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對性的看法
『壹』 大學生應該怎麼去看待「性」,有沒有誰有這方面比較科學的書籍介紹下,或者這方面的專家做個回答,謝謝!
性行為是人類最基本、最常見的行為之一,既反映了人類的本能特徵,又具有很強的社會屬性。它作為一種本能,貫穿著人類歷史發展的全過程;作為生命延續的手段,使人類完成了種族的繁衍;作為一種兩性結合的方式,維系著每個家庭的夫妻關系;作為一種審美和歡愉的形式,使千千萬萬的夫妻獲得了愉快和幸福;作為衡量文明的標准,體現著社會文明的程度。恰當的性行為能夠產生有益的作用,而不恰當的性行為會給本人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大學生性觀念的逐漸開放,性行為的日益增多,這是不容迴避的事實。是生理上及心理上的日趨成熟。大學生的年齡大都在1 8至22歲之間,此時他們的發育已經成熟,進入了人生的青年階段,但此時自身對性的控制能力還較弱,所以周圍的各種感官上的刺激便回引發性慾的沖動。此外,由於正處在青春期,心理產生了對異性的好奇心和吸引力,情感仍是促使雙方關系更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尤其對於女生來說,對感情的依賴性較強,幻想密切的關系才能使彼此真正擁有對方。同時,由於此時大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且行為更多是傾向於情感的寄託,相互的依賴,所以在男女的交往中很容易因彼此的親昵而發展到性,也可以說,此時往往情感的需求會大於性的需求。
過去的大學生認為只有在相愛的兩人之間才可能發生性關系,性也表示了他們的關系將發展到確立婚姻關系。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性方面認識的不斷提高,現今的大學生雖然仍然認為兩人如果相愛才會發生性關系,但並不一定就意味著會和他結婚。而觀念更加開放的大學生認為,即使兩人不相愛,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發生性關系。這種想法是不負責任的.
不管做什麼,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不要傷害他人.
我認為大學生不應該發生性行為!
雖然大學生對性這一方面抱著一種好奇心的想知道到底性是什麼!
但是在不適合的年齡做不適合的事會害了自己,害了別人!!!!
我認為應該向大學生多灌輸健康的性知識!
『貳』 大學生應該怎樣對待性
愛情是現實生活和文藝作品的永恆主題。 對於文化水平較高,情感體驗較為豐富對大學生們來說,校園愛情是他們大學生活中重要的一幕,談戀愛的經歷是他們體驗人生不可缺少的一課。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數年大學生活里苦苦尋覓,或終無所獲,或與愛情失之交臂;另一部分人,幸運地找到了未來的終身伴侶,從此比翼齊飛;還有些人,幾經滄海,夢斷校園,變得玩世不恭,游戲人生。一所大學就是一個社會舞台,上面有各式各樣的人物,演繹著光怪陸離的故事。回首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大學生們的心路歷程,可以發現,他們的情感世界同樣豐富而復雜。 校園戀愛:從禁止到默許 80年代初,各大學的學生守則中幾乎都規定大學生不許談戀愛。但從一開始,這條規定就從沒有被遵守過。出雙入對的青年學生永遠是校園里的動人風景線。那時針對大學生談戀愛的問題傳媒還組織了幾場討論,討論集中在大學生應不應該戀愛,應樹立什麼樣的人生觀等,今天看起來著實是很樸素幼稚的問題。而至 90年代,連中學生談戀愛都不少見,更遑論大學生,談戀愛早已為高校所默許,為社會所接受,為親朋好友所鼓勵。傳媒和社會關注的問題也已涉及到諸如多角戀愛、婚前性行為和倫理道德等更深層次的問題了。 其實,一上大學,就自然而然進入了戀愛階段。一方面,大學生們經過了緊張的高中階段學習和壓力很大的高考沖刺,進入大學後都想輕松一下。此時他們身體發育已到了晚期,壓抑和潛藏了許久的對異性的愛的渴望就自然地浮現出來。