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改變
⑴ 成為一名大學生後你身上的改變都有哪些
上大學之後,我覺得我改變最大的就是做什麼事都變得更積極了。我原本就是不擅長表達的那種類型,但我感覺不擅長表達也沒什麼,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然而,到了大學,各種社團活動多了,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不管自己行不行,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結果到最後,我自己的能力有了提升,也不那麼懼怕表達了,我還積極參加各種演講比賽,PPT解說等,這真的是我最大的變化。其次呢,我越來越注重穿衣打扮了,雖然我是一個男生,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一個像我這樣身高又不高,又有點微胖的人來說,每天都在糾結到底怎樣穿搭才會把自己顯得帥氣一點。
⑵ 大學生在角色改變中易遇到哪些心理問題
一、環境適應問題:
大學生從高中生活轉變為大學生活時,常常面臨環境的巨大變化。大學生活的環境充滿了新穎和多樣性,這需要學生積極調整自己以適應新環境。
二、孤獨與抑鬱: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可能會感到更加孤獨。大學生活的現實與他們的設想之間存在差距,這可能導致心理上的落差。
三、自卑與退縮:
大學生可能會因為與他人比較而感到自卑。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可能會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優秀的人太多,這可能導致他們忽視自己的長處,自卑和消極情緒逐漸加劇。
四、過度放縱:
在大學,由於約束較少,缺乏自製力的學生可能會過度放縱。這種過度的自由可能導致心理上的放縱,產生消極影響。
⑶ 大學生應徹底改變自己的哪些方面
大學一個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改變自己,在大學即將步入到社會初期,只有自己真正的蛻變了,自己才可以更加出色。才可以在這個社會綻放光彩。那麼大學應該徹底改變自己哪些方面呢?師姐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點:大學生應該要徹底改變自己的依賴態度。在大學之前在生活中中,是相對依賴父母的。在學習上是依賴老師的。很多時候是家長和老師的推動才會行動。在大學的時候,即將要步入社會,是需要一個人的獨立能力的,所以大學是高中和社會的一個過渡期,需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這個是很重要的,對於以後是否可以獨當一面,有沒有自己的風格,在職場中表現出來的是怎麼樣的做事風格,這個跟獨立能力是很有關系的。而在職場中,一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見解的人是很受歡迎的。所以要培養獨立意識哦。
⑷ 進入大學後,大學生面臨的新變
當學生懷著期待和興奮進入大學時,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人際關系、自身角色和發展目標等方面都面臨著新的變化。
1、生活方式的改變
大學以前,學生的日常生活大多依賴父母的照顧和安排。他們習慣了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照顧,缺乏獨立生活能力。進入大學後,大學生離父母的悉心照料還很遠,所以他們必須自己完成所有的大事小事。
2、學習的變化
中學的學習方式很簡單。學生只需按照老師安排的內容學習。他們可以和老師溝通,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在大學里,上課時間明顯減少,教師不再督促和規定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
3、學習的知識的變化
中學學習的知識是書本上的。大學要學習的知識不僅是書本上的,還有為人處世、一些其他的跟社會緊密結合的知識。
大學生活從學會適應開始:
多接納,少抱怨。面對新環境中那些難以改變的事情(如學校位置和硬體等),要敞開心扉,多接納,少抱怨。有的同學入校後的新鮮勁一過,就會不斷地戴著放大鏡尋找學校的不足之處,什麼校園不夠大氣漂亮啦,食堂太過擁擠啦,浴室條件太差啦,等等。
你會發現,當你周圍的人經常抱怨的時候,這種抱怨就很容易傳染到你的身上;當抱怨占據了你的心田時,你的天空將變得陰暗,內心的正能量將不斷減少,負能量將不斷膨脹。
地理位置和硬體條件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設好的,也不是抱怨就能立即解決得了的。當我們敞開心扉,接納自己所選擇的學校的時候,就會發現,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提升我們內心正能量的資源。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大學生活從學會適應開始
⑸ 大學生的心理變化有哪些
1、自我意識開始分化,並且迅速發展,自我矛盾開始出現.
進入大學以後,隨著學習、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心理意識的發展,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有了明顯的變化,出現了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分化,並且迅速發展,導致矛盾沖突日益明顯.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抱有幻想,而現實往往不是他們所想像的,於是就出現了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矛盾.這種矛盾分化,使得大學生發生自我意識的改變,經過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而表現出各種激動、焦慮、喜悅與不安情緒.當理想自我占優勢時,往往會將"客體我"萎縮到實際能力以下,總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從而產生較強的自卑感,甚至放棄努力,形成自我憐憫或傷感的心理狀態.相反,當"現實我"占優勢時,往往表現出較強的虛榮心和自我陶醉,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擔心暴露自己的缺點.
