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少大學生

少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1-17 03:23:54

大學生工資比農民工低,為什麼還要讀幾年大學

在網上、生活中,這種見解應該是有不少人有這種共識,曾經一度不少人有的「讀書無用」之說,而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剛好是這種「讀書無用」之說的解釋。但是他們只看到身邊的縮影,更沒有全面認識到外面的世界,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為什麼農民工工資高?

針對工地上,很多大學生工資都沒的農民工工資高,曾經一度將農民工稱為高薪階級。因此,前幾年不少大城市為了拉動城市GDP,促進房地產快消,通過醫療、教育等誘惑政策條件吸引農民工在當地買房置業。

農民工兄弟們對自己的子女教育比一般人更為重視,他們生活在城市裡面增強了知識的認識,只有知識才能立足社會,他們深知自己賣苦力換錢,只有有了知識才能謀求更好的職位與崗位,更多的干技術和管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一點都沒錯,那些認為大學生的工作低於農民工,他只看到了極少數大學生,還有很多大學生乾的是高新技術,靠的是腦力賺錢,因此,沒有好的知識水平,無法為自己謀求一份好的差事,只有上大學才是目前唯一的出來。大家希望自己及子女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更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進入農民工大潮當中,大學才是他們唯一的出來。

Ⅱ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

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不僅僅取決於所上的大學有多好,有人沒上大學照樣做出了驕人的業績,相比城裡出來的大學生,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從小所處的環境,可能會影響他的情商和社交能力的發展,社會並不是只需要知識,社會交際能力是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Ⅲ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很多混得比較差

1、剛入職工作進入高收入行業的概率低,行業前途也不怎麼樣。即便排除關系對工作的影響,找工作也面臨預算約束和信息不足的問題。當地城市孩子還沒畢業,父母早就通過各種關系給孩子找合適的工作了;而農村孩子必須在畢業一定時間內找到工作,不然就面臨吃飯和房租問題。一個寢室的學生,城市的往往大四第一學期工作家裡就安排好了,而農村孩子在參加各種招聘會,這種現象很普遍吧。同時,招聘會的工作崗位一般是雙向選擇的,而好工作一般是用人單位單向選擇的,也就是農村孩子可選崗位和時間都比城市孩子少。因此根據陸銘的研究,學生的本地城市戶籍會極大的增加其進入高收入行業的概率。其實還有關於家庭戶籍對高考成績、創業比例的影響,而這些也會影響收入,就不多做介紹了。

2、欠缺社交技巧,而相對社交能力,知識和吃苦回報率降低了。根據一項對美國行業收入差距的研究,在控制數學能力的條件下,30年來高社交人才要比低社交能力人才收入增長快20%以上,中國估計一樣。學校課程學習是典型的刻意練習,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薄弱項定向提高技能。但社交技巧很難刻意練習,因為大部分人待人接物時根本不知道、也很少去思考自己行為是否正確,就更別提通過訓練社交薄弱項刻意訓練了。但城市父母社交技巧普遍高於農村父母,因此通過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城市孩子的社交技巧更高。其實如果注意觀察,會發現農村孩子混的比較好的,他們的父母往往是村幹部或者開小賣部的,種地的往往比較少(有相關研究)。簡單地說,在知識學習方面農村學生通過刻苦努力可以提高自己,但對社交技巧卻是一臉茫然。

Ⅳ 為什麼說大學生就業難

態度和觀念的抄問題,襲價值取向不同,自然對工作的要求就不一樣,再加上現在大學生有幾個是正兒八經學出來的?學校為了你能找份工作,再瞥也得把你放過,就這質量出社會能有多大的本事,缺乏經驗也是一個問題,但不是絕對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問題,不是社會沒給你機會,是你一再挑剔社會!正兒八經是學出來的,有頭腦和情商的,再差也會混得連工作都沒有!這就是一種優勝劣汰……

Ⅳ 中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

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問題與對策分析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2CJY002)研究成果之一,福建省教育科學基金課題(03SJY03)研究成果之一,國務院僑辦基金項目成果之一,泉州市社會科學基金研究成果之一。]

[張向前,亦名張退之,1976年6月生人,男,漢族,福建仙遊人,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國立華僑大學人力資源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經濟管理與經濟法等研究。

聯系地址:福建泉州國立華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張向前收郵政編碼:362011電郵及電話附文尾。]

