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與禮儀修養論文
❶ 如何提高大學生禮儀修養論文
大學生既是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傳承者,又是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的新道德規范的實踐者。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就是繼承我國優秀的禮儀文明,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禮儀教育是進行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對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有利於引導大學生逐步把社會的道德規范內化為個人的道德品質,一個人以其高雅的儀表,良好的個人形象,贏得尊重,為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成功奠定基礎。因此,對於當代高校大學生來說,提高禮儀修養顯得尤為重要。這是繼承我國優秀傳統,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需要。
一、高校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荀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這句名言直接的彰顯了「禮」的重要性。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為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注重禮儀,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在21世紀人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大學生作為一個知識時代的知識分子群,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後備,將會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大學生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的實現與否。所以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要著重大意義和必要性,也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
大學生的禮儀修養對大學生具有極其重要作用,首先它是大學生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現代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傳播溝通技術和手段日益改變著人們傳統的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圍已逐步從人際溝通擴展為公眾溝通,從面對面的近距離溝通發展到遠程溝通,?從慢節奏、低頻率的溝通變為快節奏、高頻率的溝通。這種現代信息社會的人際溝通變化對人類社會交往的內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它是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需要。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為優秀人才。目前,許多高校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學生接受的是高層次教育,而其實際行為卻連基本道德水平也達不到,?其中相當一部分與缺乏必要的禮儀教育有關。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為准則不僅可以豐富禮儀知識,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范,懂得在實際生活中按照禮儀規范表現自己的行為,而且可以做到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養的現代文明人。
二、作為大學生我們應如何去培養自身禮儀修養
(一)認真學習理論,不斷提高自我思想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越徹底,認識越正確,進行修養的自覺性就越高,在修養實踐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時地識別錯誤傾向,少走彎路,免遭挫折。思想道德修養是指一個人的道德意識、信念、行為和習慣的磨練與提高的過程,並達到一定的境界。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狀況如何,主要以社會實踐來檢驗。俗話說:「聽其言,觀其行」,這個「行」就是社會實踐。社會實踐不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那個當你有了良好的內在修養以及基本的禮儀知識,到這一步你都只是在紙上談兵,要是脫離了與人的交往溝通禮儀就是空談,要把所知道的理論儲備運用到生活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實踐。人的認識來源於實踐,認識正確與否,只能用實踐來檢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因此,大學生應該身體力行地使用禮儀,用禮儀培育自己美好的心靈,同時還要用自己的禮儀行為去影響他人,用禮儀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敬。另外,大學生在實踐中,要真正培養起相應的禮儀情感、禮儀意志和禮儀信念,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而良好禮儀習慣的形成,不僅要從小事做起,點滴養成,還依賴於有克服壞習慣的決心和毅力。「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養法則,對當代大學生也是適用的。
(三)提高自身修養,爭做「四有」新人
學習禮儀修養的目的在於學會如何做人,培養高尚的情操,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影響著他的品質。當代大學生,是四化建設的棟梁之才,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必須自覺、認真加強思想品德修養,黨和國家號召每個大學生均應爭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必須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守社會公德,還應以共產主義思想品德來激勵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要爭做「四有」新人,那麼學會必要的禮儀知識也是其中一個方面,我們經常會對擦肩而過的一位教師或同學行注目禮,這是因為他們高雅的氣質或瀟灑的風度深深吸引了我們。那麼如何在與人交往中,給人留下好印象呢?起碼的一點就是多學一點社交禮儀,它可以免除你交際場上的膽怯與害羞,它可以指點交際場中的迷津,它可以給你平添更多的。
