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北京大學緬甸語考研

北京大學緬甸語考研

發布時間: 2024-10-08 09:58:00

①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教學情況

至2008年,學院在20個語種專業招收本科生,包括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日語、阿拉伯語、蒙古語、朝鮮語、越南語、泰國語、緬甸語、印尼語、菲律賓語、印地語、梵巴語、烏爾都語、波斯語、希伯來語。在研究生培養層次,學院是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包括英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言文學、日本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言文學。以上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均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另外,學院的世界文學專業可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設有翻譯專業碩士學位點。還設有博士後流動站,每年都有數位博士後研究人員進站進行研究。
學院根據北京大學作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總體培養目標,確定學院的辦學目標。培養學生以較強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語種,能夠較熟練地運用第二外語,掌握專業外語對象國(或地區)的文學、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勝任外交、國際文化交流、涉外企業管理、新聞、出版、外語教學和外國問題研究等領域的要求,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經過嚴格的訓練, 學生應具有充分的潛能成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高素質人才,推動自己的領域進入本行業或者本學科的前沿。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學院形成了人才培養的一整套思路,主要內容是:從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出發,充分利用北大多學科的資源優勢,將外語專業的本科生置於這個大環境下培養;加強專業主幹基礎課,增加專題課和選修課,鼓勵學生修讀全校高水平的通選課;根據各語種專業的不同情況和學生的興趣並按照學校的相關規定審批學生修讀雙學位或輔修專業;為造就新一代有著良好人文素養、富於創造精神和具有多學科知識基礎的外語專業人才而努力。
學院為學生開設了大量的課程。僅以2005—2006學年第一學期為例,開設課程如下:1)專業外語課程223門,其中專業必修課111門,專業選修課76門;(2)全校通選課8門,選課人數 937人;(3)輔修專業課23門,法語、德語、日語、西班牙語等輔修專業課程學生人數312人;(4)研究課程5項;(5)暑期課程(2006年7—8月)5門; (6)大學英語課程多門,學生人數 5419人。
2004年,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和俄語系的「網路技術支持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高年級日語精讀》(1-3) 」、「 英語專業一、二年級精讀教學改革成果」和「俄語基礎階段教學改革成果」等4項成果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大學英語」 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開設有學校認定的主幹基礎課30門,包括英語精讀、英漢、漢英翻譯、英語寫作、普通語言學、英國文學史與選讀、美國文學史與選讀;基礎俄語、俄羅斯文學與選讀;德語精讀、德語國家文學史與選讀;法語精讀、法國文學與文化;西班牙語精讀、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文學與文化;基礎阿拉伯語、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基礎日本語、日本文學與文化;基礎朝鮮語、韓國(朝鮮)文化;基礎波斯語;基礎菲律賓語;基礎印度尼西亞語;基礎印地語;基礎緬甸語;基礎蒙古語;基礎泰語;基礎烏爾都語;基礎希伯萊語;基礎越南語。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具有開設全校性通選課的豐富資源,已經開設的通選課有34門,包括東方宗教概論;東方文學史;東方文化;古代近東文明;古代東方科技文明;聖經概述和導讀;中西文化比較;西方學術精華概論;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西方文化介紹;電影中的二十世紀外國文學;印度宗教;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藝術專題;阿拉伯文學、文化與世界;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伊斯蘭藝術與美學;美國研究入門;清末民初的中國人文地理;傳記文學:近代人物研究;俄羅斯藝術史;多元共生的奇觀:巴西文化;澳大利亞社會與文化;莎士比亞戲劇名篇賞析;西方語言、文學、文化基礎概要;英漢對比研究;英譯漢;高級英語閱讀;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美國英語語音;高級英語聽力技巧;應用性與創造性英語寫作;二十世紀歐美詩歌導讀;英美詩歌名篇選讀。
