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800字大學生
① 大學生《在困難的日子裡》讀後感8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學生《在困難的日子裡》讀後感8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在困難的日子裡》讀後感800字 篇1
在困難的日子裡,主人公不僅遭受著生理上的飢餓,也遭受著來自人格尊嚴煎熬。《在困難的日子裡》以「我」馬健強為主人公。在失去母親、連飯都吃不上的困境中,「我」在李老師和同學吳亞玲等人的幫助下,戰勝了飢餓、完成了學業,而且表現出正直無私、堅毅不屈、自尊自愛、樂於助人的美德。在那樣一種困難的時刻,在那樣一個年輕人身上,煥發出一種人性的光芒。
一九六一年,是我國歷史上那個有名的困難時期。不幸的是,我正是在這艱難貧困的年頭,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縣上唯一的一所高中——縣立中學。
這的確是不幸的——尤其對父親來說。他本來是盼望我考不上高中的。他大概覺得,要是我考不上的話,我的失學就會是因為我自己的不爭氣而造成的',就不是他不供我了——他是實在無力供我繼續上學了。在本村上小學或者在鄰近的鎮子里上初中,都可以在自己家裡吃飯,這好歹總能湊合的。而到百里路以外的縣城去讀書,對一個農家戶來說,就是好年頭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何況眼下又到了什麼樣的境地!難道能帶著野菜和榆樹皮去上公家的大灶嗎?
當然,父親從來沒有說過這些話,但我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說起來,又怎能怪可憐的父親呢?我三歲上就失去了母親,他既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媽媽。在十幾年並不輕松的生活中,硬是他一手把我拉扯了這么大。他害著那麼嚴重的關節炎。為了多掙點工分,好供養我讀書,總是一瘸一拐地在山裡勞動,在家裡操磨,連下雨天都不敢歇一歇的。我知道,他現在實在是沒辦法了——要是有辦法的話,可憐的父親就是賠上老命也不會委屈我的。看看吧!眼下我們的光景都快爛包了。糧食已經少得再不能少了,每頓飯只能在野菜湯里像調料一樣撒上一點。地里既然長不起來莊稼,也就不會有多吃野菜的。父子二人全憑一點當年喂豬喂剩的陳谷糠和一點榆樹葉子維持著生活。
《在困難的日子裡》所散發出的魅力,足以激勵每一顆沉睡的心靈,融化其覆蓋著的冰雪,撥去陰霾,放射出溫柔的光芒,使心靈跳動並萌發出昂揚的鬥志。它又一次凈化了我的靈魂,讓我發覺生活如大海般波瀾,如舞台般絢麗。我體會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在於拼博與奉獻,一切都必須用心體悟,並無虛誇。我想,這就是這部作品所帶給我的最大收獲。
大學生《在困難的日子裡》讀後感800字 篇2
近期讀了路遙所寫的中篇小說《在困難的日子裡》,作者以第一人稱的寫法,講述了在1961年全國上下貧困的特殊時期,一個農家孩子馬健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高中,和幹部子女同在一個班級學習的不尋常經歷。讀完後,我的心情洶涌澎湃,激動不已,眼淚盈眶。與其說它是一名貧困高中生艱難的生活經歷和復雜的心情感受的畫卷,不如說它是作者在艱苦困難日子裡的一段感人肺腑的人生經歷。
小說深刻而細膩地描寫了主人公馬健強以優異成績考上高中。面對城市裡同學們舒服榮耀的生活,馬健強不為他們所誘,他堅定自己的信念,時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忍受著飢餓和寒冷的考驗,追尋自己人生的獨立和自由。然而,在經歷了和吳亞玲、鄭大衛間的互相痛苦到最後三人健立起深厚的友誼。
馬健強是一位性格堅強剛毅的人。在困難面前,他毫不低頭,更無半句怨言,不被命運所壓倒。他不愛嗟來之食,人窮志不窮,時刻捍衛自己的自尊,用勤勞的雙手去追尋自己的幸福。當吳亞玲暗中給予他金錢和糧票時,他懂得平衡理性和慾望,拾金不昧。當飢餓和寒冷無情地向他襲來時,他堅持自己的節操,忍受生活的艱難。當他們三人遭到同學們的流言蜚語時,他勇於犧牲,敢於退出,成全別人的戀愛。他不僅是一個積極上進的人,而且是一個自強不息的人。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拚命追求物質的享受而忽視了精神的文明。當困難、失敗、挫折向我們襲來時,我們往往逃避而不敢面對現實甚至於一蹶不振。
掩卷沉思,《在困難的日子裡》還告訴我們很多……路遙雖然遠去了,但他的著作卻永遠打動著人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