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有才無德的案例

大學生有才無德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4-10-22 11:33:20

『壹』 有德無才的經典例子有哪些

1、求田問舍

求田問捨出自《三國志·陳登傳》,本意是指只知道購置房田產業,沒有遠大的志向。

許汜和劉備一起在荊州牧劉表處坐,劉表與劉備一起品論天下人。許汜說:「陳登是個江湖之士,豪橫之氣不加檢點。」劉備問劉表:「許汜君說的對不對啊?」劉表說:「要說不對,許汜君是個善士,不會說虛假的話;要說他對,陳元龍可是名重天下呀。」

劉備問許汜:「你說他豪橫,難道有什麼事例嗎?」許汜說:「我曾經遭遇戰亂路過下邳,我去見陳登。他沒有招待客人的意思,很長時間不跟我說話,他自顧自地上大床睡卧,讓我這個客人睡下床。」

劉備說:「您有國士的名聲,現在天下大亂,皇帝不能執政,希望您憂國忘家,有一點救世的念頭。可是您呢,整天忙著求購土地,到處詢問房產價格,說的話沒有能采為良言的,這是元龍所忌諱的做派,他憑什麼跟您說話呢?如果是當時是在下,我會自己睡在百尺樓上,讓您睡地板,怎麼會只是上下床之間呢?」

2、折服刺客

劉備的一生仁德,史書記載,劉備曾經和叫做劉平的有些恩怨,劉平非常看不起劉備,對於自己位居劉備之下非常不甘心,就找了一個刺客去刺殺劉備,結果劉備依舊非誠心的對待這個刺客,刺客都不忍心殺這么仁厚的人,把刺殺事件告訴了劉備然後飄然離去。

相關內容:

有德無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無德,德必助其奸。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忠誠,是內心自覺的一種品德。「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而最大的德莫過於「忠誠」。做事先做人,人品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誠。忠誠意味著真心誠意,無二心,代表著沒有任何企圖。

政治上的忠誠體現在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的忠誠。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端正品行,修煉良好心態,才能真正帶領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

人格上的忠誠,體現在對同事、對家人、對朋友的誠信。忠誠是做人之本,忠誠必須是由內而外、發自內心的,要真正自覺地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心手相符、真心誠意,使忠誠成為自己時刻遵循的道德規范。

『貳』 一些有關「有才無德」之人的例子

又是辯論那個牛根生的觀點吧......既然是辯論,我就不直接說成語了。說點觀點!~ 自古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也。 德與才的關系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寫了「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他給聖人、君子、小人下定義:「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司馬光這一論述是有針對性而發的,他提出的選材標準是:「苟不能的聖人君子,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用人最理想的標準是德才兼備,但這一標準的選擇空間太小,自古以來聖人就是鳳毛麟角。在才德不能兼備的情況下,愚人是比較保險的選擇。選一個傀儡操縱,他會很聽話,因為愚,他沒能力做好事,同樣也沒能力做壞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無德,但他有才,無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卻足以做壞事。選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個好的操縱者,否則,傀儡什麼也做不了,結果還是小人得逞。人們常說:"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這只是從做成做不成事來談才能與品德。實際上,無論從哪方面講,有才無德的人對企業和單位的危害都是最大的。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即使他讀名牌大學,掌握了高技術,擁有高水平,那他對社會有用還是有害呢?答案是非常明了的。封建社會統治者把人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有德有才,這是國家的棟梁,加以重用;第二類是有德無才,雖無才,但有德,所以他不會危害社會,可以小用或不用;第三類是有才無德,此類人因有才而無德,如果幹起危害社會的事情來,危害極大,所以國家只能採取封殺不用或者殺頭消滅的辦法,讓其無法危害社會、國家和人民;第四類是無德又無才者,這類人盡管無德,但是無才,因此不會對社會構成多大危害,可以不管他;唯獨對有才無德者要殺頭。這一點應引起我們的深思,說明良好的道德是何等的重要!品德低下的員工,無論具備多大的才能,也不可能得到信任與重用,因為人品低下者,能力越大,給企業帶來的危害也就越大,這樣的員工,隨時都可能給企業帶來致命的災難,所以當企業領導在認清"危險品員工"的時候,他們會給他設置障礙,盡量不讓他的危險滲透到企業內部里去,從而避免企業管理的缺陷而造成危機,這就是俗話說的"寧缺勿濫"。有才無德的員工無疑是企業內部的一種不穩定因素,隨時都可能阻礙企業的前進。缺乏良好人品的員工對公司的危害有時甚至會大於能力平庸和有其他缺點的員工。甚至可以說,缺乏良好人品的員工能力越強、才智越高,其他優點越多,他對公司的危害就越大。 有才無德的員工可以用,但不可大用。這種人必須在控制中使用,否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小事靠才,大事靠德,如果沒有優良的品德,是無法獲得大成功的。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品德,而且要認識到,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例子我就不幫你找了......

