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大學生
㈠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大學生知識水平有什麼差異
學習好壞只是一部分的原因,主要現在是大學里魚龍混雜,三教九流之人比比皆是,大學的教育是和社會實際是脫軌的,那時包分配,現在誰管你啊,也不是7、80年代大學生比現在的學習好,只是那時除了學習也沒什麼乾的,現在大學生好的有的是,平庸的也有的是。
㈡ 七十年代本科畢業最低是副處嗎
七十年代的本科畢業生在畢業之後,會由國家分配工作,並享有幹部待遇,但並不一定意味著能夠獲得副處級的職位。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倡導工農結合,因此,即使是本科畢業生,也需要先從工人做起。盡管他們享有幹部的待遇,但實際的工作崗位仍然是車間的一線工人,而不是副處級的管理崗位。
那時候,大學生畢業後的起始工資並不高,第一年是45元,第二年增加到54元。這與副處級幹部的薪資水平差距甚大。因此,即使擁有大學本科文憑,也並不意味著能夠立即進入副處級的管理層。
總的來說,七十年代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起點和待遇主要取決於分配的崗位,而不單純是學歷和文憑所能決定的。
這一時期的教育和就業制度,強調的是實踐經驗和社會實際需求,因此,即使是大學畢業生,也需要從基層做起,積累經驗和能力,才能逐步晉升到更高的職位。
這一時期的大學生,往往面臨著從工人做起的挑戰,這也培養了他們腳踏實地、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
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就業制度,使得七十年代的本科畢業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自我提升和發展的機會。
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職業生涯,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㈢ 上世紀70年代讀過大專的人,相當於現在什麼水平
70年代看70年代前期和後期,70年代前半期出生的人經歷過兩次重大社會變革,這兩次社會變革對出生人口和招生人口都有巨大影響。第一大變革是1976年文革結束。第二大變革是92年開始招自費生,99年大規模擴招。
70年代前期70-74平均出生人口大約2500萬,76-79四年出生平均人口大約1820萬。平均出生人口相差非常懸殊。
前期80年代末期到在92年以前左右參加高考,當時大中專招生人數大約是60多萬左右,90年招生人數甚至比85年還少,而按參加考生出生年份平均出生人口計算(假定平均考生18周歲),70年代前期(70-74)對應參加高考年份(1988-1992),平均招生人數大約65萬,對應出生人口佔比65/2500,大約2.6%。而七十年代後期(75-79)對應(參加高考年份93-97),平均招生人數大約96萬,對應人口佔比96/1820大約5.3%。
而招生錄取的學生中包含了幾個層次,重點大學,普通本科生,跨地市招生大專(省專),本地市招生大專,中專。
70年代初出生能上省專的大約相當於現在的985水平,中專相當於現在的211水平。
70年代末能上普通本科的大約相當於現在985水平,能上大專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11水平。
㈣ 急········關於70年代大學生奮斗的故事,請大家給我講講70年代大學生如何奮斗的故事,
可以參考下
七十年代大學生
●江成美
在75321班的返校校友聚會上,一個謙虛,健談,和藹可親的老校友張沖傑先生帶給了我們許多的感動和收獲。
張沖傑先生,1978年7月畢業於我校化學工程系,工程師,講師,高級經濟師,國家計算機維修工考評員,電腦報硬體專家。張沖傑先生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學生,他們那一代大學生豐富的人生體驗值得我們去分享。
大學篇 上大學前,張沖傑先生是軍工廠的一名普通工人,有四年工作經驗,只上過初中。但由於當時業務水平突出,由單位推薦,他以工農兵學員的身份,於1975年進入我校化學工程系含能材料專業學習。當時國家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只是象徵性的考了一些文化素質課,當時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全部由國家負擔。能在當時的環境下上大學,張先生覺得自己是「時代的幸運兒」。
大學生存在「自我設計」的問題。張先生接受采訪時,首先提出了這個話題。他認為,人生應當至少進行三次自我設計:大學期間進行人生的第一次自我設計;大學畢業後進行第二次自我設計;中年以後進行第三次自我設計。張先生在進入大學後就很好的設計了自己的一生……
