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科技論文範文

大學生科技論文範文

發布時間: 2024-11-01 09:38:54

大學生學術論文範文大全

學術論文是科學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現形態,是衡量研究者學術造詣及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最公正、最客觀的尺度。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學術論文 範文 大全,僅供參考!
大學生學術論文範文大全篇一
漢語中的日語

【摘要】如果有人提出"唯心、唯物、地主、知識、 保險 、生產、市場、經濟、營業中、料理"這樣的詞彙全部是來自日語。恐怕大量使用這些詞彙的普通中國民眾是不會相信。而且,這些詞彙的原產地的日本人也大多半信半疑。但是,這是事實。

【關鍵詞】漢語;日語;現象

漢語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進入漢語的外來語只有一萬個左右,而其中大約一千個是日語漢字詞彙。一千個並不是很多,但一萬個中的其他詞彙大多是來自於佛教用語,現幾乎變為廢詞。而來自日語的詞彙大多是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概念,使用頻率非常高,而且造詞功能非常強。從這方面說,日語來源的漢語中的外來語對現代漢語有非常大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在日語中來自古代漢語的詞彙非常多(近60%)。而另一方面,現代漢語詞彙中來也引入了大量日語詞彙並幾乎與漢語融為一體。這些日語詞彙大多在19世紀被引進。

那麼這些詞彙是怎樣的引進的,他們本身構造,特點有哪些,對漢語有哪些影響呢?

一、日本 留學 高潮和日語翻譯高潮

19世界60年代,面對衰敗的中國,一些有識之士,為救亡圖存,紛紛 出國 留學尋求救國之道,其中到日本留學最多。

大量的中國留學生來到日本,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學習日本先進東西,並通過日本把西方文明介紹到中國。這些人在日本學習日語後。馬上在日本翻譯日語書然後送到中國國內出版,同時,在中國國內日語書的翻譯浪潮也隨之到來。當時翻譯的書包括政治,經濟,哲學,宗教,法律,歷史,地理,產業,醫學,軍事,文學,藝術等,甚至最早傳到中國的《共產黨宣言》,涉及到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根據1945年日本國際 文化 振興會出版的《中譯日文數目》,當時翻譯的數目達2600本之多。

二、日語大量涌進漢語中

大量的日本的書被翻譯成漢語出版的同時,留學生們因受看日語書的影響自覺不自覺的在自己的 文章 中大量的引用日語。還有,當時日本在中國,特別是上海發行了很多報紙、雜志。這樣,大量的日語就一下子進入到漢語中。當然,所謂的日語大多是日語詞彙,日語表現 方法 也有少量的進入。

對大量的日語進入漢語這一現象,在中國人中,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其中,梁啟超是贊成派,他在自己的文章里也大量使用到日語。當時,還有一個翻譯家嚴復主張直接音譯西方詞語或者從中國古漢語找相對應、近似相近的詞來譯會更好些。而也有人明確反對從日本輸入詞語。彭文祖就是其中一人。他也是日本留學生,1945年他出版了一本叫《盲減法的新語》的書,書中他把從日本引入新詞看作是"系民族存亡的大事",大肆批判日本語大量輸入,說這是"不知廉恥的行為","想一刀把這些人的腦袋砍下"。

這樣,在引進西方詞語上,剛開始的時候出現了日語的翻譯語和中國的嚴復等人的翻譯語共存局面。這里就舉幾個例子:日語翻譯語-嚴復等人的翻譯語

物理學-格致學地質學-地學礦物學-金石學社會-人群倫理學-名學原料-天產之物功利主義-樂利主義

但是,由嚴復等人的翻譯語大部分沒有日語翻譯語好。換句話說,他們的翻譯語大多來源於古漢語因而非常難理解,所以沒有流傳開來。嚴復的翻譯方法之所以行不通是因為詞語是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應。進入漢語中的西方的新詞本來在中國的社會中沒有,而從古漢語中找出的與這些新詞對應的詞不管怎麼說也是很難行得通的。所以日語翻譯語與嚴復的翻譯語雖一時共存,但最終是日語翻譯語獲勝,嚴復的翻譯語消失。後來就連梁啟超也不得不使用"經濟學""社會學"這樣的日語翻譯詞。

當時,藉助日語翻譯語引進西方的新詞彙成為不可倒轉的趨勢。現在像"經濟,社會,哲學"這樣的日語翻譯語已經完全融入漢語,實現本土化了。而現在大部分的中國人並不知道這些詞彙是從日本來的外來語。也不知道"計學,資生學,群學"曾與"經濟學,社會學"

