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1-12 16:59:31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大學生就業越來越困難,這就是我國大學生就業的現狀。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因;一,近年來普通大學擴招使大學畢業生年年飄升,普通大學畢業生供大於求。二,部份大學生擇業挑剔,高尖崗位又無法適應,造成低不成,高不就的狀態。要改變這樣的尷尬局面,主要還是當事人改變擇業觀念,理解"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的用意,"北大殺豬佬"就是最現實的榜樣。大學生就業難是當下中國社會的普遍難題,那麼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高不成。大學生就業難這個難題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就開始了,雖然中國的教育設計倡導素質教育,但評價體系唯分數論,最後執行結果成了填鴨式教育,注重孩子的知識灌輸,孩子最重要的行為習慣、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從小得不到系統鍛煉,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全部是應試教育,包括985、211名校,大學生最重要的基本實習和畢業設計都是走過場了,學生進入社會,專業技能無法適應職場要求,自然就業就難了。
2、低不就。現在大中城市中,有專業技能的藍領收入比高級白領收入還高,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但現在許多大學生怕苦、怕累、怕臟,眼高手低,不願從基層做起,用人單位不敢用,也用不起。而大量的職業學院和技校畢業生更受歡迎。
3、不對口。現在的大學教育,專業設置遠遠跟不上職場需求,專業分工太細,學生缺乏職業規劃,專業技能訓練與職場需求不匹配、不對口,大才小用,高才低用,庸才無用的狀況比較突出。
4、易替代。現在企業用工成本高,隨著技術突飛猛進,大量僱主採用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人代替人工,不僅是從事簡單重復勞動的人群,甚至連醫生、教師、律師、會計師、分析師這樣復雜腦力勞動者也正在被機器替代,人工智慧虛擬技術和機器人開始進入試驗室,很多博土的崗位也難保了。
5、需求少。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由於產能過剩,中小製造業大量倒閉,大中型企業不斷兼並重組,用工需求減少,而過去這幾年又是擴招最快的時期,加之,大量留學生歸國,大學生供過於求已是不爭的事實。
總之,大學生就業難是個系統復雜的老大難問題,要根本解決還是要系統施策,尤其是要加大教育的整體改革,改善高等教育專業設置,全方位提高教育質量,培養社會真正需要人才。

⑵ 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國家如何解決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非常復雜,而且還隱含著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在當前新形勢下,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需要政府,學校及整個社會的努力,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創新觀念,完善制度和改進工作方式,不斷深化改革來完成。

一、政府應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就業市場

要解決高校就業問題,政府要加強經濟調控手段,對去西部地區和條件艱苦的一些重點單位和行業就業的大學生,在工資、待遇和生活條件上給予較大的優惠,採取措施鼓勵大學生去那些地方就業。
在完善就業市場方面,政府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掃除體制性障礙。通過深化改革,對於那些有障於學生就業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級政府要開放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種種政策限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積極疏通就業渠道,不斷完善就業市場。
政府還應加強對高校辦學的指導,在宏觀上加強人才預測和對專業設置的調整,以及對各類人才培養規模的調控,指導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專業設置。另外,政府還應發揮自製優勢,主動為高校和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和就業指導。

二、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各個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費,讓那些博士和碩士來裝點門面,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置換冗員。用人單位要從長遠考慮,建立人才儲備機制。畢業生從高校畢業,缺乏實際經驗,而且他們要發揮出價值也需要一個過程,對其進行培訓,形成梯隊。總之,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念,要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三、高校要強化內部改革

大學畢業生是高校產出的最終「產品」,其就業率與就業層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關繫到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生源,也影響著在校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情緒,因此學校要深化自己內部改革。
高校要主動適應市場,適時地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基礎學科、應用學科的建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畢業生;同時還要根據市場需求,開設新專業,靈活地調整專業設置。
高校要建立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機制。理順就業指導工作的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就業指導機構,並充實人員與配備,充分拓展機構職能。不僅要管理就業工作,還應加強市場調研和就業工作的研究,掌握該工作的特點、規律及發展趨勢,制訂和實施就業指導工作方案。就業指導機構還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在涉及到學校調整專業結構工作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充分就業。

