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的博士服
① 博士服的功用
幾年的大學生活,含辛茹苦,學子生涯的結束往往以畢業典禮為其形式上的標志。各個大學的典禮形式盡管不盡相同,但它的內涵卻是一致的。例如,著名的高等學府牛津大學最為壯觀的慶典活動,不是普通學位授予儀式,卻是名譽學位頒發典禮。這個盛大的活動稱作恩凱尼亞(TheEncaenia)。
浩盪的恩凱尼亞遊行隊伍從某一個學院出發,通過兩旁古老建築鱗次櫛比的街道,穿過博德利安圖書館(theBodleianLibrary)的方形廣場和神學院,最後來到謝爾登禮堂(theSheldonianTheatre)。遊行過程充滿了神聖、庄嚴的氣氛,而肅整統一的建築,彷彿把這些學者們完全帶回到信仰的時代。那些常年注視著牛津盛衰的偉人胸像,是紀念那些當年傾囊捐助的主教和國王們。建築與雕像構成了一個和諧、完整的宗教氛圍,烘托著其面前的人們。
這種庄嚴的氣氛才剛剛開始,接著它被慢慢地帶到了謝爾登禮堂。它是大主教謝爾登(Sheldon)作為禮物於1664年贈予牛津大學的,至今,在正門的上端依舊嵌放著這位教育捐助人的浮雕頭像。1711年天頂畫的完成,結束了它作為大學印刷局的歷史,而成為牛津大學頒發學位的慶典場所。在天頂畫上,美麗的女神和遨遊天空的小天使們在慶祝宗教的勝利;一個罪人從天國中墮入地獄,毒蛇纏繞著他,使其無法逃脫應得的懲罰。
儀式按照慣例在庄嚴地進行著。名譽學位授予以後,一些已獲得大學獎學金的學生朗讀「獲取獎學金的演說詞」。最後,校方代表或文學教授做總結演講,以紀念大學的捐助者們。下午,副校長通常在自己的學院舉行「校園聚會」。此時,參加者可穿正式學位禮服,但亦有著非正式禮服的。
與牛津大學傳統的宗教儀式相反,在美國的卡內基·梅隆大學(theCarnegieMellonUniversity)的校園操場邊,嫩綠色的草坪和不遠處也披著綠色的山坡,使人感到親切、自然。這里沒有使人幾乎窒息的莊重、神秘的氛圍,卻是與自然相融的「世俗」的世界。簡單而熟悉的頒證廳與這自然的環境相和諧,沒有絲毫的宏大氣派。
② 學士服的起源
學位服源流趣考
學位服是學位的有形、可見標志之一。學位服一方面能較好地向大眾體現出標志不同學識的各級學位和穿著者的學術水平,更重要的是能營造出一種特殊的氛圍,顯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學位服的加身,標志著一個人的人生事業旅途和重要轉折,既可喚起對過去求學時代的美好回憶,蘊藏著對導師、學友和母校的尊敬與眷戀;又可成為今後在知識海洋中永不停槳的動力,同時也感到社會對自己的期待。
說起學位服的由來,得要追溯到中世紀的法國。
13世紀初葉,法國巴黎大學首創學位制度,學位分博士、碩士和學士三個等級。為了能在學位授予典禮上體現出標志不同學識的各級學位,服裝設計師應巴黎大學校長的請求,設計出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和套頭三角兜形垂布等四部分組成。學位帽統一為書本式方形,黑色;流蘇是不同學位的重要區別,博士學位帽的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帽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學位帽的流蘇為黃色;垂布的飾邊顏色是學科專業的重要標識物,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專業,分別為粉、灰、黃、綠、白和紅色;博士學位袍為紅、黑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學士學位袍為黃、白兩色。
時至18世紀,學位服中又增添了導師服,供學位授予單位的校長、學位導師出席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和各種慶典時穿用。導師服也由方形黑色學位帽、帽上的流蘇(黃色)、學位袍(以紅色為主鑲黑襟)和垂布四部分組成。學位授予典禮上,身著導師服的校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學位導師,首先把學位獲得者的流蘇從右邊撥到左邊,然後莊重地授予學位證書,被授予者應向他們鞠躬,表示謝意。
我國目前實行的學位服,是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決定統一製作的,它既有中國特色,又符合世界慣例。參照國際標准,我國學位服也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組成,款式、顏色與世界慣例大致相同,區別僅僅是學位袍在袖口處綉有長城圖案,袍的前襟紐扣採用中國傳統的布制黑色「如意」扣,套頭三角兜形垂布採用織有中國民族特色花紋的織錦緞製作,帶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民族特色。
方形帽和長袍的來歷
莘莘學子,在大學校園內,或本科,或研究生,寒窗苦讀數載,畢業了,都要穿上一套禮服,去參加畢業典禮,不參加畢業典禮,也要穿上它去照幾張像,留作永久的紀念。過去,筆者一看到頭戴平底方形帽,身披黑色長袍,就以為這個人獲得了博士學位。後來,隨著國內的大學又開始流行學生畢業時穿學校禮服,翻閱了一些資料,筆者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聞,把學士服,碩士服,統統看成了博士服。
