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自殺
Ⅰ 西安音樂學院女大學生自殺,家長手舉字牌投訴,孩子遺書內容曝光了嗎
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一領導被指性騷擾女生致其自殺身亡,家長更是在路邊上手舉字牌投訴,給自己的孩子伸冤。
家長透露,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領導梁某利用職務之便騷擾自己的孩子,導致孩子患上了抑鬱症,年僅23歲,就以極端的方式告別了世界。
3、如果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受到了騷擾,一定不能夠選擇忍氣吞聲
女大學生如果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收到了異性老師的騷擾,一定要懂得勇敢地站出來,不能夠忍氣吞聲,要把此事及時告知家長或者向學校的其他老師反映。只有勇敢懂得站出來,反映實際的情況,才能夠避免更多的同學受到傷害。
最後,也希望各所學校能夠加強師風師德建設,把不合格的老師盡早踢出教師的隊伍,也希望教育部門能夠加強對於各所學校管理層的監督,當然,我們也更加希望每一位學校領導和老師能夠約束好自身的行為,懂得嚴於律己,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
對此。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發表觀點和看法。
Ⅱ 21歲大三學生跳樓自殺,父親發長文控訴,後來怎樣了
常有人說,大學生是最簡單快樂的群體,可是屢屢發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讓人不禁覺得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
坐落在鎮江的江蘇大學,發生一起自殺事件。21歲的湖北籍學生袁子健是江蘇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在此之前,因其學習困難,袁子健母親來鎮江租房陪讀,經過疫情後,袁子健母親與其商量好不再來陪讀。
家長不能給學生太大壓力,不能灌輸"全家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這樣的思想,這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學校則應當寬嚴相濟,在犯了錯誤、成績不佳的學生面前適當寬容,給足補救機會,平時多開設心理課程,注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有人說,生活已經很苦了,這些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承受能力太弱了。對此,你怎麼看呢?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吧。
Ⅲ 大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發現,自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生理和社會問題。大學生自殺的危險因素很復雜,個體差異較大。總的來說,大學生自殺的原因大體可以分為三大方面:精神障礙、性格偏差和長期存在的應激。
2.1
精神障礙
全世界范圍內的各種研究一再證實,精神障礙是自殺的主要原因。而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則是導致自殺的主要精神障礙。
研究數據告訴我們,在自殺死亡的人群中,大約有70%生前患有精神障礙(吳才智, 2015)。以往的研究也表明,患有一種以上精神障礙的人自殺風險會更高(Nordentoft, Mortensen, & Pedersen, 2011)。
2.2
性格偏差
性格偏差在心理學中通常叫做人格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自殺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問題,在這里列舉比較突出的三類(吳才智, 2015):
1 抑鬱性人格
這是自殺大學生中最為常見的性格偏差類型。這類學生自卑、內向、自限、敏感;自我評價低,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封閉自己,從不跟人吐露心事;興趣少而狹隘,整天生活在個人世界裡,咀嚼自己的痛苦,不關心身外事。
2 自戀性人格
這類學生的特點是過分追求完美,事事要強,自戀,不能跟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聯系,沒有知心朋友。他們往往表現好,各方面顯得很優秀:懂事、上進、學習好、同學關系表面上也不錯,但他們長年生活在自己的高標准和壓力下,沒有歡樂和放鬆,只有一個接一個的需要實現的目標和壓力。
3 沖動性人格
這類人格問題在專業上叫作「邊緣性人格障礙」。這類學生的特點是依賴、任性、沖動,往往心情波動特別大,經常出現情緒和行為失控,非常需要跟人建立親密的關系,並在關系中表現得特別糾結,特別容易沖動。在面臨要失去自己所要依賴的對象,用其他辦法都不能挽回的情況下,他們以死要挾,期望能挽回對方。
2.3
長期存在的應激
應激指的是人在某些情境下,或面對某個目標任務時,所經受的心理壓力。
某省的研究顯示,89%的自殺大學生在自殺前一年內至少遭遇過一個應激事件;排在前五位的應激事件分別是學業受挫(44%)、愛情受挫(38%)、嚴重家庭沖突(19%)、身體疾病(12%)和人際沖突或關系惡化(10%)(吳才智, 2015)。
可以看到,絕大部分自殺者的行為都與應激事件有關;外部應激事件甚至會成為一個人自殺的主要原因。
大學生自殺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一個人身上,可能精神障礙帶來的功能損傷與失控是其自殺的主因;在另外一個人身上,負性應激事件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事實上,往往是多個因素之間的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共同推動自殺者走上了這條道路。
Ⅳ 大學生自殺是指
大學生自殺,是指他們在自己學業即將完成的時候,這生活失去了信心,然後結束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