己融與集體中,馬克思說過: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一個拒絕把自己融入集體的人,孤獨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負、自尊和自傲的心態,積極參加交往。當一個人真正的感到與他人心理相融、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時,就容易擺脫這種孤獨誤區了!

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際交往中,因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學習、名譽等方面不如對方而產生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行為。特點是: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抱以嫉妒;看到別人冒尖、出頭不甘心,總希望別人落後於自己,嫉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競爭的勇氣,往往採取挖苦、譏諷、打擊甚至採取不合法的行動給他人造成危害。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際能力,給大學生成人和成才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因為嫉妒會吞噬人的理智和靈魂,影響正常思維,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應多從提高自身修養方面上下工夫,多轉移注意力,積極升華自己的劣勢為優勢,採取正當、合法和理智的手段來消除這一心理。

報復心理 所謂報復,是在人際交往中,以攻擊方法發泄那些曾給自己帶來挫折的人的一種不滿的、怨恨的方式。它極富有攻擊性和情緒性。報復心理和報復行為常發生在心胸狹窄、個性品質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時候。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報復心理的產生不僅同個性特點有關,而且與挫折的歸因和環境有關,報復常常以隱蔽的形式進行。因為報復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現,他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開的反擊能力,所以只有採取隱蔽的方式來進行報復!這種心理給報復者的人際交往帶來了莫大的阻力和壓力。想改變這種心理,需要提高報復者自身的自製力,要反思報復結果的危害性,學會寬容。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嘛!

異性交往困惑 異性交往本來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 同時也是一個一直令大學生棘手的社交障礙。有一些學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與異性交往時總感到要比與同性交往困難的多,以至於不敢、不願、甚至不能和異性交往。這些大學生主要因為不能正確區別和處理友誼與愛情的關系,部分大學生劃不清友情與愛情的界限,從而把友情幻成愛情。大學生的年齡本來就是一個情愫迸發的年齡,對異性的渴望本是正常的事。但由於一些大學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特別是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文化傳統,認為男女之間除了愛情就沒有其它什麼了,使得他們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異性朋友觀」。這必然會對大學生異性間交往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再一個是輿論的影響,有的學校、老師、家長對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橫加干涉,這勢必加重了異性之間交往的困難。要擺脫異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因為集體活動有利於男女同學建立自然、和諧和純真的人際關系,其次要講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還有社交恐懼、猜忌等方面。在此只淺談以上五個方面。

