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日常消費報告

大學生日常消費報告

發布時間: 2024-10-24 08:38:44

大學生調查報告【三篇】

【 #報告# 導語】調查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以下是 無 整理的大學生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大學鉛攜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路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路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

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盡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

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產品"時,80%的學生表冊激塌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學生睡眠質量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對象、時間及方法

調查目的:睡眠,是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有的人睡眠的時間長,有州圓的人睡眠的時間短,自然精神就不一樣,人每天都必須睡10小時,然而現在很多的中學生遠遠達不到這個標准,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那麼就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聽課效率也會降低,像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會讓一個成績優秀的學生漸漸變成一個差生,這也是一些中學生由小學升到中學的命運,說得深刻一些那麼就會對我們的國家興盛產生負面影響。

調查對象:部分在校大學生,隨機抽查223人(包括男女)

調查時間:201*/12

調查方法:微博調查法

成分A睡眠時間~~A計0分,B計1分,C計2分,D計3分

成分B睡眠質量~~A計0分,B計1分,C計2分,D計3分

成分C睡眠狀況~~累加條目②和④~~「經常」計3分,「偶爾」+A`E計2分,「偶爾」+F計1分,「從不」計0分

成分D睡眠障礙~~A到E每項計1分,F計0分

成分E影響因素~~A到E每項計1分,F計0分

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總分=成分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E

二、調查處理及分析

睡眠質量指數分布情況分析

根據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總分計算方法,計算出223名被調查對象的得分情況(表一)。得分越多說明睡眠質量越差,分數不能超過19分,從而對所有人群分為四個等級:0~4分(良好),5~9分(一般),10~14分(差),15~19分(極差)。總體上看,大約45%的大學生睡眠質量良好;大約48%的大學生睡眠質量一般;大約7%的大學生睡眠質量差甚至極差。

利用Excel統計分析223名被測試者的得分分布得出擬合曲線(圖一),曲線的兩個高峰表明處於這兩個峰左右的人數居多,峰1對應3分,峰2對應7分,以5分為分界線,形成了兩個單峰函數,這兩點很好的代表了處於這兩者間的人群的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情況。從而說明大部分大學生處於睡眠質量一般水平以上,原因可能是調查對象大部分為大一、大二學生,考研、就業壓力還不是很大,心理狀況大體良好,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會受一些環境因素、平時生活習慣、情緒因素等影響。峰3屬於少部分人群睡眠質量差,本身可能受到經濟狀況、遺傳狀況、心理壓力等原因的影響。

進行回歸趨勢擬合分析

由Excel對圖一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睡眠質量人口比率回歸趨勢線(圖二中黑色曲線),趨勢線為次方4次方的回歸方程

y=-0.0027x4+0。1560x3-2.7898x2+15.441x+3.1424,R2=0.8896

相關系數的平方R2=0。8896越接近1,說明所建立的回歸方程與試驗數據擬合的越好,此曲線具有可信性。從回歸曲線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在2~6分之間人群比重,與上述分析結果相同。

質量的因素概括為4類:環境因素、情緒因素、學習壓力及其他因素。其中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影響睡眠的自然環境(如噪音、別人打擾、嘈雜等),情緒因素主要指由人際關系以及戀愛等導致的不良情緒體驗,其他因素包括經濟、遺傳、心理問題等。從選擇人次來看,環境因素和學習壓力是兩大主要因素,選擇人次分別占總人數的51。57%和43。50%,也有大約1/4的人認為情緒因素影響了睡眠(如表二),說明睡眠質量與這幾個因素均有顯著相關性。扇形圖(圖三)更直觀的顯示了這幾個因素的比例。

環境因素分析

環境因素在這里佔有39%的比例。我們處於6人宿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生活,大一的同學更是如此,還未相互適應,使得這種客觀的因素佔有主導地位,再加上不適應周圍新的生活環境,導致某些大學生睡眠質量不高。良好的睡眠環境是高質量的睡眠所必需的條件,要擁有高質量的睡眠,講究睡眠衛生,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對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一個人在聲音嘈雜,光線刺眼的環境中是很難擁有高質量的睡眠的。學校提供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能讓我們很好的放鬆大腦,提高睡眠效率。

學習壓力

學習壓力佔32%的比例,我們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於目前大學生們面臨的學習競爭和就業壓力較大,為了保障自己有充分的競爭力,紛紛加強學習強度,考證、考研等使自己處於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從而降低了自己的睡眠質量。

