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大學生
❶ 3.請談談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中國大學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好中國聲音
寫作思路:立意要新穎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
正文:
新時代領路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多年來,中國以華夏之泱泱,一直堅守大國擔當,書瀉著精彩華章,力圖與世界各國交相輝映,共添天下風光。
首先,中華人民攜如掾巨筆,書萬卷華章,為故事的講述提供著素材話本、夯實著沃土根基。講好中國故事從來都不是空洞的,若沒有中國的人、物、事做支撐,缺乏實實在在、令人敬佩的事例,那麼,無論用多少華麗辭藻修飾,中國故事都是空洞乏味的,旁人甚至不屑聞之,又何談「講好」?
因而,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前提是寫好中國故事、演繹好中國佳話。「花香蝶自來」,講好一個個引起人類共鳴的故事,聽眾自然願意捧場。
如港珠澳大橋引來舉世盛譽,如中國「天眼」讓世界驚嘆,又如「嫦娥四號聚焦國際目....我們並未大張旗鼓、四處宣傳,但它們卻如長了翅膀般飛向世界各地,何也?因為這些故事真實而精彩。
當然,趣味盎然的故事只是基礎,而非全部。講好故事,心自然還應落在 「講」上,以生動形象、高超的講述技巧,為中國故事再添一束光,再引一群人。
不同文化的交流就似一一個個漣漪的碰撞交匯,相互影響、不斷擴散而成就自我卻又保持各自特色。尊重其個性,以世界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中國故事,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所在生動准確的敘述要根據聽眾的特點來安排。
當《朗讀者》承載著中國價值、中國故事走出國門時,中德雙方各誦《寫給母親》打開了兩國人民的心門,中國故事傳得動人、傳得美妙。
同時,用「一帶一路」的悠悠駝鈴串聯世界各國的共同心聲,用『進博會』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更多的目光,將高鐵動車的名片撒向萬水千山....講好中國故事,大同之夢定能輝煌。新時代領路人也多次強調:「我們要營建世界人民的後花園。」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獨善其身日益顯得不切實際,需要我們精心搭建,讓世界人民願意到此休憩玩樂、共謀發展。
要針對當下仍有一些人不明內里甚至誤解中國的情況,慎重思考如何將一個個精彩的中國故事講好,展現中國愛好和平、互融天下的形象。
新時代,要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理解中國,需要別人全面客觀地看,更需要我們生動准確地說。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你若盛開,粉蝶自來,講好中國故事,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泱泱中華,盛世華章,盼與世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