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本科生開拓物理視野

本科生開拓物理視野

發布時間: 2024-06-23 07:25:13

⑴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實施進展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原名:元培計劃、元培計劃實驗班),北京大學已在數、理、化、生、計算機等基礎學科專業人才創新培養建設項目,項目將通過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興趣和發展潛質,將最優秀的學生選入培養計劃。如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決定選拔優秀本科生開設「未名物理學子班」。其目的是不斷探索和完善素質教育培養機制,為年輕才俊迅速成長為國際一流的物理學家和各領域的領軍人物打下堅實基礎。而元培學院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自主設置專業」,即學生按照自己的專業興趣選擇不同院系的特定課程,經審核通過後即可按照這一量身定做的培養計劃完成學分,獲得學位證書。北大曾經給一位學生專門開出一門課,這可謂真正的吃小灶。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2009年開始實施「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實驗班選拔各不相同,首批進入該計劃的有4個項目:數學班、物理班、計算機科學班和錢學森力學班,預期還有化學班、生命科學班兩個項目進入計劃。這些實驗班的入門選拔各不相同。錢學森力學班,採取「高考錄取+校內分流」的申請體制;計算機班則施行「奧賽+校內二次測試」的方式選拔;報考數學、物理、化學實驗班的學生,在經過相關教授考核後,也可直接就讀;而生物班等重點實驗班則將統一在本科高段學生中選拔人才。
南京大學:「英才培育計劃」,建立在「南京大學大理科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的,但做出很多變革,對學生培養的優惠政策可謂前所未有,進入拔尖人才培養方案的學生會比「匡亞明學院」學生的選擇權更大,教師隊伍的組成也將有變革。藉助這一計劃,2010級新生有機會進入基礎學科理科強化班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5個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計劃」。此外南大也擁有全國第一個通識教育學院,匡亞明學院。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實施,按學科群打基礎,以一級學科方向分流,貫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培養立志獻身基礎學科研究和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學院推行通識教育在人文科學類、應用文科類、數理科學類、大地學類、化學與生命科學類、建築學和教育技術學等大學科類實施多學科、寬口徑教學模式,並將逐步推廣到社會科學、金融工程學等領域。學院通過不斷的教育創新,在培養有開拓精神、善於在學科交叉領域發展的個性化基礎科學人才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1年世界頂尖學術雜志《Science》第293卷上,專門提到南京大學大理科教育:「北京大學在改進本科科學教學努力中極大地借鑒了另一所頂尖大學南京大學的教改經驗,南京大學大學在1989年成立了強化部,給優秀學生在基礎研究方面更深的基礎,同時鼓勵學科間的交叉和互相影響。」這實際上就是後來的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實驗班。
復旦大學:「望道計劃」,復旦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在數、理、化、生幾個基礎學科開始實施「望道計劃」,構築「拔尖人才」培養平台,創新培養模式,努力使這些優秀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該項目將分以下幾個階段目標來完成:第一階段,探索優秀學生的選拔機制,實行動態進出機制和自由選擇專業機制,最終將最優秀的學生通過該計劃地培養,脫穎而出;第二階段,為優秀本科學生構建學習平台,通過聘請國際一流專家學者,採用最新進的教材,以及小班化的研討與探究,使這些學生具備該領域深厚的理論知識以及思考和學習能力;第三階段,為優秀本科學生參與某專業領域前沿研究搭建平台,形成從學校到院系直至實驗室完整的、系統的學術研究培養體系;第四階段,為優秀本科生的搭建國際化教育平台,通過聘請國際一流學者來校教學以及選派學生到國際一流學校進行交流,使學生具備國際視野;第五階段,在結束本科階段學習之後,優秀學生將被選送到國際一流的研究小組進一步深造,使他們能在最優異環境下,培養成為一流科學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開始實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英才班」,大多以中國科大建校初期的大師命名。中國科學院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相關研究所聯合創辦了11個「科技英才班」(華羅庚數學科技英才班、師昌緒材料科學科技英才班、貝時璋生命科技英才班、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機電科技英才班、應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錢學森力學科技英才班、盧嘉錫化學科技英才班、天文英才班、趙九章現代地球和空間科學科技英才班、計算機與信息科技英才班)。其中基礎科學類英才班7個,高技術類英才班4個。涉及16個研究所和科大10個學院,總招收學生435人。同時院批准資助科大和14個研究所共同實施了14個聯合共建項目。截止2010年11月底已開設基礎和實驗課程32門,編寫教材2本,300多名學生接受了實驗訓練。英才班實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科大和研究所雙方優越的教學科研條件,對有潛力的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解決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急需人才的培養問題,成為國家未來科學與工程領軍人才的培養基地。項目實施以來,在生源、師資、培養模式、條件保障、制度創新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了積極創新、深入改革、健全機制,明確了「三結合,兩段式,長周期,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模式,努力使學生將來能夠成長為相關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行列。
浙江大學:「求是科學班」,2010年8月開班。「竺可楨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是以浙大竺可楨老校長之名命名,為浙江大學優秀本科學生實施「特別培養」的榮譽學院,學院前身為創辦於1984年的原浙江大學(工科)混合班,現任院長是浙江大學校長楊衛院士,竺可楨學院以「培養為傑出人才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宗旨,以培養「基礎寬厚、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卓越人才」為目標。「求是科學班」是學校根據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珠峰計劃)」精神而設立的,以學生的科學素養、志向為基礎,以「培養未來的科學家、世界一流的學科引領者」為目標,選拔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科學五個基礎學科中某一學科有濃厚學習興趣、具有較強培養潛力並有志於深入學習的優秀學生進行培養。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由校長張傑院士親自兼任學院院長。致遠學院得到了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支持,2010年致遠學院將招收數理科學和生命科學兩個理科班,每個班人數不超過35人,在9月份新生入學後,所有上海交通大學2010級新生都可以申請進入致遠學院,學院將從中通過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部分學生進入致遠學院。
