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大學生消費行為
A. 大學生消費者行為的特點
當前大學生出現消費節奏快、追求時尚、前衛,存在較大差異或超前消費等特點,既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有關。下面我作為大四學生給大家講講大學生消費行為有哪些特點。
總之,作為大學生離開父母監督後,要做到理性消費,切莫攀比。
B. 90後消費者消費行為特徵有哪些
90後」消費者的十大特徵
「我最大」——「90後」比前人更加強調獨立體,個性張揚,與眾不同。
在所有社會成員中,「90後」在個性表達方面的要求最為突出,他們擁有不循規蹈矩的成長歷程,獨特的言行舉止和另類的生活方式成為環境的焦點。也正是這一代的成長,帶動了社會較為強烈的自我表達的願望。
「90後」成員完全敢於在任何時刻任何場所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觀點。在團隊或團體中,永遠希望自己成為焦點,其他人都要以其為中心轉悠。
「新關系」——強關系,弱接觸;弱關系,常聯系;一反家人最親的傳統社會關系,埋謹「90後」的天平向弱關系傾斜
「90後」為了追求全面的隱私,與父母據理力爭,甚至使用離家出走等方式表現自己的立場。他們發明了「火星語」在同齡人之間交流,以保護隱私與秘密。那些傳統的「強關系」在「90後」這代人身上顯得較弱。而「90後」對於同學,社會上認識的朋友,以及通過網路虛擬空間結交的「網友」等「弱關系」群體卻較為信任,願意與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認為能夠得到較高的認同。
「重娛樂」——獲取信息與娛樂自己是他們生活的核心訴求
宣稱「我每天可以吃的有限,穿的有限,花的有限,但是開心必須無限」的「90後」,是娛樂能力超強的一代。在他們眼中,娛樂是天性的釋放,及時行樂是讓自己更開心的生活方式。相比任何一代人,他們都更加希望在娛樂中生活,也在娛樂中學習和成長。
「90後」熱愛追星,熱愛娛樂八卦,但在娛樂的背後,他們有著自己的目的。比如企業微博和名人微博對「90後」影響較大。
「懂責任」——「不逃避,不推卸」是「90後「對社會責任的宣言
「90後「雖然個性前衛,但對於自己未來應該承擔的責任卻不會逃避和推卸。關鍵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90後」的年輕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強烈的愛國情懷。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90後」自發響應,積極捐款捐物,組織愛心祈禱與傳遞。
許多「90後」的大學生,他們以敬乎一技之長回饋社會,積極投身於「關愛特殊群體」、「投身生態環保」、「傳承歷史文化」、「關注民生問題」等各類公益服務活動,體現了「90後有激情,有抱負,也勇於接受挑戰,同時也熱心公益。
「松圈子」——「90後「對團體保持距離,既不親近,也不疏離
這種「松圈子」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我不是集體主義者,但也不是個人主義者。有圈子跟大家保持關系很重要,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但進入圈子以後不能當孫子,而是要有地位、有亮點、有話語權。」
「90後「意識到社會交往圈子的價值,懂得組建圈子,知道圈子越多對自己價值越多,但又不會隸屬於某一個集體。
「宅娛樂」——宅文化,宅娛樂在90後身上發揚光大
網路依賴在「90後」身上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生活習慣。「90後」在家裡玩網游,聊QQ,看電視等娛樂幾乎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他們不僅享受著這種「宅文化」而且還將其發揚光大,如玩自拍並把照片發到網上分享,為自己的博客賺人氣,或者在家裡從事網路銷售等事情,即能娛樂自己同時還可以賺錢。
「生在電腦前,長在網路中」, 互聯網對於「90後「來說不是媒體而是生活。
「低權威」——親身體會過的,圈子內的人體驗後傳播的才是可信的
成長在權威不斷被挑戰,被推翻的年代,專家學者、社會權威部門的信息和指導對「90後」無法達到理想的說服或教育效果。
他們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體會去驗證結果,或選擇性追隨有故事,有親身體驗的人的說法與做法; 並且對於所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自我分析,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從不盲目輕信。原始權威在「90後」的眼中越來越淡化,反之平民化的權威躍然凸顯。
「小眾化」——外形裝扮獨特,行為非主流,在大眾潮流中發展自己的特色
「90後」不願與人相同,不愛追潮流,喜歡成為人群中的異類,獲得眾人投去的眼光。
另類的服裝打扮,色彩濃重的妝容,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讓人們覺得他們與現實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但是隨著這些非主流文化的發展,「90後「不斷的讓這些非主流的文化擴大,再逐步演變為主流。
「朦性別」——女生像李宇彎稿基春一樣帥氣,男生如李俊基那麼漂亮
因為計劃生育政策,家長出於社會競爭、家庭利益等多方面考慮,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採用中性化教育。家長要求女孩子能夠獨立自主,於是便向著男性化的方向去培養她們。同樣,家長則會要求男孩子細膩細心,於是便多少朝著女性化的方向影響。
