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UD
A. 在校大學生出國留學的條件
在校大學生想出國留學需要的條件:
語言成績、大學時學的課程的成績單(中英文對照)、自己的個人陳述一篇、教授或者老師的推薦信一到兩篇、money。
在學生會的表現不重要。
在校大學生主要看你的GPA即平均分(包括平常的考試課考查課),還有你的TOEFL或IELTS的成績。
出國留學需要的資料和步驟:
需要很多東西:
一,護照,自己的護照,最好是新辦理的。
二,資料,資料包括很多:
1,證明,需要的證明是:
1)無犯罪證明(由你在當地的派出所或公安部門來出)
2)在校在讀證明(又你所在學校的校長或班主任來出)
3)最高學歷證明、學習證明(就是你的初中、高中、大學專科或本科的畢業證或者是成績單)
4)工作收入證明(父母所在工作單位收入的證明,這個需要簽證官用電話調查,要真實,否則弄巧成拙。
5)銀行存款證明(就是銀行擔保金,由你到銀行來辦理)
6)公證,這個簡單,可以到公證處,辦理,需要380RMB
[以上證明最好要有原件和復印件兩份][復印件最好自己留備一份,日後好用]
2,留學評估申請表,這個可以在留學中介公司獲得
3,學習計劃,這個挺重要的,需要簽證官來看的,看看你出國留學的目的。
4,個人簡歷,個人簡歷就是個人的基本資料。
三,錢,出國留學的錢。 第一,銀行存款(就是存款證明),這個要根據你所去的國家和你的年齡計算,不知道你的年齡,去新加坡所要的擔保金是在20-30萬左右。這個存款可以向銀行貸款,只用於簽證,簽證後就可以還了。
第三,簽證費600元,這個是消費的,還有其他在准備資料時所需的費用,不少啊
第二,學費,學費是最關鍵的了,現在出國留學需要你先寄學費到學校,然後在國外的學校反給留學中介公司一張,學費證明,這個證明是需要簽證官看的,這點要慎重,得跟中介公司在簽合同的時候要家上這一條,如果被拒簽,學費要由中介公司來索要或反還。看你所去的國家和學校,在留學中介公司有各個國家的大學、學院收費的表,這個可以在中介公司獲得。接著就是你所需要帶的錢,起碼你要帶半年或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因為出國留學簽證第一次一般簽一年,生活費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定。
最後是中介費和機票,這個是根據各個中介公司不同而異的。
B. 大學生出國留學的條件
首先你需要確定出國留學的國家或地區,不同國家和地區條件有差別,具體為:
1、澳大利亞
一、學生身份很重要。移民部在評審時,非常重視申請人學生身份的真實性,包括留學目的、回國發展的打算、是否遵守簽證上的簽證條件等。
二、資金保障要充足。申請人需要提供一些文件性的材料,來證明足夠、可信的資金來源,包括學校提供的獎學金、申請人所在國家提供的擔保,或者在金融機構的現金存款及貸款。
三、英語水平足夠高。雅思成績可以作為英語水平的證明。申請簽證時,對申請人英語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取決於其准備學習的課程。
四、健康情況不能少。體檢是證明健康的好方法。體檢應到由移民處指定的醫院進行,醫院名單可以從澳大利亞使館的網站上查詢。
2、紐西蘭
一、明確的留學目的。需要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包括語言學習、專業學習等,並有大學的相關信件。如果簽證官覺得申請人的學習計劃不可行,將影響簽證申請的結果。
二、充裕的資金保障。紐西蘭認可兩種方式:留學貸款和存款證明。存款期限至少超過6個月。申請人還必須解釋這些存款的來源,可能要求申請人的父母提供工資收入證明等。
三、健康與品德要求。符合體檢要求才能最後頒發簽證。超過17歲的申請人計劃去紐西蘭攻讀2年以上的課程,一定要提交無刑事犯罪記錄。
3、法國
一、良好的法語基礎。簽證官要求申請人必須在國內學習500課時才可出國。不同的專業對語言水平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理工專業的要求較低,文科專業的要求比較高。
二、出色的面試表現。申請人必須通過法國語言與學術評估中心(CELA)的語言與學術評估面試。面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認識並了解學生;評價學生的法語或英語水平;了解學生的學習計劃;聽取學生的留學意向。CELA顧問最關注的是學生是否有明確的學習計劃,以此來評估該計劃與學生在國內所受教育及與未來學業、職業的規劃是否協調。
4、美國
一、學習目的明確。申請人必須證明已被有資格招收留學生的院校錄取。除此之外,申請人還應證明有能力順利完成學業,並出具一些能證明學習能力和教育背景的資料,如畢業證書、成績單、托福成績、GRE成績等。
二、資金准備充分。申請人必須證明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學費、健康保險和生活費。如果申請人已獲得獎學金,則需提供獎學金發放機構願意並有能力支付費用的證明。
三、學習計劃合理。申請人一定要證明自己有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理由。一旦簽證官認定學習計劃不合理,就可能被判定為有移民傾向而被拒簽。
四、面談表現優秀。
5、日本
一、足夠的語言能力。簽證官在決定是否發放簽證時,非常關注申請人的日語學習能力和學習意志。有的申請人連基本的日語會話也不能應付,很難使簽證官相信其有能力在日本學習。
二、足夠的經濟保障。申請人的經濟狀況是審核重點,以往申請留學只需提交一張銀行存款單,但新制度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存摺復印件、過去3年的收入證明,此外還需提交有關費用承擔人的職業和收入資料等。
6、香港
1.本科成績單:中英文的各一份,並須經過學校公證。
2.英文水平證明:一般應具有托福成績。與美國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學並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績,而是只要原件的復印件即可。有些大學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績,內地的四、六級證書也可接受。不過一個好的托福成績顯然更有競爭力。
3.GRE成績:隨著競爭的激烈,香港的大學有要求GRE成績,與托福一樣,只需復印件即可。