同濟大學: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英才班,按照國家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珠峰計劃)」的要求,從2011年開始在全校各專業新生中另外選拔對生命科學具有濃厚興趣、有志於成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的學生,編入「生命科學英才班」(下面簡稱「英才班」)。秉承「個性發展,性格塑造,獨立思考,探索實踐」的理念讓研究生命科學成為一種樂趣。設立「英才班」的目標為培養一批熱愛生命科學並具有原創性科學思想、高尚人格的「大師級」人才「苗子」。
南開大學:南開大學設立培養理科拔尖人才的試驗班「伯苓班」和「省身班」,在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專業的新生中經過二次選拔產生,採用雙語教學與國際接軌。「伯苓班」和「省身班」採用動態管理,本碩博連讀,學制為八年(2+2+1+3)。
武漢大學:「弘毅學堂」,培養精英的「特區」武漢大學決定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設立「弘毅學堂」,下設5個學科小班,即弘毅數學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學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計算機班。「弘毅學堂」是培養精英人才的「特區」,新生進校後,在各學科專家分委員會主持下,以及學生自願的基礎上,通過筆試和面試進行二次選拔。聘請學術造詣深厚、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學者擔任首席教授。
中山大學:「逸仙班」,為開始於2006年的中大人才培養新舉措——「逸仙計劃」下的項目。該計劃將在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專業的高考生源中擇優選拔90名「尖子生」組建「逸仙班」,以理科基地為依託,實施本科與研究生教育貫通培養。「逸仙班」為學生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兩次專業選擇,並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個性化專業學習。
廈門大學:在化學、生物、數學三個重點學科,廈大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計劃」。學校將從錄取的這三個專業的學生中選拔出一小批特別拔尖的學生,為他們量身定製個性化培養方案,配備一流教師,提供一流學習條件,創造一流學術環境與氛圍。
北京師范大學:「勵耘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拔尖計劃」同時被列入北京師范大學「985工程」。已經組建2010級「基礎理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班」、「人文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班」。培養目標: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培養興趣濃厚、志向遠大、基礎扎實、能力突出、德才兼備、勇於創新的拔尖學生,為其成為基礎理科(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人文學科(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的領軍人物、知名學者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通過計劃實施的示範和輻射作用,帶動全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提出實施精英教育的計劃,設立「高等工程學院」,施行直博教育;北航計算機學院創新實驗班,探索新的信息人才培養模式。「北航華羅庚班」於2011年獲批列入「珠峰計劃」,每年從全國優秀高中生中招生35人,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聯合培養,畢業生赴歐美一流大學繼續深造或保送到北大、清華、中科院、北航攻讀研究生。北航物理學院代表北航物理學科進入全國「珠峰計劃」的物理部分。「北航物理學院愛因斯坦班」每年從全國優秀高中畢業生中選拔20人左右,致力於培養具有堅實數理基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具有解決重大物理問題潛質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吉林大學:「唐敖慶班」,分「唐敖慶Ⅰ班」和「唐敖慶Ⅱ班」,吉林大學被納入「珠峰計劃」高校行列,不僅是對吉大此前培養成果的肯定,也是對吉大近些年逐步夯實學科領域地位和突出重點優勢專業的肯定。著名學者,呂振羽、李四光、匡亞明、唐敖慶、孫玉勝、王樹明、張壽常、金景芳等一大批名家,都曾經在吉林大學學習或工作過,吉大部分「國家重點學科」科研實力在國內領域堪稱先導者,學校被納入『珠峰計劃』,讓吉大培養高端人才任務更加具體明確。吉林大學按照「唐敖慶Ⅰ班」和「唐敖慶Ⅱ班」兩個方向培養,其中唐敖慶Ⅰ班為化學與生物科學專業方向,唐敖慶Ⅱ班為數學與物理學專業方向。
山東大學:「泰山學堂」,是為實施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加速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而設立的,教育部2009年啟動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目的是培養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使之成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領軍人物,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作為入選該計劃的16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之一,山東大學決定成立「山東大學泰山學堂」,全面負責該計劃的實施,這是山東大學實施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一步。泰山學堂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彭實戈教授說:「20年後,泰山學堂如果能出一位諾貝爾學獎的獲得者,那就說明我們的探索是成功的。」
蘭州大學:「萃英學院」,成立於2010年,在全校新生選拔優秀學生進入該院,其每名學生每年培養經費將高達10萬元。萃英學院實行「3+1」培養模式,即國內學習3年,國外深造1年。蘭大2010年啟動「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實驗計劃」,成立「萃英學院」是其中一項,新學院招生專業涉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人文萃英班五類,每年招生80名,每人每年培養經費將達到10萬元。
四川大學:由化學學院、生物學院、物理學院、數學學院具體負責培養方案。施行小班教育,課程進行優化,強調基礎知識和興趣培養。公共課由吳玉章學院負責。
西安交通大學:「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實驗班」,2010年3月5日下午,伴隨著熱烈的掌聲,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實驗班開班儀式於科學館207熱烈舉行,這也標志著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在西安交通大學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在今後幾年中每年選拔 80名左右有志於從事基礎學科研究的優秀本科生進入數學、物理學專業學習,培養基礎學科領域的創新型領軍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暨「果殼計劃」2015年7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專家評審會,國科大副校長席南華代表學校從培養目標、生源選拔、三段式培養、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環節、國際交流等多個方面,向與會專家詳細介紹了國科大「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暨「果殼計劃」的實施方案。經過評審專家充分論證和無記名投票,一致通過國科大的申請方案。
哈爾濱工業大學:工大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成立英才學院,具體實施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與培養思路,學生遴選與動態管理、培養方案設置,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優秀師資聘請、首席學術顧問制度,國際化能力培養,教學質量保障,學生管理等創新能力培養。

