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約大學生的渠道
❶ 大學生求職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十大途徑通向實習路,就業也差不多
途徑一:在本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尋找實習機會。許多公司在招募實習生時,往往先和校內就業指導中心進行接觸和聯系。
途徑二:瀏覽各大公司網站的招聘主頁。這些公司每年都會集中招募實習生,此時投遞簡歷是最好的辦法。
途徑三:參加各大公司的學生俱樂部。通過加入這些俱樂部,或者參加他們的宣講活動,會優先獲得實習信息。
途徑四:瀏覽各個名校的bbs求職版或者兼職版,這里常常會發布相關實習信息。
途徑五:登錄知名人才網站如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網站首頁常常發布一些企業的實習信息。
途徑六:利用人脈關系,通過已參加工作的學友、親戚、朋友來獲得實習機會。
途徑七:大膽給所選定的公司打電話,如果公司求賢若渴,很容易獲得機會。
途經八:參加跨國公司的商業大賽,如微軟「推薦就業之星」大賽,歐萊雅的「全球大學生在線商業策略大賽」等,可近距離接觸跨國公司的招聘人員。
途徑九:申請獎學金計劃。如普華永道設立的「容永道會計學獎學金」,通過層層選拔後獲勝的學生將獲得資助和實習機會。
途徑十:選擇專業機構的內部推薦。如北京的HIALL和過來人、上海的羅客、浙江的求職菁英社等,其有眾名企的實習就業內部推薦渠道,有著更高的成功率。
❷ 應屆生有哪些渠道找工作
首先恭喜你畢業啦,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要開始自給自足了。
其次,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一定要在規劃好了自己的職業道路後,明確了前進的目標後,再做選擇。畢竟你第一腳邁入的行業,也許會成為你一輩子深耕的事業,它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和財富。
應屆生有很多渠道找工作
1.線下的招聘會,有很多專場招聘會,這種面對面的招聘會,會讓用人單位第一時間獲取對你的印象,你也可以直接的了解對方公司及職位適不適合你。
2.校招。現在大學都會舉行校招,匯聚了很多對口專業的企業來學校校招,全是對自己學校畢業生的福利了。
3.大學老師的推薦。如果你足夠優秀,專業成績在學校數一數二,大學的老師,輔導員會給你推薦工作,畢竟推薦名額有限,你得足夠優秀才能有這待遇。
4.各大招聘網站。現在網上招聘很火很簡便,還可以視頻面試。不過要注意,要去正規的有名的那幾個招聘網站,正常注冊賬號,填寫簡歷,投遞簡歷就可以,有讓你先交錢的一定騙子,切記。
5.公務員,事業編。有一部分同學的志向在公職人員,可以關注國家人才人事等相關招聘信息,公務員考試等相關信息,認真備考,摘的頭魁。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找工作的渠道,希望供剛畢業的學弟學妹參考,人生路漫漫,不要急於一時,放穩心態,每一步都走的踏實有力,五年十年後,你一定是走的最遠的那位。加油吧,少年!