大學禮服是怎麼來的呢?不同學位之間的禮服又有什麽不同呢?要追尋它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紀的西歐。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盪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基督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的學習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那個時候,手工業興盛起來,並逐步與農業分離,商業也隨之發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出現了各種手工業的同業公會和商業行會,這些行會有嚴密的組織和規章制度,擁有相當大的自主管理權。隨著學校的發展,被稱之為碩士或博士的教師數量日益增加,各個地方的教師們仿效手工業和商業的同業公會,組織起了教師的同業公會,學生則組織成同鄉會,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他們都把自己的行會叫做大學(University,來源於拉丁語Universitals,意為共同體),因而大學這個詞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稱謂。也就是說,最初的大學機構就是這些教師的行會和學生的行會組織。而同一行會里的相同專業的教師又組成特殊的專業行會,稱為系或教授會(faculty,來源於拉丁語facultas,意為才能,即教授某種學科的能力,)後來又把系這個名詞的含義擴展為教授某部門知識的大學分部(學院)。 在義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亞地區,建起了中世紀最早的兩所大學――波洛尼亞大學和薩萊爾諾大學,隨後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學校像雨後春筍般相繼產生。
這些早期大學的學生,要編成班級進入教室聽課,但學校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只有那些決定今後要成為一名教師的學生,學校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考試過程的第一步,是要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不公開的和公開的預試。考試合格的應試者,要穿上僧侶的長袍(gown),同學士們(Bachelor,來源於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學士)坐在一起。接著要舉行由順利通過了考試的應試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這就是學生畢業典禮儀式的雛形。但是,要成為一個碩士或博士(當時,博士和碩士並無區別,都是教師,師傅的意思),還要經過二至三年的學習,通過了嚴格的最後的考試才行。
在中世紀的歐洲,城鎮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長袍,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 兜帽,又叫坎肩)的長袍。這些長袍和頭巾製作的原料和顏色,由各的人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決定。既然在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他們的穿著應與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長袍,用頭巾保護他們的頭。於是,這種僧侶的黑色長袍和頭巾演變成了今天大學流行的禮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後來,長袍和頭巾開始採用較為明亮的色調,不同學位的禮服也逐漸變得有些不同。學士,碩士,博士的禮服樣式的差別,主要出現在頭巾上。過了一段時間,頭巾不再與長袍相連,單獨成了一件物品,人們把它戴在頭上。到了十五世紀,帽子開始流行,頭巾幾乎成了飾物,人們穿它時,把它從頭頂順著脖子往下套,披掛在肩上,向後背垂下來。於是,學校禮帽應運而生。最初的學校禮帽的形狀起源於碩士學位的符號,有幾種不同的形狀,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中央有一簇裝飾物。今天的流蘇(tassel)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只不過更精緻罷了。牛津大學最先採用平低方形禮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民間則建議學校禮帽應做成學者的一本書那樣的形狀,這樣更能表現它的學術含義,更有書卷氣。
在美國,哈佛大學率先穿上學校禮服,接著各大學相繼使用,但式樣與歐洲仍在使用的禮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別。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開會,建立了統一的服裝樣式,1903年,產生了美國大學禮服的統一標准體系,後來,又在1936年和1960年兩次進行了修訂。因此,美國今日各大學流行的禮服規格一樣,只是在諸如顏色等一些細部略有差別而已。
筆者在美國作為家長參加了普渡大學一次畢業典禮,目睹了普渡學子身穿大學禮服的風采。禮服由長袍,方帽,和頭巾三個部分組成。