4.申請表格:一般來說,只要發一個電子郵件給招生辦公室或者系裡,對方便會寄來有關表格。不過與美國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學會要求你說明自己的研究意向,當然只要一個很寬泛的范圍即可,無須非常具體。
5.研究計劃:這是與美國大學不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研究計劃是純學術的,無須加入諸如個人經歷、感情這些東西。它要求申請者要有一個明確的研究方案並對此有較好的掌握。這個計劃必須是非常具體的,不能太寬泛。研究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幾點:(1)研究對象(2)研究此問題的意義(3)前人的研究狀況(4)你的研究方法(5)參考文獻。一般來說,系裡會建議你先與某位教授聯系,確定研究的題目、方法等,取得教授的同意後,再遞交正式的計劃。當然,如果你能引起教授的注意,請他為你提意見甚至給你修改,那麼成功的幾率就很大了。
6.推薦信:香港大學一般只要兩封推薦信,但必須是學術領域中的人,其他人則不被接受。推薦信是一、兩份表格,其內容是對你學術才能的評價。此外還要求對你的研究計劃做出評價和建議,這一點也不應忽視。
7.申請費。香港的大學申請費比美國低得多,一般100多港幣,一般人均能承受。
留學一般包括以下3種途徑:
1、留學中介
留學中介是為出國留學人群提供留學簽證辦理服務及海外院校選擇與申請和留學材料的准備提供相關咨詢服務的留學機構,出國留學申請人可以將出國留學的相關事務託管於留學中介,申請人只需要准備和提供出國留學申請材料和考試成績即可。因為出國留學屬於我國的特殊行業,正規的留學中介需有留學資質,並在教育部備案才可以經營出國留學事務,所以學生在選擇留學中介時一定要合作留學資質。
2、國內高校留學
高校留學項目是指國內高校內開辦的一些出國留學項目,學生會先在國內上1-3年的國內課程,再到國外完成其餘課程,最終獲得國內外的學位證書。高校開辦的出國留學項目一般分為,國內一年的出國留學行前課程、國內兩年的轉學分課程和國內三年的HND留學項目,還有一些基於這三個項目基礎上的學位延伸項目等。學生在選擇國內高校留學項目時,要注意這些項目是否經過學校認可同意立項,學校的辦學經驗以及最終學位是否可以獲得回國認證等。
3、國際交換生
國際交換生項目是我國最早的出國留學途徑,該項目是由國內外主管教育的部門開展的國際教育交流項目,辦理的簽證為學術交流簽證,留學時間為1年,留學的學校多為各國公立大學,一般學生沒有擇校的權利,所有的留學安排均有各國教育部門統一安排,留學費用是所有留學途徑中最少的,安全上也是最有保障的,但是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學生必須是國家認可的優秀生,衡量標准因學生選擇的不同國家而定,不完全統一。因為交換生項目只有1年的時間,如果學生想繼續留在國外學習,可以辦理轉簽證手續,將學術簽證轉簽為留學生簽證,但是部分國家需要學生轉學到私立學校就讀。
C. 大學出國留學需要什麼條件
國家支持境內公民自費出國留學。中等學校畢業生、在校自費大學生和自費大學畢業生申請自費出國留學,可持有關證明材料直接到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辦理自費出國留學手續。
大專以上的公費在校學生和公費培養的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在國內服務一定年限或償還高等教育培養費後均可按規定的程序申請自費出國留學。國家規定國內外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在中國招收自費出國留學人員。
(3)大學生UD擴展閱讀:
公派出國留學人員根據國家建設需要,得到國家以及有關部門、地方、單位全部資助,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有計劃派出的留學生。
公派留學生的種類有國家公派和單位公派。自費出國留學是指境內公民提供可靠的本人、親友或其他渠道的經費保證,自行聯繫到國外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學習或進修。國家對以上不同形式的出國留學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
一站式出國留學攻略 http://www.offercoming.comD. 怎麼看我國的就業難論文 3
引 言
大學生作為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其就業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就業是大學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選擇,每位大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在社會上有一個合適的位置,為社會做貢獻,實現自己的價值。尤其是21世紀的今天,各國的大學生畢業人數都成上升趨勢,大學生就業成為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如今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面對「前有伏兵,後有追兵」的緊張局面,對於大學生就業難的形勢日趨嚴重。從國家對就業問題的成因層面看,Niall O Higgins(2002)認為畢業生的供求、需求和供求匹配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首要原因,主要凸顯在工作崗位的結果和數量上。預期收入的自我高估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即不能清楚的認識現實與預期理想巨大的差距。大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即知識水平、個人能力、綜合素質等是影響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市場經濟分布結構不合理,大學生勞動力過剩是客觀存在的;市場需求與需求崗位人員不匹配、不對口、差異大是影響就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面對大學生就業難的諸多因素,我們應努力做到「小處著手、大出著眼」解決我國現階段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困境問題。