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玄玄

大學生玄玄

發布時間: 2025-01-29 04:59:15

大學生創業故事800字

關於大學生創業故事有哪些呢?當今世界已經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作為知識經濟核心的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由於高科技產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促成了滿足其特徵需要的一種新的投融資機制——創業投資。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大學生創業故事800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大學生創業故事篇一:95後“姨媽哥”賣衛生巾

王玄玄是個普通的“95後”的大男孩,他就讀於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然而這個學建築的“理工男”卻做了一件令所有老師同學大吃一驚的事情,還在上大學的他,竟開始做起了衛生巾的生意,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男孩的生意居然十分興隆,每月收入過萬。甚至同學都戲稱他為“姨媽哥”。

生命不息創業不止

王玄玄是徐州人,他對記者說,“我家裡很多人都做衛生巾生意,”王玄玄的大舅和大嬸在北京做衛生巾生意,他的姑姑則把生意做到了長沙,王玄玄受家人的影響,就想成為一個“姨媽哥”。到了2014年,王玄玄被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學習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大一下學期,他就開始了創業,“我就想在揚州做起來。”

初出茅廬受挫折

初生牛犢不怕虎,說干就干,王玄玄一口氣拿了28100元的貨。“拿貨之後就是批發和零售,我自己就在揚州跑。”為了能夠把衛生巾推銷出去,王玄玄騎著自行車帶著兩箱貨,開始了自己創業的第一步。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先去的是一家母嬰店,對方說有微商供貨,把我給拒了。”王玄玄的第一次嘗試失敗了。

不撞南牆不回頭,盡管第一次失敗了,但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里,王玄玄還是為自己的事業不斷努力。揚州市區到處都布滿了他的足跡,“養生會所、美容院都去過,都是被拒絕,兩個月一單生意都沒談成。”

皇天不負苦心人,“姨媽哥”終於“開張”

接連的失敗沒有打擊到王玄玄,苦心人,天不負,在第三個月,王玄玄的衛生巾生意終於“開張”了,“那是在2015年5月份,離著我們學校不遠一家葯店裡,老闆娘拿了四箱衛生巾”,王玄玄嘗到了勝利的甜蜜,每箱衛生巾他掙了170元。

到了2015年9月8日,王玄玄從走街串巷的賣貨郎正式成為了代理商,他也將自行車換成了電動車,“我現在有兩輛電動車,揚州市區也小,騎車能跑一圈下來。” 為了更清楚的向顧客介紹產品,他總是隨身攜帶著產品示範箱,為了突出自己的產品,他就一家一家的跑養生會所,把各種品牌的衛生巾和自己代理的衛生巾做對比實驗。

到了2015年11月份,王玄玄也越來越熟練,一個月大概可以賣出50箱衛生巾,除此之外,他又開始代理空氣凈化器、嬰兒紙尿褲等產品。這樣算下來,王玄玄每個月的收入達到1萬多元,甚至最多時掙了17000元。

直面爭議 勇敢創業

“剛開始做的時候,好多女生覺得不可思議,男同學也不理解不支持。”王玄玄笑著告訴記者,當初確實異樣的眼光很多,畢竟衛生巾對於女生來說,是一個隱私話題。

“我們要選擇合適時機,讓王玄玄給同學們講創業歷程。對於他來說,已經對商品的貨源、渠道做了充分的准備,而不是盲目創業。我們會對他提供一些創業咨詢服務。”小王的老師說。

大學生創業故事篇二:90後大學生微信直播烤串創業日記

近兩年,隨著微信的火熱,許多創業族選擇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布各種商品廣告,希望藉此打開銷路,在長沙,一家以羊肉串為主打的燒烤店,眾籌了40多個投資人參與,每晚客流量絡繹不絕,一位難求,不到40平米的面積,日均營業額8000餘元。

同樣是解決銷售問題,90後大學生劉鵬的微信朋友圈裡卻沒有商品圖片,有的只是一篇篇創業日記。

准備:為研製烤法 吃了一噸肉

來自益陽農村的劉鵬,在湖南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讀書期間,就賣過電腦,擺過攤,干過培訓,送過外賣。2013年畢業後,他在一家酒企做銷售工作。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劉鵬與他的朋友們常常會在下班後聚在一起,久而久之,他萌生了自己開夜宵店的想法。

劉鵬說:“三月份的時候,我就開始去各個地方找食材,到各個地方去看哪裡的羊肉好,我們嘗試了各種方法,吃肉都吃了一噸。然後我們就把羊肉腌制出來了,用一些特殊的烤法,猜有了現在這樣的羊肉串。”

今年7月,劉鵬的烤串小店正式開業了,這間位於長沙市韶山路與解放路交匯處立交橋橋下的小店,面積只有40平方米,從商業的角度來講,位置十分不理想。

不過,酒香不怕巷子深,雖然地段不好,卻讓劉鵬想到了新點子:“剛畢業才兩年,所以我們都沒有什麼錢,然後我們就找了一個地段不是那麼好的。客源是我們很擔心的,我們就只能用微信的渠道去做傳播。”