四、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就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合理地就業。將就業指導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全過程,根據學生成長和發展規律,將大學教育過程分為幾個階段,分別確定工作重點,合理安排不同階段就業工作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讓他們知道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要做好哪些准備。將就業指導滲透到教學中去,強化學生自學成才的意識,也讓學生了解所學領域的發展前景,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在教材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形式上,要引入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不要把就業指導課拘泥於課堂,要採用多種形式,如請一些優秀企事業人士做報告,開設模擬招聘活動,還應注意網路資源的利用,組建網上論壇,讓師生可以在網上進行探討。

五、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就業觀念

目前就業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大學生要把就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學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充分利用高校這一平台,不斷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大學生們應更新自己的就業觀念,革除那些陳舊的觀念,使自己從那些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把目光由原來的國家機關、重點單位轉向那些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就業地區由那些經濟發展地區轉向西部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那些地方更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另外,大學生們要認清就業形勢,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地確定就業期望值。只有這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
總之,能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繫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關繫到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解決此問題,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應對市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拓寬就業渠道,更新就業觀念。

⑶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淺談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要: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本文從社會、用人單位、畢業生及高校等方面分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並分別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難
原因
對策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尤其是高校擴招後,大量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無論是政府、社會、學校、還是家長和學生都感到了就業形式的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本文試就其原因及其應採取的對策進行簡單的探討。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1、從社會就業市場環境看

第一、畢業生供需矛盾加劇。據教育部統計,隨著大學擴招的展開,大學畢業生人數正以每年近百萬的數量高速增長。2004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為280萬,2007年已增至495萬,2008年達到559萬,而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已超過600萬。畢業生人數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場供過於求,勢必增加了畢業生就業的難度。

第二、就業模式的轉變與就業市場不完善間的矛盾。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建立的、、、、、、、、(其他的搜題目自己看)

⑷ 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有哪些

其實大學生就業難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是就業者的角度,一個是用人者的角度,因為這個兩個方面的原因就是造成就業難的兩點。

從就業者角度而言,雖然有很多工作,但是並沒有他們想要的那種工作,所以他們就一直在找工作;就用人單位而言,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無法創造他們想要的價值,所以他們不會選擇剛剛出來的大學生。這兩個原因就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兩點。

⑸ 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困難和問題是什麼

http://www.govyi.com/n3/paper/a/200602/44485_3.asp

文章摘要
我國自1999年大學開始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和供需比日趨下降,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本文綜合現有各方觀點,分別從經濟學和社會學角度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性質進行了總結分析,以期望對大學生就業問題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體現在總體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給不足與結構性失衡、人力資本存量的信號功能弱化、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的差異、人力資本產權未得到充分保障、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對就業吸納能力差異以及大學生的自願失業選擇等。從社會學角度來看,體現在我國社會轉型中的社會結構缺陷、社會資本的影響、社會網路和社會資源的作用、社會意識的影響、社會人格的缺陷、職業社會化偏差的問題。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經濟學;社會學

一、經濟學的分析

從經濟學的視角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研究非常重要,我國多位學者採取實證分析方法和規范分析方法,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了經濟分析和制度分析。這些研究有的從經濟學理論角度分析大學畢業生需求和供給以及大學生市場均衡問題;有的運用人力資本理論及其相關的人力資本信號理論、投資理論、產權理論研究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原因;有的利用人力資本理論以及教育經濟學和家庭經濟學等進行研究;還有的延伸到發展經濟學,從經濟增長與就業彈性關系角度對大學生就業展開研究。