喜歡我,就給我點贊關注唄,我需要你的鼓勵哦。謝謝。
❸ 大學生就業有哪些有利因素
探討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因素,有利於促進我們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認識,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一、就業市場中人才的供給與需求不平衡
1.政治體制改革提高了大學生就業期望崗位的門檻
政治體制改革對大學生的就業影響巨大。長期以來,我國企事業單位冗餘人員眾多,人浮於事,工作效率低下。近幾年,政府職能轉變,政企分開、政事分離,各單位都在轉軌改制、減員增效,機關事業單位因編制緊縮而使其門檻提高。1998年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國務院率先在國家機關實行機構改革,目標是機關幹部編制總數減少一半,之後全國政府工作機關相繼裁員〔1〕。同時,部分大學生受傳統社會觀念影響,「官本位」思想嚴重,認為進入政府等事業單位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福利待遇好。一方面是國家企事業單位工作崗位縮水,嚴格控制進入人員數量,另一方面是眾多的大學畢業生激烈競爭,扎堆現象嚴重。
2.經濟增長對大學生就業的拉動不足
從對人才的需求方面看,一般情況下,經濟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決定因素,經濟總量增長會引起就業崗位總量增加,我國的高速經濟增長應該解決大部分畢業生就業問題。但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不斷下降,社會對勞動力需求不斷減少,即就業崗位增加的「加速度」在逐年減小。相關資料顯示,在過去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拉動就業可以達到兩百多萬人。從目前來看,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只能拉動60~70萬個就業崗位,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規模縮減了2/3〔2〕。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我國的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經濟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創造性地摧毀」了很多就業崗位。一方面,一些舊的產業逐漸退出,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佔比例明顯減少;另一方面,新的產業逐漸形成,不斷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另外,長期以來,我國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忽視就業率提高,主要採取增長優先的發展思路,致使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吸納需求相對下降,低層次的產業結構造成了低層次的勞動力需求,沒有創造出大量的供大學生選擇的崗位〔3〕。
從人才的供給方面看,我國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全社會就業環境不寬松,勞動力市場總體供大於求。目前,我國正處於勞動力成長的新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勞動年齡人口約1000~1200萬人。同時,隨著工業化的推進,計劃經濟時期的隱性失業人員逐步成為顯性失業,城市下崗工人增加。我國目前處在城市化推進時期,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至城市。從全國的整體趨勢來看,勞動力總量供大於求的局面將長期存在。數量龐大的社會新增勞動力和急速增加的再就業勞動力造成疊加,使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勞動力市場。
從長遠來看,在調整的中前期,被破壞的就業崗位會遠大於新創造的就業崗位,肯定會造成失業。隨著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不斷深入,就業問題會逐漸好轉。產業結構升級完成後,市場對高素質的勞動力的需求會大量增加。所以,中國的大學生並不是過剩,這只是一個轉型期的暫時狀態,是中國為提高經濟效率和效益而必須付出的代價。
二、現行就業政策與傳統的就業制度不協調
1.經濟體制的改革導致了大學生就業政策的改革
建國後大學生就業政策經歷了三次大的演變:20世紀80年代末前,主要是按照計劃經濟體制需要制定的「對口就業、統包統配」;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就業政策轉變為「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雙軌制」;從20世紀末至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大眾化啟動,就業政策為「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從中我們可以明晰:大學生的就業政策是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變化而相應變化的。
2.人才市場的層層壁壘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就業的效率
人才的流動受到制度的制約。如今大學生已經作為人力資源進入人才市場,但我國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人才就業管理體制尚未理順,在勞動人事、戶籍、住房、醫療、保險等方面制度不完善,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受到很多限制,影響著畢業生就業范圍的選擇。如果要進入北京、上海,受到了「指標」限制,跨地區、跨行業就業困難;如果大學生到基層或中西部就業,戶口和檔案會一同派到工作地,由於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城鄉二元結構,區域發展極不平衡,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工資福利差別十分顯著。城市和農村收入比在1999年就已經達到2.64倍,如果大學生到農村就業,就意味著沒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發展前景。據統計,沿海12個省級行政單位除京、津、滬外均為高校畢業生的純流入區,內陸各省則為純流出區。區域發展的不均衡直接造成了畢業生扎堆現象,造成大學生區域性失業。
