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公德論文

大學生公德論文

發布時間: 2024-10-18 01:30:24

大學生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論文

社會公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礎,是社會風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標志,遵守社會公德,是對每個社會成員最基本、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大學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類社會群體,但社會公德的失范現象在他們身上卻屢見不鮮,這反映出高校德育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還有所欠缺。依據多年高校德育工作的經歷,筆者認為,高校德育要緊抓公德意識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教育,實現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整體提高。
一、公德意識: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
社會公德即社會的公共道德,它是人們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和應當遵守的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生活准則,反映的是社會生活中人們共同相處、彼此交往的最一般的關系。大學生的公德意識也就是大學生在社會公共生活中自覺遵守和踐行公共生活准則的觀念和意識。公德意識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第一,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是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礎。遵守社會公德,自覺履行社會公共生活准則,是一個人養成良好道德習慣,樹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點。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道德人格的完善,就應該從培養公德意識開始。同其它事物的發展規律一樣,人的道德修養也只有在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發生質的飛躍。因此,大學生只有培養和樹立起公德意識,自覺地以社會公德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才能踐行社會主義道德,進而達到共產主義道德的崇高境界。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規范體系中比較低層次的道德要求,一般說來,它所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為。有人認為,培養社會公德意識,應該是小學和中學階段的事,對大學生還講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豈非「小題大作」?誠然,社會公德教育早在中學階段、小學階段甚至學齡前就已經開始了。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人的大學階段,才是生理心理蓬勃發展並日益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臻定型,
思想道德日趨完善的重要時期。正如啟蒙思想家盧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因此,必須深化和加強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堅實基礎。我國的中,絕大部分內容都是關於對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要求,這無疑也說明有必要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
第二,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碼要求和基本標准。
恩格斯在評述歐洲文藝復興的歷史發展時,曾經熱情洋溢地謳歌「這是一個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這無疑是說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人才的成長及其特徵同時代的要求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可以說這是時代與人才成長的永恆的辯證法。那麼,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生產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應該造就怎樣的人才?很顯然,絕不會是那些不學無術,一無所長的庸庸碌碌之輩,也絕不會是那種「思想騎牆」、「有奶便是娘」的所謂「知識分子」,人才應是「德」與「才」的統一,應是「德才兼備」的人。
大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學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現,也是衡量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基本指標。如果缺乏公德意識或者公德意識比較差,那麼,聰慧的人將變得險惡和狡詐,健壯的人也會顯得野蠻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樣會流於庸俗和乏味。可見,有德無才是庸才,無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實才。因此,潛心向道,嚴謹治學,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正是塑造「人才靈魂」的基礎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碼要求和基本標准。
第三,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精神文明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進步狀況,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兩個方面。在精神文明復雜的結構體系中,道德處於核心地位和主導地位,或者說,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決定意義的組成部分。而在道德領域,社會公德又以其范圍上的廣泛性和普遍性、內容上的總括性和一般性,以及結構上的傳統性和沿襲性而區別於家庭道德和職業道德,成為社會道德的基礎。由此可見,社會公德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自然也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本內核。作為青年中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一類群體,透過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最能看出一個社會的倫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說,它是衡量一個社會精神文明狀況的具體指標。大學生本身也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倡導者、參與者和建設者。如果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具備很強的公德意識,都能成為遵守社會公德的典範,就會對社會發生廣泛、深刻而持久的影響,有助於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有助於安定、和諧、文明、健康的社會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推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大學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能否開風氣之先,創時代業績,能否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既直接影響到國家、民族的現在,更關繫到國家民族的未來,關繫到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關繫到21世紀中國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們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用戰略眼光來看待。
