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就業心理

大學生就業心理

發布時間: 2021-01-11 05:40:44

大學生就業心理的三個大的維度分別是什麼

認知心理維度

大學畢業生擇業認知心理是指他們在擇業過程中對自己、對職業及其周圍社會環境等的認識、了解和擇業中對事物的推理與判斷。就業形勢的現狀直接影響著畢業生的認知程度。包括:第一,自我認知不準確。一是產生自負心理。表現為:擇業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優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寬敞等作為選擇標准,不願承擔艱苦的工作,不願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學校去工作,往往會給用人單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虛誇」的不良印象。二是產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的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評價過低,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不敢主動參與就業競爭,陷入不戰自敗的困境之中。第二,對外圍環境認知不確切。對環境估計不足會出現坐等心理。這種情況通常出現於計算機、通信、電子信息類等一類樂觀專業和金融、財經、政法類二類職業前景專業。這些專業的學生思想不切實際,只注重經濟意識和區域觀念,講究金錢第一,環境條件第一,不願到待遇差、條件差的地方,結果出現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具有理想化趨向的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便會出現決策猶豫心理,從而錯過許多良好的就業機會。

情緒心理維度

•悲觀情緒心理•

此種心理狀況主要出現在就業的去向是回生源所在地的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大學生,或一些在學校受處分學生身上。

•不滿情緒心理

不滿的對象可以是其周圍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對所在學校、市、省不滿(包括就業管理政策、戶籍限制等)、對家庭成員的不滿()、對周圍同學不滿(如嫉妒)等等。視具體的個人的關注點及實際情況而不同。

•焦慮情緒心理嘖嘖嘖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臨著種種劇烈的心理沖突該如何作出正確的抉擇,使這些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深感困惑,出現焦慮不安的心理。

社會心理維度

② 大學生常見的就業心理問題有哪些

約束太多 不合理信抄念
大學生求職中存在許多不合理的信念。這些不合理信念一旦存在頭腦中,就會影響順利就業。求職中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對「自我」的不合理信念。如「我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我真沒用。」 這種迷茫時的自我否定心態,會造成求職中的猶豫、軟弱。又如 「我無法從事任何與我本身能力、專業不合的工作。」這種靜態的眼光,怎麼能適應職業生涯的動態發展?還有一些同學對自我的認識過於自負

③ 大學生常見的就業心理問題有哪些

大學生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其生理、心理均趨向成熟。但由於受人際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影響,常造成心理障礙。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約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某大學學工部兩次對入學新生進行全面的心理測查,結果表明,25%的學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據統計,因各種心理疾病而休、退學的大學生人數已佔總休、退學人數的50%左右。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有:
1.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學習緊張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
經過高考拼殺的學生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之後,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雲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盪然無存,「眾星捧月」的地位變了,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
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教育他們正視現實,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後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入校後短暫的興奮之後就應當及時冷靜、認真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3.人際關系失調造成社交障礙
交往過程中出現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其特點是:心理自卑,行為畏縮,面對挑戰採取逃避態度或無力去應付。想與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害羞不敢與人接近。不與人交往並非出於自願,內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礙主要是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懼。不然,對自己的神態舉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別人面前出醜、失態,反而使自己在別人面前感到異常緊張。社交障礙是一種恐懼心理的自我加強過程。惡性循環一旦形成,恐懼愈演愈烈,最後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這種問題的同學要大膽一些,多參加集體活動,並敢於拋頭露面。
4.理想、目標落空造成內心困惑
進入大學後,學習失去了中小學時的動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社會市儈、陰暗的一面,習慣於只讀聖賢書的學子們在現實面前感覺到困惑。
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實現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大學學習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學好專業課,提高專業技能,培養高尚道德情操,鍛煉組織社交能力,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學習內容上注意尋找自己的學習興趣,除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外,應根據自己的興趣養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習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靈苦悶
時下的大學校園,戀愛已是公開的秘密,部分大學生匆匆加入「戀愛族」,由於對愛或被愛缺乏正確的理解,往往飽受失戀之苦,但又難以自我調適,輕者陷入情感的旋渦難以自拔,重者則會痛不欲生,尋死覓活,甚至導致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
談戀愛是一種審美,一旦雙方產生了戀情,要沉著、冷靜、理智地對待,既應珍視純潔的感情,又不能任其發展,注意適度控制,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的關系。對於單相思和失戀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戀愛是以雙方自願為原則的,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④ 大學生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有哪些