3. 大學生心理健康案例

呵護光環下脆弱的心
與紛亂的春天一起到來的,是大學生自殺的旺季!
2010年3月22日,北郵09級博士吳某從該校本部主樓一躍而下。3月28日,南京林大化學工程系一女生在宿舍內上吊…
舍棄如花的生命,他們為何選擇毀滅?
大學生給我們的第一印象總是青春飛揚,活力四射!是的,我們如鮮花般絢爛,但同時我們也是脆弱的。社會和家庭在我們身上寄託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我們總在努力拚搏,有時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安慰,一個短暫的休息,否則我們的靈魂將跟不上我們的腳步!
「大學生」——呵呵,多麼耀眼的名稱。可實際上我們卻像玻璃瓶中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卻又找不到出路。我們,是個弱勢群體!
我們經濟上很難獨立,掌握的只有無法轉換成金錢的基礎理論知識;我們情感上大都很蒼白,期待著一場完美的戀愛,卻又總是受傷;我們學業上很無奈,周邊的氛圍總是輕易把一切雄心壯志消磨殆盡。環境的劇烈變化,理想與現實的劇烈沖突,家庭的殷切期望,貧窮的困擾,於是,便有了焦慮、抑鬱、恐懼、自閉,便有了馬加爵,便有了一個個如花的生命的凋謝。
拿破崙曾言:「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取決於他的心理。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往往就是靠心理劃分的。」所以,要想贏得成功人生,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我們大學生要學會調節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在大學這樣一個相對寬松但有多變的環境中,大學生極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南開大學一項對天津市20 所高校2.3萬余名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天津市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情況良好,占學生總人數的74.74%,但仍有25.26%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障礙或疾病。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從重到輕依次為強迫症、人際敏感、人格偏執、敵意、憂郁及附加症狀。
回首大學逝去的歲月,你迷茫過嗎?你孤獨過嗎?你頹廢過嗎?你放縱過嗎?
當QQ里又發出了讓人手癢的聲音;網路游戲里又出了讓人覺得興奮無比的廝殺聲;湖邊的路燈下又站著一對對相互依偎的情侶;牌桌前又擺滿了好像可以唾手可得的鈔票……在我們的身邊有太多的混日子的大學生,他們過著同齡人嚮往的瀟灑生活;我們要耐得住孤獨與寂寞,這好像是大學生活格格不入的。但是成功與偉大的人都是孤獨與寂寞的,他們忍耐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超強的毅力與過人的智慧;大學里有太多的誘惑,我們需要拒絕這些誘惑,在別人眼裡像苦行僧一樣在大學里穿行……上天給了我們每個人一雙手和一個大腦,就是要讓我們去創造與思考。大學這段時間是我們最佳的學習階段,所以請放棄享受,努力地重塑自我,為以後的騰飛積聚力量。
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困境,達到完善自我,成人成才的目的?我想我們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完善人格。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情緒調節。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進行自我調節,合理疏導不良情緒極其重要。
第三:確立目標,規劃未來。人生,需要啟明燈,沒有目標,沒有規劃,極易走彎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樹立目標,做好職業規劃是一條避免迷茫頹廢的良策,人無志不立!
第四:加強交流。交流,是雙方的。交流時,不僅可以把自己想傾訴的訴諸於人,同時還能從他人那裡吸取經驗和教訓,或者消除彼此間的誤會矛盾等不安定因素。
總之,欲成才,先成人。只有時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工作中,才能無愧於心,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與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啟超先生這一名言震盪著一代代年輕大學生的心靈,我們大學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為國家的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

上面是開頭的文章有一些最近的心理健康的案例,下面是分點的論述,你可以在上面適當的找東西進行參考的

4.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個案例分析要怎麼寫,要結合心理知識分析哪些方面

對於事事不順者,在這種特殊時期,正好遭遇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茫然失措,無朋無專友,孤家屬寡人,被異類,,,正好認清社會現實,從而東山再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身感興趣愛好做起,不放棄不墮落消沉。
這也是豐富人生,為將來美好未來打基礎。
試想,一帆風順的人生是可怕的,沒有在底層打拚過的人生是虛偽的。

5.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要有實例)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6-10-24 17:31:00 ] 作者:未知 編輯:studa20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見》明確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依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分析和研究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煉,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那麼,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差距,使其順利成才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人際交往,使他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培養遵守紀律和社會道德規范的習慣。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系,保證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4、保持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大學生心理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環境包括生存環境、成長環境、學習環境、校園環境等。
第四,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心理老師具備了較雄厚的理論功底和生活實踐經驗,對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處理技巧。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從心理咨詢具有治療功能的角度來說,心理咨詢屬於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輕度心理障礙的人。通過咨詢者與求詢者的交談、指導,針對求詢音的各種心理適應和提出的問題,幫助求詢者正確地認識到自身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引導求詢者更為有效地而對現實,為求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機會;增加求詢者的心理自由度,幫助求詢者改變過去的心理異常,最終恢復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詢兼有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功能,通過心理咨詢,為咨詢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和條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質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實現降低和減少心理障礙,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要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沒有意志,沒有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積極進取、服務於社會的人生觀作為自己人格的核心,並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願望、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樹立遠大理想,「以天下為己任」,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內驅力,推動大學生努力完成學業,自覺攀登科學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
總之,大學生要做到心理健康,爭取身心健康是關繫到成才與否的頭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一顆顆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與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梁啟超先生這一名言震盪著一代代年輕大學生的心靈,我們大學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為國家的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