二、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路徑
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需要多管齊下,齊頭並進,需要有一個培養、確立、鞏固和形成的過程。
第一,以「他律」來培養和確立大學生的公德意識。大學生的公德意識絕不是自發形成的,必須通過系統的道德教育,經過高校和社會各方面的「他律」來加以培養和確立。
一是以高校為主,進行道德教化。高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培養大學生公德意識的主陣地。高校遵循,以「兩課」教學為核心,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理論的灌輸與教育,高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集中、有序的道德教育,其教育方式的特點和效果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無可比擬的。訓練有素的師資隊伍,言傳身教,訓導學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熏陶學生。高校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還要注意從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小事著手,要求學生遵守,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愛護班級的一桌一椅,尊敬師長,友善同學等等,於小事上見精神。
二是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育人。在培養大學生公德意識的過程中,學校是主陣地,但是,學校不是萬能的,光靠學校唱獨角戲是行不通的。學校不是遠離社會的孤島,變革時代的大學生更不能遠離社會環境而遺世獨立。另一方面,大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參與意識和務實心態,也具有比一般社會大眾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必須運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強大的公德意識的培養合力。關注大學生成長,培養合格大學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培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同樣也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只有整合和發揮社會道德教育的整體功能,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大學生公德意識的社會教育來說,家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源」。來自家庭的公德意識教育主要是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及良好的家風來進行的。我國目前約有億個家庭,如果每一個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麼來自家庭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積極影響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有重要影響的還有大眾傳播媒介,如網路、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圖書等。大眾傳播媒介不僅是一定道德觀念、道德榜樣得以傳播的載體,更能以其特有的多樣性、生動性和藝術感召力引起大學生道德情感的共鳴,對心靈發生巨大的振盪和感染作用。尤其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眾傳媒的道德教育作用越來越突出出來,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總之,社會公德意識的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層次、多方位的,對於大學生公德意識的培養而言,有人概括說要爭取「四面八方」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四個方面,教育、文化、宣傳、新聞、出版、公安、司法、群眾團體八個方面,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真的不無道理。
第二,以「自律」來強化和鞏固大學生的公德意識。培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單靠來自學校和社會外在的道德教育,是無法完成的。他律必須轉化為自律,才會成為內心永恆的道德法則。也就是說,培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不僅是學校和社會的事,更應該是大學生自己的事。因此,必須喚起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律意識,加強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養。
「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育熏陶」,道德修養就是人依據社會生活和社會道德的要求,對自身道德素質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它是人類主體精神的自律。大學生主動進行道德修養,就是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展開善與惡、正與邪、是與非的斗爭,不斷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這種內心世界的斗爭和解剖過程,決不是受迫於某種外在力量的強制,而是由自己內在的道德需要是人較高層次的需要,馬克思將其理解為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心理學家馬斯洛也將其視為自我實現需要的主體構成部分。如果離開了人的自覺、自願與自為,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道德修養。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必須從大學生作為道德主體的角度做更加深入細致的工作,變「要求大學生遵守和踐行社會公德」為「我要遵守和踐行社會公德」。
第三,在實踐中鍛煉和形成公德意識。
馬克思在中說:「思想的產生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觀念、思想、人們的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關系的直接產物」,「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公德教育和公德修養都必須著眼於「實學」、「實行」,不能脫離實踐。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義思想時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張,並且說明這「並不是否認聞知與說知,乃是承認親知為一切知識的根本,聞知與說知必須要根於親知裡面方能發生效力」。因此,要真正把外在的公德要求變成大學生自身的公德意識,必須投身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活動就是學生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開展的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和服務社會的各種活動。古人雲「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大學生只有深入社會、研究社會、了解國情,才能認清實際,只有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增長見識、增長才幹,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起來,只有深深地植根於人民群眾,汲取營養和力量,才能不斷激發為民造福、為國奉獻的熱情,真正干出一番事業來。因此,要讓大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中汲取營養、陶冶情操、培養品質、磨煉意志,在了解國情民情的基礎上,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把公德意識牢固地樹立起來。

(網路文庫)