對於當代大學生,如何提高禮儀修養,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大學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禮儀,才能讓其成為習慣,成為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優雅氣質。很多人覺得自己在這方面自我感覺做的還可以,但實際平時也有很多時候沒有很好的注意自己的禮儀修養的培養,所以還是會有很多地方、很多細節做的還不夠好。只有人人注重禮儀修養,了解它的重要性,讓禮儀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充滿魅力,才會是真正的「禮儀之邦」。
❷ 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社交禮儀 論文
淺談「社交禮儀摘要:中國自古以來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講文明,懂禮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具備的社會公德。而我們大學生以後進入社會更免不了與他人打交道的機會,所以學習社交禮儀、提高禮儀修養顯得尤為重要。關鍵詞:禮儀修養禮貌大學生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為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禮儀可以分為好幾個部分,個人禮儀、交往禮儀、餐飲禮儀等等。個人禮儀,包括自身的儀容、舉止、服裝等。我們每個人都應注意自己的個人禮儀,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舉止行為,不但事關對方對自己個人形象的印象好壞,而且也是個人教養與素質的最形象的展示。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抬頭,挺胸,收腹,兩腿稍微分開,臉上帶有自信,也要有一個挺拔的感覺。坐姿:正確的坐姿是你的腿處於基本站立的姿態,後腿能夠碰到椅子,輕輕坐下,兩個膝蓋一定要並起來,不可以分開,腿可以放中間或放兩邊。行姿:正確的行姿是:抬頭,挺胸,收腹,肩膀往後垂,手要輕輕地方在兩邊,輕輕地擺動,步伐要輕。蹲姿:正確的方法應該彎下起蓋,兩個起蓋應該並起來,不應該分開的,臀部向下,上體保持直線,這樣的蹲姿就典雅優美了。儀表禮儀1.化妝要視時間場合而定。在工作時間、工作場合只能允許工作妝(淡妝)。濃妝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遊或參加運動時,不要化濃妝,否則在自然光下會顯得很不自然。2.不要非議他人的化妝。由於文化、膚色等差異,以及個人審美觀的不同,每個人化的妝不可能是一樣的。切不可對他人的化妝品頭論足。3.弔唁、喪禮場合不可化濃妝,也不宜抹口紅。發型與服飾禮儀穿禮服:女士在比較莊重的場合,穿禮服時,可將頭發挽在頸後,顯得端莊、高雅;穿連衣裙:如果穿V字領連衣裙,就可將頭發盤起,如果穿外露較多的連衣裙,可選擇披肩發或束發;穿西裝:因西裝給人以端莊整潔的感覺,發型也要梳得端莊、大方,不要過於蓬鬆。交往禮儀,這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如何稱呼、介紹、握手、交談等都有許多禮儀規范需要遵守。我們在交往禮儀上存在很大的誤區,這更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交往禮儀的重要性。握手的順序在社交場合中,握手作為一種禮節,其順序根據握手人的社會地位、年齡、性別和身份來確定,社會地位高者、年長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動權。朋友、平輩見面,先伸出手者則表現出更有禮貌。握手的規矩握手作為見面時的一種禮節,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應脫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時握手時,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時與兩個人相握,也不宜隔著中間的人握手。不妨等別人握完再伸手。男女握手時,女士只需要輕輕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緊,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時,應友善地看著對方,微笑致意。切不可東張西望,漫不經心。在社交活動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規矩,與人打交道時方能夠做到應付自如,彬彬有禮,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說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談話時切忌唾沫四濺。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不要湊前旁聽。若有事需與某人說話,應待別人說完。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談話中遇有急事需要處理或離開,應向談話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餐飲禮儀,顧名思義,就是在用餐時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禮儀、用餐時的規范等都是在社交場合經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禮儀規范做到了,他人都會覺得你是個非常懂禮儀的人,反之,則會覺得你不懂禮貌,甚至會影響你的學習、事業。第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第三,進餐時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諒」之類的話,以示歉意。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第五,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第六,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第七,最後離席時,必須要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謝。通過以上提到的禮儀,我們就可以看出禮儀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禮儀修養對於我們的必要性。禮儀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整個社會良好的文明風氣都是靠每個人堆積起來的。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們要實踐,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可以說,禮儀是一張人際交往的名片。文明禮儀可以幫助我們「規范言談舉止,學會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尊重;架設友誼橋梁,通向成功之路。」禮儀又是幫助我們獲得成功,創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證」。所以說:知禮懂禮,注重文明禮儀,是每個立足社會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們成就事業,獲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條件。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注重自身禮儀修養的提高,不用多久,我們整個社會、國家的禮儀素質都會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禮儀之邦,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來賓。參考文獻:於忠艷.《現代商務禮儀》.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金正昆.《政務禮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白燕.《天津社會科學》.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薑桂娟.《公關與商務禮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陳光誼.《現代實用社交禮儀》.清華大學出版社
