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考證情況
㈠ 大學期間應該考什麼證書
大學生考證
Lv1一標配款證書
四六級證書
本科要求四級過了才能畢業,考研的話要求六級;
保研來說,六級更重要了。對於未來找工作也是很
重要的。特別是國企,都會要求碩士六級分數高於425分。
計算機二級
報名費不高含金量也不高。考個微軟辦公軟體國際認
證的MOS大師級認證,看起來可能高級點。
駕駛證
早考早輕松,而且駕照越來越難考,報名費也越
來越高,等工作了再一次次去學駕照非常麻煩,盡量大學期間解決!
Lv2一進階款證書
注冊會計師資格證
一般考試在9-10月,不一定是相關專業的同學才可
以考但是如果有這個證書,有幾乎兼職做個財務也是有可能的
注冊建築師證
報名條件:每年對專業、學歷和取得學位或學歷後從
事建築設計的最少時間都有詳細要求。例:建築學碩
士或以上畢業從事建築設計的最少時間為2年,建築學學士畢業的為3年。
教師資格證
有勝無。
每年筆試在3月和12月,面試在1月和5月持教師資格
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也會有部分優惠
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
人力資源管理師分為四個等級,報考標注條件不同。
一年兩次的考試時間,一般在5月和11月;
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師分為一、二、三級,報考標准條件不同。
持證做個自媒體的話也會有收益,心理咨詢師大概600元/時。
基金從業資格證
通過基礎科目和任意一門專業科目考試的,即為資格
考試合格人員,同時取得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成績長
期有效。申請執業證書後,執業證書自取得之日起每(兩)年檢查一次。
計算機相關證書匯總
Office操作是基本技能,不需要證書的
全國計算機二級證書:有些大城市申請戶口時用,必要條件,如上海市。
此外還有三級和四級。
其他如:ACCP、MCSA、CCNA,以及名目繁多的專項
技能計算機證書,則與未來具體的工作選擇相關,
不是每個企業都會看重,甚至知道這些證書的。
我們統計了約5萬條招聘信息,18.6%的招聘信息中
提到了計算機,但提及具體證書的不到0.1%。
更多的描述是模糊的,例如:「從事iava編程兩年經驗「
熟練電腦操作」。對很多同學來說,如果從大二開始
學習a v a,到大四時可以算做三年經驗了。關於計
算機技能的各種培訓很多,但被企業認同
的證書卻不多關鍵看實際操作技能。
英語相關證書匯總
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CET-4,CET-6):極其重要
專業八級:只有英語專業才有資格考,但很多職位要
求,如翻譯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
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證書:證書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試的表達重要:
英語中高級口譯:含金量很高;
托福(TOFEL):只有少數企業會問到是否考過托福,
但同時會擔心你工作不久後,可能會出國溜掉;
雅思(IELTS):少數英聯邦國家企業會注意到你考過雅思但絕不是必要條件;
劍橋商務英語(BEC):證書說明了你的英語能力,
還有你在大學里很好學,懶惰的同學不會去學,
或者學了考不過的;這是企業關注的。
托業考試(TOEIC):雞肋,有比沒有好;沒有培訓,
只是考試,企業不感冒。
小結:四六級證書最重要,其他有比無好至於口語,
關鍵看面試時的表現。
㈡ 大學生考證推薦
大學生考證推薦,大學生常考的五種證書:
2.計算機證書。
Office操作是基本技能,不需要證書的。
全國計算機二級證書:有些大城市申請戶口時用,必要條件,如上海市。此外還有三級和四級。
3:學校證書。
包括:獎學金證書、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幹部等。
獎學金證書非常重要,有的HR看不懂大家給出的各種復雜演算法的GPA,但一看是否有獎學金