② 論大學生有關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論文

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點,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保障,也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論大學生有關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論大學生有關誠實守信的道德教育論文篇一

《對大學生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

摘 要: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點,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保障,也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近些年社會上的一些誠信缺失的現象也危害到大學校園,大學生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不斷出現一些新問題,所以,要對大學生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使大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公民,成為社會和諧穩定的推動力量。

關鍵詞:誠實守信;公民道德;誠信缺失

公民道德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公民的道德水準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了《公民道德教育建設實施綱要》,涵蓋了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內容。而要想公民道德建設能取得成效,重點就是要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因為在二十個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中提出了要"明禮誠信",而在職業道德規范中,再一次明確強調要做到"誠實守信"。

大學生是公民中知識層次較高,綜合素質較好的的一個道德建設的重要群體,是未來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如果具備誠信意識、誠信品質、誠信行為,就會有利於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道德建設,自覺增強道德修養,是提高自身道德素質、錘煉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而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道德修養,自覺遵守道德規范,才能真正肩負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個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的體現,是一個單位寶貴的無形資產,是社會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證,也是一個國家良好國際形象的反映。但從近些年社會中屢屢發生的道德失范現象來看,誠信卻成為了稀缺資源,而這種誠信缺失、喪失道德底線的現象也侵蝕到了大學校園。

一、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現狀

從總體上來看,目前大學生誠信現狀主流是好的,大學數大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就業的過程中恪守誠實守信,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也確實存在著誠信缺失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個人前途和發展、也損害了學校的形象,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些誠信缺失問題的出現,既有個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外因的影響。所以對大學生進行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關繫到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關繫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目前,大學校園中誠信缺失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平時學習中,作業抄襲情況嚴重。按照學校要求和教學安排,每門學科都會留作業,但即使老師要求作業手寫,還是會出現嚴重的抄襲現象。有些同學的作業完全是從網上抄襲下來的,一個班會出現很多份內容相同的作業;還有一些同學的作業是抄襲其他同學的;更有甚者,是一些同學直接把其他同學的作業拿去復印,然後把名字改一下就交給老師。

2、在考試過程中,作弊手段多樣。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老師就會強調考試作弊的嚴重後果,但考試時,仍會有同學企圖用作弊手段來通過考試或者是拿到高分。有的同學把作弊的小條粘在飲料瓶上、試卷上、課桌上,有的是抄襲其他同學,還有的同學拿手機等電子設備作弊。雖然學校對作弊行為的處理一直都很嚴厲,但仍有部分同學存在僥幸心理。

3、以弄虛作假的方式騙取助學貸款或助學金。為了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能夠順利完成學業,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助學貸款政策,。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有一些專門針對貧困生的經濟補助。但在很多大學中,實際拿到助學貸款和貧困生補助的,並不是真正家庭困難的同學,而是有些人通過做假的方式偽造一些證明,來騙取助學貸款和貧困生補助。然後拿到錢之後開始揮霍浪費,攀比消費。而真正家庭困難的同學,卻得不到應有的幫助。有的家庭困難的同學拿到助學貸款後,卻不按時還貸,這既損害個人信用,也會給學校帶來不利影響。

4、在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的完成過程中,造假行為屢禁不止。論文抄襲、花錢找寫手代寫、不實際動手做實驗而是拼湊實驗數據等等。

5、在求職過程中,簡歷造假現象屢屢出現。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在招聘條件里寫著學生幹部優先,有工作經驗的優先,這就導致很多不是學生幹部的同學為了能有一個面試機會而在簡歷上造假,一個班可能會出現好幾個班長、學委,一些工作簡歷也是弄虛作假。

二、改善大學生誠信缺失的措施

以上我們所列舉的這些違背誠實守信原則的道德失范問題的治理,關鍵還是在教育。古人雲:"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只有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境界,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道德失范現象的發生。