【導讀】在金融風暴給中國經濟發展和學生就業帶來不利影響的狀況下,社會發展對於大學畢業生的職位需求出現同比下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分歧仍然存在,大學生就業遭遇史無前例的壓力和挑戰,所以很多大學生在就業時會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學生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吧。

1、緊張焦慮心理
不久大學畢業的在校大學生既期望努力實現到理想化的崗位,又擔憂被用人公司拒之門外,內心總留著一份憂慮。對將來要應對的工作中和崗位填滿害怕,也許失足,危害自己的終身。因而在學生就業全過程中存有一定抑鬱,一天到晚惦記著各種各樣多餘的擔憂,導致精神實質上焦慮不安、心神不寧、消極悲觀,心態興奮,迷惘手足無措乃至造成一夜未眠狀況,十分危害自己找個工作的情況,導致就業問題的情況。
2、盲目從眾心理
因為在校大學生早已十分習慣校園內的人群衣食住行,找個工作的情況下也一如既往的堅持不懈大幫哄的標准,別人找做什麼工作,自己也跟隨去找,做什麼工作受歡迎就要找做什麼工作,壓根也不從本身的狀況來看,更沒去解析社會發展的要求,沒去想是不是和自己的技術專業相關,是不是合適自己,是不是自己未來要發展趨勢的方位。通常不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導致缺失大量優良的就業問題的不良影響。
3、自負自大心理
絕大多數在校大學生常有過高點評自己的狀況,覺得自己歷經了四年的艱難學習培訓,早已把握了許多
的文化藝術專業知識,尋找好的工作是理所應當的事兒,高薪水,高待遇,高影響力就應當接踵而來,但是她們都還沒了解到,盡管在校大學生把握的基礎知識基本上是可以滿足要求了,但是工作中必須的是大量的實踐活動專業知識,因此理想化和具體中間出現了分歧,就導致了好的工作找不著,一般工作中嫌不太好的一個局勢,進而導致就業問題的難題。
4、自卑怯弱心理
與自傲反過來,通常有一部分同學們存有不自信的心理狀態,覺得自己專業知識貯備不充足,專業能力不及時,不可以擔任難度系數大的工作中。腦中總有我不好的念頭,進而在應對就業壓力時通常對自己喪失自信心,導致在招聘面試時不可以超常發揮,喪失工作中機遇的不良影響。
以上就是大學生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有關的介紹,在遇到以上問題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及時進行心態調整,在畢業找工作時,想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也是一門大學問,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大學生就業從何入手,這樣才能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更加有就業前景的工作,加油!

⑤ 大學生就業常見消極心理有哪些

大學生就業時常見的心理障礙Nice movie

(1)急功近利。這是大學生就業時最為常見、最難避免的一個心理誤區。它是指大學生在就業時一味地追求那些經濟收入豐厚、社會聲望較高的職業和嚮往經濟發達、生活環境優越地區的心理傾向。大學生就業的這一心理傾向,也為近年來諸多關於大學生就業行為的調查報告所證實。調查表明,大學生就業時選擇的單位性質依次為外資企業(28.27%)、合資企業(13.84%)、事業單位(13.72%)、國有企業(13.6%)、黨政機關(6.34%);大學生選擇單位所在的地區依次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廣州(6.85%)、大連(5.01%)。
首先,這些被大學生首選的地區的職業崗位畢竟有限,不可能滿足大學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學生的自身條件也各有差異。這些為大學生普遍嚮往的職業,卻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業的最佳選擇。
(2)消極依賴。指大學生在就業目標選擇上、在面臨就業競爭時,期盼依賴家人、親朋好友、國家、學校和老師幫助的一種心理傾向。這一傾向與大學生的自身成長經歷的局限性是分不開的。大學生畢竟只是經歷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職就業的經驗,僅擁有較為簡單的與家人、朋友、老師的社會關系。在突然要面對重大的人生選擇時,就難免產生一定程度的依賴心理,但如果不設法消除這種依賴性,對大學生就業是十分有害的。
(3)情緒波動。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在情緒上出現異常波動,較多的表現為焦慮、不安甚至抑鬱等消極的情緒狀態。一項大學生就業前情緒狀態的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就業前抑鬱焦慮普遍存在;並且女生的焦慮水平高於男生,抑鬱水平則低於男生。造成大學生就業前情緒波動和異常的原因主要有,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缺乏自信和足夠的承受壓力的能力、戀愛困擾、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學生未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如自己的專業范圍、職業興趣與事業追求、實際能力與綜合素質等,在就業過程中盲目地從眾與趨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區,他就想去沿海;聽說金融、IT行業熱門緊俏,就想去這些行業謀一份職。這種缺乏全盤考慮,沒有切合自己能力與興趣的職業追求,往往在就業時會經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誤或喪失就業機會。