人才市場制度不健全。在大學畢業生走向市場後,並沒有為他們提供一個健全的就業市場,這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率的主要因素。人才市場是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資源配置的基礎,也是人才發揮作用,實現和提升其價值的根本途徑。及時、准確的人才供求信息的搜集、整理與發布是大學生及時就業的前提。目前的大學生就業市場不完善、不規范,畢業生就業信息系統和就業服務體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學生就業信息系統。
三、高等教育體制與市場經濟需求不適應
1.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因滯後而脫節
根據社會發展規律,高等教育體制會隨著經濟體制改革而發生變化,有一定的滯後性。但目前,高等教育體制還留有很多計劃經濟的色彩。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高校隸屬於政府或某行業的管理部門,按照政府有關的指令性計劃設置專業、招生人數、制定教學計劃,從而造成高等教育條塊分割、重復建設、效益低下。由於專業設置有極強的目標性,導致培養的學生過分「專業化」,知識結構單一,綜合素質不高,欠缺靈活性,最終導致高等學校的辦學理念、層次設置、招生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嚴重脫節,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造成大學生的結構性失業。
2.高等學校專業設置因求全而雷同
在專業設置上,高校缺乏足夠的自主權,政府對大學的限制較多,面對時刻變化的人才就業市場反應不靈敏。在大學生就業體制改革後,市場需求情況並沒及時成為專業設置、招生人數的風向標。招生部門只按照辦學設施和師資等基本條件負責招生,卻較少理會就業部門的信息反饋。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出口已經市場化,但高等教育入口卻沿用計劃形式。這造成了學校專業的設置與市場需求錯位,專業供需矛盾突出。例如法學等文科專業,前幾年各種院校都盲目跟風,開設法學等專業,直接導致了今天這些專業學生就業的困境。
3.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因灌輸而呆板
在培養模式上,高校延用「重灌輸輕實踐」的計劃經濟傳統培養方式,「身體已經穿上大眾化的外衣,但思維還停留在精英教育」,導致畢業生缺乏應對社會挑戰的素質。。隨著勞動力市場的發育,人才競爭程度不斷提高,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我國高等教育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培養出來的學生既不是社會急需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也缺乏適應社會的廣博知識和實踐能力。
4.高等學校辦學層次的設置因趨同而失衡
在層次設置上,不少高校不顧自身實際,貪大求全,盲目提高辦學層次,自身的發展方向和辦學定位不準確,形成了「中專升高職、專科升本科,學院升大學、大學升重點」的現象;同時,很多高校都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看齊,形成辦學目標「趨同化」,「學術型」人才泛濫,「技術型」人才嚴重匱乏,人才層次結構和產業需求結構間存在較大差異,形成了「有事沒人做,有人沒事做」的尷尬局面。在目前的人才市場上,一方面,企業高薪難聘高級技工,急需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另一方面,大批大學畢業生陷入失業的窘境,部分學生不得不「回讀」技工學校。
四、大學生自身素質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1.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還不夠高
各種數據表明,我國大學生的培養人數不是太多而是不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截至2003年中國大專以上的人數僅佔全國15歲以上勞動力的7.2%,而美國是47.5%(2000年),日本是30%(1996年),甚至同為人口大國的巴西也達到了23%(1989年)〔4〕。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我們的大學生還很少。從每萬人口在校大學生人數來看,美國600人(1990年),韓國300人(1992年),中國48人(1997年)。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口徑對比,1999~2002年高等教育入學率中國為7.45%,韓國為71.69%,菲律賓為29.45%,泰國為31.92%。
2.大學生就業難與擴招沒有必然聯系
當前,許多人認為大學生就業難都是「擴招惹的禍」。但我們認為,擴招並不是根本原因,它只是放大了大學生就業原有的深層次矛盾。有關數據顯示,1998年至2002年,高校畢業生數為83.0萬、84.8萬、95萬、103.6萬、133.7萬。1998年畢業生的供需比為1:1.1,1999年供需比不足1:1,到2002年這一比例變為1.26:1。從1999年開始,大學畢業生就已經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似乎停止不前,但擴招後的專科生、本科生在2002年、2003年才走向就業市場。這說明畢業生就業矛盾在擴招前就有所體現,大眾化並不是就業問題的全部原因〔5〕。
3.大眾化速度的過於超前使各種矛盾凸顯