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1999年以前,我國適齡青年入學率低於10%,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其他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模式向大眾化模式轉變。。我國高校擴招開始於1999教育部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收入率要達到適齡青年的15%,而早在2002年,全國高等教育毛收入學率首次達到15%,提前進入了教育大眾化階段,到2010年,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6.5%,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品進一步提高。在大眾化教育階段,接受高等教育成為相對多數人地權利,因此,與精英教育教育階段相比,大學生不再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寵兒」和「精英」,大學生就業不再統包統分,而是要公平的參與社會競爭,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十一五」期間,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累計達2700萬人,年均增長54萬人,畢業生離校時的初次就業率穩定在70%左右,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660萬人,年均增長30萬人,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680萬人,創歷史新高。 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累計達到56萬人,年均增長1.2萬人,畢業生離校時的初次就業率穩定在80%左右,2011年全市畢業生人數突破14萬人,畢業生就業率為86.5%。2012年重慶市普通高校畢業生為15.3萬人,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6.81%。待業人數達到數萬人,如此大的就業群體加上社會閑置勞動力的供給,是我國就業需方市場完全無法消化的,形成了供大於求的局面。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畢業生人數和就業人數隨著時間的推進,兩者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的拉大,畢業人數和就業人數兩條線在不斷擴大,表面待業人數數量一直在不斷增長的趨勢。我國高等教育學校就業率本身就存在非常大的缺陷。他對其就業率包含了升學、出國或不完全進入社會勞動力市場的滯後情況,我則認為就業率就應該是實際的就業率,在這中情況下,實際就業率應當處下滑趨勢,大學就業難的問題依然處在。隨著國家經濟體制和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高校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制度的推行以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大學生流向呈現了明顯的區域差異。為了促進大學生就業、提高就業率相應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規。就業市場政策通過畢業生、高校、企業三方的制度,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市在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過程中,國家提供稅收政策、信息指導、創業基地等各種服務,在於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就業崗位。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用人單位招不要滿意的人才,這種人才結構性短缺的現狀造成了大學畢業生人力資源的極大的浪費,同時也阻礙了經濟發展速度和社會進步的歷程。
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發展階段,已不僅僅是數量的變化,高等教育的入學起點、社會需求、培養模式、教學方式、培養目標等都將發生一系列改變。培養目標和要求的多樣化必然將導致畢業生就業取向、就業形式的多樣化。從工作時間來分,有全日制就業、半日制就業、計時就業等;從就業地點來看,有大城市、沿海城市和中小城市、城鎮、西部或邊遠貧困地區;從就業單位屬性來看,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部隊、基層單位等;從就業途徑來看有參加招聘會、學校推薦、親友推薦、網上求職等;從實現方式來看,可分一次性就業、創業、准備就業、暫時待業等;從就業管理性質看,可分為顯性就業、隱性就業。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總體是好的,但是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在宏觀就業形勢方面,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畢業生就業工作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切實提升高校就業指導服務的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水平,成為新形勢下教育部門和高等學校的重要責任。
二、分析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大學生就業存在自身問題
(1)大學生主觀預期偏高:大學生有些人不能清楚的給自己一個定位,往往過高的預期自己的待遇,與企業所預期的工資待遇水平有較大的差異;與企業的用人要求不符,會導致大學生非自願性失業。個人職業規劃與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也會導致自願性失業。同時:大學生就業傾向於一線城市,不願意到西部或者是偏遠的山區工作、在一線城市的崗位競爭強度過高,就業區域流向的差異也會加劇競爭升級,大學生自我定位不準,失落感大,心態不平衡等影響了大學生的正常就業。