大學生就業時常表現的心理障礙Nice movie

(1)焦慮。是由心理沖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現為恐懼、不安、憂慮等。畢業前夕,大多數大學生心理問題表現為過度焦慮。尤其是一些來自邊遠地區,或性格內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學習成績欠佳的大學生,以及女大學生表現得更為突出。這種焦慮使他們在就業時精神負擔沉重,緊張煩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現為: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自慚形穢,缺乏信心和勇氣。這使部分大學生對就業悲觀失望,同時阻礙其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正常發揮。過度自卑,還會導致精神不振、消極厭世,甚至走向極端。
(3)怯懦。是一種膽小、脆弱的性格特徵。例如在參加用人單位的面試時,常常面紅耳赤,語無倫次,答非所問,面試前准備的「台詞」忘得一干二凈;或者由於謹小慎微,唯恐一句話說錯、一個問題回答不好會影響自己在用人單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開說話,沒有把自己的特點和優勢表現出來。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觀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的表現。他們就業時往往好高騖遠,期望值過高,容易脫離實際,以幻想代替現實,使就業目標和現實產生極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後的一種消極的心理反應。一些大學生就業時,因受到挫折而感到無能為力,失去信心,往往會出現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態。這種心理與就業的競爭機制和社會環境是不相適應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

對策與措施Nice movie

1.學校應注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健康的就業心理教育
(1)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高校要加強國情教育,教育畢業生正確處理好國家需要和個人志願的關系,自覺地把國家需要與個人的利益統一起來;教育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充分運用自身的優勢,為社會多做貢獻;根據社會的需要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畢業生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知識素質、專業技能素質、人文科學素質等。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職業對求職者所需知識的共性要求,培養學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識:一是寬而實的基礎知識;二是精深的專業知識;三是現代管理和人文社會知識。學校要引導學生利用專業學習的空閑時間,多讀些管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等人文方面的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不斷增強對社會和現代管理科學的了解,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從大學生邁進大學校門開始,高校就要培養他們為就業做充分的准備。在大學四年中,為他們制定一個個目標,如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初中級考試,取得初級程序員、中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報關員、營銷員等各種職業技能證書等。
(3)進行就業技巧的指導,開展健康的就業心理教育。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與畢業生的社會閱歷、知識結構、認識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關系,這就要求學校有關部門、系部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高校就業辦公室應廣泛宣傳國家的就業政策,介紹社會發展狀況,通過媒體、網路及時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畢業生對就業環境有全方位的了解。與此同時,還應對畢業生進行有關求職就業的專業知識培訓,使他們掌握求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薦材料的准備、面試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可對大學生的就業心態進行心理測試,幫助大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指導學生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避免由於准備不足而錯過求職機會。高校教育工作者還要教育學生正確面對就業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進行相應的體驗式培訓。心理學研究表明,使用傳統式的培訓,培訓對象在課堂中僅吸收10%~30%的內容,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遺忘。而「體驗式培訓」採用科學的「多重感官學習法」,即包括小組討論、深度會談、情景活動、角色扮演、作業練習、行動指南等方式,使培訓對象通過親身體驗獲得自己的經驗,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收獲。就業心理指導工作可採用體驗式培訓來幫助學生獲得職業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用職業生涯的理論來指導自身的就業,提高就業的有效性,使學生經過培訓後能夠比較清晰地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掌握就業技巧,將來成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學生必須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大學生只有對自己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給自己准確定位,才能確立正確的就業目標。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主要應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學生面對就業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首先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應明確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是什麼,自己的性格特點怎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哪裡,最適合干什麼等。只有通過理智、冷靜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使自己在就業過程中處於主動、有利的地位。
(2)社會比較。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在客觀上要尋找評價的參照尺度。可以與社會其他人員作比較,特別是與自己條件、情況相似的人進行比較,避免孤立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也可以通過社會人員對自己的態度及自己參加社會活動(如社會實踐)結果的分析來認識和評價自己。
(3)心理測驗。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心理學的標准化測驗表,對自己的性格、氣質、能力、職業傾向等進行測驗。通過結果分析,明確自己的個性特徵,找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類型,減少就業的盲目性。
3.大學生要學會用心理調節的方法進行自我調適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自我調適的常見方法有
(1)自我轉化法。當就業不良情緒不易控制時,可以採取迂迴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中去,如參加有興趣的活動、學習一種新知識技能、假日郊遊等,使自己減輕或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以求得心理平衡。
(2)適度宣洩法。就業時遇到挫折而產生焦慮和緊張時,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緒藏在心底,應進行適度的宣洩。憂慮隱瞞得越久,受到的傷害就越大。宣洩情緒比較好的辦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師傾訴,以及參加打球、爬山等運動量大的活動。宣洩時一定要注意場合、身份、氣氛,注意適度,應該是無破壞性的。
(3)鬆弛練習法。這是一種通過練習,學會放鬆身心的方法。放鬆訓練可以幫助大學生迅速減輕或消除各種不良的身心反應,如焦慮、恐懼、緊張、失眠、頭疼等。就業時遇到類似心理反應,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嘗試進行放鬆練習。
(4)自我安慰法。就業時遇到困難和挫折,盡最大努力仍無法改變時,應說服自己適當讓步,不必苛求,找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來保持內心的安寧,承認並接受現實,以求得解脫。
(5)理性情緒法。情緒困擾並不一定由誘發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經歷者對事件的非理性觀念引起的,如果變非理性觀念為理性觀念,就可消除情緒困擾。例如個別學生認為「大學生就業應該是順利和理想的」,遇到就業挫折便消沉苦悶、怨天尤人,從而產生不良情緒,引發心理問題。如果轉變這些錯誤想法,不良情緒就會得到調適。

