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學考研復試
㈠ 自然地理學考研那些學校不考數學
地理學考研很多學校都考數學,但也有一些不考數學的,基本上都是學科評級較高的自主命題院校;下面介紹一些不考數學的地理學考研院校。
地理學考研不考數學院校名單
一.福建師范大學
研究方向:01自然資源與環境 02區域開發與國土整治 03土壤與土地資源 04生態與環境。
專業考試科目:普通自然地理,中國自然地理。
推薦理由:.師資力量雄厚,設有自然地理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有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實驗室。科研實力強,近年承擔項目獲科研經費1500萬,在國際權威刊物和國家一級刊物發發表論文150餘篇。在教育部自然地理專業評估中排第10。
注意:該院校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
二.西南大學
研究方向:01岩溶學與環境變化 2 地貌環境與應用地理 03地貌與災害地貌 04土地利用與土壤環境。
專業考試科目:自然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含中國與世界經濟地理,人文地理)。 推薦理由:學校屬「211」,學習氛圍好,師資力量不錯,有一岩溶學重點實驗室,在一院士的領導下該方面的研究處於國內甚至世界前沿!
在教育部自然地理專業評估中排10前。目前暫實行公費制,比例大約為30%——50%。
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研究方向:01旅遊地理與旅遊資源開發 02城市土地利用與規劃 03土地生態與可持續利用 04資源資產與市場。
專業考試科目:中國地質大學的專業課考試科目比較復雜,有的考數學有的不考,建議考生去官網仔細核實。
建議:此學校復試線分數較高,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備。
四.武漢大學:
研究方向:01湖泊與濕地生態環境 02水文地理與水資源 03環境變化與災害 04自然資源利用與優化配置 05資源環境決策支持系統 06資源與環境遙感。
專業考試科目:遙感技術及應用自然地理學。
五 浙江大學
研究方向:不區分研究方向。
專業課考試科目:地球科學基礎地理學。
全國排行第三的院校,不考數學,是追求名校學生的首選
六.華中師大
研究方向:01.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 02.環境生態 03.旅遊資源與環境。
專業考試科目:地理科學導論 中國地理。
復試科目:自然地理學。
沒有博士點,專業只能算個B等!目前實行獎學金制!華師以人文地理見長,但自然地理也不弱。
七.華南師大
研究方向:01地表過程與演變 02環境生態與生態旅遊 03城市生態環境與景觀規劃 04海岸環境及管理 05全球變化與環境信息系統 06環境及其演變 07氣候環境變化-記錄與影響08 地貌及其年代學。
復試科目:中國自然地理。
注意:本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八.西北大學
研究方向:不區分研究方向。
專業考試科目:地理信息系統 自然地理學。
西北大學人文地理是強項,但這也不意味著西北大學的自然地理就弱。
九.河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01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02資源評價與可持續利用 03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04生態建設與災害防治 05城鄉規劃與景區設計。
專業考試科目: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綜合。
十.山西大學
研究方向:01生態地理 02區域環境規劃與評價03區域經濟開發04黃土高原整治。 專業考試科目:自然地理學 中國地理(含30%數學基礎)。
注意: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十一:山西師范大學
研究方向: 01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 02全球變化與環境災害研究 03區域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04土地生態與土地利用 05旅遊開發與規劃。
業考試科目:區域地理 自然地理學。
十二.遼寧師范大學
研究方向:不區分研究方向。
專業考試科目:地理學基礎 中國地理。
十三. 吉林師范大學
研究方向: 01生態環境調控與建設 02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 03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04區域規劃與可持續發展 05生物地理學 06親緣地理學
專業考試科目:自然地理學中國地理。
十四.哈爾濱師范大學
研究方向:01土壤生態與管理 地表過程監測與模擬 02環境遙感檢測與影響評價 03環境檢測評價與規劃管理 04濕地過程與環境效應 05自然災害與地表沉積。
專業考試科目:地理學基礎地理信息系。
㈡ 福建師范大學非211,但是自然地理學排名靠前。值得考研嗎
地理科學學院歷史悠久,從創建於1907年的福建優級師范學堂史地專科至今,地理學科已走過近百年歷程。1952年福建師范學院始建地理系,1958年成立中科院華東分院福建地理所(1964年更名為福建地理研究所);1970年(文革期間)系所均被迫停辦;1972年和1982年先後復辦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系(後增設旅遊系和土地與城市系)和地理研究所;1999年8月,由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組建地理科學學院。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院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等方面不斷登上新台階,已成為居全國高師同類院系前列、在我國東南部地區起學科輻射作用的地理、資源與環境領域人才培養基地和科研機構。學院曾多次獲校思想政治工作、文明校園建設、產學研和科研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目前學院形成比較完整的辦學體系和支撐體系,擁有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生態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城市與區域規劃、水土保持、生態學等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生態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土地資源管理等8個碩士點,學科教學(地理)、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地理科學(國家理科基地)、地理科學(師范)、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生態學等5個本科專業。設地理學國家理科基地、地理系、資源與城市規劃系、地球信息科學系、生態學系,有福建省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福建閩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國家林業局)、福建省亞熱帶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福建師范大學生態文明科學研究中心)、福建省地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福建省綜合地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地理研究所、城鄉規劃設計研究所、生態文明研究所,自然資源研究中心、亞熱帶濕地研究中心、地球信息科學研究中心、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單位。福建省地理學會、自然資源學會、天文學會、生態文明研究會、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掛靠學院。
一級學科博士點都有,你說沒有碩士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