就有一個大概印象了。獎學金證書被很多企業列為篩選簡歷的必要條件,沒有獎學金,就沒有面試機會。
4.第二外語證書。
會一門第二外語,將大大增加進入相關企業的機會。
時下比較熱門的第二外語。
日語(世界500強中87家日本企業)。
法語(世界500強中36家法國企業)。
德語(世界500強中35家德國企業)。
韓語(世界500強中13家韓國企業)。
其他如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阿拉伯語等,因為中國與南美國家的經濟往來,與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合作,前景看好。
5.財務類證書。
注冊會計師(CPA):共五科,每科報名費80元。
注冊金融分析師(CFA):需要相關方面3年以上工作經驗,考證難度很高(考證費用2~3萬元)。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 ACCA被稱為「會計師界的金飯碗」。英國立法許可ACCA會員從事審計、投資顧問和破產執行的工作,有資格直接在歐盟國家執業。(考試費用在2萬元以內)。
希望從事財務工作,或者以後要做職業經理人的,財務知識必不可少,財務類證書和財務知識使你早日成功。
㈢ 大學生考證有用嗎
不難發現,進入大學後,我們可以考各種證書,那麼面對五花八門的選擇,有哪些證書是我們必考的呢?下面我來介紹有哪些含金量較高的證書。
📖四六級證書
四六級證書基本所有大學生都會選擇去考,有的學校將此設為畢業條件之一,畢業後也有許多大公司都會對求職者的四六級成績有所要求,除此以外,這也是保研的硬性要求,在考研復試中也會將四六級成績作為參考,許多市級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明確規定大學英語水平需達到四級或六級。由此來看,四六級證書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這無疑是我們入職的敲門磚。
㈣ 大學生可以考證嗎
安徽興政教育為您解答如下:
大學生是可以考證的,這也是方便以後就業,同時部分證書在考取公務員時也是有利的。
1.英語四六級證書
這個是剛入學時就可以考的,在以後的就業學習中,很多單位都會要求你過英語四六級。
2.教師資格證
它是有很大含金量的,以後如果打算從事教師教育行業,教師資格證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等到大三可以報考。
3.國家計算機證書
這個很重要!現在對於電腦操作可以說是各個崗位都有要求,一般達到國家計算機二級水平即可。
另外還有一些行業資格證書:初級會計證,翻譯,銀行從業資格證,二級建築師證書。
㈤ 大學生考證現象分析(2)
(二)證書:一種 “文化資本”
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為我們解讀 “考證熱” 提供了思想資源。資本是一種通過實踐、 以物質化、身體化形式存在的積累起來的勞動,可分為物質形式的經濟資本和非物質形式的社會資本、 文化資本和象徵資本等【2】。文化資本通過積累模塑成個人的整體文化習慣而成為進入現代社會分層秩序的一個重要砝碼。文化資本又具體分為身體化、 客觀化和制度化三種形式,其中 “制度化的文化資本” 表現為制度性的規定(如學歷認定、 學術資格、 文化能力證書等),擺脫了資本擁有者的個體生物性限制賦予其具有合法保障的非個體性價值,更具有集體的代表性和權威性,並給予行動者所擁有的文化資本以體制上的承認,還能在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之間設定某種轉換率,由此確立其勞動力市場上的貨幣價值,獲得人自身價值的認同和保障。為此,現代人拋棄了個體性的獨特成才方式而爭相獲孫者得官方認可的文化資本,除了競相獲取高等教育文憑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頒發的形形色色的證書也成為人們為了贏得彌足珍貴的 “文化資本” 而不得不被迫接受的社會權力話語。文化資本的體制化使文化資格擁有者間的相互比較成為可能,而經濟資本轉化為文化資本的策略又導致稀缺優質教育資源被近乎瘋狂地爭搶;規格統一的人才批量生產又日益鞏固著這種公認的體制化權力話孝納語。在文憑略呈貶值趨勢的今天,證書成為了新的標榜個體價值的符號、 新的個體文化資本價值的合法屏障。證書成為新的社會信任系統和體制化的文化資本,不僅能代表一個人的教育水平進而明顯增加個人的未來貨幣收益,而且給個人帶來許多非市場收益(如聲望、 福利、 閑暇、 健康、 職業階梯等) ;證書成了一種有價證券,給人提供安全感的保值品,求職、 跳槽不僅必須展示這張紙片,而且成色要佳、 品味要高,否則還是舉步維艱( “與世界接軌” 的 “洋證書” 之熱頗能說明這個問題) 。證書成為社會身份和個人榮譽的象徵。