共存的事實。

在日語大量快速進入漢語背景中,除了有中國當時積極引進西方新詞彙這個原因,也有當時在日語翻譯語的翻譯造詞方法的原因。翻譯造詞方法上大致有以下幾種:

(1)當時的日本,在翻譯西方的新詞語時,少量採用漢字音譯,例如:

gas 瓦斯concrete 混泥土romantic 浪漫 club 俱樂部 lymph 淋巴

(2)大部分是採用意譯的,而且絕大部分是利用漢字重新組合造出一個新詞,例如:

手續 取締 打消 直接 間接 廣義 狹義 社交 社團 批判 上水道

(3)之外,也有少數是是利用古漢語來翻譯的,但與古漢本來語意思有改變,例如:

組織,勞動,雜志,社會,經濟,人道,革命。

總之,日本人在把西方詞語翻譯成日語的時候,可以說是使用漢語,遵循漢語造詞法規則,精心選擇翻譯語。特別有趣的是"動詞+賓語"的造詞法不但原本在日語中沒有,而且正是與日語語法相違背。這樣造出來的日本翻譯語即使大量的進入漢語中,中國人可能不認識它們,但一定沒有不協調感。就像是生長在日本的華僑回歸中國一樣。假設當時像戰後的日本那樣外來語全部用片假名來處理的話,那我想日語大量進入漢語是不可能的。

三、日本來源詞彙的研究

1,不同的學者其統計數據稍有不同,但日語詞彙進入漢語的數量大概為1000個左右。

2,近代進入漢語的新詞彙大多數是從日語來的。雖說也有少數是直接從西方來的,但大多隻是名詞,而且現在幾乎不用。而進入從日語來的詞彙,不僅有名詞,也有動詞,例如"服從,復習,支持,分配,客服,支配,配給"。此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大多是從日語來的。例如:"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物理學,土 木工 學,建築學,冶金"等。

3,日語來源的詞彙,在現在漢語中使用頻率非常高。在1996年在一本叫《文字改革》的雜志中登載了《二音節基本詞彙出現頻率統計表》,這個是以中國讀者最多的《紅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高中語文教科書為對象的調查結果。根據這個結果,2285個二音節基本詞彙中,出現頻率在500以上的詞有88個,而來源於日語的有25個,佔31%。日語來源的詞彙,不僅有作為常用語的的名詞,動詞,具有造詞能力的結尾詞也有23個之多,這些詞在現代漢語中非常活躍,其中幾個例子:

(1) 化-一元化 多元化 一般化 公式化(2) 式-速成式 問答式 流動式 簡易式 (3) 炎-肺炎胃炎 腸炎 關節炎 腦炎(4) 力-生產力 消費力 原動力 想像力

5,少數日語詞語進入漢語後詞義發生了變化,例如

(1)勞動者-(日)工人→(中)勞動的人

(2)辯護士-(日)律師→(中)辯護的人

(3)組合-(日)工會→(中)組合

6,少數詞語是翻譯日語的時候在中國新造的詞,在現代漢語中也成為了常用語,例如:

基於,關於,對於,由於,成為,視為

7,有一些詞雖進入了漢語,但在後來被淘汰了,例如

萬年筆,日傘,殘念,夕方,支那,手形,切手

8,引進的漢語與日語的同意異音。例如,"哲學"來源於西方詞彙"Philosophia"漢語中讀作"ZHE XUE"而日語讀作"TETUGAKU"。讀音不一樣,但意思基本一致,所以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都不會把它看成是外來語。這種

現象,恐怕只有在中日兩國中才可以看到吧。

四、日語對漢語的影響

關於日語對現代漢語的影響,高名凱先生在他的《現在漢語中外來語研究》有這樣的論述:日語對現代漢語詞彙的影響非常大。在現代漢語中的外來語大部分來源於日語。西方詞彙引進到漢語中大部分是通過日語的引進來實現的。具體的影響歸為以下三點:

1,加速了漢語復音化進程

在中國的古漢語中(日語叫"漢文")由兩個字或兩個以上的字組成的詞彙非常少,大部分是一個文字即一個詞。詞的復音化,即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字造出一個詞,雖說復音化在中國古漢語向現代漢語轉變過程中是一種趨勢,但日語來源的外來語詞彙進入漢語加速了這樣的復音化進程。

2,漢語的復音化使語義變得細膩,表現更加縝密,正確。

例如,"行"在古漢語中,有" 行走,跑,行為,行動,行進"等意思。而通過現代漢語的復音化就可以造出多個詞語,表現變的更加准確。

3,大大豐富漢語詞彙和漢語表達。

大量日語詞語的引進,特別是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概念詞語的引進,填補了漢語在這些領域的表達空白。豐富了漢語詞彙,增強了漢語的表達。