2、自我意識矛盾日益突出,但調控能力相對較弱.
由於自我意識的分化,"主體我"和"客體我","理想我"和"現實我"之間的種種矛盾開始出現,隨著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這種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在這種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也常常是矛盾的,對自己的態度也是波動的,對自己的調控常常是不自覺、不果斷的.他們忽而看到自己的這一面,忽而又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時而能客觀地評價自己,時而又高估或低估自己,時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時而感到自己很幼稚,時而對自己充滿信心,時而又對自己不滿.面對自我意識中的種種矛盾,大學生便開始通過各種活動來重新認識自己,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調節矛盾中認識自己,完善自我.他們常常會問自己,"我聰明嗎?", "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麼能力和特長?","我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矛盾沖突和自我探究後,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就會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趨於一致,達到暫時的自我統一.然而新的自我意識矛盾又會產生,還需要不斷地自我調控和自我探究.但大學生的這種自我調控能力相對較弱,過多關注自己,過於看重自己,而對他人、集體、社會考慮較少等.
3、自我意識的矛盾不斷激化,出現混亂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混亂通常表現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過高的自我評價,另一種則是過低的自我評價.過高或過低的自我評價往往導致個體自我意識確立過程中的過分自負或過分自卑這兩大心理缺限.它們是妨礙良好自我意識形成的心理障礙.
過低的自我評價.處於這種意識狀態的大學生,在把理想我與現實我進行比較時,對理想我期望較高,又無法達到,對現實我不滿意,又無法改進.他們在心理上的一個特徵就是自我排斥.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理想我與現實我的距離過大所導致的自我矛盾沖突,他們往往會產生否定自己、拒絕接納自我的心理傾向.這類大學生往往降低人的社會需求水平,對自我過分懷疑,壓抑自我的積極性,並可能引發嚴重的情感損傷和內心沖突.他們的心理體驗常伴隨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喪失和情緒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鬱等現象,尤其是面對新的環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時,常常會產生過激行為,釀成悲劇.近幾年來發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問題所導致.
過高的自我評價.這是一種與過低自我評價相對立的自我意識狀態.在這種自我概念的支配下,個體往往擴大現實的自我,形成錯誤的不切實際的理想自我,並認為理想我可以輕易實現.這種類型的大學生往往盲目樂觀,以我為中心、自以為是,不易被周圍環境和他人所接受與認可,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和不滿.因此極易遭受失敗和內心沖突,產生嚴重的情感挫傷,導致苦悶、自卑、自我放棄.有時會引發過激行為和反社會行為.
4、自我意識的矛盾轉化不斷進行,且漸趨穩定
在自我意識由"矛盾——統一——新矛盾——新統一"轉化發展過程中,大學生自我意識不斷發生重大變化,由剛進校的"依賴性"和"盲目性",漸漸轉變為"想入非非",到畢業前就顯得沉穩多了.正是由於這種矛盾轉化,使得大學生自我意識發生了明顯的飛躍,個體之間出現了不同的差異,自我意識也逐漸趨向成熟.
由此可見,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自我意識的"轉折"時期,也是自我意識和自我矛盾表現最突出的階段,對個體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針對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特點,採取相應的自我意識教育和培養,可以促進大學生走上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之路,因此要引導他們全面認識自我,積極認可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二、大學生自我意識培養的途徑
自我意識的培養,是引導主體按社會要求自覺地對客體進行自我意識的教育,是自我意識的最高表現,是大學生完善自己個性,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
1、全面認識自我
全面認識自我是形成自我意識的基礎,如果一個人能夠全面的、正確地認識自己,客觀地、准確地評價自己,就能夠量力而行,確立合適的奮斗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懈努力.因此,大學生只有打破自我封閉,拓寬生活范圍,增加生活閱歷,擴展交往空間,積極參加活動,擴大社會實踐,才能找到多種參考系,才能憑借參考系來多方面、多角度地認識自我,做到不自卑也不過於自信,不驕傲也不過於謙虛,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己
2、 積極認可自我
大學生如果以積極的態度認可自己,便會形成自尊,如果以消極的態度拒絕自我,便形成自卑.自卑者往往片面地誇大自身的缺點、短處,甚至否認自我存在的價值,從而極大地阻礙正確自我意識的形成.
3、 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個體在認識自我,認可自我的基礎上,自覺規劃行為目標,主動調節自身行為,積極改造自己的個性,使個性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要求的過程.
⑹ 女大學生在校四年會發生哪些變化
穿著打扮上會有自己的審美標准,也會更加有自己對今後未來生活的規劃和新的看法,人也會更加成熟懂事,不會在漫無目的的虛度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