大學生作為綜合素質、學歷層次較高的一個群體,理應成為進行誠實守信教育的重點人群,所以高校要把首先誠信教育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

第一,營造良好的校園誠信教育環境。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同學了解近年來受到廣泛歡迎的道德講堂、道德模範評選。關注道德模範的事跡,並向他們學習。組織各種誠信教育實踐活動,比如在考試前要求同學積極在考試誠信承諾書上簽字,既能使大家了解誠信的重要性,也能使同學進一步清楚違約失信的嚴重後果。探索更多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誠信教育形式,比如充分發揮校園內的板報的作用,還可以利用qq群組、手機簡訊、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平台,宣傳誠信教育,進一步增強誠信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大學生在切身體驗中感受到不講誠信的危害性和誠實守信的必要性。

第二、加強對教師的誠信管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理應成為學生為人處事的典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要想學生都能做到誠實守信,首先要求教師自身要做到誠信的表率,要以身作則。教師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教學活動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而在涉及到學生利益的評獎、評優等活動中,更要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這樣才能真正讓人信服。以自身的誠信行為,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第三、建立對不講誠信行為的懲戒機制,加大對不遵守誠實守信者的懲罰力度。對不講誠信學生的懲戒,除了依靠道德教化和輿論譴責外,還要採取有效措施對其加以嚴懲。學校在規章制度上要明確規定對不遵守誠實守信學生的懲罰辦法,在平時的宣傳工作中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些規定,並且要嚴格執行,讓他們切實了解不遵守誠信將會付出的高昂代價。這樣才能使大家避惡向善,自覺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對因不誠實守信而觸犯法律的學生,也絕不姑息,依法嚴肅查處,追究其法律責任。對不遵守誠實守信學生的嚴懲,也會對其他同學起到震懾作用。

三、結語

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也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誠信缺失不僅會對大學生自身的學習、生活、未來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也會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要加大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奠定大學生立足社會的道德基石,才能成為合格的大學生,也才能承擔起大學生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而大學生的誠信品質、誠信行為,也必然會帶動整個社會公民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畢文雅.從大學生誠信缺失透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J].東方企業文化・文化教育產業, 2012, (10).

[2]李超群.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及其對策[J].新西部,2012,(20).

[3]王葆華.對提高當代大學生誠信能力的思考和建議[J].文學教育,2012,(5).

[4]吳雷鳴.淺析高校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J].管理教育,2008,(6).

作者簡介:陳冬穎(1981.9-),女,吉林人,長春大學旅遊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③ 大學生應當如何遵守社會公德 論文 1500字