⑵ 指導物理類本科生畢業設計的一些嘗試

指導物理類本科生畢業設計的一些嘗試

郭立平劉傳勝

(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摘要] 介紹了筆者在指導物理類大學本科生進行畢業設計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嘗試。針對不同學生的畢業去向和個人興趣,結合筆者的科研需要,提出畢業設計題目、研究目標和應當完成的基本任務。將畢業設計內容與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相結合、與出國留學相結合、與參加工作的職業性質相結合,盡可能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科研和技術訓練,為畢業後盡快向所從事工作的順利過渡打下基礎。

[關鍵詞] 畢業設計;學術研究;研究生學位;出國留學;職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 (2012) 06-0049-03

0 引言

作為大學教學的最後一個綜合性環節,畢業設計是學生極為重要的一個學習和訓練過程。畢業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理工科學生而言,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是學生提高技術能力並獲取初步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同的學生未來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可能差別很大。據統計,近五年來,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類專業的本科生畢業後約65%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20%的學生出國留學,其他學生參加工作。對這些畢業後不同去向的學生,在畢業設計階段盡可能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科研和技術訓練,對於學生畢業後盡快向工作過渡是很有意義的。筆者在2008年至2012年期間共指導了23名物理系本科畢業生作畢業設計,題目全部來自於所承擔的科研項目,要求學生參加科研項目的某個部分或者環節。本文介紹了筆者在指導物理專業本科生進行畢業設計方面的一些思索、嘗試和效果。