4.日語詞語的輸入也是西方文化輸入過程。

進入漢語的日語詞彙,大多是日語的西方詞語的翻譯語。引進這些詞彙的同時,實際上

也就引進了西方的文明、文化。

結尾

1896年第一批留日學生到日本後,從學習日語,翻譯日語,到在漢語中使用日語詞詞語,引進日語,最後到1000多個日語詞完全融入漢語,已經有100多年的時間了。像"共產黨、幹部、社會主義、經濟、手續"這樣的詞語,中國人誰都會用到,但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意識,也不知道這些詞其實來源於日語的外來語。

而日語也是相同的情況,日語的詞彙到現在有一半左右是漢語詞彙,這些詞彙大部分是來源中國古漢語,只有一小部分是在日本用漢語造字規則造出來的。但是,日本人完全不會把來源於中國的漢語看作是外來語。也很少有人會意識到他們的文字是來自中國的漢語。這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

【參考文獻】

[1]高明凱?劉正 王炎《現代漢語中的外來語研究》(1958年2月 中國文字改革出版社)

[2]周祖謨 《漢語詞彙》 (1958年8月 人民 教育 出版社)

[3]實藤惠秀 《近代日中交涉史話》 (1973年 初秋社)

[4]高明凱.劉正 王炎.麥永干.史有為 《漢語外來語詞典》(1984年 上海辭書出版社)

[5]符淮青 《現代漢語詞彙》 (1985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

[6]王凌 《中國近代文學翻譯》 (《遼寧大學學報》 1981年第3號)
大學生學術論文範文大全篇二
網路文化背景下漢語言的變異

據權威部門的統計我國目前互聯網用戶的人數已經突破4億接近5億。網路在十幾年的發展中經歷著巨大的變化,互聯網的普及也在影響著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也因為網路的普及和大量應用在發生著巨變。同一種語言因為使用場合情景的不同,為了能夠充分表達使用者意圖,語言會根據需要表達的含義發生相應的變化,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

一、漢語言詞彙的變異

打開網路,在網路的搜索引擎中進行“網路詞彙”的搜索,一會兒發現搜索的結果多達幾十萬條。但是到底哪一個詞彙是網路流行詞彙的開創者就沒有誰能夠說得清楚了。但是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詞彙始終在推陳出新,每個時期都有網民在運用著自己的智慧創造著新的網路詞彙。漢語言詞彙在網路上變化就體現了語言的變化。正如一位學者所說,現代生活的特殊環境,使人們無法用傳統的語言作為交流溝通的工具,他們需要一種能夠直接打動人的語言或是各種符號,使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作出反應。由於在網路上人的自由度相對較高,傳統語言在表達上又有著局限性,這使得網民在網路上為了克服傳統語言的局限性,發揮各自的創造力和 想像力 ,張揚自己的個性,在網路上不斷有網路上特有的詞彙出現,傳統的漢語言出現了變異。

網路環境中,詞彙的運用已經打破原來的方式,不再以漢字的書寫方式為主,出現了與原有漢語不同的詞彙,大量的漢語拼音和漢字的諧音被廣泛地運用。伴隨著網路的普及,這些詞語已經被大量的網民所使用。

1.詞彙的拼音化

在網路上人們為了能夠適應信息快速交換和傳遞,以達到交流的簡介和實效目的,大量的漢語拼音被使用,並按照一定約定俗成的規矩固定其含義,取漢語拼音的首字母作為詞彙的縮寫就叫做拼音縮略詞。如mm代表妹妹,gg代表哥哥,dd代表弟弟,jj代表姐姐,lm代表辣妹,lr代表爛人,等等,這些詞都體現互聯網的普及對人們的影響。漢語拼音的簡寫已經成為漢語在網路上的特色。互聯網使人們的聯系更加便捷,拉近了人的距離,這些原本沒有意義的字母變得含義豐富,帶給人幾分快樂和輕松。

2.詞彙的諧音化

網路詞彙的諧音化可能是因為兩個詞的發音很相似。比如:稀飯代表喜歡,果醬代表過獎。

另外還有一類比較常見的是數字的諧音,比如:9494是指就是就是,4242意思是是啊是啊,7456意思是氣死我了,748意思是去死吧,88意思是再見,拜拜。847意思是別生氣,987意思是就不去,5555是模仿哭泣的聲音,哭泣的意思,1414是意思意思,3166是日語再見的發音用在這也是再見的意思,3q是謝謝你,8147是不要生氣,848意思是不是吧,886是拜拜嘍的意思。這些數字的應用之所以會受到大多數網民的歡迎,主要是這些數字的輸入只需要用到鍵盤右面的數字鍵盤,使用時方便快捷,音質上與漢字的區別比較小,容易讓人理解,同時又增加了語言的樂趣。