據教育部今年4月發布的資料,2004年全國有280萬高校畢業生,比2003年增加68萬人,增幅達32%。全社會新增勞動就業崗位900萬個,其中有500萬個要解決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剩下的就業崗位,除了要解決280萬大學生就業,還有200多萬的中專畢業生等待就業〔1〕,加上多年積累下來的待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局面相當嚴峻,就業問題是當前大學畢業生面臨最大難題。是不是我國大學畢業生太多了!目前我國大學生人數占總人口數的比例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1996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8.3%,到2002年達15%,1997年世界平均毛入學率17.8%,發達國家平均是61.1%〔1〕,應該看到,我國高等教育還處在世界發展水平的初級階段,還不能夠完全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有著強大的發展空間。那麼,大學生為什麼還是面臨著就業難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一我國大學生就業市場新變化

最近幾年,我國大學畢業就業產生不少新變化。首先,我國本土大學生面臨國際聯合辦學機構競爭。近幾年來,我國高教市場逐步向國外資本開放,各種形式外國教育機構的進入,產生了更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機構,他們不但提供了人才短期培訓,不少教育機構還與國內大學進行聯合辦學,這種全新人才培養模式直接挑戰了中國本土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本土高校大學生就業增強了不少的競爭對手。其次,人才市場更加偏重「好」專業。所謂的「好」專業或「熱」專業,是指當前就業市場較緊缺的專業。近年來,影響大學生就業重要因素之一即大學所學專業是否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專業偏好比大學知名度更高,一些名牌學校不合適市場專業學生就業不理想。用人單位在看重「專業」同時,還對大學畢業生的「專長」很重視,有專長的復合型人才是用人單位競相爭聘的熱點。第三,海外歸來學子對我國大學生就業沖擊加劇。近幾年來,留學生回國潮一浪高過一浪,直接擠壓國內大學生就業空間,這些海外學子對世界經濟運行規則,各國法律制度等比較了解,在國外多年的鍛煉,社會實踐能力和駕馭各國社會文化、政治制度差異的能力比較強,競爭力較強,是國內大學生就業強勁對手。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主要問題

我國大學生占國民總數的比例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但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卻很嚴峻,造成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

1用人單位誤區

不少用人單位在選擇大學生時存在或多或少的誤區,主要有:首先,過分關注文憑。不少用人機構認為,學歷越高越好。選人學歷化,造成受聘人員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或人才浪費,比如有些單位招聘計算機軟體研究生僅用於本單位的打字等簡單文字處理。現實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與文憑並不能直接劃等號,不少本科或大專學生的業務能力不比研究生業務能力差。第二,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於劣勢,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女大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況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這是女大學就業難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於大學生公平競爭。第四,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用人企業經營有困難,急於招聘某一方面能人,並且希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而一般大學生則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實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有較高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

2大學畢業生誤區

大學生畢業生自身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誠信問題,不少畢業生發現求職時有一定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學生則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第二,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於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加上不少大學生大學學習不認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第三,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於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於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同時,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嚴重影響就業。據中新網(2004年7月23日)報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難找工作。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職人倍率分別為0.96、0.92、0.91,0.87,1.42。即100名初中生競爭96個崗位,而100名本科生只有87個崗位可供競爭,造成本科學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狀態。第四,求職途徑把握不準。不少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的方法,或希望通過熟人「托關系」、「找門路」以捧上「金飯碗」,不善於「推銷」自己,沒有針對自己的切實優勢,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率。

3高校的誤區

我國目前高校存在不少問題,如:重點大學的教師一般都重視科研,而對本科生教學的責任心不強,部分教師講課滿堂灌、課後不輔導、考試標准不嚴、學生評價期考一錘定音;對教育內容及方法,輕視教養,專業知識面狹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不明確;高校的內部運營封閉、缺乏自我評價和改進機能;高等教育的學科結構不盡合理,雖然教育部對高校學科專業進行了調整,但由於各高校辦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科調整、專業設置仍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特別是私立高校,由於經費的原因,「重文輕理」嚴重〔2〕,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學校不顧自身「軟體」、「硬體」是否允許,設置了投資少、見效快的專業,導致專業進一步失衡,這些因素都進一步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

三應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對策

由於造成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用人單位、大學生、高校及社會共同努力。

1用人單位的對策

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其次,選人標准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准,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後,擇優錄用。基本上可以通過以下三步來完成:第一步初選。按照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標。如年齡、文化程度、經驗等,要查戶口本、身份證、畢業證及相應能證明經驗能力的成果和有關獲獎證明等,確定初步合格的人選。第二步考試。包括口試、筆試、實際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關業務能力。第三步復試。經過雙方面談,做出錄用決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層次與崗位對受聘者的滿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後錄取合適者〔3〕。