6.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4000字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摘要]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復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們在追求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關注著心理健康,作為天子驕子的大學生也不例外。現今的大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著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心理問題和沖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對作為天子嬌子的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衛生的概念延伸過來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心理衛生則是指一切維護心理健康的活動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學問。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繫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繫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系不和而逃避群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學生心理素質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 2002級學生入學第一年便因心理問題休學4人,他們四人分別因為:1、追求女生遭到拒絕而情緒不穩定;2、長時間懷疑同學背後議論自己、鄙視自己,因而不敢面對別人;3、對生活目標喪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鬱;4、狂躁不安,行為異常。最終都不能繼續學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四、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竟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後繼續深造或就業做准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中學課程幾年一貫學習僅有的幾門高考課程,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這對年齡僅有十七八歲的新生來說,是極不習慣的,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班裡事情多,社團活動多,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願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誇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鬆懈了鬥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於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後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後奮斗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鬆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展。
五、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

我們時常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看到目前大學生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病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社會生活環境等都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必須快速適應緊張的社會生活節奏;就業競爭的加劇所帶來職業選擇的提前以及與之相關的高強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從大學生自身看,大學正是人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化的協調發展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沖突,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往往會發生矛盾。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解決問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

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六、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並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進。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採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症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每年約有 10%的新生被約請面談,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 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心素質教育既是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學過程都包括著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為教學過程是經社會歷史積淀的文化知識、道德規范、思想價值觀念為內容和主導的。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只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深入挖掘知識內在的教育意義,就能夠把人類歷史形成的知識、經驗、技能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即內化成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並在他們身上持久紮根。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於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於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徵。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像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對新形勢大學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養自立、自強、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自己在變幻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作出選擇適宜自己角色的正確抉擇,敢於面對困難、挫折與挑戰,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准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參考文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編 呂建國 四川大學出版社

《大學生心理輔導》主編 蘇巧榮 蘇林雁 浙江大學出版社

《心理學教程》主編 王貴林 陳洵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7. 跪求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心得體會,1500字以上

當今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就業難已經成為大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狀態。
」薑桂蘭說,在大學生這個年齡段,本身就是一個成長的重要階段,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關鍵還是看如何疏導。心理問題宜疏不宜堵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背後,反映出了當前教育系統中心理素質教育的缺失。
「很多老師和家長認為,素質教育除了智力教育之外,就是音樂或其他特長的培養,沒意識到心理素質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薑桂蘭說。
另一方面,經濟條件的改善也造成青少年的延遲享受能力越來越差,一點點需求沒得到滿足就會滋生情緒問題。
「我們這一代人中年之前幾乎要什麼都沒有,現在的孩子有的不想要,家長還硬往他們手裡塞。孩子從小生活在蜜罐里,缺少靠自己努力去獲取回報的積極性。

對此,專家建議,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應該從小做起,培養他們的延遲享受和抗挫折能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以通過給孩子制定目標的方式,不斷激發他們的鬥志。
心理問題發生了,應該怎麼辦?薑桂蘭表示,她在接診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前來就診和咨詢的大學生都是自己過來,許多家長不認可自己的孩子有心理問題甚至是阻攔孩子來看心理醫生。她提醒家長,心理問題宜疏不宜堵,絕大多數悲劇的產生,都是從輕到重一步步走過來的,應該提早干預,防患於未然。
「對於大學生而言,一方面應該適當放下身段,不要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學生就不能失敗,要養成做人做事踏踏實實的習慣,靠自己的努力去開創美好的未來。另一方面,每個人都不應該迴避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有事不要憋在心裡,應該積極尋找辦法疏導。有心理問題不是件丟人的事情。

8. 大學生心理健康怎樣維護2000字

大學生自身維護心理健康的途徑
大學生都已是成年人,具備了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對其自身的心理狀態變化有了一定的掌控。但是,由於大學生正處於未完全成熟向成熟過渡階段,完整的思維模式還未建立完善,其心理狀態的波動依然是存在的,這也是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大學校園內極端事件頻發的原因所在,所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逐漸的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關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只是靠外界因素給予關注,而大學生本身不去重視,那無疑是隔靴撓癢,效果自然不明顯,其關鍵點在於,大學生本身要對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大學生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加以完善自我:
第一、樹立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有利於大學生確定積極的人生目標,積極的人生目標往往能提高大學生承受壓力與挫折的能力,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並使大學生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樹立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有助於大學生科學地認識社會,對人生採取適當的態度和行為,並正確體察和分析客觀事物,做到冷靜而穩妥地處理各種事情。樹立正確人生觀有益與塑造健康的人格。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大學生能敏銳的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在工作中富有創新和開頭精神,敢於並樂於把愛慷慨地獻給他人與社會。