情緒因素和其他因素

這些因素對大學生的睡眠質量影響也處於顯著地位,例如:人際關系、感情問題等這些因素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從而對睡眠造成了影響。有相當大一部分同學不懂得合理支配所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面對現代化的通訊及網路有些學生會徹夜不眠,難以自拔,對於喜愛的活動不顧時間的早晚,學習與娛樂的時間不能合理安排等等,都會造成自己的生物鍾紊亂。

三、結論及建議

根據對隨機抽取的223名大學生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45.29%睡眠質量較好,47.98%睡眠質量一般,5.82%睡眠質量差,0.91%睡眠質量極差。通過Excel做出的大學生睡眠質量回歸分析曲線也直觀的表現出以上結果。處於睡眠質量一般水平的比例大約佔1/2,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的睡眠質量受到的一定的影響,Excel做出的影響大學生睡眠質量指數相關因素扇形圖直觀的表明,四類因素:環境因素、情緒因素、學習壓力及其他因素中環境因素和學習壓力是兩大主要因素,有著顯著性的影響。

保持良好舒適的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良好的睡眠環境是高質量的睡眠所必需的條件,要擁有高質量的睡眠,講究睡眠衛生,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對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形成有規律的睡眠。每天應按時就寢,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無論何時入睡都要定時起床,如果躺在床上超過20分鍾仍無法入睡的話,可以聽一些舒緩柔和的音樂等來幫助入睡,形成有規律的睡眠。

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減小學習壓力,正確使用互聯網等現代化工具。沉溺於網路游戲,不僅對身心健康有嚴重影響,還荒廢了自己的學業。

適當並長期的做體育鍛煉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很有效的方法,如:跑步、打太極拳等,因此,要想身體健康,除了保證每天足夠的睡眠時間外,參與適量的體育運動也是提高睡眠質量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報告


【摘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著政府政策引導與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了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准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問題/政府高校引導/社會關注/調查報告

浙江是一塊創業的熱土,民營經濟興旺發達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國教育行業的前列,高校眾多,但由於崗位差異,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創業也逐漸成為眾多大學生的第一選擇。xx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我們就大學生創業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我們希望通過研究報告,能夠引起各高校與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與教育的重視和關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個研究給創業前的大學生、政府、高校、社會提出建議。

我們小組主要採用問卷調查和網上查閱資料等形式。我們小組也參考了一些其他調查問卷的格式,結合實際編製成《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問卷》(見附錄二)。問卷編制好後,小組成員通過各自QQ向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為確保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我們採取了無記名方式。最終調查問卷共發100份,實際統計80份。調查結果見附錄1

本次調查范圍涉及人群大多是來自各大高校的學生,涉及眾多專業,范圍涵蓋廣泛,涉及面廣。從科學合理的角度講,我們的整個調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現狀分析與調查結果:

教育部部長周濟11月20日在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95萬,比2006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突出,為此,會議決定將2007年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創業依然是熱點之一。(參考中國教育在線)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是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而從西方的發展歷程來展望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學生創業將成為市場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勢力。大學生的加入將為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當大學生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里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為廣大的同學所了解與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前准備的現狀,研究調查各大高校、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與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我們在1月20日-2月20日,通過問卷形式為主,網上QQ談話與網上搜尋材料為輔開展調查活動。

從調查問卷中抽出幾份題目進行分析,例如第二題,您關注國家出台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調查中,經常關注,很清楚的大學生佔10%,偶爾關注,比較清楚的大學生佔30%,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的大學生佔45%,一點也不知道的大學生佔15%。從這里體現出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了解程度雖然佔比較大的比例,但經常關注的大學生只佔10%,所佔比例較小,說明大學生關注國家政策是有待加強的。

而第三題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調查中,考慮過的大學生佔97.5%,完全沒想過的大學生佔2.5,正在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佔0%,已經嘗試過創業的大學生佔0%。從這里體現了創業的問題對大學生不是什麼與他們毫不相乾的事情,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思考過創業的問題。而第十題您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調查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佔47.5%沒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的佔52.5%。其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次數一般在1-2次。從這體現出大學生參加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比例相對較小,大學生對此的關注度還不夠,還有待加強改進。

二、結論分析與建議:

《關於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是我組研究的課題,在課題申請時,我們是作為一個課外業余任務來完成,經過一番網上瀏覽、網上問卷調查發現這個課題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會、國家和高校的關注度極大。由於我們小組在資金、人力、物力、時間、個人學歷等因素的限制,調查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申請課題前的想像。對於我們大專生來說,要作到大范圍且研究的極大深度同時極具學術性,是不怎麼現實的。因此,出於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我們組員採取網上問卷調查,網上搜集相關材料等形式,調查自己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其結論和數據也是具備科學性,確保實踐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升作品質量。

從調查問卷和現場人員訪談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幫扶機制。高校在大學生自我創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創業指導、資金落實、客戶聯絡、社會溝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較規范、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高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一方面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和創業觀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各種創業技能進行全面培訓,並最終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

對於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對於大學生創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政府幫扶的持續性需要關注。此外,大學生創業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政府的幫扶作用,社會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去逐步鍛煉其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管國家政策、高校、社會環境如何,我們認為最重要在於大學生自己,因此大學生主體不容忽視。下面給大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從前面所講,我們可以看到,成功的創業者具備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質和次要特質,要有創業觀念、有才、有膽、有識,同時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這些高要求決定了當代大學生想走上創業之路,就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煉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者思維和創業意識與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死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類型。

實踐證明,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而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之都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中國有句俗話:「一年學成個莊稼漢,三年學成個生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意識。自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磨煉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說敢當,敢作敢為,不貪圖眼前的利益,永遠進取,使自己成為強者。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自主還要有遠見、有敢為人先的膽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三)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如今,不少大學都開設了創業指導課,教授創業管理、創業心理等內容,幫助大學生打好創業知識的基礎。大學圖書館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書籍,大學生可通過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

其次,創業是目前媒體報道的熱門領域,無論是傳統媒體,如報刊、新書、廣播電視、還是網路媒體,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創業知識和信息。一般來說,經濟類、人才類媒體是首要選擇,比較出名的有《財富人生》、《創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以及「中華創業網」、「中國創業論壇」等專業網站。此外,各地創業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機構的網站,也蘊藏著豐富的創業知識。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往往針對性較強。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大學生要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創業。創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與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對人的能力要求很高。從事創業的人既要懂經營,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又要當機立斷,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既要能言善辯,又要能談判公關,既要能開拓創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難。因此,創業能力的綜合性很強,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經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公關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談判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作為21世紀教育的4個支柱」,並把其作為開啟未來人生大門的四把「鑰匙」。「學會認知」就是教人掌握認知的方法,學會學習的方法、手段,培養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做事」就是要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駕馭處理復雜突發事件、危機的能力。「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培養人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管理能力。「學會生存」就是要不斷增強人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的責任感,培養人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因此,大學生要主動樹立「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從而使自己在創業時「走得出」,「站得住」,「幹得好」。

(五)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實踐環節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其次,大學生還可通過參與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了解市場,並磨練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三,商業活動無處不在,大學生平時可多與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Email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咨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比看書本的收獲更多。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將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其四,投身於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後進入創業啟動階段,可以單獨或與同學輪流租賃或承包一個小店鋪,或加工、修理、或銷售、服務等,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大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也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大學生提供應對挫折,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准備,促進大學創業成功。

通過研究,我們希望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富有建設性意義的調查結果與信息,普及創業理念,彌補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里對社會缺乏了解的不足,增加日後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努力,在電信分院老師、團學幹部等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小組完成了此次調查研究。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初次撰寫,我們的日常工作、調查方法、報告論文格式等也存在著諸多不足與缺陷,望評委老師能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為我們日後其他工作做借鑒!

Ⅱ 急求<大學生網路消費調研報告>一份!