1 畢業設計內容與出國留學相結合

在筆者指導的本科生中,先後有多人被國外高校錄取為研究生繼續深造,如2009屆學生徐水鋼被香港科技大學錄取,2012屆學生周明亮被美國石溪大學錄取。相對而言,國內高校的本科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比較系統、深入,而動手能力的培養則比較薄弱;對傳統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而對學科前沿的最新動態則了解不多,專業知識面和學科視野不夠寬廣。對於這些即將出國深造的學生而言,國外的課程學習並不困難,比較困難的是研究能力的欠缺,因此盡快過渡並適應國外高校的研究工作顯得比較迫切。在指導這些本科生畢業設計時,特別注意對文獻調研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鍛煉。

在文獻調研方面,要求學生做系統深入的國內外文獻檢索,完成對被國際權威資料庫SCI和EI收錄的英文論文的檢索,特別是對本學科國際和國內主要專業期刊和國際頂級權威期刊的論文檢索,獲得所研究課題的最新文獻和最權威文獻,以及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文獻和早期的基礎文獻。在充分掌握文獻的基礎上,先閱讀中文文獻,後閱讀英文文獻,並在組內做文獻閱讀報告,進行文獻討論,幫助學生理解文獻內容。在此基礎上,撰寫調研報告,並在組內做文獻綜述報告。通過完整的文獻調研、大量的文獻閱讀、深入的文獻討論和系統的文獻綜述,學生不僅極大地開拓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獲取知識的能力,為日後快速適應國外研究生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2012屆學生周明亮同學的畢業設計題目是《武漢大學離子槍一電鏡聯機裝置》,所研究的裝置是我國唯一的一台,目前國際上正在運行的類似裝置總共只有不到十台。這種裝置可以在離子輻照注入現場原位研究材料的微觀結構變化過程,是研究離子束與物質相互的極富特色的稀有設備。該同學不僅對國際上現有裝置進行了全面調研,而且調研了自1961年Pashley和Pre sland國際上首次報道利用80 kV透射電子顯微鏡原位觀察Au的電子束輻照損傷以來至今50年來的全部類似裝置。通過對該類裝置發展歷程的完整調研,對該類裝置的技術特點、關鍵技術、技術難點、主要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並提高了文獻調研、閱讀和綜述能力。

對於動手能力的培養,往往有一個誤區,就是培養學生儀器設備的操作能力。筆者認為,只會操作是不夠的,而是更加強調對設備的結構、部件的加工、功能的改進、故障的排除等多方面的鍛煉。例如,給周明亮同學的畢業設計任務是繪制工圖、改進真空、調節離子光路、測量離子束流。首先要求該生對裝置進行工程制圖,這對一個從未接觸過工程制圖的學物理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他去美國攻讀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會經常涉及制圖問題。(畢業設計 )由於了解工程制圖對其未來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該生積極自學,在1個月時間內就掌握了基本的電腦制圖技術,並繪制了滿足基本要求的圖紙,包括該裝置的主要部件:離子源、聚焦透鏡、雙偏轉板、四刀狹縫、光闌、離子束與電鏡介面和真空介面的圖紙,以及按離子光路傳輸的實際幾何布局進行組裝的完整裝置圖紙。在繪制圖紙過程中,利用裝置出現故障的機會,拆開了裝置並測量其中各部件的尺寸。通過這一過程,該生既培養了繪圖能力,又對裝置的原理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並為後面的裝置改進和調試打下了基礎。例如,加工並改進了聚焦器與偏轉器之間的過渡板,提高了裝置的真空度;用激光準直完成了離子傳輸光路的調整。在測束流時發現聚焦高壓加不上去,出現打火現象,高壓搖表測試發現聚焦透鏡的中間圓筒與地之間電阻很低,於是判斷中間圓筒出現故障,取下後發現果然是圓筒被擊穿,處理後恢復正常。通過參與束流測試工作,獲得滿意的測量結果。通過這些繪圖、加工、改進、反復拆裝、多次測量、故障排除、反復調試等過程,在使學生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也對實際科研中的物理實驗研究所需要的'細致、堅持、創新等必備品質有了真切的體會。