社會公德是每個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標准、原則和規范的總和。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起碼、最基本的准則,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內容。大學生是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傳播者,又是社會文化的創造者,應該在社會公德方面體現出較高的素質。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公德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高等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會公德教育逐漸重視,特別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後,各學校積極宣傳、貫徹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大學生社會公德問題現狀,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主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他們熱愛祖國、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並關注世界的發展變化,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他們熱心公益活動,開拓進取,勇於奉獻,能夠在行為層面上很好地踐行社會公德,表現出較強的社會公德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
但是,在目前復雜的環境中,一些不良的社會公德傾向在大學生中悄悄蔓延,形成一股暗流腐蝕著意志脆弱的大學生的心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學習不夠努力,遲到、早退、曠課、考試作弊惡習,甚至抄襲剽竊他人論文成果;誠信意識淡薄,助學貸款久拖不還;不注意公共衛生,在教室里、校園內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愛護公共財物和公共設施,隨意刻畫桌椅、踩踏牆壁、撕扯圖書資料、損壞公物的現象時有發生;不注意節約,浪費水電的現象嚴重;上課隨意接打電話,既不尊重老師,又影響他人聽課;公共場合學生情侶過分親密;集體主義觀念不強,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缺乏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等等。 因此,加強大學生社會公德的正面引導和教育,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社會公德的培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缺失的主要原因對思想品德,道德修養等重視不夠,特別是對社會公德教育缺乏計劃性、長期性,加上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家長的溺愛,成長的環境往往一帆風順,可謂是「溫室里的花朵」,由此造成了他們自私、冷漠、懶惰、目中無人、我行我素,缺乏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近年來大多數家庭教育所看重的是孩子們的成績,重視智力開發,忽視了對孩子們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導致部分學生人格不健全,出現了「有知識缺教養」等現象。而多數學校也存在公德教育內容重理論、輕實踐,教育目標理想化,教育過程抽象化,學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實踐,道德行為能力不強,進而造成「知行相悖」的現象。
對於大學生應當如何遵守社會公德問題,涉及兩方面:
1.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怎樣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2.如何在實踐中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
高等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和輻射源。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對宣傳、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公德與人們在公共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大學生應該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1)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參加志願者服務等公益事業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大學生了解社會、拓展實際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強社會責任感有極大的幫助。大學生培養社會公德意識的實踐活動有很多具體方式,既可以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范、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既可以參加學校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德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可以從實踐中體會到什麼是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言行,什麼是不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言行,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公德素養,並帶動他人,影響社會。
2)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改起,帶頭踐行社會公德規范。社會公德所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這些細節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社會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所忽視,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因此,社會公德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踐行社會公德並不難,提升敬人禮讓的境界同樣不難,比如,見到老師長輩主動問候是講社會公德;乘坐公交車主動為老幼病殘乘客讓座是講社會公德;在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排隊時自覺站在「一米線」外是講社會公德;最後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是講社會公德;外出旅遊時不在景點設施上隨意刻畫是講社會公德,等等。社會公德的境界,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一舉手一投足間慢慢升華的。

④ 大學生如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請說說你的看法,論文題目

寫作思路: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分收獲。

正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保證,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基本內核。

對共產黨員來說,道德是黨性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氣的後盾、是純潔的保證、是抗腐的良葯、是服務的'動力,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障。

學習使人進步,是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在選擇學習內容上,也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開展,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前,中央組織部發文要求各級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中要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一方面,反映出當前黨員幹部隊伍中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道德品行有待加強已經成為一項不得不引起各級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對於一名合格共產黨員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關鍵是要引導幹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對基本國情的准確把握上。

要積極引導廣大黨員重溫黨的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為黨的建設所做出的犧牲與努力,通過重溫黨的歷史,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立黨為公的共產主義信念,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凝心聚力,築好思想堡壘。

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要優化培訓機制,豐富培訓內容,可以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開展重走革命路,重溫革命史等實踐活動,可以組織專題學習交流會、座談會,可以組織深入實際走訪,重溫革命情懷等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帶動廣大黨員的學習積極性。

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積極引導廣大黨員認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為黨的事業培育更多合格的共產黨員。

講道德有品行是基礎,其要義是品德合格。對於共產黨員來說,道德是黨性的基礎、力量的源泉,是純潔的保證、抗腐的良方。

講道德有品行,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堅守」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自覺,離不開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先公後私的風范,離不開良好的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離不開面對小節小事慎獨慎微須臾不棄的操守。

唯其如此,才能擔起共產黨人示範道德、引領風尚、維護公平正義的責任,實現舍棄「小我」成就「大我」的升華。

講奉獻有作為是行動,其要義是發揮作用合格。如何以實干實績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對於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來說,關鍵是落實好九個「干」:想干願干積極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抓住天津機遇、展現天津作為,誓奪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決戰決勝。

能幹會干善於干,做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敢幹實干使命干,切實挑起擔子、扛起責任,努力在發展、改革、改善民生上出實招、見實效,匯聚加快建設美麗天津的強大力量。