(2)先就業後擇業漸流行:就業態度的變化,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市場上人才供給的情況。在當前,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先就業再擇業」的態度成了多數畢業生的首選。
(3)對企業不夠了解:大多數大學生並不了解自己想要進入的公司發展前景、用人制度、企業文化、人際關系等等,有一部分學生對以後自己即將在一個什麼樣的平台上邁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沒有目標。
(4)對薪酬的期望更加現實:學生對於薪酬的看法更加現實了,高校學生期望月薪元的占總人數的69%左右,其中元為更多學生接受;元的期望人數居多;元及4000元以上的期望人數較少。
(5)職業規劃意識不夠強:相比於過去,今天的大學生就業觀念已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和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人才市場的逐漸完善、選擇多元化的趨勢相吻合。很多大學本科在校生對於以後的就業有模糊的打算,還有一些沒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確規劃的人卻只佔很少的一部分。
(6)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不全面,甚至存在明顯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缺少管理經驗,對行業缺少深度認識,對市場和營銷缺少深入了解。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
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國高等院校軟硬體設施有了較大的發展,但高校學生就業問題卻越來越嚴重。首先是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與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相對於社會需要比較滯後,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等沒能及時更新,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變,專業劃分不合理,教學方法過於簡單,對知識傳授比較看重,而對能力培養卻比較輕視;學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脫節,造成結構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滯後性和周期長的兩個特點確定了其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不夠,而高校人才預測工作處於探索階段甚至還沒有開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較明顯,與社會需求結合不夠緊密,甚至脫節,導致高校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其次是大部分高校培養的學生質量不過硬。據部分高校的追蹤調查,兩年之內能適應工作的畢業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畢業生不能適應工作或因為社會關系,不能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這些都與高校的用人機制和教學管理制度不完善有關。目前大多數高校人事缺乏靈活性、流動性和主動性,學校需要的人才進不來,別的學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學校追逐熱門專業,師資、教材沒有能力應付,畢業生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就業知道服務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暢,難以有效的調節市場人力機制,缺乏反饋機制,難以形成國家、高校、企業三者之間的高校人才輸送方式,人才資源匹配度不夠。
3、國家就業政策欠完善
國家支持性就業政策不健全,國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大學生就業政策,但都是杯水車薪,政策都沒有大到預期的效果,未能吸引大量畢業生,畢業生就業問題依然嚴峻。區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大,大學生擇業意向為發達地區、大中城市、待遇豐厚的優質部門。從我國總體勞動力需求角度看,依然缺乏高素質、高技能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源在於經濟產業結構和增長率。經濟增長會帶動就業人數的增加,高經濟增長率也會產生高就業率,高就業率會帶動工資收入的增長,反過來進一步促進經濟的增長,擴大就業崗位ud供給,形成良性循環。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正在建立一個相對公平的就業環境,如公務員招錄的「凡進必考」政策,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必須面向社會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錄取。但目前人力資源市場服務體系仍不夠健全,市場的服務手段、服務方式以及社會各中介服務部門為大學生就業的服務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與日趨增長的總量配置需求和個性化服務需要還有差距;多數企業基本上沒有導入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選人用人缺少合理標准,沒有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不注重人才培養和儲備,直接制約了大學生合理就業。中國有著兩千年中央集權制封建社會歷史,與之匹配的是國家管理者的職業化。由於象形文字學習難度大,在經濟發展水平很低的中國古代,國家管理人才培養成本很高。統治者除通過高官厚祿誘導讀書、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外,還通過輿論、政策影響民眾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的宣傳,使「讀書做官」、「讀書改變命運」的求學心態得到不斷強化。在古代中國,窮秀才的社會地位高於富木匠。雖然今天「做官」不再是讀書的唯一出路,但大學生畢業後當普通工人不被社會普遍認可、接受。