大街上中性打扮的「90後」也比比皆是,一些中性化的明星也贏得「90後「的追捧,如李宇春。「偽娘劉著」憑借女性化的打扮與聲音在快男舞台上贏盡媒體與觀眾的目光。
「玩文化」——行事風格和穿著打扮前衛,但並不妨礙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
創新性是「90後」追求的,他們已經不能滿足於朗朗書聲念著「窗前明月光」,不屑於睜著眼睛聽父母講「唐宋元明清」,他們要不枯燥的文化傳承方式。
同時「90後」也注重自己個性的張揚和親身參與, 就如同在宣傳「漢文化」上,「90後」選擇類似日本cosplay的方式——穿漢服上課,逛街,著漢服行「冠笄之禮」等。他們懷舊但不守舊,大膽但不做作,會表現也有思想。這些行為包含著這代年輕人獨立自主個性化的思想,也為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思考。
C. 為什麼說畢業季成了燒錢季了
畢業季別成了「燒錢季」
「大學最後一次了,放縱一下也無妨。」隨著一年一度的畢業季臨近,即將離校的大學生們,在寫論文、找工作之餘,也開始張羅著用畢業旅遊、畢業寫真、散夥飯等方式來紀念即將逝去的青春時光。旅遊必須去國外,拍寫真要請攝影師跟拍,還有數不清的聚會,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的畢業季,一些畢業生過度消費的勢頭又有所增長,畢業季也成了「燒錢季」。
一趟越南遊花去8000元
一本護照、一本旅行簽證、一張機票和一個行李箱,4月5日,早早寫完畢業論文的大學生李杏和好友一起坐上出境的飛機,開啟了籌備多時的畢業旅行。
「大學歲月即將一去不返,怎麼也要以一種精彩的方式紀念一下。」數月前,在討論去哪裡遊玩時,李杏和好友頗費了一番心思,國內游雖然便宜又方便,但兩人總覺得差了點檔次。「工作前的最後一次旅行,必須要玩得盡興點。」抱著這種想法,李杏最終選擇了越南,可以體驗心儀已久的泥巴浴和浮潛,也爬上美奈的沙坡看陽光從海平面升起。
自拍畢業照同樣滿屏贊
畢業游要去國外,寫真照要找攝影師跟拍,畢業季的消費真的是非此不可么?在記者的采訪中,也有一些大學生對此表達出了不同的想法。
在北京師范大學的畢業生蘇飛看來,動輒兩三千元的跟拍寫真就屬於價格過高的消費行為,並不適合仍處於向父母索要生活費階段的大學生們。「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源自父母,過度消費的行為不可取。」上周末,新聞傳播專業出身的蘇飛就與3位室友穿上同色系的衣服,在同門師兄的幫助下,拍攝了一組「隨意」的畢業照。每一張照片發到朋友圈後,都贏得了滿屏的「點贊」,照片感覺一點兒不屬於那些影樓出產。「其實,我們身邊就有不少同學是攝影高手,拍出來的效果並不差,畢業寫真最重要的是記錄真實的當下。」
而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的畢業生薑瀛帆,剛剛把自己的畢業旅遊目的地定在了江西婺源和山西平遙古城兩處國內景點。「雖然我也嚮往出國游,可對於不掙錢的自己來說,開支負擔還是有點大了。」姜瀛帆覺得,國內的城市一樣有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風俗,一樣可以讓畢業旅行變得開心盡興。
情感表達不只高消費
「90後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又趕上中國經濟增長,個性化程度特別高。」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談到,正是基於此,90後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物質滿足,也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由於大學生們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了,對品質的要求卻提升了,也讓畢業季的消費變得和過去很不一樣,開始慢慢向國際接軌。然而,「接軌國際」的「儀式感」 並不能成為畢業季高消費的理由。
在許多老師看來,學校也應該注重倡導學生們以合理的方式表達情感,讓學生們明白感情的表達方式多種多樣,深厚情誼的表達不僅僅只能通過一些高價格的消費項目,一些諸如給同學送行、留言寄語等簡單的方式也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以上內容來自:北京晚報
D. 對比90後和00後大學生,十年間消費觀有何不同
我個人感覺90後的消費觀還是比較正的,一般都把錢花在刀刃上。但是00後一般都是網購比較多。還有就是一些游戲充值比較大手大腳。這是兩者差距。也許是年齡差距的原因,也許等到00後長大了,就懂得省錢了。
E. 大學生消費觀
我總結了一些有關於大學生消費的話題,雖然我不是一個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人,有時候也會超額消費,但卻也都在自己的承受范圍之內。
(一) 大學生的需求與購買行為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大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7 歲以上, 已具有了較強的自立需要和自我意識, 且大學生往往是遠離父母而獨立生活, 因而他們在選購和消費商品時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他們的需求能較充分地反映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但由於他們大多缺乏獨立的經濟能力, 其主要經濟來源為家庭供給, 所以在選購價格較高、較重要的商品或勞務時, 常常需要徵得父母的同意, 甚至需由父母代為購買或由父母陪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