四、 “證書熱” 的負功能闡釋
證書作為一種信任系統和體制化的文化資本彰顯出現代社會的理性色彩。然而片面理性化(尤其是工具理性)的彰顯既是現代性的成就也是不幸的淵藪,“證書熱” 的負功能需要引起特別的關注。
一部分學生為了報考證書,學習被拖了後腿,少數的甚至期末考試亮起了紅燈。其實,很多大一大二文化課程安排很緊,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而且還有英語跟計算機等級考試等著學生,如果此時去報考與課程關聯不大的證書,那麼學習難免會顧此失彼。
“高校遇到的考證問題使一些學生往往對本專業並不太感興趣,比如商學院學生喜歡主持播音、喜歡旅遊業而報了普通話等級證書、報了導游證,由於專業‘跨度’大,正常的學習很可能落下。”目前學生跨專業考證現象還普遍存在,而且有少部分學生對考證認識還存在一定誤區,盲目求多求高,沒有有的放矢,到頭來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而且,當今社會上在是學歷、 文憑、 證書顯而易見的功利價值驅下,使人們把謀求高學歷、“洋證書” 視為通向更好就業、升遷機會、更高工作收入的有效途徑;更在整個社會滋生出一種將文憑、證書直接視為社會財富化身的大眾心態,在這種心態的潛移默化下,文憑、證書被賦予了極端的支配權,人們愈發地成為教育產品的瘋狂消費者,不再關心教育的本質含意和內在價值。越來越非理性化的教育直接推動勞動力市場上文憑、證書的價格猛烈攀升。
而教育非理性化導致積重難返的 “過度教育” 和“人才高消費” 。“過度教育” 造成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和社會不穩定,嚴重扭曲社會整體的人力資源配巧凱沒置。“優化配置、 節約使用” 應是人力資源配置最基本原則,需求總量與使用總量平衡、生產結構與需求結構吻合,各得其所、人盡其力。“人才高消費” 顯然是錯位的人力資源配置。目前我國人才市場已顯示出“過度教育” 的基本徵兆,“高聘低用” 、“大材小用” 、“儲而不用” 、“才無以用” 、“棄而不用” 等現象屢見不鮮(例如 “博碩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專看都不看,中專靠邊站站” 的畸形局面),更是引發出 “考研熱” 、“考證熱” 等社會熱潮。
現在,我國高學歷人群失業率( “顯性失業” 與 “隱性失業” )隨之增加 ,造成就業市場失序。可見,無論“學歷社會” 還是“考證熱” 鼓吹的“證書社會” ,其本質並未發生顛覆,仍是一個以文憑和證書取人的社會。面對大學校園如此的 “考證熱” ,我們何以作為 ?
五、 如何在大學精神與市場之間尋求平衡 ?
大學校園 “考證熱” 並非空穴來風,最直接的影響源來自市場經濟,如今高校都直言不諱聲稱就是為市場生產產品。既然大學生是產品,各類證書就是產品的外包裝,越華麗越能吸引買主的眼球。市場經濟的價值導向對大學教育的影響猶如一把雙刃劍,在促進教育與市場密切結合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使大學教育逐漸走向了工具化和功利化;“考證熱” 在提高大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也造就著大學生急功近利的心態,甚至不惜荒廢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其實“證書” 只是專業知識技能的派生物,沒有堅實專業知識作基礎和過硬專業技能作保障,靠短時死記硬背獲得的證書,即使能換取一時之利,也無法保持長遠發展後勁。一個只重視技術培養卻沒有人文精神的民族,很難成為高素質的民族。無論如何,大學教育不應成為單純的 “考證” 教育!大學教育的根本,在於創造能力與人文精神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