❸ 大學生現代禮儀論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可以明天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只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是主要施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他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是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很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我不想舉一些偉人的例子證明文明的重要,認為文明禮儀只有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是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榮譽。清朝時候的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共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笑、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
魯迅先生說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我國歷來是「 禮儀之邦」, 禮儀 不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 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形式; 禮 儀不僅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 折射出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乃至整個 社會的道德風尚。隨著人與人之間、 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以及東 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使得世界各 地的禮儀習俗不斷地融合與發展。大 學應當將大學生的禮儀教育納入培 養過程。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❹ 求現代禮儀論文,3000字
摘要:中國自古以來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講文明,懂禮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具備的社會公德。而我們大學生以後進入社會更免不了與他人打交道的機會,所以學習社交禮儀、提高禮儀修養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禮儀 修養 禮貌 大學生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為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
禮儀可以分為好幾個部分,個人禮儀、交往禮儀、餐飲禮儀等等。
個人禮儀,包括自身的儀容、舉止、服裝等。我們每個人都應注意自己的個人禮儀,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舉止行為,不但事關對方對自己個人形象的印象好壞,而且也是個人教養與素質的最形象的展示。
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勢應該是:抬頭,挺胸,收腹,兩腿稍微分開,臉上帶有自信,也要有一個挺拔的感覺。
坐姿:正確的坐姿是你的腿處於基本站立的姿態,後腿能夠碰到椅子,輕輕坐下,兩個膝蓋一定要並起來,不可以分開,腿可以放中間或放兩邊。
行姿:正確的行姿是:抬頭,挺胸,收腹,肩膀往後垂,手要輕輕地方在兩邊,輕輕地擺動,步伐要輕。
蹲姿:正確的方法應該彎下起蓋,兩個起蓋應該並起來,不應該分開的,臀部向下,上體保持直線,這樣的蹲姿就典雅優美了。
儀表禮儀
1.化妝要視時間場合而定。在工作時間、工作場合只能允許工作妝(淡妝)。濃妝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遊或參加運動時,不要化濃妝,否則在自然光下會顯得很不自然。
2.不要非議他人的化妝。由於文化、膚色等差異,以及個人審美觀的不同,每個人化的妝不可能是一樣的。切不可對他人的化妝品頭論足。
3.弔唁、喪禮場合不可化濃妝,也不宜抹口紅。
發型與服飾禮儀
穿禮服:女士在比較莊重的場合,穿禮服時,可將頭發挽在頸後,顯得端莊、高雅;
穿連衣裙:如果穿V字領連衣裙,就可將頭發盤起,如果穿外露較多的連衣裙,可選擇披肩發或束發;
穿西裝:因西裝給人以端莊整潔的感覺,發型也要梳得端莊、大方,不要過於蓬鬆。
交往禮儀,這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如何稱呼、介紹、握手、交談等都有許多禮儀規范需要遵守。我們在交往禮儀上存在很大的誤區,這更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交往禮儀的重要性。
握手的順序
在社交場合中,握手作為一種禮節,其順序根據握手人的社會地位、年齡、性別和身份來確定,社會地位高者、年長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動權。朋友、平輩見面,先伸出手者則表現出更有禮貌。
握手的規矩
握手作為見面時的一種禮節,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應脫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時握手時,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時與兩個人相握,也不宜隔著中間的人握手。不妨等別人握完再伸手。
男女握手時,女士只需要輕輕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緊,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時,應友善地看著對方,微笑致意。切不可東張西望,漫不經心。
在社交活動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規矩,與人打交道時方能夠做到應付自如,彬彬有禮,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說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談話時切忌唾沫四濺。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不要湊前旁聽。若有事需與某人說話,應待別人說完。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談話中遇有急事需要處理或離開,應向談話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