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二代大學生可憐
Ⅰ 20歲的大學生開的奧迪A4算什麼級別 算富二代嗎
就和2B和文藝青年一樣,我們都有2B和文藝的一面。
我們都是內屌絲,真正叫做富二代容的基本沒有,富二代可能在中東有,什麼什麼王子。。
A4並不算啥。 稍微條件好點的都能買得起。
開長城C30的是屌絲,開凱美瑞的同樣也是屌絲,就連開寶馬730的也是屌絲。別看是7系,買的最便宜的,而且還小馬拉大車,730不是屌絲是什麼。。。 750還眼前一亮。 不過稍微富有點的農民都是開的攬勝。。。 豐田紅杉的都有。 拆遷還有拿好幾千萬的農民。
農民真T娘有錢。 比工人階級強多了。
有錢的是越有錢,拿上幾千萬,買台車,買套房子,剩下的錢存銀行都夠了,在拿出來點炒炒房子。 媽的,有錢就是好。錢生錢。 打工仔真TM可憐。 給打工仔幾千萬,照樣能越來越有錢。
共產主義什麼時候才能來臨啊。 外星人來99我們可憐的人類吧。 我們要文明、要素質、要道德,我們什麼都要,就是不要邪惡的壞人在世界上,血腥的資本家在世界上,我們要公平
7億農民,國家不安慰好,不還反了。。。 工人人數少也鬧不起來,所以農民階級比工人好多了。
Ⅱ 上大學到底給農村孩子帶來了什麼
對於大學的嚮往和追求,農村家庭可能比城市家庭有著更深的情結,因為對於農村家庭的孩子來說,讀大學是他們很難得的跳出農門的機會,只要讀了大學,他們大概率就不用再像父輩那樣,繼續當一個農民了。
在大學擴招以及生源地貸款政策的幫助下,許多農村孩子有了可以讀大學的機會,甚至那些成績特別優異的,還能進京讀清北。對於農村人來說,考上大學是一件特別喜慶也特別隆重的事情,人們往往會大擺宴席,向所有親戚宣告此事。
而且,農村人也對於那些能夠考上大學的孩子特別關心,如果大學生家裡窮的,村民們都會自發出錢幫助他讀大學,很多人就是因為有了村民的幫助,才可以籌夠讀大學的費用,比如說劉強東。
但是,時代已經變了,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而變化來自於大學生包分配政策的停止。以前讀了大學,只要你畢業了就可以包分配工作,很多還是公家單位,所以上了大學,已經等於一腳踏進了公家門,後半輩子基本無憂,而且很多單位還會分房子呢。
但是,隨著包分配的政策停止以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愈發嚴峻,要依靠自己找工作了,而市場的險峻就暴露了出來,很多讀了大學的人,依然難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說,其實這方面的壓力還是比較小的,因為就算是他們暫時沒有工作,家裡還可以接著養他們,但是農村孩子就不行了。
有很多讀大學的農村學子,他們一踏上大學校門就已經背負了一項使命,那就是早點完成學業,出來工作賺錢補貼家裡,對於農村家庭來說,他們就是家裡的救世主,因此,一旦他們畢業了難以找到工作,那就很麻煩了。
這些家裡給不了自己什麼幫助,甚至還要自己去幫助家庭的人,會在失業大潮面前特別焦慮,會感到不知所措,他們急需工作來賺錢,但是工作崗位少,求職人員多,工作哪是那麼好找的。
因此,很多讀了大學的人,反而更沒有工作,更難以賺錢,這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讀書無用論,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讀大學到底給農村孩子帶來了什麼?除了一個大學生的身份,還是不怎麼值錢的身份,還有什麼呢?其實,讀了大學的農村孩子,反而是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里。
名義上他們是跳出了農門,不用再當一個農民了,但實際上他們很難徹底跳出農門,農村依然是他們的牽絆,與此同時,他們又很難融入城市裡,因為城市的房價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像個外人一樣。
讀了大學的農村孩子,這輩子很難回去農村了,回去了也會被人嘲笑,嘲笑他們讀書白讀了,但是城市也很難融進去,想要在城市立足、紮根,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僅僅房價都足以勸退很多人,因此,很多人就會感慨,城市留不下身體,鄉村留不住靈魂。
Ⅲ 農村怪相,農二代為何想拚命地逃離農村
在過去,當涉及到農村地區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臟、亂、窮」。人們認為,農村人的素質不高,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惡劣的生活環境,對回到農村這件事避之不及。但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發展相對較好,農村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回到農村可以看到許多漂亮整潔的建築,人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盡管如此,只有農村地區的老年人才是獨自在家的「看門人」。究竟為什麼,讓大量的農二代仍然拚命地想逃離農村?原因如下:
第三:為未來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
一些年輕人在農村長大並接受教育。農村的教育水平無法與城市相比。當我上學的時候不覺得,當我到達大城市的時候,我才發現我在起跑線上落後了。所以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受這種困境,拚命想在城裡買一個學區房,方便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