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殊性。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處在生理上不斷發育、心理上不斷成熟的特殊階段。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對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尋求自我並實現自我、好奇心強、渴望友誼和交流、自製力相對較弱。正是由於這些特點,再加上目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他們特別需要別人的理解、認同和支持。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受一些因素的制約,如現在大多數的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真實人際關系的建立和鞏固並非易事等,因而對於人際交往、社會支持、自我實現等各種需要就難以在現實中得到滿足。
而網路以它特有的方式和豐富的內容,展示給人們一種全新的虛擬社會環境,這無疑為青少年提供了實現自身需求的最好舞台。網路游戲可以使他們找到自我、實現自我,網上聊天給了他們傾訴的空間和對象。當他們在這個神奇的虛擬世界裡第一次獲得快樂與滿足時,便會希望重復獲得。由於他們相對較弱的自製力,這種重復行為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當達到失控的程度時,他們也就上癮了。
此外,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也易於使個體成癮。如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往並希望得到重視但又十分孤獨的人;生活中受到過某種挫折的人;家庭不和的孩子;沒有特長、學習成績不突出、心情壓抑,因環境變化導致成績下降又難以適應的青少年最容易上癮。這些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敗,而網路具有的匿名、有限的感官接觸等特殊性質,使他們在網上易獲成功。這種網上的游刃有餘和現實生活中的不斷梁鄭沖遭遇挫折,勢必導致更多的重復上網行為。
---網路具有的獨特魅力。美國心理學家格林菲爾德指出,網路之所以有讓這么多人上癮的強大力量,是因為它能讓使用者產生親密感、無時空感和無壓抑感,而這種力量是其他任何事物都不曾有過的。這正是網路的魅力所在,也是由其本身的好處與優點決定的。具體表現在:
一是網路為青少年拓寬了一條信息來源和溝通的渠道。在信息社會里,誰能更快、更多地掌握信息誰就會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權。為快捷、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青少年們就會求助於網路,而他們較弱的自製力則往往會使他們依賴上網路。
二是網路擴大了青少年的社交范圍和溝通對象,滿足了人與生俱來的渴望參與、合群的原始動力。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有著重重顧慮的青少年可以在此盡情地發泄情感,放心地暢所欲言,並輕而易舉地找到自己的"歸宿"。而現實人際關系的緊張和沖突,更使他們沉迷其中。而一旦習慣於人機對話式的交往方式,他們必將在現實的社交活動面臨更多的問題甚至遭受失敗,從而更加迷戀網路。
三是網路為青少年提供了花樣繁多、引人入勝的娛樂活動。網上最新的流行歌曲、精彩的影視大片,新穎刺激、變化無窮的網路互動游戲對他們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力。一旦被這些娛樂所吸引,為獲得更多樂趣,他們就會不惜大量時間上網,結果是欲罷不能。
---網吧因素。近年來,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網吧也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由於網吧的數量多、通宵營業、價格便宜,自然就成了青少年上網的首選。但由於目前網吧行業中存在的不規范經營、非法經營等現象,使得一些網吧成為荼毒青少年的一大公害。一些商家受利益的驅使,為長時間留住顧客而提供食宿上的方便,使一些青少年通宵達旦地鏖戰在電腦前,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為嚴重的是,有些網吧經營者甚至公開向客戶提供含有賭博、色情、反動等內容的電腦游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網吧對上網青少年的放任自流甚至是縱容,勢必使他們最終染上網癮。
---學校因素。目前,全國許多高校都已經建立了校園網,有的還鋪設了寬頻網,為大學生的上網提供了便利。網上沖橡殲浪已成為高校學生課餘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約5%-10%的在校大學生患上了網癮。國外的調查也證實了高校正成為網癮滋生的主要溫床。為何如此?我認為,初嘗擺脫父母的約束、擁有大塊的自由時間、逃避學習和社交的壓力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學校缺乏對大學生上網行為的有效引導和管理。有的老師即使看到有些學生投身和痴迷於網叢察上聊天和互動游戲,也不加以制止,最終導致部分學生陷入網癮。
---家庭因素。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前不久,在北京6個城區對4000名左右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學生中80%以上的家中都有電腦,但其中卻有47%的家長並不知如何使用。由於許多家長對網路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微,因此錯誤地認為,不管孩子在網上做什麼,都比浪費時間看電視要好。於是父母對孩子的上網並不幹涉,也不限制他們的上網時間,對孩子在網上做些什麼也不加以顧問。他們甚至還高興地對親友說:"我孩子對英特網知道的比我還多。"但是,他們不知道,一種類似毒癮的疾病正在不知不覺、悄無聲息中侵襲著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一旦發現問題,家長又往往走向另一個極端---把英特網拒之門外,他們天真地以為這樣就能一勞永逸地保護孩子免受英特網的引誘和威脅。
我們可以從青少年自身、網吧、學校和家庭四個方面作些努力,具體來說:
---從青少年自身來看。①不要把上網作為逃避現實生活問題或消極情緒的工具。雖然上網能讓你暫時忘掉煩惱並給你快樂,但下網後問題仍在,只有積極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出路。②上網要有目的性和時間性,切忌盲目性和隨意性。上網前,你應把自己要完成的任務及大概需要的時間列在紙上,並用鬧鍾或其他能定時的東西來提醒你的上網時間。③不要把上網作為你惟一的課外娛樂活動,而應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譬如,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俱樂部、興趣小組、外出旅遊、找朋友聊天、散步、鍛煉等等。④要提高自己的自製力,注意遠離含有賭博、色情、反動、暴力等內容的電腦游戲。通過網路獲取信息和資料以幫助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才是現代網路消費的根本。
---就網吧而論。管理部門除了對非法經營現象堅決予以打擊和取締外,更重要的還是應該對網吧業的發展進行積極引導和規范經營。因為網吧畢竟是一個給網民提供網路應用技能和普及互聯網的重要工具和形式,從長遠來看,應該積極發展。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譬如,要加大立法和執法的力度;相關部門要聯合起來定期對網吧進行抽樣檢查、突擊檢查;在行業內部建立網吧協會組織,相互監督,統一規范經營;對網吧經營者則需要進行職業道德和守法經營教育,等等。
---對學校而言。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有關英特網的正確教育和引導,告訴他們網路的優點,同時也讓他們知道網路具有的潛在威脅;告訴他們在網上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等各注意事項。其次,學校應對學生機房、電子閱覽室加強管理。比如配備相應的人員對學生的上網進行指導和監督;在每台機子的瀏覽器中設置一些限制條件,以使學生遠離游戲、色情和暴力的影響;禁止通宵開放等。再次,要對學生進行意志力的培養和"成功教育",使人人都能在生活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自然就會減少青少年對虛擬世界的依戀。最後,學校應對那些痴迷於游戲和聊天的學生引起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輔導和咨詢的作用,幫助他們擺脫對網路的依賴。
---從家庭來說。父母對孩子的上網行為採取放任不管或者完全禁止這兩種態度,都是不正確的。明智的做法是支持孩子,但不縱容,也就是要對孩子的上網活動進行干涉、監督、顧問和限制。如果可能家長最好與孩子一起上網,這不僅可以與孩子一起分享網上沖浪的樂趣,更主要的是能夠對孩子的上網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當然,如果家長沒有時間與孩子一起上網,則可以讓孩子自己記錄每次上網的時間以及參加活動的內容。但不管怎樣,你一定要及時檢查記錄,掌握情況。另外,為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父母要鼓勵孩子參加其他活動,最好能夠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健康的替代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獲得與上網時的同樣感受。
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是近年來伴隨科技和社會發展所出現的新問題,也是青少年青春期成長過程的又一新陷阱。如何避開陷阱,使網路真正成為青少年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這仍是一個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尚待深入的問題。