2大學生應對就業難題的對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素質與能力。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製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欠佳會減弱人才的決策能力,因為如果要達到目標需要體力與耐力,一個人就可能因體力不支而放棄。除素質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第三,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於人才交流會、網路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幹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後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得已時,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求職擇業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後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首先,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積極培養大學生知識和能力,培養具有不斷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精神,能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其次,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現有科類結構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必須適時調整。實施高校擴招後,必須協調高校招生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必須實行不同層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對高職教育實行寬松政策,對於本科及以上教育採取寬進嚴出政策,保證教育質量。必須強調的是,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出現技術工人需大於供的態勢,特別是高級技術工人極度缺乏,在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時,縮短高職教育年限,變現在的3年為2年,既有利於這類學生提早就業,也有利於滿足用人單位對這類人才的需求。第三,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建立以服務為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並能獨立開展工作,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培訓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為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掌握競爭技巧,積極參與人才市場的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

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判斷。政府要通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其次,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加入人民解放軍,既有利於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延緩大學生就業時間,也為社會

Ⅵ 現在的大學生,都有哪些墮落的行為

回想起我已逝去的兩年大學時光,有難過,有開心,但更多的是後悔。就像契訶夫所說:「要是已經活過的人生只是草稿,另有一段可以謄寫的人生,該有多好。」可惜時間不會因為你的後悔而倒流。大學生活很寬松,但我希望我們可以正確地認識什麼是墮落,該怎麼去改變。
1.沉迷於短暫的快樂。大學有很多的自由時間,有多少人把大把的時間用在刷劇,刷視頻,玩游戲上?這些只滿足了我們一時的快樂,它不能帶給我們一世的幸福。我們需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哪種快樂,是放縱即可得到的短暫低級的快樂,還是自律才能獲得的長久精神上的高級快樂,太舒服的路大多都是下坡路。大學四年是我們人生中的重要時間,值得我們認真對待。盡管我們犯下過種種錯誤,我們依然有理由對未來充滿信心,認真過好餘下的大學時光。

Ⅶ 大學生就業難七大原因是什麼

大學生就業難七大原因是:

1.大學生競爭激烈

大學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首先,全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生畢業,大學生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加強了競爭壓力。其次,全國每年都有很多人從工作崗位下崗,他們也在努力尋求再就業,與畢業大學生也展開了競爭。

2.學生仍然期望過高

大學生就業理念也存在一些誤區,如「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幹」「創業不如就業」,「就業難不如再考研」等。

3.知識沉舊,轉化率低

被調查的60%企業反映,應屆大學生到崗工作,學什麼專業干什麼工作,實際知識應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數學生表現出所學過的知識轉化不出來,不能變成自己在崗的實際能力。

我國大學生一般適應周期在1—1.5年才能獨立完成工作,而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到崗適應期是在2—3個月。

4.社會發展的區域存在不平衡

東部發達地區為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較好回報發展的前景,成為人才輸入省。在這些地區人才競爭激烈,很多學生未能有效就業,即使處於失業狀態也不願去西部地區就業。在西部地區,卻存在大量的崗位找不到畢業生。

5.畢業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適應市場需求

部分大學生在大學里不學無術或者學無所得,沒有一定的專業素質,能力無法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因而無法實現就業。

6.大學生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近年來的人才市場需求供給情況反映,各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以機械加工為主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現了部分工科類大學生在校期間又到勞動部門開設的技工培訓學校學習拿到技能等級證書。

7.學校辦學方法和觀念落後

一些學校的辦學方法和觀念落後,沒有市場意識,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大學生所學專業不符合市場需求,出現了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熱點內容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男科 發布:2025-01-17 05:50:26 瀏覽:157
在校大學生轉士官 發布:2025-01-17 05:28:59 瀏覽:610
早稻田大學傳媒專業 發布:2025-01-17 05:28:59 瀏覽:635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科 發布:2025-01-17 05:23:23 瀏覽:613
蕪湖本科生購房免契稅 發布:2025-01-17 05:17:36 瀏覽:718
海泰大學城 發布:2025-01-17 05:16:56 瀏覽:352
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優點 發布:2025-01-17 05:04:31 瀏覽:936
ipad怎麼下sc掌上大學 發布:2025-01-17 05:03:57 瀏覽:575
江南大學土木工程的教授鄒 發布:2025-01-17 05:03:49 瀏覽:502
美國大學被defer了再申請機會 發布:2025-01-17 05:03:10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