博士和碩士的長袍士是黑色的,准學士的長袍為灰色。學士的長袍,尖袖,前面不敞開;碩士的長袍,方袖,袖口呈弧形;博士的長袍,喇叭袖,胸前扣子兩旁各一道寬5英寸的天鵝絨貼邊,袖子上也橫著縫有三道平行的天鵝絨貼邊,顏色屬黑或別的顏色,它是學科類別的標志。
帽子是方形「牛津帽」,各種學位的人都可以戴。帽子左邊垂下漂亮的流蘇,流蘇的顏色表示授予學位所屬院系。
最能體現學位等級的是頭巾,其尺寸大小,形狀,隨學位的不同而不同,學位越高,尺寸就越大,做工就越精緻。頭巾的外層與長袍的黑色材料相匹配,襯里折疊向外翻出的部分,使用普渡大學代表顏色――金色和黑色。天鵝絨貼邊的顏色表示學科類別。在普渡大學學士是不用頭巾的。
普渡每年要舉行三次畢業典禮,參加儀式的人都要穿上禮服,在典禮官的率領下,列隊在校園主要道路上繞行一周,然後進入會場。進行完傳統儀式後,從博士開始,每個畢業生都要上台,從校長手中接過畢業證書,博士要讓教務長把頭巾披在肩上。有數千位家長或親友,長途跋涉,其中也有不少像筆者這樣的同胞飛越大洋,前來慶賀自己的子女或親友完成了學業,許多學生一上台,會博得自己親友的一陣熱烈的掌聲和喝采。如此盛況令人嘆為觀止!而萬千學子為了有一天能穿上這象徵登上了學術殿堂的方形帽和長袍,又不知要付出多少辛勞!
③ 博士服的介紹
要追尋西方學位服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紀的西歐。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爛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盪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基督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的學習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那個時候,手工業興盛起來,並逐步與農業分離,商業也隨之發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出現了各種手工業的同業公會和商業行會,這些行會有嚴密的組織和規章制度,擁有相當大的自主管理權。隨著學校的發展,被稱之為碩士或博士的教師數量日益增加,各個地方的教師們仿效手工業和商業的同業公會,組織起了教師的同業公會,學生則組織成同鄉會,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他們都把自己的行會叫做大學(University,來源於拉丁語Universitals,意為共同體),因而大學這個詞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稱謂。也就是說,最初的大學機構就是這些教師的行會和學生的行會組織。而同一行會里的相同專業的教師又組成特殊的專業行會,稱為系或教授會(faculty,來源於拉丁語facultas,意為才能,即教授某種學科的能力,)後來又把系這個名詞的含義擴展為教授某部門知識的大學分部(學院)。在義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亞地區,建起了中世紀最早的兩所大學――波洛尼亞大學和薩萊爾諾大學,隨後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學校像雨後春筍般相繼產生。
這些早期大學的學生,要編成班級進入教室聽課,但學校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只有那些決定今後要成為一名教師的學生,學校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考試過程的第一步,是要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不公開的和公開的預試。考試合格的應試者,要穿上僧侶的長袍(gown),同學士們(Bachelor,來源於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學士)坐在一起。接著要舉行由順利通過了考試的應試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這就是學生畢業典禮儀式的雛形。但是,要成為一個碩士或博士(當時,博士和碩士並無區別,都是教師,師傅的意思),還要經過二至三年的學習,通過了嚴格的最後的考試才行。
在中世紀的歐洲,城鎮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長袍,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兜帽,又叫坎肩)的長袍。這些長袍和頭巾製作的原料和顏色,由各的人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決定。既然在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他們的穿著應與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長袍,用頭巾保護他們的頭。於是,這種僧侶的黑色長袍和頭巾演變成了今天大學流行的禮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後來,長袍和頭巾開始採用較為明亮的色調,不同學位的禮服也逐漸變得有些不同。學士,碩士,博士的禮服樣式的差別,主要出現在頭巾上。過了一段時間,頭巾不再與長袍相連,單獨成了一件物品,人們把它戴在頭上。到了十五世紀,帽子開始流行,頭巾幾乎成了飾物,人們穿它時,把它從頭頂順著脖子往下套,披掛在肩上,向後背垂下來。於是,學校禮帽應運而生。最初的學校禮帽的形狀起源於碩士學位的符號,有幾種不同的形狀,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在帽子中央有一簇裝飾物。今天的流蘇(tassel)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只不過更精緻罷了。牛津大學最先採用平低方形禮帽(mortarbard,意即灰泥板),民間則建議學校禮帽應做成學者的一本書那樣的形狀,這樣更能表現它的學術含義,更有書卷氣。