學院英語系大學英語教研室負責全校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英語教學,每學期為4500~5500名本科生提供教學服務,每班約35人,共開出160~200個教學班,是北京大學規模最大的基礎課之一。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還為全校本科生開設日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輔修專業。每學期還開設大學法語、大學德語、大學俄語和大學日語等公共選修課,不定期地開設阿拉伯語、葡萄牙語、印尼語、印地語、越南語、波斯語、孟加拉語和拉丁文、梵文等公共選修課。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外籍專家開設了很多具有特色的課程。例如,菲律賓語專業外籍教師Jenneth Candor擔任導演,組織學生排練菲律賓著名史詩Lam-ang和Florante at Laura,既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又使學生深入了解菲律賓文化。美國專業導演、演員、劇作家Joseph Graves自2002年開始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開設「英語戲劇實踐課」,每年都邀請數位美國專業的導演、燈光設計師、服裝設計師、舞台設計師等與他聯合執教,使學生戲劇演出具有專業水準。課程開始時只限於英語系學生選修,現已向全校開放;既在北大百年紀念大講堂等校內劇場,也在北京人藝小劇場等專業劇場演出,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該課程已先後公演過莎士比亞劇作《暴風雨》(2003)、美國劇作家Wilder的作品《我們的小鎮》(2004)、美國劇作家奧尼爾劇作《啊,荒蕪》(2005)、義大利劇作《鹿王》(2005)、美國音樂劇《屋頂上的小提琴手》(2006)、莫里哀劇作《偽君子》(2007)、美國劇作《Big Sur》)(2007)、希臘神話劇《美杜沙傳奇》(2007)等。該課程將戲劇教育與英語教育結合起來,為大學人文教育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在大陸數所重點高校和香港、台灣地區的重要大學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除了在校修課之外,學院也重視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國際化體驗。培養過程中的國際化體驗指學生在校期間,在專業語言對象國家學習、生活一段時間,既提高語言水平,同時也獲得對該國家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具體認識。學生在國外大學的學習納入培養方案,教師指導選課,要求學生參加考試,成績和學分按規定實行轉換。形式包括國家公派、校際交流、暑期課程和個人聯系等。
學院從培養新世紀創新型人才和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的學者的高度,極為重視教育培養過程的國際化程度。創造多種條件,鼓勵學生在學期間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在國外的學術體驗。以2006-2007學年學生赴國外學習情況為例,學生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53人次;參加校際交流項目16人次;參加暑期課程的國外短期教學實習16人次;通過其他方式赴語言對象國家參加學術會議或友好活動22人次。上述人數占同年級學生數的比例達52%。 各類國際交流項目包括:
英語系從2003年起與美國Davidson College開始本科教學的交流活動,選派到該校學習的學生一邊學習英文課程,一邊承擔中文課程的教學,在得到學術熏陶的同時也增長了實際工作的才幹,畢業後都進入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法語系按照我校與法國巴黎政治學院、瑞士洛桑大學的校際交流合作協議,每年均有8名左右本科三年級學生參加交換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2006年派人去國外考察和調研,對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在古巴留學的10名學生(其中本科生9人)的表現很滿意,對他們的西班牙語水平大加贊揚。日語系除了選送優秀學生出國學習以外,還從1992年開始堅持邀請日本文教大學的學生來本系在一年級進行為期兩周的教學實習。課上由日方學生上課,課下與我們的學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日語水平,也進行了文化交流,效果極佳,受到了中日學生的歡迎。雙方已兩次在我校舉辦以研討教學法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從2002年開始,東語系菲律賓語、緬甸語、烏爾都語、泰語、越南語和波斯語等專業利用暑期組織學生到語言對象國最好的大學訪問學習,確定一套適合學生能力的課程計劃。除了課堂教學,還安排豐富的考察活動,使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接觸和了解對象國的社會和文化。