(一)總體勞動力市場的供求失衡
我國總體的勞動力供大於求局面在短期內無法改變,供求失衡的嚴峻局面構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基本背景。具體來說,供給與需求的結構錯位構成大學生就業中的結構性矛盾,進而影響其就業,這種錯位主要表現在對就業地理及行業選擇上。陳岩松認為目前國內勞動力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總體不平衡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外部因素,當今我國勞動力市場上的供給出現了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三峰疊加」的態勢,即應屆大學畢業生、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以及下崗職工再就業共同構成了勞動力市場上的龐大供給流,這些集中到來的供給在短時間內給我國的就業市場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丁元竹認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是中國目前就業三大問題之一,但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全球性的普遍現象,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值得大驚小怪,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學生失業是合理和必然的現象,應該正確看待,不必過分渲染大學生失業的後果 ;牛金虎認為現行大學生就業統計由於統計對象范圍過寬、統計口徑太窄、統計指標太粗,造成就業統計縮水,人為誇大了就業難度 。

(二)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給不足與結構性失衡
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已經不再是簡單擴大供給的問題,而是如何擴大有效供給的問題。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上,可以通過價格機制來調節某種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場上,價格機制很難奏效,出現了結構性矛盾,其原因在於供應主要由政府控制。劉宇舸認為政府壟斷高等教育造成「市場失靈」與結構失衡,高等教育的個人投資回報率沒有達到均衡點,私人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過高,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給不足,大學生內在質量下降(國有高校出具名不符實的文憑),這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
我國高等教育的需求方從表象上看是學生或學生家長,但學生和家長作為消費者個體的理性教育投資決策行為造成了群體行為的非理性,這表現為不管什麼專業、什麼學校在近期內都人滿為患,人們考慮的是先佔據這份社會資源,顧不上考慮機會成本,結果導致高等教育賣方市場格局。高等教育供求難以在人力資源市場上求得平衡,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

(三)人力資本存量的信號功能反映
根據人力資本信號理論,教育只是一種篩選裝置,它起著信號的作用。在高等教育逐漸步入大眾化階段的時候,大學文憑的信號作用慢慢變弱,一個人想在逐漸擁擠的人才市場上搶眼,只有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
在大學文憑的信號作用變弱的情況下,就業選擇充當衡量人力資本存量的信號作用。市場選擇機制是將個人的人力資本存量與工作層次兩者相匹配,市場選擇過程本身就帶有求職者信號的人力資本存量。楊偉國將大學生就業選擇行為一般化為「大學生就業選擇矩陣圖」,表示大學選擇就業單位的行政級別和所在地區的組合,認為大學生偏好於選擇行政級別高和大城市的單位就業,原因之一就是就業選擇充當了衡量人力資本存量的信號功能

(四)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下降
根據人力資本投資理論,上大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行為,它受到投資預期收益率的影響。正如貝克爾指出,「惟一決定人力資本投資量的最重要因素是這種投資的有利性或收益率。」對於任何一個理性的人而言,如果預期收益率降低,就會降低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如果預期收益率降低到低於其他形式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就會放棄人力資本投資,轉而選擇其他形式的投資。
一般認為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處於不斷下降狀態,擴招後的就業難與同時出現的畢業生工資水平下降就是最直接的反映。馬揚和張玉璐認為,無論哪個國家、無論其經濟狀況如何,其高等教育都存在著較高的收益率,高等教育的個人收益率基本上都高於其社會收益率;但隨著國家經濟狀況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個人收益率與社會收益率都呈現出遞減的趨勢。 唐鑛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實質是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下降的過程,教育投資回報率的下降趨勢在我國才剛剛開始,大學生就業「難」將是一個長期的、必然的、正常的現象。
另一種觀點認為高等教育投資收益率呈上升趨勢。吳克明認為,從大學生和高中生收入水平的比較來看,我國大學生和高中生收入水平差距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呈擴大趨勢;從大學生與高中生的就業概率差距角度看,也呈現擴大趨勢。就業冷並沒有導致大學教育收益率降低,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大學教育收益率一直呈上升趨勢,這正是大學生就業冷背景下依然存在大學熱現象的根本原因,大學熱反映了人們在人力資本投資決策上的理性特點。

