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哲學博士後設站單位
1.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的辦學規模
截止到2012年,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有哲學、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4個本科專業,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哲學、政治學、公共管理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授予權,有邏輯學、政治學2個重慶市重點學科。
有邏輯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邏輯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外國哲學、中國哲學、宗教學、科技哲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等共1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截止到2012年,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有教職工63人,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1人。專任教師中66%具有博士學位。
其中公共管理系有專職教師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人。兼職教授4人。擁有重慶市學術技術帶著人2人,後備人選1人。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重慶市名師1人。
其中哲學系有教授13人,副教授8人,講師9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何向東教授),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王靜教授)。重慶市第二屆哲學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2011年獲得「邏輯學」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和邏輯學獲得重慶市優秀教學團隊。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職稱結構 職稱 姓名 教授 何向東、楊玉輝、吳江、唐曉嘉、陳躍、董 婭、孫道進、王靜、陶林 副教授 鄒順康、岳躍、張煥英、江凌、亢犁、張玉霞、歐書陽、彭朝榮、郭美雲、任丑、王斌、祝莉萍、熊潔、李凱、張愛林、譚傑、毛興貴、王作軍、楊陽 講師 周兵、楊宇霞、王德新、黃琳、王崧、劉維、張雪峰、馬鳳鳴、王琦、邱德勝、張雨、王俊傑、潘妮妮、李烜、楊揚、解興華、曾智洪、諸彥含、馬明輝、劉阿斯、李譚君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學位結構 學位 姓名 博士 陳躍、陶林、岳躍、周兵、王靜、楊玉輝、郭美雲、祝麗萍、任丑、孫道進、王斌、熊潔、李凱、張愛林、王作軍、毛興貴、吳江、張煥英、江凌、解興華、楊陽、楊揚、李烜、潘妮妮、曾智洪、諸彥含、馬明輝、劉阿斯、李譚君、邱德勝 碩士 亢犁、王德新、譚傑、張玉霞、歐書陽、王崧、張雪峰、劉維、何向東、唐曉嘉、鄒順康、張雨、馬鳳鳴、王俊傑、彭朝榮、楊宇霞、王琦 學士 董婭、黃琳 截止到2012年,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擁有現代化的電子政務實驗示範中心1個,多媒體課件演示室5個,圖書資料室1個,藏書2萬余冊。學院設有網路與繼續教育培訓中心,負責組織網路遠程教育、成人繼續教育等學歷教育,同時開展研究生碩士學位進修和在職培訓等非學歷教育。學院有學生近700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200餘人,全日制本科生近500人。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還承擔著西南大學全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和《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教學任務。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繼續教育教育培訓中心負責組織函授、網路遠程教育、成人脫產班等學歷教育,招收教育碩士、農業技術推廣碩士等學位教育研究生。此外,還舉辦研究生碩士學位進修班和在職培訓等非學歷教育培訓班。
98級思想政治教育班是2001年教育部和團中央命名的全國10個先進班集體標兵之一。
2007年經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全國高校輔導員培訓與研修基地。
部分精品課程如下:
國家級精品課程--邏輯學,領銜專家何向東教授,2005年獲得。
重慶市級精品課程--邏輯學,領銜專家何向東教授,2005年獲得。
重慶市級精品課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概論,課程領銜人黃蓉生教授、張國鏞教授,批准時間2006年。
校級精品課教改項目--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課程負責人馮顏利教授,批准時間2009年。
校級精品課程--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程負責人張國鏞教授,2003年批准。
校級精品課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概論,課程負責人黃蓉生教授、張國鏞教授,批准時間2006年。
校級精品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課程負責人羅洪鐵教授,批准時間2007年。
校級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負責人倪志安教授,批准時間2007年。
校級精品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負責人林庭芳教授,批准時間2007年。
2. 西南大學有哪些博士點
西南大學是教育部、農業部、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大學,是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之一,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並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據2020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西南大學有53個一級學科,其中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8個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51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有1種專業博士學位、19種專業碩士學位,另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2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匯總表(28個)
門類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哲學
0101
哲學
經濟學
0202
應用經濟學
法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教育學
0401
教育學
0402
心理學
0403
體育學
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歷史學
0602
中國史
0603
世界史
理學
0701
數學
0703
化學
0705
地理學
0710
生物學
0713
生態學
0714
統計學
工學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28
農業工程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
農學
0901
作物學
0902
園藝學
0903
農業資源與環境
0904
植物保護
0905
畜牧學
0906
獸醫學
0908
水產
醫學
1007
葯學
管理學
1203
農林經濟管理
3. 西南大學博士後管理工作辦法第三章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按照一級學科經國家批准設立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二級學科點所在學院(所),在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情況下,能夠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即使二級學科未設立流動站,如果承擔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且科研條件和工作環境優越,也可到相近學科的博士後流動站申請招收名額。
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合作導師通常由具有博士生指導教師資格的課題負責人擔任。此導師需有足夠的科研經費支持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研究工作。
學校鼓勵承擔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流動站或國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多招收全脫產博士後研究人員,以增強研究隊伍的充實與力量。
流動站的建設與評估包括制度建設、規范化管理、促進學科發展、提高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優化教學科研隊伍等方面。各流動站和相關學院應根據國家、重慶市和學校的相關文件,做好整體建設發展規劃和規章制度的完善,履行職責,促進學科建設和流動站建設相結合,招收優秀博士從事研究工作,優化科學研究隊伍結構。
未設站的一級學科應積極創造條件申報新設流動站。重視流動站建設、支持合作導師高質量培養博士後、科研成果突出的設站院(所)將獲得定期獎勵。
學校注重提高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優化教學科研隊伍。各學院應充分發揮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知識面廣、結構合理、技術手段先進等優勢,拓寬學科研究領域,增強學科研究的綜合性與前沿性,整體提升學校的科學研究水平和層次。
各院所應配合流動站做好評估相關工作。博士後流動站每五年接受一次綜合評估,新設站流動站則在成立3-4年後接受評估。各流動站及相關院所應高度重視,根據評估要求,積極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查找問題與差距,不斷充實和完善相關基礎材料,做好評估准備。學校將不定期進行檢查。
(3)西南大學哲學博士後設站單位擴展閱讀
西南大學博士後管理工作辦法