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詞
A. 最近比較流行的新名詞有哪些
如今校園,「暈菜」聲此伏彼起,左一個「我靠」,右一個「我倒」。不是「圈內之人」的你,聽得懂「研究國粹」、「學習文件」嗎?知道什麼是「特困生」和「覺皇」嗎?這些都是時下校園流行的「黑話」。這些「黑話」是好是壞,該追捧還是該棒殺?支持者認為語言是需要不斷豐富的,校園流行語豐富了話語空間;反對者則認為校園流行語顯得很「痞子氣」。
「異類」語言
「你看!前面那個就是『飄飄』!」記者剛走進重慶某高校就聽到一個新名詞兒,於是上前詢問何為「飄飄」。小李上下打量了記者一番,用稍顯不屑的口吻回答說:「『飄飄』是什麼你都不知道呀,你是不是上個世紀的人喲?『飄飄』就是同性戀!」小李見記者如此「無知」,繼續補充道:「飄飄」還有一個同義詞是「玻璃」。
如今,大學校園內像這樣的新詞彙多如牛毛,俯拾即是。如「扁」、「K」、「修理」就是「打」的意思,「研究國粹」就是打麻將,「學習文件」就是玩撲克牌,「特困生」就是早上第一節課就打瞌睡的學生,「覺皇」就是嗜睡的人,「人性」、「甜蜜」、「曬月亮」、「青春必修課」都是約會,「白骨精」為白領骨幹精英……
傳播流行
對這些詞彙的來源渠道,記者進行了簡單的集納。首當其沖的是來源於網路流行語,如「MM(女孩)」、「GG(男孩)」、「汗(被嚇到)」、「頂(支持)」、「3166 (再見)」、「88(再見)」等等。尤其是一個最近風靡校園的詞彙——「內秀」,來源於網路紅人——「芙蓉姐姐」,在校園內時常可以聽到一個不想表現自己的人說:「偶(我)是一個很內秀的人!」
電影台詞也為產生校園流行語提供了豐富的「彈葯」,如「審美疲勞」,「做人要厚道」、「人心散了,隊伍越來越不好帶」之類的話語都來自於近年賀歲影片裡面的台詞。
「追求時尚」
提及校園「黑話」的傳播速度,小張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介紹說:「剛出來一個新詞,有人使用了,於是自己跟著用,這時自己還屬於走在時代前沿的人。不到一周,上學放學走在路上,沿途能聽到這個詞至少四次,這時就已經普及流行了。」
記者采訪發現,由於大學生走在時代前沿,追求流行時尚,因此普遍都願意接受並且廣泛使用這些「黑話」,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隊。
此外,這類「黑話」普遍簡潔、精短、鮮活、生動、易於青少年接受,還能搞笑、減壓、調侃、掩飾隱私,起到避諱的作用。所以學生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成了「象牙塔」內的流行語,如「郁悶」、「我T(踢)你」、「BT(變態)」、「286(低智商)」、「7456 (氣死我了)」等等,上口率非常高。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生李偉認為,有很大一類校園「言子」是出於對日常刻板語言的叛逆心理,故意利用諧音表達與原詞相反的意思,玩文字游戲,但絕非惡意。
正視「黑話」
校園「黑話」的盛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對此,重慶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孫元明認為,應該正視校園「言子」,它屬於一種「亞語言現象」,這種現象是語言發展中一直都存在的,並且語言的生命力就在於它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大家所使用。但是,孫元明強調對校園「言子」應進行適當的引導。比如對校園「黑話」中一些不健康的成分應該進行正確的引導。很多處於青春期的學生都有「青春期反社會行為」,在此階段,學生們的求新求異、特立獨行都是正常的,只要度過了這個「發展中的危機」時期,有了較強的分辨能力,自然就不會這樣了。
B. 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現象有哪些
一、目前大學生流行文化表現方式
1、流行語
流行的時尚文化給語言帶來了無窮的活力,新詞語不斷的涌現出來形成了一種流行語。流行語就成了現今大學生當中相互交流時必不可少的方式,成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校流行的的流行語大體上可分為網路流行語和影視流行語。比如在大學生當中比較流行的網路語言有:「有木有」、「神馬」、「給力」、「御姐」、「蘿莉」、「正太」、「hold住」、「神馬都是浮雲」、「我爸是李剛」、「高富帥、矮窮矬」、「白富美」等等。電視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體,在人們生活中成了重要的信息傳遞載體。每當春節的時候春晚節目中的形形色色的台詞也將成為人們當中新一代的流行語。例如:「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智商余額不足」等等。這些影視語言剛出現不久就出現在大學生的日常語言當中。
2、消費的流行時尚
