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當代大學生
A. 疫情緩沖期,當代大學生在校如何履行自己的責任
做好自我防護、做科學的傳播者、謠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護者、家庭的關愛者。
1、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前提是要做好自我防護。
只有保護好自己,不讓病毒感染,才能讓家人放心,才能給社會做貢獻。保護好自己,必須嚴格遵守當地防疫指揮部的命令,積極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和關注疫情防控的最新動態,科學防疫:既要無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又要消除恐懼心理,堅持學習,早睡早起,多做操,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要不轉發未經核實的信息。
2、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必須從關愛家人做起。
這次疫情讓全國所有的高校都延期開學,讓所有寒假返鄉的大學生都必須盡可能長時間宅在家裡,讓大學生有了長時期與家人特別是爺爺奶奶待在一起的機會。宅在家裡的大學生要多做家務,主動關愛家裡的每個人特別是老人。要向家人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的最新知識,引導家人做好防護並通過做室內健身操提供免疫力,引導家人理性對待網路上的相關信息,消除恐慌。
還要利用這次機會,深入訪談家人特別是老人,了解家庭、村莊、社區的發展變化,撰寫家史、村史或社區史,通過描寫自己家庭(家鄉)的進步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可以聚焦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區(村莊)在疫情發生後的各類社會現象,抒寫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大學生應該學習運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學到的立場、觀點、方法,結合在專業課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發揮自己是網路原居民的優勢,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理性分析,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微信及時傳遞給家人、同學、朋友和老師,優秀的還可以投給人民網、光明網等媒體發表。大學生在疫情期間寫觀察研究文章,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來展現愛國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法治精神等,不僅可以謳歌真善美,弘揚正能量,為防疫助力;
而且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中國社會生活和培養他們應對危機的能力,為他畢業後成為中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一員做好准備。
4、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還可以參與社區的防控工作。
如協助社區幹部做信息錄入、物質分發、宣傳教育等工作,當然參與這些工作的前提是社區需要且做好自我防護。所在社區復工或春耕後,也可在防護到位的情況下參加生產。
(1)疫情下當代大學生擴展閱讀:
為了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在防疫戰中學習成長,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接到教育部「暫停所有寒假社會實踐」的通知後,要求2019級本科生將寒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改為「弘揚正能量,筆力助抗疫」活動:在QQ空間或朋友圈或社會實踐教學的班群中寫觀察日記或短評,向親朋好友、同學及時解釋防疫政策、化解負面情緒、弘揚真善美,指導老師及時點評。
在學院微信公眾號開設「大學生防疫建言」「大學生防疫觀察」「大學生防疫日記」等專欄,專門發表大學生關於防疫的報告、論文或隨筆。在延遲開學期間的線上教學盡可能結合疫情防控組織學生聯系教學內容就一些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B.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做
1. 疫情之下,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做?首先,我們要保持冷靜的心態,遵循國家的防疫政策,積極配合各項防控措施。
2. 在學習上,我們應該珍惜在校時光,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畢竟,知識就是力量,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面對挑戰。
3. 同時,我們要注重身體健康,保持規律的作息,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身體健康,還能幫助我們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
4. 在疫情期間,我們還要注重人際交往,通過網路等方式與朋友保持聯系,分享生活的快樂和困擾。社交互動對於我們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
5. 最後,我們要有責任心,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參與任何可能增加疫情傳播風險的活動。我們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迎接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