1999年,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比1998年增長了47.3%,2000年比前一年同比增長38.16%。而在西方甚至亞洲的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大眾化的發展過程中,年增長率一般都在5%~10%左右。各高校在還未明晰本校在大眾化教育中的准確定位情況下,便一窩蜂擴大規模,為擴招而擴招,設置一些投資較小而容易申請的專業,或設置一些新穎但就業市場不成熟的專業。部分高校只注重規模而不考慮質量,只注重外延而不考慮內涵,只注重招生而不注重就業。另外,國家及各級政府對高校的財政投資有限,一時出現了校舍、實驗設備、教師數量均緊張的情況。部分高校的師生比甚至達到1:30,而新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又難以在短期內有較大提高,在校生開設的課程數量、每門課程的學時均有所減少,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這些由於擴招帶來的負面影響均造成培養的學生質量不合格,不符合市場需求,缺乏就業競爭力。
4.大學生自身素質的高低才是影響就業的關鍵因素
就業觀念與市場競爭的要求不匹配。在就業觀念上,大學生深受精英教育的影響,仍把自我定位在「精英」位置,認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在校學習期間,不能全面掌握所學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在就業期間,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競爭意識不強,一味等待就業機會,就業目標往往鎖定於薪水高、福利好、待遇優厚的精英單位。大學生不符合實際的想法,造成了部分學生的選擇性失業,即「有業不就」,主動放棄不合意的就業機會。縱觀其它實現大眾化教育的國家,大學生初次就業也並不理想。美國大學生找到工作也非常不容易,法國畢業生喜歡去中小企業,日本每年有1/4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印度每年能有10%的畢業生找到理想崗位已是不錯。由此可以看出,大眾化教育時代的就業目標要根據實際重新設立。一部分高校畢業生通過競爭,進入社會的精英崗位。同時,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畢業生從事較低一級的工作。
就業意識與市場競爭的要求不匹配。受計劃體制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接受教育的目的簡單——「小學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在計劃經濟體制的精英教育下,只要考上大學就意味著就業。當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大眾化教育來臨後,原有的教育模式就顯得格格不入了。在美國,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學校就開始引導他們進行職業理想方面的思考,根據自己需要、興趣、能力等,結合社會環境,綜合考慮自己最適合從事什麼工作。目前,我國大學生很少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這造成他們的就業目標不明確。進入大學後,由於沒有就業意識,他們動力不足、得過且過,無形中便降低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能做到「人——職匹配」。而部分有明確規劃的大學生,則充分利用大學時間,抓住機會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自己奠定職業資本。
就業能力與市場的選擇需求不匹配。現代社會對人才要求的發展趨勢是:學歷社會—學歷—能力社會—能力社會。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小學、中學的基礎教育階段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學階段則要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但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學生從小就只注重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固態知識的增長,「死讀書、讀死書」,而忽視了各種能力的培養。有調查顯示,目前市場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責任心、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希望大學生能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辦事能力。目前許多用人單位不要「應屆畢業生」,也從一個側面證實剛從大學走出來的畢業生確實存在某種能力上的不足。
總之,我們認為大學生「就業難」,是在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大背景下出現的特別歷史現象。從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大學生「就業難」只是結構性相對過剩,需要高等學校樹立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的科學的教育發展觀,進一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推動經濟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浦興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61-368.
〔2〕 劉勇軍.經濟增長與就業彈性變動的非一致性理論綜述及評論〔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3(11):8-15.
〔3〕 胡鞍鋼,楊永恆,盛 欣.經濟增長轉型與就業促進〔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4(6):1-9.
〔4〕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2005中國人才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6.
〔5〕 鄔大光.中國教育大眾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1-242.