社會不斷地在發展,社會的目光也突然地轉向關注個性、時尚的時候,思想活躍、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當然不會落後緊跟時尚的潮流,成為流行時尚的風向標。大學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意外,注重別致的發型、換新款手機、泡吧、進健身房、旅遊熱、網購等等,總之一切顯得自己「更時尚」的事情,都會沖擊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於新型手機的追求,各種智能手機、音樂手機等等都是大學生追逐的對象。Iphone、三星、HTC、SONY等等都是大學生當中最流行的品牌。大學生們為了這些流行的東西不惜花重金買這些電子產品,更有甚者不惜省吃儉用不吃不喝來攢錢來買這些所謂的「時尚品」。
當代大學生的節約意識的淡薄,突出的表現在社會交際方面。社會交際包括大學生談戀愛,已被大學生看做是大學中必修的一門「課程」。現在大學校園中比較流行「人際投資」,無論是過生日、考試得高分、入選學生幹部、比賽得獎都要請客。
3、文化的流行時尚
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流行音樂的產生也無疑是另一種流行的時尚。流行音樂的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被廣泛傳唱或欣賞。對新事物很敏銳的大學生也已然成為流行音樂的最佳追隨者。從最初的「港台風」直至後來流行的「歐美風」、「拉丁風」、「日風」、「韓流風」,流行音樂在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流動。
游戲文化已成為時尚大學生流行的休閑娛樂方式。那些時尚、前衛大學生當然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時尚的機會。更有些游戲出品公司也專門找一些各大著名高等學府來選拔時尚、前衛、了解游戲的學生來為他們的游戲產品做代言,這樣更使得大學門湧入這個風潮。游戲的吸引力是非常強大的,玩它的隊伍越來越壯觀不僅是男生現下女生當中玩游敏虛戲的也非常多。
大學生們還喜歡從影視劇當中可以提取信息,從而讓他們「走在時尚的尖端」。大學生們對於時尚元素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可以很很容易的從影視文化當中現下流行的服飾飾品,也有些大學生可以隨口就能說出影視劇當中的經典台詞,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4、 服飾的流行時尚
服飾流行時尚對於現代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行為舉止構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流行時尚信息鋪天蓋地,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可以從網路、雜志報紙、電影電視中,可以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時尚信息。電視模仿秀、明星訪談、歐美大片以及韓劇等都對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舉止行為都構成了巨大影響。不論是「歐美風」還是「韓流」,新的文化概念或是新的信息所帶來的新的時尚觀念,都可能得到大學生隨時隨地的模仿和表達。這種模仿與表達的狀態對大學生來說,他們既是時尚的文化受眾,同時又是對時尚文化起到推動的作用。
二、大學生追求流行文化的心理特點
1、求新的慾望
作為時代的驕子,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都是對大學校園有著美慧拿櫻好的憧憬和嶄新的期待的。可是正當他們踏入校園時,那些暫時的新鮮感和憧憬會逐漸退去,迎面而來的是繁重的學業與未來就業帶來的壓力。而這時,外面的花花世界與校園三點前叢一線的乏味節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落差心理必定使大學生產生挫敗感。原本美好的願望在現實面前必須低頭,現實的壓力是他們心生失落、厭煩的情緒。這時流行時尚元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他們通過對服飾、話語的了解、模仿與創新,一定程度上求新慾望得到了滿足。所以,多姿多彩的校園流行文化就應運而生了。
2、自我防禦和自我顯示意識
普遍的大學生可以透過這種補償方式得到一些自信和暫時的精神滿足感。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特殊心理狀態:既希望追隨大潮,求同,和周圍的人群環境相融合,不想被人看成很「另類」,通過對共性的順從獲得心理的安全感;又想要「存異」顯示與眾不同,而後獲得精神上的優越感。
3、 時尚的個別差異
當時尚在大學生中開始發展之時,當代大學生群體間因為物質基礎、家庭條件、個人文化素質、現有知識水平和對新鮮事物敏感度的高低等因素差異,在追求流行時尚的方式上會表現出多樣化的差別特徵。差異性是讓大學生內部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與動態化的基本原因。個體間的差異性性與群體內的多元性都與時尚的個別差異特徵相適應,其次現實這些特徵的同時也會受到社會轉型這一大背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