另一方面,大學住校生活相對自由,可以擺脫家長和老師的雙重約束,也為談戀愛創造了條件。一位大學生說,一個人背井離鄉到大學讀書,遠離家人,剩下我們這些外地生,不找朋友怎麼過啊。 幾年前,北京的大學里流傳著一首校園歌曲《今天又是星期天》,其中唱到:「今天又是星期天又是星期天,冷冷清清是校園是校園。北京同學回家去團聚,留下外地學生孤單單。沒有約會也沒有戀愛可談,泡包方便麵就當晚餐。書記校長來視察,教育我們要樹立無產階級人生觀……」,唱的就是大學生們孤單寂寞、百無聊賴的感覺。 客觀上講,大學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各種社團活動很多,便於各系學生擴大交往,加深了解,是廣泛選擇未來伴侶的最佳時期。而出了校門,生活圈子就集中在單位一個地方,認識的人有限,選擇餘地很小。校園里曾有順口溜稱女大學生「一年級嬌,二年級挑,三年級著急,四年級沒人要」。說得可能有些誇大,但確實反映了校園愛情的一些實情,因為男大學生們固執地認為,大學畢業後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鑒於此,一位大學哲學系的副系主任說,我們不禁止大學生談戀愛,怕他們畢業後就找不著對象了。 校園愛情:上下求索 戀愛是人生最難的課題。 一位清華的男生在水木清華網站上大發感慨:「找一個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可真難啊!」注重精神生活的大學生們渴望的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但人海茫茫,怎麼才能發現一顆和你能對撞產生火花的心靈,又怎麼能保證這顆心永不變心呢? 一般來說,進入大學後最先談戀愛的一批大學生們的戀人都是中學同學,在中學時代埋下的朦朧的種子在大學發芽。但這時候的戀愛很少能結出果實。這時大學生們各方面都還不成熟,對愛情、人生的理解有限,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到大三、大四階段,他們眼界開闊了,接觸的人多了,身心更成熟了,談戀愛的標准也發生了變化。往往和原先的戀人分手,又開始新的尋覓。到研究生階段,或工作以後,對象才會穩定下來,才考慮到結婚成家的問題。一名本科學歷以上的青年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談兩次戀愛是非常正常的。不少大學生都有三、四次的戀愛經歷。 改革開放二十年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得風氣之先的大學生們的觀念就更加前衛。和中國社會傳統的道德觀相比,大學生們對愛情、婚姻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他們在談戀愛時,一般信奉一位外國哲學家的「拾麥穗」原則。這位哲學家把談戀愛的過程比喻為拾麥穗。他說,有一個人在走進一塊麥地後,看見第一株麥穗就迫不及待地摘下來。以後他又繼續向前走時,看見的每一株麥穗都比手裡的那一株要大、要好,他只能留下無盡的懊悔。另一個人在走進麥地後,看見株株麥穗都很大很飽滿,他東瞧西望,留戀往返,不知不覺快走出麥地了,趕緊隨便摘了一株很小的麥穗。第三個人在麥地走了快一半時,選擇了一株相對較大的麥穗摘下來,以後也許還有更大的麥穗。也許沒有,對他來說,手裡的麥穗就是最好的。在選擇對象的過程中,大學生希望摘到最好的麥穗。 某大學新聞系的一名女生,進大學不久看見周圍同學不少成雙成對,感覺很受刺激,就在一年級下學期向同班一名男生主動出擊,兩人很快墜入情網。大學畢業不久他們就組成了小家庭。女的不久就發現這男生從不幹家務,對事業心強、工作繁忙的她也很不體諒。每當她大老遠采訪回來,精疲力竭還要忙著做飯,男的卻只知坐在沙發上看球賽。多次嘮叨無效,因為男的本質上是個自我中心主義者,習慣於被人關心被人照料,對別人缺乏體貼。這位女同學因而多次累病。後來在老同學聚會上,她懊悔地說,如果能重來一次,她一定要找個年齡大一些,特別寬容,特別會體貼人的男人做丈夫。同學們議論說,她就是太急,只摘到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