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微課ppt
A. 大學生心理健康怎樣做一個心理健康的
第一、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准。智力正常是指智力正態分布曲線之內以及能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事物做出正確反映、有良好的事務處理能力與應對能力。
第二、情緒良好
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一般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佔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指,當有了喜事時感到愉快,當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三、人際關系和諧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樂於與人交往,對人態度積極;能理解和接受別人的思想、感情,也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高興地接納他人和自己;既有廣泛的朋友,也有少數幾位知心朋友。 第四、適應環境
能夠適應變化著的社會環境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心理健康的大學生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不管處於什麼社會生活環境下都能主動同社會保持接觸,讓自己融入社會,自覺用社會規范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要求。
B. 章勁元:打造大學生身邊的心理課堂——華中科技大學心理微課的實踐與探索
第二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論壇成功召開,由章勁元老師主講的《打造大學生身邊的心理課堂——華中科技大學心理微課的實踐與探索》大會主旨報告,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華中科技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在心理微課堂的探索中,首先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階段出發,強調心理健康與五育融合,以及課程思政與人格健全教育的相互關聯性。
在面臨學生基數大、課程起步晚的挑戰下,華中科技大學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但仍然難以覆蓋全體學生。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心提出微課堂的構想,旨在通過便捷、深入、科學的教育內容,讓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至每一位學生。
心理微課堂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為核心,結合《大學生心理健康十二講》教材,設計主題覆蓋心理健康與疾病、人際關系、情緒管理等內容,力求貼近學生實際需求。內容設計上,融合學生熱點討論和老師的專業見解,通過調查和分析,確保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課程實施與推廣過程中,由專業團隊負責錄制與製作,確保每節微課僅講述一個知識點,易於理解和吸收。推廣至微信公眾號、視頻號、b站等平台,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
心理微課堂受到學生廣泛歡迎,播放量已超過11萬。學生反饋中提到對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考試壓力與情緒調節的實用方法等,充分展現了微課堂的價值。
在持續完善系統性、量化評價和課程體系融合方面,中心仍需努力。未來計劃與家長課堂結合,拓展課程社會影響力,將微課堂融入日常學生工作和教學活動,成為解決困惑的有效工具。
通過心理微課堂,華中科技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實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模式,強調與學生實際需求的緊密聯系,旨在為學生提供實用、貼近生活的心理健康支持。
C. 如何培養大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
大學生的健康教育很重要,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不重視自己的健康,生活沒有規律,最後給自己未來的健康埋下隱患,所以大學生的健康意識應該盡早建立。那麼在培養大學生健康方面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營養的膳食。食物多樣,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求,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適宜運動指運動方式和運動量適合個人的身體狀況,動則有益,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