2 畢業設計內容與攻讀國內研究生學位相結合

在筆者所指導的本科畢業生中,有的學生考上或被保送到國內高校或研究單位攻讀研究生學位,包括在筆者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對於這樣的學生,筆者將其畢業設計的研究內容與即將開始攻讀研究生學位期間的研究內容緊密銜接起來,以利於學生盡快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實際上,由於研究生一年級學位課程學習任務很重,很難有時間從事研究工作,大多數學生是在研究生二年級才開始真正有時間投入到科研中。因此,從大學四年級上學期修完本科學分到研究生二年級,留下了一年半的空檔期。但是,如果在畢業設計期間能受到良好的科研訓練,那麼就有可能在讀研究生一年級時在課程學習的同時就能進行一部分研究工作。按照這個思路對准備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的本科畢業生進行比較深入的科研訓練,取得了較好效果。例如,2008屆本科畢業生李鐵成考上了筆者的博士研究生,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是核技術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包括同步輻射和離子注入技術。為此,布置給該生的本科畢業設計題目是《Si1-xMnx稀磁半導體的同步輻射研究》,任務是應用同步輻射X射線精細結構譜學(XAFS)對過渡金屬Mn離子參雜硅所制備的磁性半導體進行局域結構分析。其學術背景是,稀磁半導體同時兼有鐵磁性和半導體性質,是未來自旋電子學的關鍵材料,在材料如硅單晶中注入峰值濃度約1%的Mn即可產生鐵磁性,因此摻入的少量Mn原子對磁性的產生起著決定性作用。與所有其他物理性質一樣,此磁性的產生也起源於其結構的變化,因此,研究Mn原子周圍的局域結構,對於了解鐵磁性的產生機理可以提供關鍵的信息,而XAFS方法則是研究局域結構的獨特技術。該生在本科專業課學習期間曾系統地學習過XAFS方法,但沒有用該方法研究過實際問題。畢業設計期間,通過在磁性半導體中的實際應用,學習並熟練掌握了XAFS數據處理方法和軟體,並通過對實際數據的處理和分析,不但獲得了多個樣品的摻雜原子局域結構結果,合理解釋了其磁性的微觀結構起源,而且加深了對這種特色實驗方法的理解。進入研究生學習後,立即先後赴上海光源和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做XAFS實驗測量,進一步熟悉了實驗技術,並獲取了新的實驗數據。該生將本科論文和研究生期間補充的工作進行總結後,在國際專業期刊《Vacuum》上發表SCI論文一篇,順利實現了本科畢業設計與研究生階段研究工作的有機銜接。

3 畢業設計內容與參加工作相結合

筆者指導的畢業生中有一部分直接參加工作,他們畢業的主要去向是企業類用人單位,將主要從事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技術工作,而不是實驗室里的基礎研究。對這部分學生,如何使其盡快從大學課程學習過渡到實際工作,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在指導其進行畢業設計時,根據其畢業後實際的工作性質,有針對性地安排畢業設計內容和任務。同時,作為綜合性大學的物理系學生,最基本的科研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2008屆畢業生周國芹同學畢業後將去華為公司從事軟體開發,筆者給他的畢業設計題目是《低活化鋼的穆斯堡爾譜學研究》,主要任務是應用專業軟體MOSFUN和MBT對穆斯堡爾譜進行擬合分析。同時,要求完成厚度小於30微米的樣品制備、穆斯堡爾譜測量和擬合結果的物理分析。該同學通過畢業設計掌握了穆斯堡爾譜的數據處理方法和專業軟體的使用,對軟體所採取的演算法也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這種訓練對於其日後從事軟體開發是有益的。

4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筆者在指導物理系本科生畢業論文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嘗試。主要是根據學生畢業後的去向有針對性地布置內容和任務,提高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動手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分析能力和科研論文寫作能力,為盡快向畢業後工作的順利過渡打下基礎。通過畢業設計,有本科生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專業期刊上發表了SCI論文,有本科生作為第一作者獲得了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表明這些嘗試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對於本科畢業生而言,雖然畢業設計只有短短的三個多月的時間,只佔四年的大學學習時間的一小部分,然而卻是大學學習的收官之作,是進行一些最基本的科研和技術訓練的良機,值得不斷地思考、探索和改進,為提高學生的科學和技術素質把好最後一關。

熱點內容
美國大學會收回offer嘛 發布:2024-09-28 21:29:21 瀏覽:822
山東大學魏建教授講座心得 發布:2024-09-28 21:29:16 瀏覽:512
美國的航空航天大學 發布:2024-09-28 20:39:59 瀏覽:419
大學生調查報告心得 發布:2024-09-28 20:23:41 瀏覽:485
明德大學生 發布:2024-09-28 19:52:33 瀏覽:538
大學生家教如何備課 發布:2024-09-28 19:50:22 瀏覽:81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微博上 發布:2024-09-28 19:50:06 瀏覽:819
大學教授犯罪案例 發布:2024-09-28 19:50:06 瀏覽:486
已經有函授本科學歷再報一個其它專業 發布:2024-09-28 19:32:52 瀏覽:175
大學城曾家二手房 發布:2024-09-28 19:32:48 瀏覽: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