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校調查
Ⅰ 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社會調查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大家是否對自己周圍的人、事、物做過深入的調查與分析?是否發現隱藏其中的內在價值呢?其實,對我們身邊的每件小事進行一次調查,都會發現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社會調查心得體會。
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應該是我們大學生活的兩個重要部分。大家都非常渴望走向社會,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大一第二學期,裴雲老師教授的《社會調查》課程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鍛煉的機會。
整個學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先是每位同學各寫出自己的一份調查方案,接著每人設計自己的問卷和提綱,然後分別展開調查,最後寫出自己的調查報告。
第一階段:設計調查方案。
「萬事開頭難」,大家畢竟是第一次寫調查方案,不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格式不對,項目不夠,內容不符,質量欠缺等等。但是,所有這些錯誤,在裴老師的認真指導下,都逐漸地改正過來。他一次一次地指點學生,學生也一次一次地改,一次又一次地取得進步。由開始的被動(只要完成任務就行),到以後的積極主動(盡力做好該做的事),大家從心態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大家都想,第一次進行社會調查,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完成好。全班47位同學設計出了各不相同,各具實際意義和特色的調查方案。如:趙旭英的《關於某村兒童入學問題的調查研究》,趙建欣《關於現代大學生「拇指族」的調查研究》,李衛芬《關於武鄉一中學生學則文科情況的調查》,張世娟《關於「網戀」的個案調查》……在裴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呈現出一派積極上進,激情高漲的火熱氣氛。
第二階段:設計問卷和提綱。
調查方法很多,有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等。也有同時採用幾種方法的。採用問卷法的同學設計了問卷,採用訪談法、觀察法的同學設計出了提綱。所有這些問卷和提綱都由裴老師親自來批改,每個人的問卷或提綱都至少修改過三次。有21位同學採用了問卷法,他們將最後定稿的問卷存入軟盤。在院系領導的支持下,由教務處為我們印製了將近800份問卷。在這一階段中,楊亞林和張俊花設計的調查問卷,翟琪和黃佳慧設計的訪談提綱,是優秀典型,格式規范,內容全面,設計新穎、合理。
第三階段:展開調查。
問卷和提綱設計好以後,接進入調查的展開階段。同學們紛紛出動,利用課余時間,尋找對象,采訪和詢問對方,努力使被調查者以自己的真實想法填寫問卷和回答問題,從而讓我們獲得可靠信息。大家想方設法,採取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親自到各個現場進行實地調查。例如:李君霞同學到華美超市調查關於商品包裝情況,黃佳慧,孫志芳堅持每天到閱覽室觀察大家閱覽的情況,王玉英到忻一中采訪高中補習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李衛芬同學利用暑假到武鄉中學調查,成俊敏在家鄉深入農戶訪談,趙旭英走訪輟學兒童的家長,……。「實踐出真知」,大家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獲得了許多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鍛煉和提高了我們參加社會實踐能力,豐富和增長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閱歷。
第四階段:總結並寫出調查報告。
這是最後一步,但也是最難的一步了。同學們經過認真細致地觀察和分析,調查與研究,收集資料,整理數據,最後得出結論,提出建議,寫成報告。可以說,我們在這一階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費的時間也最多,大部分同學都寫出了十幾頁紙的報告。裴老師對每份報告都逐字逐句地一次次地批啊改啊,然後同學們再加啊改啊寫啊,一次次地完善著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勞動成果。好多同學都在報告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比如王瑋、郭躍同學將長達三千字的報告進行了四次「改良」,盡最大努力完善著自己的作品。趙旭英調查關於某村兒童入學問題,也做了數次修改,在裴老師的精心指點下逐漸成為一份成功的報告。黃佳慧同學憑著自己的細心觀察和對幾位同學的耐心訪談,寫出了五千多字的報告。就是在列印這些報告的過程中,大家也費了很多心血。不只是需要掌握打字、排版、製表的技術,最苦惱的是病毒的侵擾,大多數同學都因此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孫志芳同學的報告,四次因為病毒侵害,部分乃至全部文件丟失;黃佳慧同學的報告被病毒損害,五千字全部重新列印,……盡管如此,大家熱情不減,反復修改,不斷追求規范和美觀。
這門課程從開始到結束共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最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大家寫出了47篇各具價值和特點的報告。在整個學習、調查過程中,師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佔用了大量時間,然而也收獲了許多……
我們首先體會到了裴老師的嚴謹認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厭,一絲不苟,和藹可親,熱情奉獻和全心負責。我們也體會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配合與努力上進。學習委員張俊花同學做了大量組織工作,無數次的收回、發放,無數次的督促、幫助,在每一份報告上撒下了她的汗水。李君霞等同學,為了展覽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特別要說的是楊嬋娟同學,她只上了兩次課,就轉到了法律系,但她從開始的設計方案和問卷,到後來展開調查和寫作報告,整個過程都跟著同學們的進度,一步步地修改完善,直到課程結束寫出了優秀的調查報告。這種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在學習、調查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在完成一項任務,更是在熱情追求完美和執著探索知識。調查結束後,大家都受益匪淺,獲得了很多我們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以及對我們今後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價值和幫助的東西。大家真正體會到的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意義,體味到學有所用的樂趣。同學們將會把這種精神用於今後的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把自己該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最好,最棒!