Ⅲ 大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

大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

在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時,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項的調查,最終根據調查情況形成調查報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大學這幾年,大學生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時期,因而特別想以新異的消費形象,向社會展示自身成長成熟。他們希望通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衛來展示青春的活力,顯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以脫穎而出的發展機會。有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便在注重經濟價值的現代化社會中引起公眾的刮目相看,獲得更多,追求前衛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願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於理財的赤字消費,高於家庭或負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費,偏信廣告的盲目消費,追求虛榮的炫耀消費,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只求和別人一樣的攀比消費,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費等。

二、調查目的

大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往往產生彼此間的相互影響,並形成特有的群體消費心理特徵。本文試圖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的分析,提出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以使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念。

三、調查對象及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2.數據收集方法:隨機抽樣調查

3.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並於網上發放,收回數據進行分析解讀。

四、調查問卷內容及結果

(附調查問卷及原始數據)

五、調查結果分析

總體狀況,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構成主要分為,基本生活費,學習類消費,形象類消費(服飾裝扮,化妝用品等),休閑娛樂消費(休閑、健身、旅遊、娛樂等),人際交往消費(人情往來、戀愛)及投資類消費等方面。經數據分析,當今大學生除基本生活消費外,以上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除基本伙食等日常生活消費外,

形象及休閑娛樂類消費比重較大,而學習投資類消費比例甚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學生更加傾向於享受型等消費,而忽視了自身精神層面的提高。