學院有一套嚴格的研究生培養機制,培養出高質量的研究生。英語系已實行新的博士研究生培養制度,取消固定的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身份,擁有博士學位的正式教師都可以指導博士研究生。學院的其他系已將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的資格擴大至副教授。英語系王逢鑫教授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劉揚的博士論文《雙語WordNet語義知識庫的構造理論與工程實踐》、東語系王邦維教授指導的博士研究生陳明的博士論文《印度梵文醫典〈醫理精華〉研究》被評選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學院重視語言工具的掌握,開設了大量的語言課程;同時也開設了大量具有較高研究含量的思想文化類課程,以培養學生用外語思考問題的綜合能力。
為了保證課程的質量,學院對教材建設很重視,於2001-2003年和2003-2005年分兩批立項建設教材共42項,近三年在學校一級教材建設立項共33項。學院努力爭取更多的經費投入,編寫和出版數量更多、質量更好、影響更大的教材。2004年以來,全院編寫和出版了100多種教材。《俄羅斯文學史》、《語言學教程(修訂版)》、《當代語用學》和《法語教程I,II》等4種教材被評為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大學英語教程(1-6冊)》、《西方文學概觀》、《泰語教程(1-4冊)》、《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越南語教程(4冊)》、《新編英語專業口語教程1-4冊》、《綜合日語1-4冊》和《中韓翻譯教程》共8種教材被評為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英語綜合教程》、《美國詩歌選讀》、《德國文學長篇小說》、《聖經文學闡釋教程》、《西方敘事學教程》、《網路英語論文寫作教程》、《新編社會語言學概論》、《東文民間文學教程》等8種教材入選200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立項項目。
學院將會一如既往地重視教材建設。全院已經有29種教材獲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批准立項,(如下表所示)。

② 北京大學對外文學系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誕生在北大再鑄輝煌、爭創一流之際,她的前身是北京大學東方學系、西方語言文學系、俄羅斯語言文學系和英語語言文學系。數十年來,這里匯集了我國最優秀的一批外國語言文學大師,如朱光潛、曹靖華、馮至、季羨林、馬堅、金克木、田德望、聞家駟、陳占元、俞大絪、吳達元、趙蘿蕤、楊周翰、李賦寧等知名教授。這里不僅培養了以唐家璇國務委員、李肇星部長為代表的數十位優秀的外交家,而且為祖國各條戰線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外國語學院學科齊全,實力雄厚。全院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千餘人,教職員273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102人。他們不僅有《東方文學史》、《西方美學史》、《歐洲文學史》、《英語史》、新編《歐洲文學史》、《西亞考古史》、《普列姆昌德評傳》和《英漢比較語義學》等已成著作的輝煌,也正承擔著新編《德國文學史》、《外國古代神話史詩研究》等國家重點社科項目。一批新的具有國內外重大影響的著作也將問世。外國語學院下設8個系和1個研究所:英語系、俄語系、法語系、德語系、西班牙語系、東語系、日語系、阿拉伯語系及世界文學研究所;另有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和歐美文學研究中心等16個研究機構。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是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在「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2004年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一,現設有9個博士點,博士生指導教師40名,在校博士生123人。學院辦有4個學術刊物:《國外文學》、《南亞研究》(與中國社科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合辦)、《語言學研究》、《東方研究》。
外國語學院設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阿拉伯語、蒙古語、朝鮮語、越南語、泰國語、緬甸語、印度尼西亞語、菲律賓語、印地語、梵語、巴利語、烏爾都語、波斯語、希伯來語等近20個本科生專業,學制全部為4年。學院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形成了推動本科教學改革的思路。這就是從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出發,充分利用北大多學科的資源優勢,將外國語學院的本科生置於這個大環境下培養,加強專業主幹基礎課,增加選修課,鼓勵優秀學生輔修其他文科專業或修讀雙學位,為造就新一代有著良好人文素養和富於創造精神的外語人才而努力。
同學,你像中國的許多青年一樣,對北大、對未名湖一定有著美好的夢想。
你或許也欲游歷莎士比亞、歌德、塞萬提斯、巴爾扎克、雨果、托爾斯泰的世界,或許也願步入薩迪、泰戈爾、川端康成、馬哈福茲的天地,何不早日加入燕園懷抱中莘莘學子的行列。憑著你的自信、你的實力、你的勇氣,讓縈紆心頭的憧憬變成一段實實在在的人生歷程。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07年本科招生的專業有: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阿拉伯語、朝鮮(韓國)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希伯來語。歡迎青年朋友們報考北大外國語學院!讓同學們和我們一起共同建造那座飛架東西兩岸的橋梁!