大學生社會調查心得體會
我對於貴州的第一印象來自大學同寢室的一位貴州籍苗族同學,他很善於用一些難辨真假的傳聞軼事來渲染苗鄉苗民的神秘;他朴實豪爽的性格,幽默風趣的談吐,也受很大家的喜愛,調研心得體會。該同學最愛用兩句話來形容貴州,一句是「好山好水好窮」,另一句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當時大家都認為該同學過於謙虛,先入為主地篤定貴州絕對是個好地方,從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嘛,「貴州貴州,富貴之州」。
2008年5月份,第一次親身來到貴州,去了黃果樹瀑布和黔東南州的凱里,在蜿蜒於崇山峻嶺之中的杉木河上痛快地玩了一把刺激的漂流,在充滿民族風情的亮歡寨飽嘗了酸味鮮美,辣勁十足的酸湯魚,充分領略了貴州的多姿多彩和好山好水,對於貴州的良好印象更上一層樓。
2012年6月,我跟隨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調研實踐團再次再來了貴州,走進麻山腹地的長順縣交麻鄉,與偏遠農村的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感受當地鄉村幹部和群眾的血肉相連之情;走進熱火朝天、大搞建設的長順縣威遠工業園區,見證一個傳統農業縣如火如荼的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化進程;走進歷史文化名城遵義,重走長征路,再次觸摸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切身體會長征的艱難。在短短七天時間里,
我感受到了傳統農業與現代工業的沖突和交替,歷史與現實對比和交融,看到了一個與印象中完全不一樣的貴州,留下了一段難以磨滅的寶貴經歷,其中有幾個片段尤其讓我感觸良深。
一、刺痛人心的貧困
我們蹲點調研的長順縣交麻鄉是貴州省極為典型的貧困「麻山」鄉之一,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一方面土壤極其貧瘠,石漠化十分嚴重,耕地零星破碎,種植業發展受到限制,老鄉們只能靠種玉米來維持生計;另一方面,山高溝深,道路崎嶇,交通運輸極其困難,也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特別是該鄉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十分緊缺,地下水又深埋於150米以下,難以開發利用,生產生活用水無法保證是長期困擾群眾的一塊心病。與老鄉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幾天里,看到他們缺錢缺糧缺水的生活狀態,看到他們天天走的是崎嶇陡峭甚至有幾分危險的羊腸小道,住得是根本無法遮風避雨的木板屋、茅草屋,喝的是需要長期貯存,達不到飲用水標準的地窖水,鮮明的對比,殘酷的現實,出乎我們意料的貧窮與落後,深深地刺痛了我。讓我最感到揪心的一幕發生在交麻鄉中心小學。當一位老師揭開學校里儲藏生活用水的水窖,水面上漂浮的腐爛樹葉,破敗塑料袋,還有其他一些不知名雜物立刻映入我們眼簾。「天啊,孩子們每天就喝這樣的水!」一位團友不禁脫口而出。陪同的校長萬般無奈地跟大家解釋,學校附近沒有任何固定水源,只能依靠幾個月的雨季收集雨水來積攢全年的生活用水。水經過長期貯存,難免會受到污染,有時甚至會有死老鼠浸泡在水窖里,但即使如此,大家也沒有其他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喝。
二、小姑娘的微笑
到達交麻鄉的第二天,我們便自帶干糧,翻山越嶺,深入翁落、掛拔、干代、擺幾等村組慰問貧困農戶,了解當地民情。一路走來,亂石叢生、艱險崎嶇、沒有盡頭的一彎接著一彎的山路折磨著我們的身體;無處不在、撲面而來的貧困則繼續滌盪著我們的心靈,)。我們跋涉6個多小時,趕了20多公里山路,終於走到了今天的目的地翁落村干代組,此時每一個人都已精疲力竭。在村口休息的時候,我們與上圖這對小姐弟不期而遇了。最初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小姑娘的干凈得體的穿著,尤其她頭上漂亮的發箍和小粉花,和我們沿路見到的其他小孩子有一定差別。一個同事還不由地打趣道,這個肯定是村裡富裕人家的閨女。但一番攀談之後,我們發現事實與我們想像的截然相反。