由表2分析可得出,對於他們每個月所能得到的總生活費,14.1%的學生集中在300-500之間,500—1000之間的約為60.9%,20.3%的學生集中在1000-15000之間,高消費人群(1500以上)約佔4.7%的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目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較為合理,但高、低不同消費水平也有存在。

統計數據結果顯示,79.7%的學生更傾向於在現實中購物,僅20.3%的學生習慣於網上購物。而有網購經歷的學生網購年限及對網購的滿意程度均有較大差別,其中大多數學生的網購經歷多在三年以內,網購滿意程度一般。這也反映了大學生對網路購物的信任程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質量、價格、外觀、品牌等因素成為大學生購物的主要影響因素,但同時也會受到情緒、他人意見等因素的影響,這說明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和理性混存的消費觀。而對於流星雨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攀比,盲目追求名牌會對大學生消費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裡提供。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其中一小部分學生也通過勤工儉學來承擔自己的部分日常消費。大部分學生的消費有大體計劃,但都沒有實施或堅持,而且他們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有超過二分之一的人表示較為滿意,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不滿意,並想要嘗試改變。

大部分被調查者表示,我們的這次問卷調查引起了他們對自身消費狀況的重視,他們將更加註重和強化自身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自身良好的消費習慣,這將對大學生樹立科學、理性、合理、成熟的消費觀念有重要意義。

六、調查結果總結

通過以上調研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和心理整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消費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

2、消費差異日趨明顯

一是來自農村的學生的消費構成相對簡單、總體消費水平也較低。二是來自城市的學生的總體消費水平要相對高於農村的學生,同時,消費構成也相對多樣化。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經濟發達與否,不僅影響著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影響著當前大學生們的消費構成和消費理念。

3、大學生消費成多元化態勢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當前大學生消費除滿足其基本生活外,在服飾、化妝用品等形象消費和KTV、旅遊等休閑娛樂類消費和日常交際支出都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向多元化發展。

4、大學生更注重時尚性消費

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形象及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較大。

5、儲蓄觀念淡薄,理財意識需培養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的消費都已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用生活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個別同學有儲蓄和投資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理財意識需提高和加強。

大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2

一、 調查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5月。調查地點:職業學院。調查對象:職業學院全體學生。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問卷情況: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37份。收回135份。有效問卷135份。

調查目的:了解大學生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以便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 調查結果分析

對職業學院經濟貿易系2007級公共事務管理專業13名同學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調查。然後進行分析,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一)職業學院大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較少,經濟獨立意識較為薄弱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職業學院學生的生活費來源於自己打工所得的僅佔5.70%,而父母給與的佔58.55%。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潮流中,大學生不應該僅僅依靠父母。應該出去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 職業學院學生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

經統計分析有5.14%的學生看到別人擁有好的物品不僅會羨慕而且也會去買。特別是對於一些校園時尚用品,如手機、MP3和MP4,甚至是電腦。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存在因虛榮心的驅使而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三) 職業學院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

經調查顯示職業學院學生每月的上網費用在10元以下的佔41.09%,上網費用在10―20元的佔35.66%,結果導致有的學生開學一學期了計算機水平還低得可憐。特別是對於那些占總人數63.2%的農村學生來說,在上大學之前有的幾乎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即使有些學生去上網,大部分男生在玩游戲,女生在聊天、看視頻,很少有學生去用心地學一些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需要的電腦知識。

(四)職業學院學生的消費結構存在多元化,但消費結構不合理

大學生的消費已經不僅僅在生活支出和學習方面。他們把費用更多的花在購買服飾、人際交往、旅遊、時尚消費品方面。經調查顯示大部分女生在服飾方面的費用占總費用的63%,請同學吃飯、給同學買生日禮物佔9%,而在學習方面的費用支出僅占不到2%,基本的生活費用佔20%多一點。從中可以看出職業學院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作為大學生學習應該是主要任務,但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50元佔49.5%,50―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另外,有些學生為了購買服飾或玩游戲不得不節儉生活費用的開支。

(五)職業學院學生的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經調查顯示職業學院學生從來沒有理財計劃的佔24.44%,偶爾有的佔74.81,並且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自己的錢花在哪裡了,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可見,當前職業學院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三、 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得到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事情。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