三、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措施
1、大學生自我綜合素質的提高
大學生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各項專業技能,不斷的從實自己的大腦,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計劃並不斷的完善,及時的了解最新的就業動態訊息,不斷強化自身素質和綜合
能力的提高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積極推進產學合作目前高等院校依然是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注重素質教育,加大職業能力培養。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以來,學校的培養也需有所加重和側重。一味地以市場為導向則學校演變成為公司企業快速供應技術員工的培訓基地,而只側重於學生綜合素質的訓練又使得學生很難快速進入勞動力市場。兩者的結合則可以解決這一矛盾性問題。很多高校也在嘗試產學合作這一辦學模式,如實行小學期制,每個學生必須進行一定量的社會實踐活動;還有的學校某些專業有固定的實習基地、合作企業等,促進了產學結合,形成了良好的產學相長局面。產學合作實際上是多贏的機制,一方面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學生畢業以後有較好的歸宿;對產業來說,它參與了教育過程能夠得到所需要的人才。
(1)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良好的職業素質是大學生成功就業的基礎,更是通向理想彼岸的通行證。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情緒方面。大學生應將人身理想與職業理想結合起來,在大學期間不斷加強適應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懂法守則、公平正義的品格,具有團結協作、互助互愛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職業活動的基礎,遠比精通業務重要,大學生要以職業道德修養為基礎,進行初步的自我完善。通過培養、自我鍛煉、自我改造、逐步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2)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的祖先,憑著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創造出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和人類進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們應肩負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任,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傳統文化對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的意義。沒有以前就不會有現在,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目前我們國家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難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追本溯源式的探究和學習,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2、增強高校的調整和指導性作用
(1)適時地調整專業設置
高校在專業設置上的失衡會產生不同專業出現差異性就業情況,就業率相差很大,因此,對專業設置的調整是必然的,高校根據實際需求狀況,在統籌兼顧的理念下,對專業的規模和招生人數進行控制,漸漸調整和減少就業率差的專業的規模,增加崗位需求不夠的專業的招生人數,盡量減輕專業不對口導致的非自願失業。
(2)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質量,增強大學生的自身技能
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作為一門學科加以建設,在把就業指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的同時,加強就業指導學科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在借鑒國外先進理論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適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高校就業指導理論體系。我國教育投入不足,擴招速度過快,高等教育質量有所下降已是公認的事實,高校要提高教育資源的質量保證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豐富學生所需的知識技能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強化素質教育;在科極創新方面給予學生大力支持,組織科研創新活動,提高科研資金的支持和科極大賽指導,建立社會實踐基地,開展教育文化科極活動,強化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就業優勢。
(3)提升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
