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生科院博士生補助
1. 中大的博士補助是怎樣的呀
中大的博士補助是按國家標准分一二等,考一般三等(按最低),其餘看導師。
目前,一等優生優培(中大本科直博可以,碩博連讀不清楚)6k,二等3450左右(按比例),三等2250,剩下的。僅學制內有補助,延期自己有積蓄吃積蓄,沒積蓄請勤工儉學(打工)或大佬幫扶,或者爹媽給生活費。
出國交換的同學系統會顯示「學籍異動」,在此期間沒補助,且如果是學制內出去的話,補助暫停,且回來後也不發。延畢期間不交學費,其他住宿費和醫保視住不住宿,參不參保而定。
最後提醒,不要指望博士期間能掙錢,培養方案中並沒有說要把博士培養的有多麼會掙錢。一定要利用好這筆錢學習(買書,學語言等等)。
補:助教補助。博士生每年義務助教36學時,超過部分每學時50元。跨校區另有補助。繁忙程度視老師、課程和自己熟練程度而定。
還可以去做個兼職輔導員等等,看自己的時間安排吧,畢業最重要。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簡稱中大,位於廣州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入選國家「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等。
是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聯盟、大學通識教育聯盟、粵港澳高校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成員。
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01年10月合並而成。
截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學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開設138個本科專業。
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9個,專業學位類別37種;有全日制學生55725人,其中本科生32279人,碩士研究生15562人,博士研究生7884人;專任教師4293人。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山大學
2. 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一等助研金和二等助研研金的區別
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一等助研金和二等助研研金的金額不同。博士研究生一等助研金的金額是每年20000元,二等助研金的金額是每年10000元。
3. 中山大學博士生補貼多少,每個月多少錢大概
中山大學博士生補貼500元。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
優秀畢業生:
2020屆本科畢業生中,有2700人在國內「雙一流」高校和重點科研院所繼續深造;有近900人前往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國(境)外高校繼續深造,其中,117人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的高校深造。
以上內容參考:中山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4. 中山大學2022在讀博士補助標準是什麼呢
中山大學2022在讀博士補助標準是3500。獎學金通知文件已出:確實不享受博士三等,但是單獨劃出一欄「碩博連讀獎學金3500元除了比博士三等少了2000,其他一致。
5. 請問中山大學研究生補貼每月發放時間是多少
看專業 看老闆 國家每月補助至少500 這都是一樣的 但是大部分老闆還是很扣的 有很多不給的 碩士大部分300到500 博士2000左右 也有更多的
6. 博士生助學金一年最高13萬,是否太高了
一點也不高,應該的!
談及博士獎助,不少在讀博士都認為如今學校發放的助學金有點少。而從全國范圍看,上一次助學金上調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
2017年,全國的部屬高校博士生助學金從12000元上漲至15000元,地方高校從10000元漲至130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就是1000元左右。
這一標準的確不算高,不少在讀博士只能依靠家裡的接濟以及兼職去完成學業。
而包括北大在內的不少高校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各自提升了博士補助的標准。
多所高校,大幅提升博士補貼
北大漲了多少?青塔人才找到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崗位體系,其中校長獎學金的獎助標准達到了每人7萬元/年。而對於更加常規的助教、思政崗位,北大的資助標准同樣不算低,達到了5.5萬/崗/年。
與直接發錢不同的是,北大的獎助學金需要履行相應的職責,比如北大法學院設助研崗位就需要每周工作不低於4小時,崗位獎學金可以比國家助學金高出3.4萬元/年。
也有不少高校在近幾年直接選擇提升兜底資助標准,例如華南理工大學在其博士生招生簡章中明確,博士生最低資助標准為58200元/年(在國家規定的15000元/年的基礎上增加了432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將近5000元。而5000元完全可以覆蓋在廣州日常的開銷,這也意味著華南理工的博士生幾乎不用為生活發愁。
此外,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工科基金和科研基金的博士研究生基本獎助學金額度為5萬元/年。一些中部地區高校也將博士補貼上調至6000元以上/月。
差距不僅體現在學校之間,也體現在文理科之間。
與當前的就業市場的薪資待遇如出一轍,文科博士在助學金方面也與理工科博士有一定差距。
以南京大學為例,理工農醫科博士的最低助研費比基礎文科博士高出900塊。
面向在讀博士開展「學者計劃」無疑是全新的嘗試。可以預見的是,在北京大學的帶頭示範下,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高校效仿、完善。
不過當下,相較於「學者計劃」,補助金能否上漲或許還是更多博士關心的問題。畢竟,錢似乎不應該成為他們科研路上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