(五)大學生人力資本產權未得到充分保障
人力資本產權是指人力資本所有者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運用自身人力資本的權利,它是由人力資本的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發展權、處置權等一系列人力資本權利所組成的權利束。承認大學生的人力資本產權是我國大學生就業制度變革的重要反映。
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家統一分配」的制度下,大學生就業完全沒有擇業自主權,這嚴重限制了其人力資本產權的實現,結果導致整個社會效益的損失。我國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後,大學生的人力資本產權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但還受到很多制度方面的約束,其中戶籍管理制度是大學生就業面臨的最大的體制性障礙。戶籍制度因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非國有單位使用大學生仍然有進人和戶口指標的限制,二是高校畢業生的跨省市流動受到限制,三是派遣的時間限制問題。

(六)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對就業吸納能力有差異
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與就業效應在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存在著差異,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吸納能力就有所不同。近年來,國內一些學者通過研究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與就業效應 來分析我國高等教育就業狀況。岳昌君、丁小浩(2003)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就業彈性與一般就業彈性密切相關,但其水平大於一般就業彈性;行業間高等教育「相對密集程度」的差異比地區之間的差異大;勞動力價格差異是造成受高等教育從業人員行業分布不均勻的重要原因;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吸納能力較強的幾個行業屬於第三產業,中、西部地區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潛在的吸納能力。同時考慮就業彈性和就業效應,則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吸納能力較強的幾個行業為金融保險業、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通信業、房地產業。他們提出,為促進大學生就業,應適當調整工資收入結構;促進高等教育就業彈性高、就業效應大的行業發展;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去生產領域,去中西部地區工作,同時放低沿海地區的就業門檻。

(七)大學生自願失業是理性選擇
自願失業是一種不滿足於已有的工作機會而繼續尋找工作的失業現象。吳克明、賴德勝(2004)從二元勞動力市場理論、職業搜尋理論和保留工資理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大學生自願性失業的實質是一種理性選擇。

⑹ 大學生就業難主要原因是什麼

【導讀】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家裡就有大學生的人更是關心。無論誰都會給出建議,都希望我們的天下學子能學以致用,能有個好的前程。可以說企業招人難,學生就業也難,用人單位和大學生之間的矛盾永遠都存在,如何把握一個平衡點,雙方都應該努力。那麼大學生就業難主要原因是什麼?

從大學生來看,簡單地說,總體上是高不成低不就。不少學生是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從商圈朋友和學生了解情況是,頻繁換工作的現象,特別是在剛剛畢業的學生中比較普遍。去年底利用回家過年時機辭職的比較多,現在不少人正在找工作。去年同學的兒子辭職,我的侄兒也剛剛辭職,另一個孩子正在找下家、准備辭職。除了挑工資,還有工作地點、工作內容等,不滿意就直接走人,有的甚至連辭職報告都省了。

從企業來看,小微企業不願意招新手,對熟練工的要價太高有些受不了。一般大公司招學生,經過培訓後,能為公司效力三年以上的,大約30%左右。小微企業沒有實力為他人做這樣的「嫁衣」,所以只能慢慢挺著。一個朋友的公司,去年下半年一直在招聘,到現在也沒有願意去,工作地點偏僻,是一個大問題。

也有一些學生,從普工做起,讓不少老員工感到驚訝。我的一個同鄉就是這樣,頭腦靈活,在工廠里從生產、銷售、采購,到管理工廠,都幹了一遍,兩年後辭職自己創業,因為他摸清了經營公司的整個流程和大概的交易規則。希望創業的學生,就得有這種從業態度和吃苦精神,在企業,藝是偷學來的,沒有幾個人會真正願意教你,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即使不餓死,在公司基本上也「靠邊站」了。

從當下的大學生就業情況來看,倒覺得大學生畢業賣豬肉或種地,這樣的人的勇氣值得點贊,至少敢於放下「架子」,經受住各種嘲諷和「打擊」。成功者是不受指責的!但願企業和同學們都能各取所需,相互成就。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的關於大學生就業難主要原因是什麼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⑺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問題與對策分析