英語語言文學系
一種語言乃是一個世界。在未名湖畔學英語,就是要走入一個由英語語言、文學和文化構成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我們成長在中文的世界裡,世界在我們眼裡是中國人的世界,當我們觀察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處在中文的籠罩之下,看到獨屬於這個民族的一些特質。而如果說中國人仍可以通過學習中文來增加文化自知,那麼,學習英文則可以使自己在那些由羅馬字母壘起來的句子里發展出不同的眼光,看見不同的世界。當我們能夠在兩個世界之間自由穿梭時,我們會發現世界的豐富遠超過自己的想像,渺小的自我被置入一個大的精神空間,被嵌入深厚的歷史層面中。這些都不是僅僅把英語當作簡單的工具所能得到的。
為實踐我們的教育理念,英語系不僅強調過硬的基本技能,也注重專業學科的基礎學術訓練,所開設課程包括英語精讀、寫作、視聽、口語、口譯、筆譯以及一整套涉及文學、文化、語言學、人文思想、宗教與神話、電影與戲劇實踐等方面的專題課程。我們對自己的畢業生有如下期待:具備良好的專業英語素質,對歐美文化有深層了解,具有開闊的視野和一定的人文素養。我們認為這樣的本科畢業生無論在就業、上研或出國發展等方面都有較好的適應性,不僅在本專業領域,也包括在其他專業領域,都可以繼續深造和發展。北京大學文理並包的教育特點、各學科間的交叉互補、靈活的選課制度以及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等因素更有助於我們實現自己的抱負。
俄羅斯語言文學系
俄羅斯語言文學系的前身是1920年北京大學設立的俄文系。1952年,在著名翻譯家、教育家曹靖華的主持下,北京大學正式成立俄羅斯語言文學系。曹靖華教授為第一任系主任。
1978年我系被批准建立碩士學位授予點,1990年被批准建立博士學位授予點。俄語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職教學科研人員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講師1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15人,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總數120人左右。
俄語系為本科生開設的課程有:基礎和高級俄語、俄語寫作、語法、視聽說、修辭、口譯、新聞聽力、翻譯等語言類課程;俄羅斯文學史、文學選讀、俄羅斯國情、俄羅斯藝術史、文學翻譯、俄國作家創作專題研究、俄羅斯社會思想史、民間文學、俄羅斯文學與音樂、民俗民情、大眾傳媒與政治等文學文化類課程。
本系畢業生遍布文化部、中聯部、外交部、教育部、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商務部及所屬各大公司和駐外辦事機構,商務印書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畫報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各出版機構。許多高等院校均有我系的畢業生從事俄羅斯語言文學文化的教學、研究和翻譯等工作。
法語語言文學系
「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當都德在《最後一課》中寫下這樣的詞句時,其中所表達的不僅是熱愛祖國、熱愛民族語言的情懷,也是法蘭西語言具有無窮魅力的事實。啟蒙哲學家的思想、法國大革命的理念、雨果的浪漫詩篇、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就是藉助這樣的語言從法國走向世界、從過去流傳到今天。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21世紀,作為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優美且謹嚴的法語仍是莘莘學子心嚮往之的一門學科。
在中國,學習法語的最好場所無疑是北京西郊的燕園。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系的前身是1919年北京大學設立的法文科,1999年起更名為法語語言文學系,簡稱法語系。本系是國內同學科中最早設立碩士點(1956)和博士點(1987)的單位之一,目前擁有全國一流的師資力量。在這個由14人組成的精乾的教學科研集體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2人,另長期聘用兩位法國專家。既有學養深厚的知名學者,又有出類拔萃的青年骨幹。科研碩果累累,備受同行稱道。近年來,不僅編寫了多部優秀教材,而且發表了令人矚目的學術著述,翻譯了大量文學名著,並參加了《二十世紀歐美文論叢書》、《新編歐洲文學史》、《法蘭西思想文化叢書》等重大科研出版項目。
法語系致力於學生全面系統的法語技能訓練以及法國文學文化、法語國家人文歷史知識的傳授,培養了一批批高水平的法語人才。目前該系本科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渠道為國家機關、三資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願意繼續學習的學生可選擇語言、文學、翻譯、文化等方向攻讀本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其中一部分可納入中法大學合作培養博士計劃。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可經學校選拔、國家教育部公派或參加法國相關學校在中國的選拔考試,享受中、法政府獎學金或法國相關學校獎學金,赴法國進一步深造。
德語語言文學系
涵英哺華,薪火傳承。作為我國同學科中設立最早的專業之一,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系擁有全國一流的師資力量。目前有12名教師,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講師5名,獲得國內外著名大學博士學位者9名。既有學養深厚的知名學者,又有出類拔萃的青年骨幹。教學成就和科研成果累累,備受國內外同行稱道。同時還長期聘請有教學經驗豐富、治學態度嚴謹、學識深廣的德語國家文教專家。