在美國,哈佛大學率先穿上學校禮服,接著各大學相繼使用,但式樣與歐洲仍在使用的禮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別。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開會,建立了統一的服裝樣式,1903年,產生了美國大學禮服的統一標准體系,後來,又在1936年和1960年兩次進行了修訂。因此,美國今日各大學流行的禮服規格一樣,只是在諸如顏色等一些細部略有差別而已。
禮服由長袍,方帽,和頭巾三個部分組成。博士和碩士的長袍士是黑色的,准學士的長袍為灰色。學士的長袍,尖袖,前面不敞開;碩士的長袍,方袖,袖口呈弧形;博士的長袍,喇叭袖,胸前扣子兩旁各一道寬5英寸的天鵝絨貼邊,袖子上也橫著縫有三道平行的天鵝絨貼邊,顏色屬黑或別的顏色,它是學科類別的標志。帽子是方形「牛津帽」,各種學位的人都可以戴。帽子左邊垂下漂亮的流蘇,流蘇的顏色表示授予學位所屬院系。
最能體現學位等級的是頭巾,其尺寸大小,形狀,隨學位的不同而不同,學位越高,尺寸就越大,做工就越精緻。頭巾的外層與長袍的黑色材料相匹配,襯里折疊向外翻出的部分,使用大學代表顏色。天鵝絨貼邊的顏色表示學科類別。 中國近代的方帽長袍學位服完全是舶來品。最初,學位服是西方耶穌會、天主教會傳教士在中國興辦教會學校的附帶物,這使人們很早就接觸到這種洋裝。學位服在中國的出現,有其一定歷史和社會的淵源與背景,並非來自高等學府。義大利人利馬竇(P.MatthoeusRicci)是最早以科學和教育為掩護,在中國進行傳教的耶穌會士。他於神宗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來到北京,初步打開了入華大門。為此,在1735年,巴多明神父(Parennin)還這樣寫道:「為了吸引他們(指中國人)的注意,通過自然科學知識贏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是必要的。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能使他們潛心聽講基礎真理的了。」於是,科學就成了一種誘餌,成為傳教士們抵華初衷的重要實現手段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中西文化的第三次沖撞(也稱交融),不僅傳教士把學位服攜帶到中國,那些在國外獲得學位的留學歐美的中國學生,把學位服或穿著學位服的照片也帶回中國,這在剛剛被打開門戶的中國知識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此時,早已在中國遍布的教會學校也如雨後春筍般繁盛起來,盡管教會學校更多的並非高等學府。到1877年,全國基督教學校有約350所,學生5975人。到1889年,教會學校的學生已達16836人,而至1906年,更猛增到57683人。當時上海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F·L·HanksPott)就把教會學校比作美國的「西點軍校」(WestPoints),是教會傳教必須的戰略機構,正像這位傳教士所論述的那樣:「如果教會工作不以我們的教育工作為基礎,它就好像把房子蓋在沙土上一樣,是不牢固的。」
在此,教育不僅成為一種誘餌,而且是除了洋槍大炮外的軟武器。隨著近代科學在中國的出現,源起於歐洲的學位服又找到自己新的生長土壤。
在本世紀初,國外的學位服已分成兩派:一派以歐洲的義大利、英國為代表,即所謂的「歐派」;一派以美國為代表,即所謂的「美派」,也有稱其為「新派」。「歐派」學位服基本上保持了中世紀的風貌,無論是款式還是色彩,都明顯地帶有「信仰時代」的痕跡。而「美派」學位服,正如附錄中所述,則以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學位服為藍本的基礎上,進行革新,創造。與英國的學位服相比較,加德納·倫那德所設計的學位服給人以簡練、明快的印象,並更多地蘊含著時代的氣息。由於到中國的傳教士中許多來自美國,因而,學位服在中國最初當歸入「美派」。
當人們對學位服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時,它便引起更多的人的關注和興趣,因為它充分體現了知識分子的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塑造自己形象的強烈願望,一種不斷創造未來和自我的決心。我們應有自己的學位服,應有自己的衣著風范。於是,學位服的造型、款式及穿著方式被大膽地改革與創造,使之逐步地成為我們自己的一種衣文化,並納入到豐富多彩的中華服飾中去。中國的學位服產生了。