第二、 要有健全的自我意識
首先,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對自我有一個全面清晰地認識。一個人只有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知,才能發現自己的優點所在和缺點所在。與此同時也會發現,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其次,要有容我的胸懷。這包括兩方面,一是能容得下自己的優點,即容優。二是能容得下自己的缺點,即容缺。容優,是要以一種謙虛的姿態看待自身的長處。容缺,是要以一種誠實、豁達的心態對待自身的不足。只有多角度的去審慎自我,才不會錯估自己的實力。再次,要有容人的魄力。古人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若是能有海一樣的氣魄,去為人處世,去容人,日後肯定會有不俗的成績。若反之,也是可以預見其結果的。

第三、 要樹立積極的心態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你會選擇怎麼度過?當然是要快樂的過了。其實,快樂是積極心態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當一個人快樂時,他的神經處於亢奮狀態,做什麼事都會有激情,而且會把做事情(如工作、學習等)當做一種享受。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事情只有怎會做不好呢!而且我們知道情緒是會傳染的,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別人的時候,別人反饋給我們的也是一種積極信號,反之,我們的心情只會更加的低落。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值得我們大學生去深思。

第四、 要正視現實,適應環境
所謂正視現實就是應以較為可觀、全面、公允、不主觀、不偏執的態度對待周圍事物,不脫離實際來談自己的發展。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都是處在某一個具體的環境中。你可以改變環境,但你不可能超越你所處的環境,這一點是首先要明確的,所以,對於所處環境無論好壞,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適應。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中得到一個結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自然界中,只有足夠頑強的生命體才有資格生存下去,所以,環境是不會因為你的不適應而改變去適應你的,它是不會可憐你的。因此,當我們面對一些特定的環境時,就應該理智、客觀、全面地分析哪些條件是自己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可以利用和改變的就為己所用,改變不了的就要面對、接受和適應。馬克思有一句話說:在框架的限制中尋找自由。所以,大學生因該把自己放在社會的大環境中來為自己的發展定位,一旦發現自己的需要和願望與社會的需要規則、集體的利益等發生沖突時,就要重新考慮修改自己的計劃,以謀求真正有效的發展。

第五、 要講究學習方法
笛卡爾曾經說過:沒有正確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學者也會向瞎子一樣摸索。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所謂學貴有恆,妙在得法,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掌握熟練的學習方法是其學習心理成長的關鍵。大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多,而且因人而異,在此我想和大學生們分享一下適應大學的最基本的方法論。

第六、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有人說,在一個人的成功中,專業知識佔15%,人際關系佔85%。我不知道這個比例是不是正確,但是它至少可以表明,人際關系對一個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處理好人際關系對於大學生來說也是在校期間必須要做的。然而,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技巧。

熱點內容
臟亂的大學生宿舍 發布:2024-10-31 07:14:26 瀏覽:209
上海大學有哪兒些研究生專業 發布:2024-10-31 06:55:49 瀏覽:329
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有什麼補助 發布:2024-10-31 06:43:40 瀏覽:275
2014大學生報到時間 發布:2024-10-31 06:42:18 瀏覽:476
在廣州大學城租房 發布:2024-10-31 06:40:34 瀏覽:964
南藝影視編導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4-10-31 06:27:28 瀏覽:993
大學老師屬於什麼文憑 發布:2024-10-31 06:14:13 瀏覽:125
大連北到大連大學打車要多長時間 發布:2024-10-31 06:09:10 瀏覽:894
北京大學博士就業待遇 發布:2024-10-31 06:05:14 瀏覽:261
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qq群 發布:2024-10-31 05:54:29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