70年代,大學生的數量極少。後來國家重視知識,重視人才,他們畢業後都有一個很好的就業環境,再經過自身幾十年的打拚,那個時代的校友現在都已是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了,可謂功成名就。如今他們聚在一起時,談起今天取得的成績,無不懷念和感謝當年的大學生活。當時的學習生活環境很艱苦,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都非常有限。沒有電腦,上課要記很多筆記。張先生以此來說明他們當時努力的情況,他笑談自己上大學時已是著名的「抄家」,多次整張整節地抄書,讀書筆記少說也有百萬字。他認為自己在記筆記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如寫作、表達等。認真學習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是綜合素質之一。其它如接受教育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心理承受力,堅忍不拔的毅力等都是大學生需要具有的素質。
張先生是當時學校的活躍分子。他參加了多個社團的組織工作,在團委學生會都有任職。他還參加當時的文學類社團詩社。他自己也寫詩歌,當時流行朦朧詩,他說寫詩讓人靈秀、空靈;讀詩,人會更有才情和氣質。他還當場朗誦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詩歌朗誦完後,張先生更多地談起了詩歌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作用。他認為現在的大學生都應該學習詩歌,特別是唐詩宋詞。藝術可以陶冶情操,教育可以增加知識。張先生認為自己當時受專業老師的教育影響很大,他還特別提到專業老師呂春緒教授的知遇之恩。他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沒有雞蛋,不會孵出小雞。如果沒有種子,也不會開花結果。」他很感激當年老師給他的教育和幫助。
就業篇 「追求自我,敢於挑戰自我,挑戰社會。命運把我們拋向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改變自己,挑戰自我!」張先生頗有感慨。 1980年5月,張先生在福州大學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結業。1985年3月創建單位的微型計算機室,86年5月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等。1987年9月任福建某軍工廠的副總工程師,並兼任三明大學永安分校高級講師。由於軍工單位涉及國家機密,專業比較狹窄,張先生認為自己才幹施展不開,於是選擇了轉業。1990年10月起張先生調任三明大學經濟管理系副主任、學報副主編,並兼任北京技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創業篇 「如果可以選擇,你要選擇高雅。」已有多年從業經驗,並取得一定成就的張先生仍不滿足於現狀,他有更高的理想追求。這時,他正值中年,開始進行了他人生的第三次「自我設計」。張先生於1993年3月辭去公職,回老家泉州創辦電腦公司,1995年7月創辦泉州市風行電腦技術學校,1999年9月創辦國內第一家助學網站——自學之路(新浪博客《自學人生》的前身--編者),以後又創辦風行電腦維修網,影響了成千上萬的自學者。他在自己的第三次人生選擇中回家鄉實現專業轉變,開始進行硬體開發,並開辦自己的電腦學校。他開辦的私人電腦學校在當地很有名氣。在這期間,他很關注青年人的就業問題,在自己的學校培養出了很多有用人才,實現「初中生拿大學生一樣的工資」的奇跡。他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並多次進行演講,身體力行教育下一代。張先生三次人生的「自我設計」,為我們展示了七十年代大學生豐富有趣的校園生活,以及就業創業的宏偉歷程。
在張先生的「自我設計」中透出一種積極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他這樣對現在的大學生朋友說:「別奢望別人給你翅膀,翅膀要從自己的骨頭里長出來,再慢慢的豐滿羽翼。」 許多人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是張先生說,「性格不完全決定命運,人的成才性格只佔60%,40%由個人努力決定」。張先生說自己年輕時喝酒會臉紅,心直口快,上大學時就因為隨便評論國家領導人的書法而受到批判。他說這樣的性格不適合做公務員或政治家。但是他在幾十年的社會經驗積累後,已經能夠笑談人情練達即文章,做到瀟灑坦盪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