剛開始,劉鵬也想過在微信上發布自己的烤串圖片,寫上門店地址和價位,以吸引顧客。但就在這時,一位在微信上經常聊天,但素未蒙面的東北網友,在得知劉鵬的父親酷愛喝酒後,給他寄了一份價值不菲的葯材,說是泡在酒里能夠養身,這件事對劉鵬的觸動很大。

“我就覺得通過微信,可以讓人跟人之間的信任度變得這么近。 所以我就重新定位了微信,是人跟人之間的鏈接,而不是人跟商品之間的鏈接,所以最後我就覺得去傳遞我自己的思想,創業的一些感覺。 所以我就開始寫這個東西。”劉鵬說。

傳播:微信寫下創業經 ,不提商品有哪些

從那之後,劉鵬堅持每天將自己的創業經歷寫成日記發表在微信上,這其中,既有購置桌椅、采購食材之類的瑣碎小事,也有他在面對創業困難時的迷惑與選擇,但在260篇創業日記中唯獨沒有他銷售的商品。

日記發布後,劉鵬一下子火了,共逾三萬人次瀏覽過他的日記,最多一篇收獲了3000多個贊和5000多條評論,越來越多的人在微信上留言,要來店裡嘗美食,支持創業,現在,劉鵬的小店日均營業額達到8000餘元。眼下,劉鵬的新店即將開業,除了微信上眾多網友留言會繼續捧場,中糧可口可樂、切糕王子、一米科技等公司紛紛慕名而來,為他的新店提供了總價值20餘萬元的贊助。

“很多人來湖南中糧可口可樂考察的時候,可能就要去我那裡。 就把我那個地方設為他們定點做活動的一個單位。”

心得:創業敢嘗試 資源要共享

作為90創的一代,劉鵬說,創業就得勇敢嘗試,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即便失敗,也還有無數次重來的可能。如果大家都不願意去共享資源、分享經驗無疑是給自己建立了一堵圍牆。在如今這個年代,閉門造車無疑是死路一條。雖然會有失敗,會有低谷期,但只有試錯之後才會發現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他相信只要自己堅持走下去,創業之路就一定會成功。

大學生創業故事篇三:高校“創業街”點亮在校大學生

最近,湖南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大三學生吳雲雲和5位小夥伴共同創辦的“針灸之家”經過層層選拔,從1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順利入駐學校創業街。

為幫助大學生創業項目孵化落地,湖南中醫葯大學專門開設了一條“創業街”,首批22個入駐項目可以免費使用30平方米的經營場地,並獲得創業專項扶持資金。

創業基因將點亮職業生涯

3月18日一早,陳爺爺又來到“針灸之家”找吳雲雲拔火罐。他說很喜歡“針灸之家”的氛圍,包括吳雲雲在內的6位95後“小中醫”都是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他們服務熱情,讓人感覺“很溫暖”。

盡管開業才1個月,但吳雲雲告訴記者,目前小店已集聚了一批像陳爺爺這樣的“忠粉”。剛開業時,大家又高興又擔心,畢竟沒有臨床經驗,怕得不到顧客認可。為此,他們相互當“小白鼠”,找穴位、練手感。

合夥人黎苗苗說,這里更像是一個實戰平台,促使大家把書本知識內化成過硬的技術。如今,6人都考取了保健按摩師證,遇顧客登門,也頗為自信。

除了針灸推拿業務外,“針灸之家”還有多項經營業務。

項目指導老師、該校針灸推拿學院顧星教授認為,“針灸之家”將來完全可以發展成一個“流動診所”,為眾多“中風後遺症”患者提供上門服務。顧星還特別強調,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不是“企業家速成教育”,而是將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內化為創業者的內在基因,“有了這些基因,即便將來他們不當老闆,但也將終生受益”。

大學生創業須與專業結合

除了“針灸之家”,在創業街上還雲集了“壽比南山”移動康復保健、“易佰康互聯網+健康管理服務”、“醫源中醫傳承”等多個項目。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與該校學生所學專業密切相關。

“易佰康互聯網+健康管理服務”項目負責人龍雲飛告訴記者,項目主要通過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平台及線下服務,對每個客戶進行健康相關監測、分析、評價、健康指導、飲食管理和健康運動干預等,且長期跟蹤效果,分析評估、調整處方,針對每個客戶打造科學的適合自身的改善方案。龍雲飛說,“創業街”被自己視為創業夢想的孵化器,自己將藉助專業知識,整合各種資源,以此形成更強大品牌力量。

“醫源中醫傳承”則是一個中醫康復理療師的培訓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取得了中醫康復理療師在長沙地區的培訓資質,並開辦五期培訓班,培訓學員五百多名。