德語系致力於全面系統地培養、訓練學生的德語語言能力,向同學們講解、傳授德語國家語言、文學、文化、社會、歷史等方面知識,開拓視野,啟迪思考,注重素質教育,強調人文思想,旨在將同學們培養成為高水平的德語語言人才和德語國家社會文化歷史專家。目前,德語系本科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國家各大部委、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國內外大型企業等。願意繼續深造的學生,還可在本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各方面表現突出的研究生,可經學校選拔、國家教育部派遣,享受中、德大學聯合培養獎學金,去德國學習。
西班牙和葡萄牙語言文學系
西班牙和葡萄牙語言文學系前身為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的西班牙語專業,創建於1960年,1999年改稱西班牙語言文學系,2005年更名為西班牙和葡萄牙語言文學系,簡稱西葡語系。現有教師10人,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5人,助教2人。此外,還常年聘有外籍教師2人。本系是西班牙語言文學專業博士點之一,有博士生導師2人,均為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文學教學和研究方面成績卓著的專家。
該系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為我國外交、對外經濟貿易、對外文化交流、新聞、出版以及中外合資企業等各個領域輸送合格的外事工作人員,包括口譯、筆譯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專業人才。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語言教學立足於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語法及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本專業還開設有西班牙歷史文化概論、拉丁美洲文化概論、西班牙文學史、葡萄牙文學史、拉丁美洲文學史,外報外刊選讀等課程。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修其他系科的課程,或攻讀輔修專業。少數學生在畢業時還選擇了攻讀諸如法律、經濟、國際關系、國際政治等專業的研究生。
除本科教育之外,我系每年還招收4至5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文學,學制為3年。本科生中的優秀學生在畢業時,有機會被免試推薦為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
雄厚的師資、嚴謹的作風、寬松的學術環境,使北京大學西葡語系的畢業生在知識結構上表現出明顯的優勢,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較強的思辯能力和綜合能力,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因而,在擇業時有更多的機會。
東方語言文化系
東方語言文化系成立於1946年,創建人是我國著名的東方學家季羨林教授。2006年,北京大學舉行了一系列學術活動隆重、熱烈地紀念和慶祝北京大學東方學學科建立60周年、季羨林教授執教60周年暨95華誕。我系是國內高校中開設東方語言學科最多、歷史最悠久的教學和科研機構。我系曾先後更名為東方語言學系、東方語言文學系和東方學系。我系現有教師60人,其中教授17人(博導12人)、副教授24人、講師14人、助教5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26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具有碩士學位的14人。現有在校本科生205人、碩士生62人、博士生22人,學生共計289人。建系50多年來,我們為國家輸送了2850多名畢業生。我系現有波斯語言文化專業、朝鮮語言文化專業、菲律賓語言文化專業、蒙古語言文化專業、緬甸語言文化專業、泰國語言文化專業、印地(印度)語言文化專業、印尼-馬來語言文化專業、越南語言文化專業、烏爾都(巴基斯坦)語言文化專業、希伯來(以色列)語言文化專業和梵文巴利文語言文化專業等12個專業,此外還設有東方文化研究室。其中梵文巴利文語言文化專業和希伯來語言文化專業屬於全國高校中唯有的專業。另外,我系還有吐火羅語、於闐語、巴列維語、古敘利亞語、蘇美爾語、阿卡德語、赫梯語和聖經希伯來語等方面的教師和研究學者。我系設有南亞語言文學和亞非語言文學兩個碩士點和博士點,前者為國家重點學科。
我系相繼開設了亞洲相關國別語言、文學、文化、歷史、民俗、社會、宗教思想,以及跨專業的東方文學、東方文化、語言學概論、古代近東文明、古代印歐文化、南亞文化、東南亞文化等本科課程約210餘門,碩士、博士研究生課程約130門,開設課程的數量為全國高校相關學科之冠。改革開放以來,我系實行教學和科研並重的方針,成立了東南亞文化研究所、南亞文化研究所、印尼-馬來文化研究所、朝鮮文化研究所、伊朗文化研究所、泰國研究所和希伯來文化研究所等7個研究所。我系研究方向古今並重,包括對各種古代文化的研究,如蘇美爾學、巴比倫-亞述學、赫梯學、佛教學、敦煌學、中亞學等,和現代語言文化,如:波斯文化、伊斯蘭文化、蒙古語言文化、南亞、東南亞多國語言與文化等。我系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的主體部分,也是教育部國家外語非通用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該系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能夠熟練運用非通用語專業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語言技能,掌握對象國的文化、文學、歷史、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夠勝任外交、國際文化交流、涉外企業管理、新聞、出版、外語教學和外國問題研究等領域的工作要求,成為具有服務社會,報效祖國遠大理想的領導型、復合型人才。2007年招生專業有朝鮮(韓國)語言文化專業、印地語言文化專業、烏爾都語言文化專業和希伯來語言文化專業。