據資料記載,中國的學位服出現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或更早一些。是由七位醫學博士所穿著,這七位醫學博士的學位服宛如當時流行的長袍馬褂。長長的衣身下擺至踝骨處。寬肥的袖子幾乎把雙手全部掩蓋,只是顯露出為之奮鬥了幾個春秋的畢業證書。與「美派」不同,袖身沒有任何學位等級的標志。在對襟式的長袍前片,左右各有一條寬寬的黑絲絨飾邊。它們讓人聯想起許多「新派」的博士服,這是美國學位服區別於歐洲學位服的標志之一。柔軟且富有立體效果的黑絲絨,深重,高雅,既表現了博士的風度,也顯示出學者的沉穩和氣派。黑帶被我們所借用,使之成為中國學位服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些博士服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並非其服裝自身,卻是與之相配的並顯露於外的立領學生服。究其根源,學生裝是在原有中式對襟上衣的基礎上,並受到「西洋東漸」的影響而形成的本世紀初典型的一種服裝。由於多數男學生經常穿著(如同女學生以穿改良旗袍為其特徵一樣),它逐漸地成為男學生的一種特定校服。按常理,無論「歐派」還是「美派」學位服,在其裡面男士通常穿筆挺的西裝方才「合理」、「恰當」,而這幾位中國的博士連同那位外藉博士卻偏偏內穿對襟式立領的學生裝。台灣的學位服更是向中國化跨了一步。小立領不再是學生裝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構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國學位服特徵。
再者,他們所載的方帽之方式也別具特點。方形帽頂的一角沒有象國外一樣被放在前面,卻呈現出和整個服裝風格相諧調的一條橫線。這是個性的表現,是著衣方式的創造。況且帽頂上沒有標識學位級別的流蘇,大概他們覺得這樣是畫蛇添足,是累贅。
由此看出,中國對西方學位服的改革與創新始於本世紀初。在歷史文獻中,沒有留下這些勇敢設計師的名字,但其作品卻為我們探究中國學位服的發端提供了珍貴的資證材料。學士服和碩士服在三、四十年代則大多是改良式的,領口開得很深,呈V字形,若沒有頭上的方帽,其服裝和清末的男子長衫幾乎完全相同。
新中國建立以後的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們沒有自己的學位服。原因很簡單:沒有建立和實行學位制。盡管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兩次醞釀建立學位制,但學位服的問題也還未及考慮。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並於1981年開始實施。新中國有了自己的學位制度。但這一制度實施之初,學位服的問題也未提到議事日程。
隨著新中國學位制的確立並被大眾所接受認可,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擴大,人們隱約感到我們的學位制中還缺少點什麼。新中國自己的學位服在萌動了。服飾藝術本來就不受國度的限制,況且我們有過自己的學位服。於是,在八十年代末期,在一些大學校園內出現了抑或仿製抑或設計創造的學位服。
現代意義的學位服在中國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但由於社會、政治等的因素,學位服在中國消失並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伴隨著新中國學位制的建立和中國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展,學位服開始在大學校園中出現,並逐漸成為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線。與此同時,有關學位服的研究工作也開始了。
自發不等於自覺。作為全國領導學位工作的最高機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密切注視著這方面的情況。199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就學位服有關問題盡快組織開展研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受命在全國展開了調研工作,並與北京服裝學院組成聯合課題組,開展了「建構中國現代學位服體系」的專題研究。
在深入研究和廣泛征詢意見的基礎上,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通過了新中國自己的學位服樣式,並作出決定:作為統一規范的學位服,向全國學位授予單位推薦使用,其他樣式的學位服一律廢止。
④ 學士帽的區別
一、類別不同
本科生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戴的帽子是學士帽。
碩士研究生畢業戴碩士帽。
博士研究生畢業戴博士帽。
二、流清源歲蘇顏色不同
學士帽是黑色的流蘇。
碩士帽是藍色的流蘇。
博士帽是紅色流蘇,另外博導帽的顏色是紅的,流蘇是黃顏色的。
三、對應服飾不同
隨所在學科不同而不同。
學士帽是本科生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戴的帽子。它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裂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4)牛津大學的博士服擴展閱讀:
學士帽是本科生畢業獲得學士學位戴的帽子。它的造型採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大學普遍採用的方型造型,含有書本(代表知識)的意義。在顏色上,不分學位級別和校長、導師,一律使用黑色,顯得莊重、沉穩。
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答睜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