⑥ 大學生就業心態分析

大多數剛畢業,都想找份能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學以致用,想著能學到知識回及技術,覺得答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跟自己沒有關系,自己不是靠那個吃飯的;工作半年到一年以後,不滿現在的工作,牢騷開始多起來,開始想著換工作,三年以後發現原來工作也就那麼回事,開始懶散,沒有拼搏和學習的勁頭,想找份穩定的工作,安穩的過日子。每個階段的薪資都會是你發揮價值的體現,盡量去發現自己的價值,最大化的發揮,有的人到老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技術和知識是基礎和平台,讓你的起點和理解的程度不一樣,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積累才是工作和發展的階梯。盡量去多接觸,謙虛謹慎最重要,多看多想,說的都容易,做起來的就跟每個人的性格和從小的家庭教育和環境關系很大,性格很難改變,有一點誰都可以去嘗試和培養,試著去發現別人的優點,盡量迴避能暴露別人缺點的事情,這樣才能使關系融洽。

⑦ 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如何解決

想做什麼,
首先問五個問題:我要去哪裡?我在哪裡?我有什麼?我的差距在哪裡?我要怎麼做?
以上五個問題涵蓋了目標、定位、條件、距離、計劃等諸多方面,只要在以上幾個關鍵點上加以細化和精心設計,把自身因素和社會條件做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對實施過程加以控制,並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知曉趨利避害,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具有實際意義。
做好職業定位
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會定位的統一,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職業的基礎上才能夠給自己做准確定位。
檢視個人特質(一)慾望(Desires))
(做事的能力)在此人生階段
,你究竟要什麼?(二)能力(Ability)
你擅長什麼?(一般技術以及特別技術)(三)性格特質(氣質、性質)
(Temperament)
(氣質、性質)你是什麼類型的人?在何種情況下有最佳表現?(四)資產(Assets)
(有形與無形)你有什麼比別人占優勢的地方?
每個人群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保證自己持續地發展。但是各個群體定位的重點不同:定位重點在於澄清自己有什麼。過高或者過低估價自己,過於看重自己的文憑,或者看重自己的成績,有的過於低估自己身上的潛質,所以,既需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會需求,以求定位準確。在大多數情況下,正確的思路是,做你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歡做的事
找工作同做其它事情一樣,也有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做事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在找工作過程中沒有運用正確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所謂技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⑴.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知識、技能、性格、愛好以及身體狀況等。找工作之前,你必須先對自己有全面的認識,一定得知道自己能做那方面的工作,不適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沒有能力做的工作卻偏要做,那結果一定是被拒之門外的。
⑵.了解你所選擇的職業和行業。了解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和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可以向親朋好友中做過相關工作的人了解有關情況,也可以向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請教,他們經驗豐富,體會深刻,能給你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信息,他們工作過程中的失敗教訓,對你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而他們的成功經驗又是你可以借鑒的。
⑶.自我推薦。在了解自己和工作的基礎上,就開始求職了。求職就是尋找和得到工作的過程,通常包括獲得用人的信息、爭取面試、談話、簽約等環節。找工作就像推銷商品一樣,要讓顧客買你的產品,你必須告訴對方,你的商品質量如何的高,價格怎樣公道,才能吸引人們來買這種商品。同樣,找工作時也要圍繞著「我真正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而我提出的要求也是十分合理的」這樣一個中心來展開。一定要學會推銷自己,這樣別人才會認可和錄用你
最後祝早日找到稱心的工作開始美麗人生~~