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校風建設范疇中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力度不夠。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四、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站在追求流行與時尚這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鼓勵大學生多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增強經濟獨立意識

學校應該多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或者鼓勵他們到校外打工掙錢,讓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不向或者少向家裡要錢,增強經濟獨立意識。

(二) 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教育學生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准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三) 學校營造相關環境

學校多為學生提供上機時間,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免費的培訓,另外多鼓勵學生考取一些相關方面的證書。學生自己也應該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

(四)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五) 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學校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大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3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二、研究目的:

了解大學生對消費的看法,通過比較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心理。

三、研究過程:

大學生主要的消費方式:

消費結構的變動情況體現了人們的消費是否具有計劃性。從調查結果看,23%的大學生消費支出結構比較穩定,屬於有計劃型。33%的人表示能省就省,屬於節省型,43%的人表示隨意消費,屬於隨意型。相當多的同學對自身消費約束能力不強,在消費上呈現出隨意性甚至奢侈的傾向。多數大學生是第一次離家獨立生活,又是獨生子女,消費行為上表現出不成熟性。這主要表現在:盲目性消費、沖動性消費、從眾性消費、攀比性消費。一些學生從吃、穿、用到其他各方面都與人比排場、講闊氣,認為在同學、老鄉面前缺乏豪舉有失體面。這既給家庭加重了經濟負擔,也影響了順利完成學業,甚至會導致部分學生誤入歧途。

大學生消費支出項目中比重最高的是伙食,高達33.33%,其次是購物方面的支出佔20.33%,再次是交通、通訊開支佔14.63%,而交際,學習方面、娛樂方面、方面分別以13.01%、8.94%、9.76%緊隨,可見,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結構中,食物方面的支出占據了絕對地位,大學生的消費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

調查中還發現,電話費、娛樂費用、交際費用和戀愛費用隨生活費的變化而變化,而絕大多數大學生每月購買學慣用品、書籍等消費支出卻不足50元。而且,許多大學生並沒有在意自己的消費結構是否合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尚沒有明確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意識。

大學里現在流行五大件的說法。這五大件就是手機、電腦、數碼相機、MP3、錄音筆。

手機,理所當然地成為高校學生「五大件」中最為普及的一件。隨著高校學生中手機用戶的急劇增多,校園里的通訊業務市場成了一個巨大「蛋糕」,各大通訊運營商為了切割最大的那份「蛋糕」,不僅把營業廳搬進了高校,還紛紛推出了針對高校學生的校園優惠套餐。學生應該鍛煉自己的理財能力,不光是電話費也好,或者其他生活費用也好,都要注意支出必須跟自己的支付能力成正比。在現代社會,打電話、上網都是大學生必要的、正常的生活方式,但是必須注意節約,不要給家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另外,要多花些精力在學習上,上課時間發簡訊是不對的。很多學生剛離開家庭進入社會,對家庭的依賴性比較重,在自我剋制的能力方面比較差,因此學校也應在這方面加大宣傳和教育的力度。

目前大學生在校大多都屬於享樂主義,經歷過高考那緊張的生活之後,到了大學就一下就輕鬆起來。突然間離開了父母,再也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絮叨。這樣的生活對於剛從高中走不來的學生是非常不適應,以至於如此輕松的生活導致很多學生找不到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大學生沒有了學習負擔,自由自在的生活終於到來,這樣的生活是很多學生在高中時就夢寐以求的。這樣,娛樂便了大學生的「生活必需品」.中國的應試教育使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極差,大學生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生和娛樂的時間,使大學生們無限制的放縱自己,從此遠離了學習。

在此提醒大學生們,考上大學並不是學習的終點,我們要繼續前進,學習更多知識,為以後真正步入社會做打算,也希望家長和老師們能在學生初等教育階段多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這樣大學生就會在大學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大學生交際消費的支出大多涉及同學朋友聚會。交際活動可以增進感情,可以交流溝通,可以認識新朋友擴大交際圈,給自己多條出路。

一方面,交際活動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必要性,學生可以適當參加與朋友溝通感情;而另一方面,交際消費多了,家庭的開銷增大了,對學習也會有影響,社交太頻繁,人會比較浮躁,學習上的認真刻苦勁兒也會削弱。部分清醒的學生真正認識了這種所謂人脈費用危害。求人不如求己,與其花金錢、時間去搞人脈交際,還不如努力學習,學業有成,打造一番事業,不比把理想寄託在他人身上更有把握。