--------------------------------------------------------------------------------

作者: 來源: 發表時間:2006-05-28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2CJY002)研究成果之一,福建省教育科學基金課題(03SJY03)研究成果之一,國務院僑辦基金項目成果之一,泉州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成果之一。]
[張向前,亦名張退之,1976年6月生人,男,漢族,福建仙遊人,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國立華僑大學人力資源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經濟管理與經濟法等研究。

聯系地址:福建泉州國立華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張向前收郵政編碼:362011電郵及電話附文尾。]

據教育部今年4月發布的資料,2004年全國有280萬高校畢業生,比2003年增加68萬人,增幅達32%。全社會新增勞動就業崗位900萬個,其中有500萬個要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剩下的就業崗位,除了要解決280萬大學生就業,還有200多萬的中專畢業生等待就業〔1〕,加上多年積累下來的待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局面相當嚴峻,就業問題是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最大難題。是不是我國大學畢業生太多了!目前我國大學生人數占總人口數的比例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1996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8.3%,到2002年達15%,1997年世界平均毛入學率17.8%,發達國家平均是61.1%〔1〕,應該看到,我國高等教育還處在世界發展水平的初級階段,還不能夠完全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有著強大的發展空間。那麼,大學生為什麼還是面臨著就業難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一我國大學生就業市場新變化

最近幾年,我國大學畢業就業產生不少新變化。首先,我國本土大學生面臨國際聯合辦學機構競爭。近幾年來,我國高教市場逐步向國外資本開放,各種形式外國教育機構的進入,產生了更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機構,他們不但提供了人才短期培訓,不少教育機構還與國內大學進行聯合辦學,這種全新人才培養模式直接挑戰了中國本土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本土高校大學生就業增強了不少的競爭對手。其次,人才市場更加偏重「好」專業。所謂的「好」專業或「熱」專業,是指當前就業市場較緊缺的專業。近年來,影響大學生就業重要因素之一即大學所學專業是否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專業偏好比大學知名度更高,一些名牌學校不合適市場專業學生就業不理想。用人單位在看重「專業」同時,還對大學畢業生的「專長」很重視,有專長的復合型人才是用人單位競相爭聘的熱點。第三,海外歸來學子對我國大學生就業沖擊加劇。近幾年來,留學生回國潮一浪高過一浪,直接擠壓國內大學生就業空間,這些海外學子對世界經濟運行規則,各國法律制度等比較了解,在國外多年的鍛煉,社會實踐能力和駕馭各國社會文化、政治制度差異的能力比較強,競爭力較強,是國內大學生就業強勁對手。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主要問題

我國大學生占國民總數的比例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但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卻很嚴峻,造成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

1用人單位誤區

不少用人單位在選擇大學生時存在或多或少的誤區,主要有:首先,過分關注文憑。不少用人機構認為,學歷越高越好。選人學歷化,造成受聘人員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或人才浪費,比如有些單位招聘計算機軟體研究生僅用於本單位的打字等簡單文字處理。現實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與文憑並不能直接劃等號,不少本科或大專學生的業務能力不比研究生業務能力差。第二,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於劣勢,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女大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況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這是女大學就業難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於大學生公平競爭。第四,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用人企業經營有困難,急於招聘某一方面能人,並且希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而一般大學生則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實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有較高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

2大學畢業生誤區

大學生畢業生自身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誠信問題,不少畢業生發現求職時有一定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學生則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第二,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於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加上不少大學生大學學習不認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第三,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於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於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同時,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嚴重影響就業。據中新網(2004年7月23日)報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難找工作。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職人倍率分別為0.96、0.92、0.91,0.87,1.42。即100名初中生競爭96個崗位,而100名本科生只有87個崗位可供競爭,造成本科學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狀態。第四,求職途徑把握不準。不少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的方法,或希望通過熟人「托關系」、「找門路」以捧上「金飯碗」,不善於「推銷」自己,沒有針對自己的切實優勢,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率。