⑧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有哪些

1. 期望過高——精英情結

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形成了國家資源過度向精英階層集中的現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等傳統思想鑄就了很多大學生的「精英情結」, 這種「精英情結」導致了社會價值取向的單一、對白領文化的推崇和種種不合理的職業歧視現象的出現。使大學生本人、其家長以及整個社會對就業產生過高期望,部分大學生就業心態變得狹隘,擇業的自主性和多樣化受到很大限制。「精英情結」造成了部分大學畢業生薪資期望過高,從而抑制了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畢業生大都希望留在發達的大城市中,造成了局部地區人才過剩;部分畢業生只想從事金融、計算機等熱門行業,造成了部分行業人才過剩。另外很多海外歸來人員未能順利就業也和這種「精英情結」有很大關系。

和國內這種就業觀和就業環境嚴重脫節的狀況相比,很多發達國家大學生的就業觀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由於高科技行業收縮和北美經濟低靡,加拿大的失業率達到7.8%,大學生就業很難,不少學生選擇了短期臨時工作來暫時解決飯碗問題。巴西失業率達到12%,大學生們已經習慣「先就業再擇業」。俄羅斯大學生畢業後大約只有30%從事與本專業掛鉤的工作。而西班牙的大學生們已經習慣作「藍領」工人了。面對激烈的求職競爭,國外大學生能夠放下身段,從事基層工作的態度和觀念值得國內大學生反思。

2. 規劃不夠——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盡管很多高校已經開展職業生涯教育,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普遍偏低,出現就業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這方面尤為明顯。這種規劃意識的薄弱主要表現在對自我和工作世界缺乏足夠的了解,在大學期間沒有一個清晰的職業目標。

對自我的了解是職業規劃的起點,需要通過能力、興趣、性格和價值觀等四個方面進行系統的探索,也就是發現自己的過程。同時,大學期間還要對工作世界進行探索,對工作世界的探索可以分為兩個層面:行業和職業。對工作世界的探索可以通過瀏覽網路媒體、聽講座、實習、職場訪談等途徑進行。做好這兩部分工作,是確保找到和自己優勢匹配的職業的條件之一,有助於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以後,上學期間可以按照目標職業的能力要求來塑造自己,到了求職的時候已經具備目標職業要求的能力素質要求,就可以順利就業。

而很多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的學生沒有清晰的職業目標,大學期間主要圍繞專業課進行學習,並且由於不了解學習的意義,學習的動力不足,導致學習成績不好,另外也沒有培養工作所要求的必備能力。同時,這些人群在求職的時候目標不清晰,不能突出自己的優勢,使求職變得盲目,缺乏針對性,降低了求職的成功率。

3. 約束太多——不合理信念

大學生求職中存在許多不合理的信念。這些不合理信念一旦存在頭腦中,就會影響順利就業。求職中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對「自我」的不合理信念。如「我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我真沒用。」 這種迷茫時的自我否定心態,會造成求職中的猶豫、軟弱。又如 「我無法從事任何與我本身能力、專業不合的工作。」這種靜態的眼光,怎麼能適應職業生涯的動態發展?還有一些同學對自我的認識過於自負,如「只要我願意去做,我就能做任何事。」自以為什麼都能做,往往什麼都做不好,也難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