『叄』 有才無德例子

分類: 社會民生
問題描述:

請為我提供一些有才無德的例子,越多越好,謝謝

解析:

有才無德的學者培根

李滋民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培根生於1561年1月22日,從小就抱負不凡,一心要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然而命運似乎要捉弄這位躊躇滿志的貴族子弟。在他19歲那年,父親一病不起,年輕的培根突然發現自己成了一個被人拋棄的人。為了能出人頭地,他費盡了心機。

終於找到了一個值得投靠的人,那就是他姨父的政敵,女王的寵臣艾塞克斯勛爵。在23歲那年,培根出任英國下院議員和艾塞克斯勛爵的私人顧問。艾塞克斯經常送錢給培根,把揮霍無度的培根從債主手中解救出來,還向培根贈送了一大筆財產和一套華麗的住所。然而這一切並沒有使這位才華橫溢的貴族就此滿足。他過著放盪的生活,因揮金如土,被債權人送進了監獄。當然,又是他的救星艾塞克斯把他從監獄里領了出來。艾塞克斯還想在仁途上提攜一下培根,但是由於培根的姨父塞西爾的極力反對,培根一直沒有得到女王的寵幸。

正在培根為自己官場不得志而鬱郁寡歡時,他的靠山、紅極一時的艾塞克斯勛爵失去了女王的寵信。政敵們要以叛國罪審判艾塞克斯。從艾塞克斯那裡得到好處最多的培根,見風使舵,搖身一變,竟然主動要求參加起訴。法庭上,艾塞克斯做夢也沒有想到,曾榨取了他難以計數的財產的培根,竟然指控他陰謀篡奪王位。培根的演說使群情激憤,法官以不容辯駁的事實判定艾塞克斯死刑。培根把自己的恩人送上了斷頭台,滿以為會得到一大筆賞賜,但當他得知這次出賣良心的舉動代價僅僅是1200英鎊時,便大失所望,回到書齋去寫他的論文了。

56歲時,培根如願以償,當上了他父親曾經當過的掌璽大臣,次年任皇家大法官。年歲的增長,並沒有使他的品德有什麼改變。1621年,他因受賄、舞弊,被投入監獄。出獄後,他隱居家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學實驗、哲學研究和文學創作中。1626年冬天,因在露天試驗雪的防腐消毒作用,受風寒患病而死。

終年65歲。

熱點內容
大學生為創新 發布:2024-10-22 13:25:09 瀏覽:12
鄭州大學錄取名單張玲 發布:2024-10-22 13:23:40 瀏覽:504
女大學生2 發布:2024-10-22 13:23:27 瀏覽:694
適合大學生打發時間的 發布:2024-10-22 13:15:36 瀏覽:789
給大學老師提意見 發布:2024-10-22 13:15:34 瀏覽:691
一起學大學生 發布:2024-10-22 13:15:27 瀏覽:77
大學城那裡好玩 發布:2024-10-22 13:14:49 瀏覽:512
鄭州大學金融學考研 發布:2024-10-22 13:09:49 瀏覽:434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一本專業 發布:2024-10-22 12:59:22 瀏覽:760
英文作文大學生 發布:2024-10-22 12:48:30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