3.疊音詞彙的使用增加

人們在上網時或在論壇留言的時候經常會使用疊音詞彙來增強文字的形象感,用口語中的語言代替漢語的書面用語,語言中就會平添出幾分親切和俏皮,更加強調了書寫人的語氣。使用這種略帶 兒童 稚嫩口吻的詞彙,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把“東西”稱之為“東東”了,如今這一網路用語已經被人們帶進現實生活中進行使用了,網路語言的影響可見一斑。同樣具有代表性的還有把“漂亮”稱之為“漂漂”,把書包稱之為“包包”,把蘋果稱之為“果果”,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成年人頻繁地把兒童經常用的語言運用在網路上,看似不符合規律,違背常理,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現實社會的高壓力和快節奏的生活讓成年人在內心裡有一種嚮往天真爛漫的兒童生活,渴望著能夠再次回到童年時被父母關心和呵護的時光。[1]只有在網路上,在虛擬的世界中,人們可以充分發泄心中不滿和壓力,只有在這里才沒有競爭和壓力。人們在這里互相是陌生的,彼此並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甚至對方的性別和年齡。這種現象在年輕女性的群體更加常見。她們渴望年輕的心在自由的網路上得到自由的發揮。所以這種充滿了童真樂趣的詞彙出現在了網路上,使網路多了許多樂趣。

4.新詞的產生

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其已經遍及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網路不僅僅代表高新科技,也同時是一種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它已經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隨著網路的普及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著改變。新興詞彙的產生反映的就是他們年輕人的心理。新詞的變化主要有兩種,增加前綴,增加後綴。

增加前綴的新詞,如:

零:零報酬,零收益,零投訴,零缺陷,零容忍,零增長

高:高智商,高品質,高素質,高回報,高質量,高曝光率

另一類是增加後綴的新詞,如:

吧:迪吧,歌吧,休閑吧,聊吧,網吧

客:博客,黑客,閃客

族:月光族,上班族,有車族

奴:房奴,車奴,卡奴

還有一種新詞的產生,它是依靠原有的詞彙,在網路上受到網民追求個性的心理,在現代漢語言詞彙原有的基礎上在網路的背景下產生了新的意義。因為網路有著非常好的自由度和廣泛的傳播性,許多人已經漸漸習慣這種新興的詞彙並已經把這些詞融入了日常的生活中,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種詞的出現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種偷換概念的方法,使原有的就此產生新的含義。這些詞彙包括:控的意思是某種 愛好 的人,逆天的意思是作出一些違反常理的事,開刀意思是拿別人進行惡搞,解剖的意思是對某人進行解析,泡菜是對韓國人的稱呼,廢柴的意思是沒有用的人,撲街意思是倒在大街上, 潛水 的意思是不發表評論的行為。

第二種是通過字詞的表象產生聯想。例如偶像的意思是讓人想要嘔吐的對象,強的意思是好,養眼的意思是好看,腐敗的意思是吃喝,反腐敗的意思是請人吃飯,暈的意思是看不懂,拍磚的意思是提意見,泡妞的意思是追女孩,high的意思是特別的興奮,有錢的單身男性被稱作鑽石王老五,長得不漂亮的女孩被稱為恐龍。有本事被稱為有料,等等如此這般的詞彙,這些詞彙因為其特定的含義,也已經被廣大的年輕人所接受,但是這些詞因為其本身的固有的缺點,所以還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被廣泛地應用。

二、語法上的變異

網路語言的特點要求的就是簡捷快速高效。人們在上網的時候不會特別注重漢語言的語法,而是更加關注文字後面所代表的含義,所以在網路上你可以經常看到不符合語法的語句和詞彙的出現,語句的隨意搭配,字詞的前後顛倒,這種情況長時間出現之後,就慢慢地被大眾所接受,就形成新的語言。這種新的語言組合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任意的省略情況大量存在

人們在使用網路進行信息的交流時,是使用計算機的鍵盤進行信息的錄入的,這就使得人們的思維和文字的錄入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因為打字的速度要比說話的速度慢,為了能夠彌補這個缺陷,適應網路的快節奏,提高效率節約時間,提高信息量,在文字的輸入上就出現了不符合語法的省略現象。