第二類,對「職業」的不合理信念。如「我一定要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在沒有找到自己適合的職業之前,絕不簽約」,「我從事的工作要能滿足我所有的要求」,「這份工作的專業要求應該是很嚴格的,我或許不合適吧」,「我一定要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否則人生多沒有樂趣啊!」,「這個行業不適合我的性別」……這些非理性的觀念無形中就把自己的職業選擇范圍大大地縮減了,成為造成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類,對「就業」的不合理信念。一些同學對於就業過於草率,如「我會憑直覺找到最適合我的職業」,結果到了崗位上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或者不適合這個職業,造成頻繁跳槽。又如「有工作就做吧,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換工作」,過於隨意地選擇職業,往往會空耗精力,不利於在行業中提高自己,延誤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些同學又過於慎重:「這個決定我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因為一旦選擇了,就不能變了」。把職業看成靜態的,覺得「一選定終身」,結果導致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第四類,對「發展」的不合理信念。如「我工作一定要在北京、上海,因為這里機會更多,利於我的發展。」現在很多人都在乎工作的地點、工資等外在的直接的待遇,這本無可厚非。但是,要辯證地分析自己的狀況和自己行業的性質。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雖然機會看起來多一些,但是優秀人才也多、競爭也大,個人相對競爭優勢不一定能夠體現出來,相反,如果能夠在其他城市,或許更為體現自己的競爭優勢、發揮自己的才能,取得職業成功。

以上這些求職中常見的不合理信念禁錮了學生的頭腦,影響了大學生的順利就業。因此在決定就業後一定不要用各種各樣的主觀推測「鎖住自己」,而對職業環境以及自我追求的變化無動於衷。態度決定一切,大學生要減少就業心理問題的影響,就必須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4. 壓力過大——心理素質較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就業制度的不斷改革,「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機制和「不包分配、競爭上崗,擇優錄用」的用人制度已經成為當前就業的主流發展方向。日漸激烈的就業競爭,不僅對當代大學生的知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近年來就業結構化矛盾日益突出,就業難度日趨增大,給廣大的畢業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心理壓力,以及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也是導致部分學生就業困難的一個原因。

高校畢業生求職中常見的就業心理問題主要體現為畏懼心理、矛盾心理、依賴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攀比心理、從眾心理等等方面,並以一些情緒問題的形式表現出來,畢業生求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情緒問題主要有急躁、孤傲、自卑、焦慮、恐懼、情感淡漠等。這些就業心理常見問題,除了與當前整個社會就業環境有關之外,也與大學生自身心理發展特點緊密相連。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完善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機制,有效的開展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高校畢業樹立正確的求職期望,培養積極情感,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將會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⑨ 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就業心態