朝鮮/韓國語言文化專業始創於1946年,是我國相關學科中最早建立的專業。該專業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2人。為本科生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基礎朝鮮/韓國語、朝鮮/韓國文學史、韓國文化史、朝鮮半島概況、朝鮮/韓國語視聽說、韓國報刊選讀、朝鮮/韓國語語法、朝鮮/韓國語泛讀、漢朝(朝漢)翻譯等20幾門課程,並為碩士研究生設立了朝鮮/韓國語言、文學、文化、以及比較語言學等4個研究方向。目前在校本科生有60多名,研究生近20名。該專業創建50多年來,為國家各部委、大專院校、新聞單位、外企培養了600餘名人才,其中不少人已經成為我國外交、外貿、文化、教育和新聞等相關領域的業務骨幹。該專業還編輯出版了《基礎朝鮮語教程》等20多種教材和《朝漢詞典》、《漢朝詞典》等工具書,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150多篇論文,出版了幾十本專著及翻譯作品。該專業設有藏書量達幾萬冊的朝鮮/韓國文圖書室。專業教學實力雄厚、教學經驗豐富,並常年聘請韓國、朝鮮教授來校任教。該專業在教學方面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為基本出發點,全面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適應社會需求。該專業和韓國、朝鮮的不少大學有著密切的交流關系,共同辦學,除每年有經常性的互訪及學術交流外,還選派部分學生到韓國、朝鮮留學深造,培養出了大批優秀人才。
印地語專業屬於1946年創立的印度語言文學學科的一部分,其前身是1942年於雲南建立的東方語文專科學校中的印地語科,1949年並入北京大學。印地語是印度的國語,是印度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之一。自建立至今,本專業已經培養了400多名本科生(包括10多名留學生)、100餘名專科生、30多名碩士和博士生,他們在科研、教育、外交、文化、新聞、經濟等各個方面為國家建設、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印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教學方面,本專業不僅注重印地語、英語兩門外語的語言教學,也重視學生對對象國整體知識的學習,還積極鼓勵學生選修第二學位,強調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科研方面,本專業已出版了基礎教材、文學史、語法、辭書、專著、譯著等幾十種教材和科研著作,並鼓勵有志者將來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本專業是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印度語言文學」學科的一部分,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碩士點和博士點「印度語言文學」學科點的一部分;是2002年國家評選出的重點學科「印度語言文學」學科的一部分,也是本領域目前國內惟一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點,教學和科研兩方面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具有一定優勢。
烏爾都語專業創建於1954年,是北京大學國家重點學科印度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部分。本專業成立以來,為國家培養了近百名本科畢業生和一些烏爾都語語言文學、歷史文化方向碩士研究生,另有多名博士研究生在讀。本專業畢業生的去向主要為涉外部門,從事的工作主要有外事翻譯、文化、科研、新聞、廣播、出版等。有很多人已成為這些部門的領導骨乾和有造詣的專家、學者。
為了把學生培養成適應市場需要的人材,使他們畢業後不僅能勝任翻譯工作,還能從事其它涉外工作的需要,除了《基礎烏爾都語》課,還增設了歷史、文化、文學、語法、報刊閱讀、口譯、筆譯、英語等課程。鼓勵學生在學好烏爾都語和英語的基礎上,攻讀政治、經濟、哲學和藝術等系的第二學位或輔修專業。
我專業藏有大量烏爾都語和英語兩種專業圖書。編寫出版了《基礎烏爾都語》1—5冊、《烏爾都語語法》、《烏爾都語讀本》等教材,還有大量的自編講義。在科研方面碩果累累,專著、論文、譯著數量可觀。烏爾都語是南亞次大陸的主要語言之一,是研究南亞語言、歷史文化的重要工具。烏爾都語專業是我國烏爾都語語言文學、南亞次大陸伊斯蘭歷史文化教學和科研基地。
希伯萊語專業始建於1985年,為我國高校最早的希伯萊語專業。現有教師3人均在以色列和美國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本科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為我國外交、對外經濟貿易、對外文化交流、新聞、出版以及中外合資企業等各個領域輸送合格的外事工作人員,包括口譯、筆譯和從事研究工作的專業人才。希伯萊語言教學立足於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語法及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本專業還開設以色列概況、猶太簡史、猶太文化、聖經希伯萊語等課程。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攻讀政治、經濟、哲學和藝術等系的第二學位或輔修專業。少數學生在畢業時還選擇了攻讀諸如經濟、教育、國際政治、新聞等專業的研究生。