2.任意構詞和新類型的縮略詞

網路的信息量十分龐大,人們可以在網上進行大量信息的閱讀,手頭也就有了很多可供使用的資料,加之網路上人們的自由度相對較高,一些隨意進行組合的詞語相繼出現。比如非典型愛情等。還有一些是外來的舶來品,一些完全可以由漢語言來表達的英文詞彙,為了簡略也以英語的發音來代替,比如在漢語中“下載”的英文單詞是“download”,為了簡略,在網路語言中就直接使用“當”來代替。英漢混用的現象也大量存在,比如“我的e家”,“快樂e生活”等等詞彙,舉不勝舉。[2]

3.詞性的活用

網路詞語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語法的變化,也就促使了這類詞彙的出現。比較常見的有:名詞做動詞使用,你網路了嗎,在這句這種“網路”是名詞,就當做了動詞使用;形容詞做動詞使用,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你的電腦被黑了。這句中黑本身是一個形容詞在這里就被當做了動詞使用;名詞做形容詞使用,比如,你也太老古董了吧。其中古董本身是一個名詞,在這里被當做形容詞來使用,來形容別人思想陳舊;形容詞做副詞使用,用以在網路上表現誇張或增強語氣,比如:我超愛你,就是典型的例子。

4.句法的變異

在網路上為了顯示年輕人的個性,或許還有口誤的因素常常會有狀語後置的句型出現。其中我想最著名的一句話莫過於周星馳的那句 經典台詞 “我走先”。

三、語用層面的變異

在網路上由於人們彼此之間相對是比較陌生的,在最初交流的時候不免會有些自我保護意識。比如甲說:“你是誰啊。”乙說:“網友。”在這兩句交談中信息交換為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廢話。這是與傳統的交際有所不同的地方。網路語言的變異還體現在語氣上的誇大, 句子 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語氣進行表達,比如肯定,質疑,贊賞,強調等等,與傳統的語言相比,網路上的語言更加的誇張,如:“跪求答案!”等,在網路上使用得非常頻繁。這些語言手法的使用,可以使語氣更加的生動,偶爾為之,未嘗不可,但是使用得過多就只能表現語言使用者的心態浮躁和語言功底的貧乏了,對傳統語言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網路用語的繁榮的直接起因是2010年《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江蘇給力“文化強省”》文章,這一網路用語在《人民日報》上被使用,讓絕大多數網民感覺很親切。一時間“給力”一詞在各大媒體被紛紛使用。網路詞語能夠登上《人民日報》的現象反映出,最初被認為無法登大雅之堂的網路用語已經開始漸漸滲透到日常生活,並被大家所認同和接受。網路詞彙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反映,也和網路的本身特有環境分不開。脫離了環境就將失去意義。漢語強大的包容性同時也在推動著網路詞彙的發展。[3]語言是有生命的,隨著社會的變遷自身必然要進行更新,新的網路詞彙還會出現。同時網路詞彙也是一把雙刃劍,正確使用網路語言可使復雜的觀點在表達時變得更加簡單明了。一旦脫離了網路環境,很多網路詞語就不符合漢語言的語法要求,就會給漢語言的發展和傳承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這種不良影響對青少年的危害更大。青少年正處於知識學習階段,自身的知識體系還沒有完全形成,加之青少年本身就是中國網民的主體,接觸網路的時間很長,所以很容易受到網路文化的影響,不利於以後在現實生活中漢語言的規范和使用。

?[參考文獻]

[1]塗靖.網路詞彙豐富漢語言詞彙很“給力”[J].采風走筆,2010,(12).?

[2]孫向華.網路時代漢語言規范化的思考[J].焦作大學學報,2008,(1).?

[3]孫向華.網路背景下漢語言的變異探析[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 ,2009,(2).

熱點內容
廣西大學財務管理研究生 發布:2024-11-01 12:25:00 瀏覽:735
征服大學女生宿舍402 發布:2024-11-01 12:21:35 瀏覽:299
導師打罵研究生 發布:2024-11-01 12:16:34 瀏覽:10
河南中醫葯大學陣玉龍教授 發布:2024-11-01 12:08:49 瀏覽:951
美國女大學失蹤案最新 發布:2024-11-01 11:59:10 瀏覽:542
安徽大學入學時間 發布:2024-11-01 11:56:46 瀏覽:936
大學城省中醫院地鐵 發布:2024-11-01 11:51:00 瀏覽:830
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導師面試表 發布:2024-11-01 11:41:36 瀏覽:135
大學畢業一年了還能去澳大利亞研究生 發布:2024-11-01 11:39:46 瀏覽:14
武漢輕工大學專升本考試時間是幾點 發布:2024-11-01 11:37:19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