我國大學生就業面臨嚴峻的考驗
從2008年開始我國勞動力市場管制逐漸強化,但由於金融風暴的發生,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基本形勢。2009年全國大學生就業率達68%,同比基本持平。在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和就業帶來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在社會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崗位需求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下,今年高校畢業生總數比2008年增加52萬,同時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在去年國際金融危機初見端倪之時,中國政府就明確提出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首位,並專門下發《關於加強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出台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入伍服義務兵役等七方面重大政策。中央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相繼出台了具體措施。盡管如此,高校的就業率和還是很低,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工作依然面臨嚴峻的挑戰。
2 就業形勢給大學生帶來的就業心理問題
由於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寒風瑟瑟,更使得大學生的心理涼意襲來。使其就業的心理問題顯得尤為嚴重。大學生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緊張焦慮心理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既希望謀求到理想的職業,又擔心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心裡總存著一份擔憂。對未來要面對的工作和職業充滿恐懼,恐怕失足,影響自己的終生。因此在就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焦慮,整天想著各種不必要的擔心,造成精神上緊張、焦慮不安、意志消沉,情緒亢奮,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產生徹夜難眠現象,非常影響自己找工作的狀態,造成就業難的狀況。
(2)盲目從眾心理
由於大學生已經非常習慣了在學校的群體生活,找工作的時候也一如既往的堅持大幫哄的原則,別人找什麼工作,自己也跟著去找,什麼工作熱門就去找什麼工作,根本就不從自身的情況出發,更不去分析社會的需求,不去想是否和自己的專業有關,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是自己將來要發展的方向。往往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造成喪失更多良好的就業機會的後果。
(3)自負自大心理
大部分大學生都有過高評價自己的情況,認為自己經過了四年的艱苦學習,已經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識,找到好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高工資,高待遇,高地位就應該隨之而來,可是他們還沒有認識到,雖然大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基本上是能夠滿足需求了,可是在工作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實踐知識,於是理想和實際之間出現了矛盾,就造成了好工作找不到,一般工作嫌不好的一個局面,從而造成就業難的問題。
(4)自卑怯弱心理
與自負相反,往往有一部分同學存在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知識儲備不充分,工作能力不到位,不能勝任難度大的工作。腦子里總有「我不行」的想法,從而在面對就業問題時往往對自己失去信心,造成在面試時不能正常發揮,失去工作機會的後果。
(5)虛榮攀比心理
有的大學生在擇業時,缺乏對自我的客觀分析,不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擇業, 再定位的時候,是以比同學的工作好為標准,即使有單位非常適合自身發展,但因某個方面比不上同學選擇的就業單位,就彷徨放棄,失去很多的就業機會。
(6)依賴外界心理
有的大學生缺乏自立的能力,在找工作的時候,總是不知所措,要麼一味的依賴學校聯系就業單位,要麼一味的依賴父母給找好就業單位,而自己總是一味的等,希望一旦落空,往往會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甚至會出現很極端的行為。
(7)求穩求閑心理
一些大學生在求職時抱著清閑、自在的心理, 希望找到輕松、穩定、薪水高、待遇好的工作,寧可待業也不幹「艱苦」的工作,缺乏艱苦創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8)被動求職心理
有的同學在求職的過程中總是在郁悶抱怨中度過,或者只是一味等待有好地工作自動找上門來。在求職的道路上,沒有人會主動的找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主動地進入求職市場,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的優勢展示給招聘者,積極適應形勢的變化,由被動求職轉為主動進攻。
3 針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該如何調適,才能使之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
大學生就業是其人生發展中的一次重大轉折,為了適應職業需要,大學生除了應做好就業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准備、職業道德准備,還應該有充分的心理准備,調整好就業心態,勇敢地迎接挑戰,這就要求大學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做好職業規劃。
在職業規劃的制定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根據自身的興趣、個性特點、價值觀、能力等方面,制定一套完全適合自己的計劃,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實現社會價值。對於大學生來說,在剛入學時就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生活進行規劃,確立大學四年的學習目標,以及畢業後的工作目標,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職業規劃的課程,多參加社會實踐從而提升自己的職業規劃意識,使得將來的職業與自己的意願相符合。
其次,參加模擬招聘。
大學生可以在學校模擬招聘環境,同學之間可以互換角色,一部分同學扮演招聘者,另外一部分同學進行應聘,這樣可以使學生熟悉招聘環境,減少在應聘時的緊張情緒,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正常的發揮,給招聘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再次,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己職業素質。
參與社會實踐,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市場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有利於將來擇業。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尋找實踐機會,例如,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信息。或者一些大型的招聘網站上提供的信息或者由親朋好友介紹的實踐機會。
第四,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是建立在具有充足的知識儲備,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優秀的綜合素質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想達到自信就必須首先學好文化知識,充分的挖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或者經歷失敗的打擊都能信心十足的站在招聘者的面前。
最後,擺正心態、客觀面對現實。
畢業生要進行客觀自我評價,既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在求職過程中,充分發揮強項和長處,挖掘和發展自身潛力,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將眼光放長遠,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從自己最拿手的事業做起。一定會取得就業上的勝利。

熱點內容
臟亂的大學生宿舍 發布:2024-10-31 07:14:26 瀏覽:209
上海大學有哪兒些研究生專業 發布:2024-10-31 06:55:49 瀏覽:329
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有什麼補助 發布:2024-10-31 06:43:40 瀏覽:275
2014大學生報到時間 發布:2024-10-31 06:42:18 瀏覽:476
在廣州大學城租房 發布:2024-10-31 06:40:34 瀏覽:964
南藝影視編導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4-10-31 06:27:28 瀏覽:993
大學老師屬於什麼文憑 發布:2024-10-31 06:14:13 瀏覽:125
大連北到大連大學打車要多長時間 發布:2024-10-31 06:09:10 瀏覽:894
北京大學博士就業待遇 發布:2024-10-31 06:05:14 瀏覽:261
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qq群 發布:2024-10-31 05:54:29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