小女孩今年6歲,弟弟1歲半,他們的爸爸則常年在外打工,媽媽是翁落村干代組希望小學沒有報酬的義務老師。媽媽平時很忙,基本上顧不上他們姐弟倆,小姐姐上學之餘,既要照顧弟弟還要操持家裡的大部分家務活。小姑娘的講述讓我們既心生同情又肅然起敬,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安慰她鼓勵她開導她,但小姑娘沒有再言語,只是微笑地抬頭看著我們,然後默默地把同事給的糖果挨個分發給圍在她身邊的其他小孩子,只剩下最後下一顆,才小心翼翼剝開放進自己嘴裡。那一刻,我覺得所有言語都是多餘的,這些留守、半留守的孩子們,已經用超出我們想像的勇氣和堅持,堅強地承擔起了她們本不該承擔的坎坷和風雨,
三、老鄉的眼淚
經過翁落村擺幾組的時候,曾遇到一位趕路的中年漢子,本想請他帶路去探訪一戶貧苦人家,但漢子滿臉焦急地說他兄弟病了,必須趕緊下山去請醫生,便匆匆與我們擦肩而過了。兩天以後,在返回鄉政府的路上,遠遠看到一戶人家在辦喪事,一個滿身素白的婦人趴在漆黑的棺材上哭得十分傷心。同行的鄉幹部過去詢問情況,帶回了讓我們十分錯愕的消息。這位逝者就是兩天前那個趕路漢子口中的病人。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無法及時送出大山就醫,鄉里的衛生院又對復雜病症束手無策,這個四個孩子的父親不到兩天時間就匆匆走了,甚至到臨死也沒有確診患的到底是什麼病。聽說這個情況,大家都唏噓不已,帶隊的廖書記還立刻自掏腰包給那位大嫂送去了一些慰問金。而同行鄉長的一席話則讓我們心情更加沉重,他告訴我們,因病致窮,因病返貧的事情在貧困山區太普遍了,可以說每天都會發生,每個家庭都可能發生;現在盡管有了新農合、新農保,但真的遇上了大的變故,這些貧困的農村家庭還是很脆弱,還是不堪一擊。再聯想到前兩天訪談一位老鄉,聽他說起他的侄子在修路炸石頭時發生意外不幸身亡,整個家庭因此失去支柱,陷入困境的事情,我的心情猛地一沉:中國普通家庭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貧困家庭,抵抗風險的能力太脆弱了,任何一點不可預見的疾病、意外或自然災害,都可能斷送了一個家庭所有的希望,使整個家庭陷入永久的泥淖。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如何為這些最需要保障的貧困家庭打造一張抗風險安全網?這是擺在我們保險人眼前的迫切問題。
Ⅱ 大學生學校環境分析怎麼寫
學校環境分析需要從多方面對學校的環境進行評價,並給出自己合理的建議,從整理來看應該改進的地方,範文如下:
從169份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將近百分之七十的學生對學校的環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學校環境優美,是適宜學習的好地方。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對學校環境的整體結構,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持滿意的態度:道路兩旁整齊排列分布一:排排花草, 五顏六色,爭奇斗艷。
綠地與小湖泊形成-道亮麗的風景,和諧,美麗。可以給學生帶來祥和的氣息,利於融入學習。其餘百分之十的學生認為學校環境還不錯,不過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例如學校存在被踏出來的道路,一方 面說明了學生對綠地愛護意識缺乏,另一方面體現出學校道路設計有問題,通達便捷性差。安徽大學磬苑校區坐落在偏僻的郊區,空氣質量相對於市中心良.好,環境清幽,這種天然的優勢加上後來勞動設計者的努力,使整校園充滿了自然與人文的氣息。
從調查的問卷中可以看出學生整體對學校環境的評價是良好的,認為學校環境差的從學校的整體來分析也會是占極少極少數的。但是學校環境的個別方面仍需要加強改進的,這是不可忽略的。加強學校的娛樂設施是許多學生所期盼的。
對於學生來說,娛樂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改進娛樂方面的建設,使學校整體環境更加富有生機是值得建設者考慮的問題。還有學校道路,車輛停靠問題都影響著學校的環境,急需校方有關單位解決。
學校環境的整體構架不僅關乎學校表面的美觀,更關乎學生能否有效的進行學習,因此校方應給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