〔責任編輯:成方哲〕
❹ 大學生就業困難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大學生就業困難主要表現在沒有經驗,實際的管理能力。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崗位。大學生好高騖遠,追求專業的統一,糾結薪資待遇高低。瞧不起小微企業和私營企業。千軍萬馬都去擠公務員,國企和高科技公司。
這樣就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面窄,就業路不寬。每年大學畢業生成百萬,而市場就業崗位卻不能完全滿足每年的應屆畢業生,這就造成了粥少僧多的局面,無形給大學生就業困難,造成了壓力。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職場競爭激烈。大學生想要快速找到和專業對口的優質單位公司。光憑自己的知識積累和技能還不夠,還要靠天時地利人和,要想找到一個好的公司和薪資待遇滿意的公司,應順其自然不可強求。
大學生就業雖然困難重重,但這叫個人的努力,只要堅持不懈,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在就業方面首先選擇的是有發展方向的公司,而不是刻意追求薪資待遇公司。先就業後薪水再圖發展。
❺ 當代大學生就業趨勢如何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形勢:
1、「十二五」期間的就業形勢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依然用了「嚴峻」二字。「一方面,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改變。」尹蔚民分析說,「今後五年,城鎮勞動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將達到1300多萬,比『十一五』期間壓力更大。另一方面,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其現實表現是部分企業『招工難』與部分勞動者『就業難』問題並存,且有常態化趨勢,而隨著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推進,就業結構性矛盾將會更加復雜。不論是產業轉型升級,還是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等,都將對就業結構產生深刻影響,技能人才短缺問題勢必更加凸顯,結構性失業問題也會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也使就業形勢增加了更多變數。」
人社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超過700萬人。
2、近兩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大調研。調研顯示,近兩年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是在中小企業就業,去中西部就業的畢業生比重逐步提高。
從學歷上看,研究生初次就業率最高,本科初次就業率略低,高職高專初次就業率最低。從專業看,工科畢業生就業率較高,理科和文史哲類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從畢業院校看,重點大學就業率較高,普通本科和獨立學院就業率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已就業者中,部分畢業生流動性較高。
3、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心理
一些高校畢業生寧可成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蟻族」,也不願意到二三線城市和基層就業。多數高校畢業生仍然希望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就業,希望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業,到中西部地區、城鄉基層、中小企業就業的積極性不高。
4、大學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第一是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且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就業機會也越多,發展空間越大,導致高校畢業生傾向於在城市、在東部地區、在高收入行業求職就業。
第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礙。現行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戶籍制度、幹部人事制度與市場就業機制還不完全適應。以幹部身份和戶籍為基礎的管理方式與社會勞動力資源的統籌管理不協調,導致就業機會不均等,就業政策不平衡,畢業生在地區之間、企業與機關事業之間流動仍然存在障礙,畢業生身份轉換困難,就業渠道不暢通,進一步加劇了結構性矛盾。
第三是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需要大量畢業生,但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發展空間較小,部分企業用工不規范,對畢業生吸引力有限;基層教育、醫療、農技等部門急需人才,但由於編制限制等原因,吸納畢業生能力有限。
5、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第一、我國中小企業太少,就業容量不大
從國際上看,一個國家99.5%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勞動者65% — 80%在其中就業(包括社區與中介)。但我國中小企業太少。
日本1.25億人——中小企業 660萬個
中國13億人 ——中小企業 1100萬個
數據顯示,2010年末,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超過1100萬家,個體工商企業超過3400萬個。
中國長三角、珠三角為什麼就業容易?鼓勵人人創業,中小企業多,就業相對容易。
第二、專門人才素質未達標,造成崗位難得其人
我國高等院校近年來畢業生大增,但是專門人才的素質不能適應需要。據2000年《洛桑報告》稱,在我國「合格工程師可獲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術人員可獲得程度」兩項指標,在30多個國家中均屬倒數第一位。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稱:盡管中國每年有600多萬大學畢業生,真正適合到跨國公司工作的估計在16萬人左右。大多數畢業生缺少項目實踐,或英語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人才供求信息不暢,造成職位浪費
據統計,目前因為信息不暢,導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業機會喪失152.6萬個。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機構和媒體在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別需要強調高校、人事、勞動部門與企業的信息溝通與共享。
第四、結構失衡是就業難的主要因素
A.時間結構
在時間結構上.大學畢業生供給超量增長在短期內超出了需求的增長,勞動力市場還需要時間逐步調整。近年來,經濟結構的升級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國民素質的需要,也極大地推動了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問題是,大學畢業生供給增長的速度遠高於經濟增長
B區域結構
在區域結構上,大學畢業生就業區域選擇偏好差異與政府政策激勵上的錯位導致實際有效需求不足。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間與城鄉間差異,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很難對大學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較長的時期內,地區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將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