大學生畢竟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對於「面子」和「應酬」上的開銷應該適當節制。同學們完全可以在學習之餘靠自己的能力賺取生活費,而對於父母給的生活費應學會算著花,而不是大肆揮霍。

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著若干問題:

1.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過個別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2.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於80元的佔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3.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在被調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佔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麼「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佔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強。當然也有12.5%的學生是抱著閑著沒事的態度。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求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

四、感想與體會:

大學生要控制慾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購物時不要急於出手,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另外要學會理財,制定每月的開銷計劃,進行消費記帳也是大有幫助的。理財其實也是一種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效能,如何去規劃、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們關注消費和理財,希望可以探討到我們大學生自身的一些消費特點,以使我們今後可以更理性的消費,更明白的消費。

;

Ⅳ 大學生日常生活費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心理與行為的獨特性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與其他消費群體存在顯著差異。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消費方面有以下特點。

大學生消費觀念復雜,感性消費佔主導。由於他們缺乏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較差,因此在消費時往往缺乏理性判斷。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尚未完全成熟,自控能力較弱,容易受到媒體宣傳或周圍同學的影響,產生沖動性消費。手機消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調查數據顯示,有30%的在校大學生擁有手機,但其中一部分人的購買行為並非出於實際通訊需求,而是受到攀比心理的影響。

大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較高。在消費決策中,大學生往往會相信自己的實際體驗。如果對某個品牌的產品有良好的體驗,他們就會持續使用,並逐漸形成固定的偏好,最終養成對該產品的忠誠度。例如,在選擇洗發水時,大學生可能會根據氣味、質量、效果等實際感受來決定是否繼續購買。

大學生消費趨向多樣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豐富,大學生的消費不再局限於宿舍、教室、圖書館等場所。他們對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IT產品等產生了濃厚興趣。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學生更傾向於追求高質量的生活體驗,比如外出旅遊、享受娛樂活動、購買電子產品等。這表明大學生的消費趨向已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特徵。

Ⅳ 大學生消費的調研報告

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11年5月18—5月22號 調查地點:圖書館、教室、自習室 調查對象:09級學生
調查目的:了解我學校學生目前的消費情況,分析其中的差異,並提出我們的合理建議
一、調查的目的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小,該群體較特別,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卻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大學生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 二、數據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800元人民幣,對我們純粹的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布峰值應該出現在
500——800區間,調查結果大致符合正態分布 3、通訊開支
隨機的結果顯示,擁有手機的同學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100%,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非常的高。月花費高於50元的佔到43%,已經接近一半。通訊支出已佔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調查表明,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家庭提供。這同時也說明了,大學生經濟來源相對單一。這是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客觀的社會事實我們無法改變,但是很多大學生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是做兼職,也並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者為了盡早的經濟獨立,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經濟獨立意識仍亟需提高。 三、思考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吵簡可以看出,大學生已經一個成為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群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在消費方面有一些共性的特點。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信畢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購買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就越多,這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在我們的調查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存在較大的差距,兩極分化比較明顯。隨

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調查報告專題實習證明金融專業法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電專業

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4.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據資料顯示大學生的生活消費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餐飲費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學校的物價水平,以每個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350元左右。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女生中,66、7%飲食費用在4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升坦褲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全部選擇廉價的飯菜 四、調查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這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同時也和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1、今天的大學生生活與社會全方位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
3、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裡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
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准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熱點內容
大學宿舍條件排名圖片 發布:2024-10-24 11:05:33 瀏覽:48
大學生創意創業 發布:2024-10-24 10:57:13 瀏覽:968
浙大北大暑期招本科生 發布:2024-10-24 10:53:29 瀏覽:693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職稱 發布:2024-10-24 10:53:26 瀏覽:651
中央財經大學自招名單 發布:2024-10-24 10:51:09 瀏覽:689
大學老師給的分低申研 發布:2024-10-24 10:43:07 瀏覽:37
西南大學第二專業 發布:2024-10-24 10:41:46 瀏覽:740
廈門大學台灣客座教授簡 發布:2024-10-24 10:35:58 瀏覽:288
台灣東華大學宿舍 發布:2024-10-24 10:31:42 瀏覽:273
大學生和歹徒是什麼梗 發布:2024-10-24 10:21:59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