真正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作為高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除了具有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職業,並進而實現「充分就業」的功能之外,還應具有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等作用。同時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對職業和社會的了解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具有教育過程的長效性和對象的全員性等特點,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貫穿於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之中。實現高校人才的供給和社會需求的有效匹配,完善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是關乎畢業生就業的一項重大環節。高校要做好就業指導工作,開展就業指導講座,大學生職業技能培訓、個性化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相關就業工作,開設有關大學生關於指導大學生擇業、就業的選修課,提升就業能力和培養職業素養,另一方面,做好就業信息的服務工作,建立良好有效的信息傳遞渠道,加強對就業情況的調查、統計和市場預測,為畢業生提高充分的就業信息,拓展多元化的就業渠道。在企業與學校之間建立有效的就業橋梁,組織大型的雙選會等,將企業引進校園,讓學生走出校園;加強國家、企業、高校之間的聯系和合作,探索定向培養和人才輸送等模式,建立全國統一的信息就業資料庫,增強就業人員信息的流動性和全面性、提高人才資源配置和就業率。
3、完善就業政策
(1)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考或招聘,擇優錄用。
(2)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政府有關部門要為其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對企業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以下城市要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取消落戶限制。
(3)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梵谷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一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收費。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
(4)為高校畢業生辦理戶口和人事檔案手續提供便利。對畢業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本人要求戶口和人事檔案保留在學校的,按規定保留兩年。在此期間,檔案管理機構對保管其檔案免收服務費用;本人要求將戶口轉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按照戶籍管理規定為其辦理落戶手續,人事、教育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負責辦理相關手續,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免費提供人事代理服務。本人落實工作單位後,公安機關按有關規定辦理戶口遷移手續。(1)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各級政府要為高校畢業生創造工作條件,主要充實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基層單位,從事教育、衛生、公安 、農技 、扶貧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在艱苦地區工作兩年或兩年以上者,報考研究生的,應優先予以推薦 、錄取;報考黨政機關和應聘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取。
(5)畢業半年以上未能就業並要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持學校證明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城市或縣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勞動保障部門所屬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和街道勞動保障機構應免費為其提供就業服務。對已進行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城市、社區可組織其參加臨時性的社會工作社會公益活動,或到用人單位見習,給予一定報酬。對於因患病等原因短期無法工作並確無生活來源者,由民政部門參照當地城市低保標准,給予臨時救助。此項費用由地方財政列支。
(6)鼓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等職業學校(大專)畢業生,使大批動手能力強適應性較好的高職(大專)畢業生有用武之地。對就業困難的應屆高職(大專)畢業生,由勞動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門共同實施「高職(大專)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對需要培訓的應屆高職(大專)畢業生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費由教育系統承擔,職業技能鑒定費由勞動保障部門適當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