該校創新創業就業學院范崇源老師介紹,在對所有項目進行評審時,特別強調要與專業相結合。“把專業知識與創業意識結合起來,才有利於形成富有競爭力的創業項目。理論知識雖然沒有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多,但足以支撐起大家創業項目的思路。”范崇源認為,以專業技術為支撐,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創業,既是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同時也有助於大學生藉助優勢規避風險。

創業教育,給舞台也給壓力

據介紹,作為該校首條“創業街”,當時收到入駐申請的創業項目超過100個,評審通過的只有22個。在評審時,所有項目負責人對項目進行了多輪答辯和項目展示,而評審專家按照是否“實際運營與投資”、“創業團隊人員結構配置是否合理”、“啟動資金按項目預算是否准備到位”等多項指標評判。

不過,即便經過了層層選拔、得到學校大力支持,創業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22個項目中也有個別項目因為資質不夠、手續不全等問題,目前仍沒有開始經營業務。在采訪中,吳雲雲也告訴記者,駐街入園,雖然學校不收費,但創業者仍然有壓力。“學校對我們每年評審一次,經營不善就把門面騰給別人。”

“創業教育光給舞台不給壓力,創新創業就會流於一場秀。”該校相關負責人說,創業教育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將依託“創業街”營造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激發了該校學生的創業意識,促進他們的創業能力和就業觀念。


㈡ 大學生創業故事800字

關於大學生創業故事的內容,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條目進行改寫和潤色,以確保語義不變,條理清晰,並糾正可能的錯誤:
**條目一:95後「姨媽哥」賣衛生巾**
王玄玄,一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受到家人從事衛生巾生意的影響,決定創業。他在2014年開始行動,利用自己的積蓄拿了28100元的衛生巾貨品。玄玄騎著自行車,攜帶兩箱貨品,開始在揚州的街頭巷尾推廣自己的產品。起初,他遭遇了多次拒絕,包括一家母嬰店因為已有微商供貨而拒絕了他。
然而,玄玄沒有放棄。經過兩個月的努力,他終於在一家葯店成功銷售了四箱衛生巾,開始了他的創業旅程。隨著生意的增長,他不僅賣出了50箱衛生巾,還開始代理其他產品,如空氣凈化器和嬰兒紙尿褲。他的月收入達到了1萬多元,最高時甚至賺了17000元。
盡管他的創業道路充滿了挑戰,尤其是面對性別刻板印象和同學們的質疑,玄玄堅持自己的選擇。他的故事證明,只要有決心和努力,大學生也能夠成功創業。
**條目二:90後大學生微信直播烤串創業日記**
劉鵬,湖南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他的創業故事與微信直播緊密相關。受到微信平台的啟發,劉鵬沒有在微信上直接推銷商品,而是開始寫創業日記。這些日記記錄了他的創業過程,從尋找食材到研製烤法,以及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劉鵬的日記吸引了大量關注,他的微信好友人數激增,小店的人氣也隨之攀升。他的創業故事不僅激勵了人們來嘗試他的美食,還吸引了多家公司的贊助。如今,劉鵬准備開設新店,他的創業之路證明了社交媒體在現代商業中的強大作用。
**條目三:高校「創業街」點亮在校大學生**
湖南中醫葯大學的學生吳雲雲和她的團隊成功入選學校創業街的項目。創業街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平台,吳雲雲和她的「針灸之家」不僅提供了針灸推拿服務,還有多項經營業務。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得到了顧客的認可,也吸引了學校的關注和支持。
創業街不僅是吳雲雲團隊的平台,還有其他與專業相關的項目,如「易佰康互聯網+健康管理服務」和「醫源中醫傳承」。這些項目展示了大學生結合專業進行創業的優勢和潛力。
通過這些創業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創業的多樣性和潛力。無論是面對性別偏見、資金不足還是市場挑戰,這些創業者都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證明了創業的可行性。

熱點內容
一般大學生宿舍施工圖 發布:2025-04-25 19:01:23 瀏覽:99
大學生創業有補貼嗎 發布:2025-04-25 18:56:28 瀏覽:113
想當老師在重大學什麼專業較好 發布:2025-04-25 18:46:25 瀏覽:441
西南大學老師住哪 發布:2025-04-25 18:45:25 瀏覽:795
大學生建卡貧困戶補助 發布:2025-04-25 18:45:17 瀏覽:962
大學生寫小說 發布:2025-04-25 18:37:36 瀏覽:114
夫妻都是大學音樂教授 發布:2025-04-25 18:31:35 瀏覽:159
江西師范大學復試時間 發布:2025-04-25 18:29:58 瀏覽:85
大學生心理劇主題舉例 發布:2025-04-25 18:27:50 瀏覽:603
2012年曲塘中學高考錄取大學名單 發布:2025-04-25 18:12:06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