3高校的誤區

我國目前高校存在不少問題,如:重點大學的教師一般都重視科研,而對本科生教學的責任心不強,部分教師講課滿堂灌、課後不輔導、考試標准不嚴、學生評價期考一錘定音;對教育內容及方法,輕視教養,專業知識面狹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不明確;高校的內部運營封閉、缺乏自我評價和改進機能;高等教育的學科結構不盡合理,雖然教育部對高校學科專業進行了調整,但由於各高校辦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科調整、專業設置仍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特別是私立高校,由於經費的原因,「重文輕理」嚴重〔2〕,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學校不顧自身「軟體」、「硬體」是否允許,設置了投資少、見效快的專業,導致專業進一步失衡,這些因素都進一步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

三應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對策

由於造成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用人單位、大學生、高校及社會共同努力。

1用人單位的對策

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其次,選人標准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准,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後,擇優錄用。基本上可以通過以下三步來完成:第一步初選。按照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標。如年齡、文化程度、經驗等,要查戶口本、身份證、畢業證及相應能證明經驗能力的成果和有關獲獎證明等,確定初步合格的人選。第二步考試。包括口試、筆試、實際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關業務能力。第三步復試。經過雙方面談,做出錄用決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層次與崗位對受聘者的滿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後錄取合適者〔3〕。

2大學生應對就業難題的對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素質與能力。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製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欠佳會減弱人才的決策能力,因為如果要達到目標需要體力與耐力,一個人就可能因體力不支而放棄。除素質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第三,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於人才交流會、網路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幹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後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得已時,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求職擇業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後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首先,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積極培養大學生知識和能力,培養具有不斷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精神,能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其次,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現有科類結構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必須適時調整。實施高校擴招後,必須協調高校招生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必須實行不同層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對高職教育實行寬松政策,對於本科及以上教育採取寬進嚴出政策,保證教育質量。必須強調的是,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出現技術工人需大於供的態勢,特別是高級技術工人極度缺乏,在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時,縮短高職教育年限,變現在的3年為2年,既有利於這類學生提早就業,也有利於滿足用人單位對這類人才的需求。第三,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建立以服務為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並能獨立開展工作,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培訓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為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掌握競爭技巧,積極參與人才市場的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

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判斷。政府要通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其次,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加入人民解放軍,既有利於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延緩大學生就業時間,也為社會

⑻ 大學生就業難成問題,該如何完美解決

大學生就業難成問題,該如何完美解決?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就業難,非常的難,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了,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外面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呢?

而對於大學生本身來說,他們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更新就業觀念。可以說現在很多大學生失業的原因就在於他們不願意將就,可能認為這份工作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夠好的,他們不願意在這份工作上停留過長的時間,但是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大學生應該掙脫出原來那些觀念,讓自己能夠向那些企業,那些國家機關,那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也要認清現在目前的就業形勢,要主動掌握相關的就業技巧,提高自己選擇職業的能力,同時也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自己所選擇的工作也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熱點內容
大學生交換遊艇 發布:2025-01-09 02:38:19 瀏覽:316
重慶大學城聲樂 發布:2025-01-09 02:14:58 瀏覽:432
葫蘆垡大學城 發布:2025-01-09 02:14:07 瀏覽:476
重慶大學生創業補貼 發布:2025-01-09 02:13:10 瀏覽:720
韓寒松江大學城 發布:2025-01-09 02:10:51 瀏覽:383
安徽大學統計學考研 發布:2025-01-09 01:58:22 瀏覽:369
對男大學老師有性幻想 發布:2025-01-09 01:56:15 瀏覽:76
福建師范大學專業多嗎 發布:2025-01-09 01:48:56 瀏覽:384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住院預約 發布:2025-01-09 01:45:53 瀏覽:759
同濟大學教授月收入 發布:2025-01-09 01:37:02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