除本科教育之外,本專業還招收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希伯萊語言、聖經希伯萊語、以色列歷史。本科生中的優秀學生在畢業時,有機會被免試推薦為研究生攻讀碩士學位。
日本語言文化系
日本語言文學專業正式成立於1946年(1987年更名為日本語言文化專業),為我國高校中最早的日語專業,也是我國最早一批的日語語言文學碩士點(1978年),1986年成為我國第一個日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日本語言文化系下設日本語言教研室和日本文化教研室,共有18名專職教師,均有長期在日本留學或進修的經歷,其中有12人獲得博士學位。曾有徐祖正、陳信德、劉振瀛等名師在北大日語專業執教。幾十年來,北大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日語人才,國務委員唐家璇、前駐日大使徐敦信、中日友協副會長王効賢是北大日語專業的畢業生。
我系每年招收本科生一個班,現有本科生73名,研究生46名,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之高,反映出北大作為研究型大學的特點。本科生畢業以後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繼續攻讀研究生。研究生現有日本語言、日本文學、日本文化三個研究方向,我系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的在校生人數居全國之首,我國培養出的第一名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就出自我系。
北大日本語言文化系與北京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實為一體,全系的教師同時也是日本文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我們經常舉辦不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此外還定期出版學術刊物《日本語言文化研究》。近年來,我系教師出版多部專著,在國內外的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在教材建設方面也取得顯著的成績,並有多人獲得國家級、部級、校級的科研獎。
阿拉伯語言文化系
阿拉伯語言文化系的前身是原東方學系阿拉伯語言文化專業,建立於1946年,是中國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語專業。半個多世紀以來,積累了豐富的阿拉伯語教學經驗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講師3人,有本科、碩士、博士三個教學層次和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學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等教學和科研方向。
阿拉伯語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通用於西亞北非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地區在古代曾產生輝煌燦爛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中國與阿拉伯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正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各個方面迅速發展,並且有著廣闊的前景。
阿拉伯語系本科階段的學制為4年,培養的學生要求專業阿拉伯語在聽、說、讀、寫、譯五方面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漢語基礎以及寬廣的知識面和良好的素質。學生除了接受全面系統的阿拉伯語語言訓練外,還要完成英語、計算機等全校性必修課,同時還要選修本系開設的阿拉伯文學、阿拉伯歷史文化、阿拉伯世界現狀以及其他院系開設的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及相關的或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等方面的課程。
學生畢業去向一般為外交部、文化部、新華社等國家機關、涉外機構、涉外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熱點內容
廣州地鐵大學城站 發布:2024-10-08 12:17:58 瀏覽:475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住宿條件 發布:2024-10-08 12:16:10 瀏覽:856
中南大學附屬湘雅中學 發布:2024-10-08 12:01:17 瀏覽:842
武漢科技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發布:2024-10-08 12:01:11 瀏覽:629
函授本科教育部有備案么 發布:2024-10-08 11:56:57 瀏覽:224
北京大學經濟博士 發布:2024-10-08 11:51:06 瀏覽:863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交流生項目 發布:2024-10-08 11:50:28 瀏覽:470
合同法本科自考 發布:2024-10-08 11:24:59 瀏覽:420
張明明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4-10-08 11:16:44 瀏覽:685
四川大學博士英語考試 發布:2024-10-08 11:16:05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