⑤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論文怎麼寫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大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正是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良好的社會公德,行為習慣和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體制的建立、國際交流帶來不同文化的碰撞、現代化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大眾傳播手段的廣泛運用等等,這些劇烈的變化正在猛烈地撞擊著學生的思想和心靈。深刻影響著學子們的行為,因此加強當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關繫到二十一世紀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大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
在改革開放日趨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綜合國力逐步增強,作為祖國未來的大學生明白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時刻關注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時刻准備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
艱苦創業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艱苦創業的精神被我們所稱道,也將在校園里發揚光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趨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國內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出現的消極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致使當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出現了不可忽視的問題。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有競爭衍生出來的損人利己、惟利是圖、金錢至上以及享樂主義在學生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致使"個人奮斗、自我實現"成為不少學生的價值取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不斷進步,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他們中的一些人處處爭強好勝,要求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支持和關心,確信自己的成功率,只相信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不能聽進別人的意見,更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教育,表現出自命不凡、虛榮。一遇挫折,就會垂頭喪氣、萎靡不振、喪失鬥志,缺乏持之以恆的韌勁,他們不是把困難當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在經歷了失敗之後,沒有勇氣正視現實,導致了有些人精神抑鬱,個別的甚至走上輕生之路。
高校大學生在經歷了大學教育後,理論認識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進行理論探討、演講等方面表現出不凡的水平,然而在行動上缺乏具體的體現。著重表現為言與行的分離,在學習生活上則缺乏人與人之間的協作精神,"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整體意識;在對社會和他人方面則缺乏奉獻精神。總的來說,他們的自立意識增強了,協作意識降低了。
面對二十一世紀,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長期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首要的就是轉變思想。我們應該在總結和繼承原來工作經驗的同時探討新的工作方法,解決新形勢下思想道德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幹,實踐提高能力,青年學生只有書本還很不夠,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實際、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這樣才能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通過勤工儉學、社會調查、生產實習、青年志願者等社會實踐活動,學生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民、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此同時,學生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和提高,為全面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我們黨把振興民族的重任寄託在青年人身上,我們就應該為他們盡可能創造好的條件,呵護他們健康成長。在搞好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我們應該把學校、社會和家庭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主動地開展各項工作,促使他們全面、健康的發展。

⑥ 求1200字大學期末論文,《結合自身談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 謝謝。

論文主題圍繞培養「社會公德意識」進行,提及培養的目的、意義及必要性等內容。

社會公德狀況為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社會公德建設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一個著力點,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新時代的社會公德建設要不斷尋找破解社會公德治理難題的新思路。其中,重視樹立和培養公民的責任心、羞恥心、同情心,對於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一個新高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社會公德看起來事小,但不辭「小善」才能成大德。

正如總書記在給「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回信中指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同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果我們不共同抵制突破公序良俗底線、妨害人民幸福生活、傷害國家尊嚴和民族感情的事,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最終也會受到損害。

(6)大學生公德論文擴展閱讀:

社會公德意識培養的相關要求規定:

1、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提升道德認知與推動道德實踐相結合,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對個人而言,激發「見善如渴,聞惡如聾」的意願,增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行動力,就能成為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成為一個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人。

2、推動踐行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熱點內容
找研究生導師的禁忌 發布:2024-10-18 05:52:28 瀏覽:266
大阪大學大學院專業 發布:2024-10-18 05:47:24 瀏覽:751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郵編 發布:2024-10-18 05:41:00 瀏覽:434
2015美國大學工程學院排名 發布:2024-10-18 05:25:37 瀏覽:254
美國普斯特大學 發布:2024-10-18 05:25:33 瀏覽:952
集美大學的入學時間 發布:2024-10-18 05:25:30 瀏覽:57
考研時間2017清華大學 發布:2024-10-18 05:06:25 瀏覽:787
江蘇將公辦本科院校不再招自考專接本 發布:2024-10-18 04:58:32 瀏覽:384
大學畢業後考別的專業 發布:2024-10-18 04:45:13 瀏覽:567
大學生難民 發布:2024-10-18 04:43:42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